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各卷所见《真诰》经与《正统道藏》本《真诰》对读,校正《正统道藏》本不少错讹,亦得窥见赵道一编撰之例。  相似文献   

2.
《道藏辑要》是继明朝《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后收编内容最丰富的道教丛书。据《道藏精华录》记载,此书系蒋元廷编纂于清嘉庆(1796-1820年)年间。后书版被焚毁,书亦留存甚少。  相似文献   

3.
现存《道藏》(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中的中国哲学史史料极为丰富,既有间接史料,也有直接史料。现存《道藏》虽是明刻本,但其渊源出自北宋《政和道藏》,其中不少著作,版本古老,有的源于宋版,有的鲜见其它传本,极可珍贵。其中有关中国哲学史的史料分布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某些道经含有道教哲学内容;第二,某些道经引用或著录了含有哲学内容的诸子和儒、佛著作;第三,《老子》、《庄子》、《列子》、《亢仓子》、《文子》和《关尹子》被道教奉为真经,《黄帝阴符经》被奉为丹经。《道藏》收罗了这七部书的大量注释,其中有很多是哲学性的著作;第四,部分易学、数术著作,和上述七部书以外的部分哲学著作,也被纳入《道藏》。本文仅以后两种著作为例,  相似文献   

4.
《老子中经》的"中经"之名源于汉代谶纬之学,"中"字原指该经自身内容和传授的秘密性而言。作者最初亦未将该经与《道德经》上、下篇相比附,今本末章所云"三篇上下中经"里的"三篇上下"四字应为南朝道士有意加笔。在明《道藏》中尚存数段文字的《老子观天太清中经》是一种主要流传于南北朝后期至唐初的《老子中经》传本。现存各本《老子中经》都没有保持该经最初的文本结构,全经五十五章的结构原是由每章依章次以"第某某"为章题加上每章正文以"《神仙经》曰"开头的形式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5.
<正>明《道藏》分为《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两部分。明成祖朱棣令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编修《道藏》,直到明英宗正统九年(1444),始行刻版,次年刊印。共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排列,以《千字文》为函目,自"天"字号至"英"字号,史称《正统道藏》。明世宗于嘉  相似文献   

6.
据《仙鉴》卷首各《序》和卷内文字可证赵道一号全阳,宋末元初隆兴府奉新县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一精勤刻苦,对丹道玄学有深入理解,但不显于世,留存文献几乎未见任何专门记载。《仙鉴》除了常见的《正统道藏》本外还有多个版本,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残3卷本很可能是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所著录的元刻本,但经过明初修版,确切来说应是元刊明修本。国家图书馆藏残7卷本可能与国图藏残3卷本同为元刻明修本。这两个版本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所有《仙鉴》版本分属两个系统,即"前卷后集"本系统和《正统道藏》改编本系统。"前卷后集"本即按照《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前卷》36卷、《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6卷的方式编纂,应是赵道一原刊的早期刊本;《正统道藏》改编本拆分了《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前卷》36卷,且存在不少误、脱、衍、乱的异文,偶有扞格难通的地方。青岛博物馆藏《正统道藏》未经后世修补,其所收《仙鉴》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版《道藏》是中国古代最后一次官修的《道藏》,也是唯一存世完整的《道藏》版本。自明正统初年《正统道藏》刊刻完毕,即陆续颁赐天下名山宫观收藏,万历续修后再次大规模颁赐,庋藏《道藏》的宫观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南、湖广各省。至于明清各地庋藏《道藏》的数量,除陈国符先生考证的53部外,根据现存明清方志、文集等史料,补遗明清各地宫观庋藏明版《道藏》30部,加上明清亲王所藏9部,共得92部,估计明版《道藏》的刊印总数当在100部左右,而明清时期《道藏》庋藏的地理分布也一并了然可明。  相似文献   

8.
盛世修典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套以尊重道 教固有的经教体系为原则,充分采纳当代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促进道教文化的研究和阐扬为目的的大型道教文化经书宝典丛书——《中华道藏》即将面世。该丛书是由中国道教协会组织教界有识之士和有关专家学者,以明代《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在保持原《道藏》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根据不同内容进行归类综合的道教大型典籍。《道藏》是道教经典文献之集大成者,该书所收道教典籍十分广泛,内容丰富,既有历代道教经典论著、科仪方术、仙传…  相似文献   

9.
北京白云观收藏的《正统道藏》,是明代正统皇帝御赐白云观的。至今,白云观斋堂廊南墙上仍嵌有“赐经碑”。遗憾的是,这部珍贵的《道藏》已缺  相似文献   

10.
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山东大学前身)奉教育部指令试图保存崂山太清宫藏明《正统道藏》,因学校改组未能办成。但在此过程中,国立青岛大学两位学者翻阅过崂山《道藏》,并撰写出两种最早的《道藏》研究作品:其一为丁伯弢,撰短文《道藏考略》及《道藏续考》;其二为曲继皋,他与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共赴崂山读藏,撰长篇论文《道藏考略》,为现代《道藏》研究开先之作。  相似文献   

