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活器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农耕文化、审美心理和风俗习惯等诸多内容的集合体。考察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探讨传统器具中所蕴含的节日习俗、生命礼仪习俗、婚恋习俗,揭示哈尼族民众的审美品格和民族特征,以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感,为哈尼族传统生活器具的当代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祭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祭祀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参加了多种祭祀礼仪活动。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实践说明,对于传统的祭祀礼仪文化可以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古代希腊人的观念中,公共祭神活动及宗教节日庆典与战争一样,都是城邦的头等大事,是公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腊人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拜和尊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宗教节日。古典时代,全希腊的宗教节日多得惊人,据统计,已知的就已超过300个。例如,雅典每年有144个宗教节日,雅典人每年至少有120天花在这些名目繁多的宗教节日上。宗教节日里祭神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一般包括游行、吟诗、献祭、祈祷、戏剧表演等等,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则是祭祀。古代希腊人普遍认为,神庙是神的居所,不得随便人内,所以祭祀活…  相似文献   

4.
师公是甘肃中部地区民间傩坛的组织者,他们游走于庙宇、家宅与田野,开展祭祀活动,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塑产生重要影响。民间傩坛包含多宗教文化元素,祭祀对象以宗法性传统宗教和道教为主,仪式建构依托道教斋醮科仪与宗法性传统宗教祭祀礼仪,在中原傩文化的基础上又嵌入藏族传统宗教及其傩文化元素,傩坛中的黑神则是藏传佛教阎摩护法与六臂大黑天护法。甘肃中部地区民间傩坛的师公与傩仪,成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与中国宗教文化多元通和特质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的尼玛和尼玛里哈尼族)勒黑在哈尼族原始宗教求神、驱鬼、招魂等活动中,有一类专为他人占卜问病,走阴间招领他人失落之魂而不进行具体祭祀活动的女巫,哈尼族称作“尼玛”,其招魂表演活动称为“尼玛里”,意即女巫走阴招魂。据说,“尼玛”能通阴间的神界。她们...  相似文献   

6.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尼族原始宗教观念中的魂、鬼、神文化内涵毛佑全本文认为,居住于滇南山区从事稻作农耕的哈尼族所信奉的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原始宗教,其迷蒙、杂芜的神灵观念,除天上至高无上的天神“摩咪”之外还可分作三个层次:①卫护躯体的灵神;②无恶不作的鬼;③善恶兼施的自然...  相似文献   

7.
统一中国的元世祖在宗教上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政策,采纳了道教玄教派代表人物提出的在元大都建构东岳庙的建议。东岳庙是道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文化空间,其起源于源远流长的泰山神的敬畏与崇拜,属于农耕文明的文化传统。从中国王朝续替的传统看,祭祀泰山神东岳大帝进入了我国的礼制传统,成为一个超越了地理空间本身属性的礼法概念,建构东岳庙成为一个象征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文化传统传承的文化符号。元代在北京建构了东岳庙,包容、认同、继承历代的祭祀泰山神的传统,完成了元代对于继往王朝的政治续替。此后,元代历代皇帝和鲁国大公主继续对于北京东岳庙文化的认同,这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建构的过程的文化叙事。  相似文献   

8.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宗教的仪式治疗在其民间医疗体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哈尼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疾病体验和认知都与原始宗教信仰中的神、鬼、灵魂观念息息相关,致病原因大致包括得罪神灵、鬼怪作祟、灵魂丢失、祖先怨恨、黑巫术攻击等,相应的便出现了敬奉、驱除、咒语等治疗方法。哈尼人的仪式医疗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受现代化影响较少的古老民族依然固守着的传统,文章从宗教人类学和医学人类学的角度对哈尼族的疾病理论、治疗实践以及神职治疗人员展开研究,并就其与生化医疗模式展开比较,进而对传统与现代、知识与信仰展开理论反思。 徐义强,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云南省红河学院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副教授。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针对达赖集团在国际社会到处散发和大肆鼓噪“西藏的文化遭到了灭绝”的谬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6月22日发表了长达12000字的《西藏文化的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西藏文化在继承传统文化和保持藏民族文化特色基础上取得的巨大发展。本刊对有关宗教方面的内容刊载如下。国家尊重和保障西藏各民族人民特别是广大藏族人民按照自己传统的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的宗教信奉、祭祀活动和参加重大的宗教和民间节日活动的自由。与此同时,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春节有祭祀祖先和拜年的各种礼仪,西方的圣诞节也有他们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程序.所以,假如你在西方过圣诞节,你就有必要对他们节日礼仪及程序有所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礼仪,切不可失礼.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正>伊斯兰教传入我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与我国传统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中,从阿拉伯传播而来的伊斯兰文化被染上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从穆斯林心目中最为神圣的清真寺,到宗教语言、宗教礼仪、宗教用品和穆斯林生活习俗、饮食习惯等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使在中世纪已经名扬世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显得更加具有活力和引人注目。本文仅从中国阿拉伯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借以印证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春节有祭祀祖先和拜年的各种礼仪,西方的圣诞节也有他们约定俗成的礼仪和程序。所以,假如你在西方过圣诞节,你就有必要对他们节日礼仪及程序有所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礼仪,切不可失礼。  相似文献   

14.
<正>一、礼仪文化的渊源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社会,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常用一些象征性的动作表示友好。后来这些动作变成习惯,并且被用来维护秩序。西周时期出现的礼仪主要有感恩、酒礼、祭祀等,只有统治阶级才有权力使用礼仪。西周的统治者对酒礼和祭祀有着十分严格且详细的规定。西周的感恩、酒礼和祭祀活动是统治者巩固政权的必要手段。他们祭祀目的主要是感恩祖先,  相似文献   

15.
台湾少数民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一支,传统上以农耕为主,兼事渔猎。他们的诸多信仰与风俗也围绕着农耕而产生,并且认为人的一切吉凶祸福皆与广义的神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少数民族所举行的祈求五谷丰登、消灾除祸的各类农耕祭祀典礼或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16.
宋代的宗族祭祀和祖先崇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代中国普遍的宗教即是家族社会之宗教”,宋代作为宗族组织的奠基阶段 ,在宗族祭祀方面逐渐形成并确立了适应当时社会世态的新体系。主要表现是 ,祭祀对象重在始迁祖以下的历代祖先 ,祭祀方式则以祠祭和墓祭为主。宗族祭祀的核心是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决定了宗族祭祀 ,宗族祭祀又加强了祖先崇拜观念。因而 ,宗族祭祀具有收族的功能 ,起着强化族权的作用。同时 ,宗族祭祀还对宗族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从而也是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基础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隽 《世界宗教文化》2012,(3):52-56,120
古代中美洲各个不同文化在贵族的礼仪服饰上共享很多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服装的相互关系以及跨越时空的仪式活动连续性展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历史联系。这篇文章意在探究玛雅早期壁画和后奥尔梅克石碑雕刻中刻画的礼仪服装所表现的象征对应关系的内涵。这些服装的样式和象征内涵衍生于早期奥尔梅克的鸟神祭祀的装束。至后盛期,玛雅祭祀披风在样式和象征意义方面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是,它们仍然出现在一些类似SanBartolo壁画里祭祀活动的场合。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庙会的许多活动都与道教有关,如诵经礼忏、节日祭祀,做祈福消灾、超度亡灵道场等,均包含道教的内容。庙会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直延续着,今天贵州各种庙会仍然流行。庙会是贵州民间广为传承的一种群体性民俗活动。贵州庙会的许多活动都与道教有关,如诵经礼忏、节日祭祀,做祈福消灾、超度亡灵道场等,均包含道教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台湾少数民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独特的一支,传统上以农耕为主,兼事渔猎。他们的诸多信仰与风俗也围绕着农耕而产生,并且认为人的一切吉凶祸福皆与广义的神灵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少数民族所举行的祈求五谷丰登、消灾除祸的各类农耕祭祀典礼或仪式,具有丰富的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20.
宗教的礼仪节庆是神学理论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容。天主教传入中国后,曾经因为中西礼仪的差异而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康熙年间发生的礼仪之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随着历史的发展,基督宗教文化中的礼仪逐渐得到中国基督徒的理解和认可,中国教会也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本国国情对宗教礼仪进行调整,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教会特色的礼仪形式。本文以中国天主教的老教区湖北磨盘山(位于鄂西北谷城县)为个案,来分析当代中国天主教礼仪的内容和新特点。一、 教徒对基本礼仪的认识和理解1、祈祷祈祷是基督宗教信仰的基本形式,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