11.
自从陈撄宁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作《〈灵源大道歌〉白话注解》以来,该《歌》得到了广泛传播,为众多内丹修炼者和气功爱好者所熟知。笔者曾撰文指出,前贤关于《灵源大道歌》不见于明《道藏》的说法,与事实不符。明《正统道藏》所收董漌醇编《群仙要语纂集》卷下载有《文逸曹仙姑大道歌》,内容与陈撄宁先生所注解的《灵源大道歌》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我国早期道教的一部重要经籍——《太平经》(即《太平清领书》),据说出自东汉于吉之手,后来传给琅邪人宫崇。全书原有170卷,以“十天干”为部,每部17卷,但由于年代久远,该书在流传过程中已有缺佚,现存明代《正统道藏》中的《太平经》仅57卷。今人王明先生据《正统道藏》本的《太平经》残部以及唐人闾丘方远的《太平经钞》,编成《太平经合校》,这是目前最为完备的本子。  相似文献   

13.
继明代《正统道藏》之后,《道藏辑要》是最重要的道教丛书。《道藏辑要》一书的形成至今仍是个谜,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有三个主要版本:一为彭定求(1645-1719)编原本,二为蒋元庭(1755-1819)增补本,三为贺龙骧、彭瀚然最终修订本。与学者们普遍认可的观点不同,本文力图证明《道藏辑要》实际上只有两个版本(版本二和版本三),而所谓的彭定求本纯属虚构。在对蒋元庭之同代人闵一得(1748/58-1836)的作品进行研究后,我们证实蒋元庭确是《道藏辑要》的编者。在闵一得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道藏辑要》在江南地区与"吕洞宾崇拜"有关之道教社团中的影响;在巴黎藏本《道藏辑要》(这一版本与藏书家丁福保编制目录之版本十分近似)中,这种影响的痕迹更是十分明显。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使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藏辑要》的复杂文本历史,以及它在推动清代道教纯粹远景及扶鸾崇拜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复印《道藏》经,已经三次了,一是商务印书馆、二是新文丰出版公司、三是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和天津古籍出版社。每次所印《道藏》经,首卷皆有缘起和序文。然而都没有介绍邵以正其人,涉及此人惟有陈国符老先生的《道藏源流考》,至于《道藏》经有没有序的问题,竟无人述及此事,予则不揣冒昧,先来抛砖引玉!以邵以正生平和正统《道藏》经为上篇,《道藏》经有没有御制序为下篇。  相似文献   

15.
引言 《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收有老子说五厨经注,当涵芬楼影印本《道藏》第五百三十三册“是”字下九。此经当然非老子所说,然理则本于老子,尚有所发挥,由注者尹愔可见此经至迟成于唐,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16.
《道藏》长期以来受世人瞩目。但因世事皆变,而古老的《道藏》却依然“抱残守缺”,使过去的编纂方法与今天的阅读习惯很不协调,给现代人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又继《续道藏》之后所发现的一些成果在原《道藏》中不曾收编而离群索居,很容易在以后的发展中被遗忘而失去道统的联贯性和研究的深入性等等,基于种种原因,道教界和学者们感觉到对原《道藏》有必要进行一下重新疏理、编纂和补充。为此,中国道教协会自1997年开始,联合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道教中心,以《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为底本进行重新编纂,将新《道…  相似文献   

17.
正在道教经典中,有一类以"血湖"命名或包含有"血湖"信仰的经典,涉及道经、忏悔、符咒、图篆等内容,诸如《元始天尊济度血湖真经》(《正统道藏》第2册)、《太一救苦天尊说拔度血湖宝忏》(《道藏》第9册)、《上清灵宝大法》(《道藏》第31册)和《血湖六幕集》(《藏外道书》第14册)等等,这些血湖类经典共同构成了道教思想、信仰和仪式实践的  相似文献   

18.
《正统道藏》系明北京内府经厂刻本,刻于英宗正统九年(1444),十年工竣,凡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梵夹装,每半页十行,行十七字。据《大明道藏经目录》卷之四太玄部竟字号载“《山海经》卷一之十八,共十卷,原缺十四、十五。” 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云:“郭噗传。”可知所收《山海经》十卷,实以残存十六卷(原本十八卷)重新分合而成。  相似文献   

19.
包括道教传记在内的诸多道经,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鉴于学人对此问题鲜有探究,笔者拟以元代道士赵道一所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为例,作一粗浅探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以下简称《仙鉴》),载《正统道藏》洞真部记传类,收入上海涵芬楼影印本《道藏》第139-150册,三家本《道  相似文献   

20.
四川三台县云台观创建于南宋,明代以"西岳云台"之誉与"武当太和"齐名,受到来自蜀王府和明朝廷的护持。历代蜀王均出资大力修建云台观,明万历二十七年与四十四年,明神宗两次赏赐《道藏》到云台观供奉。建国后这两部《道藏》分别被收藏于四川省图书馆与四川大学图书馆。本文基于对两部明代《道藏》的考察,分析两部《道藏》流转、版式、存本等重要内容,并对其中版式和图文进行辨析,以期推进对现存古本《道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