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发展方法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了均衡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邓小平则把统筹兼顾扬弃为非均衡发展的统筹发展方法;江泽民与时俱进地增添了可持续发展的统筹兼顾方法内涵;胡锦涛则概括提升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统筹兼顾思想,指出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总结揭示统筹兼顾思想的传承和演进,对于我们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国内学术界的毛泽东思想研究较为活跃,研究著述颇为丰富,研究范围有新的拓展,研究方法趋向多样。近几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于: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对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毛泽东时代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对"前30年"和"后30年"关系的研究;对毛泽东历史功绩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邓研中心2000年年会,于5月22日至25日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解放军的75位从事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与会代表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开始于毛泽东,成熟于邓小平,发展于江泽民。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一脉相承,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通过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学术研讨会侧记汤群英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的理论贡献学术研讨论于1993年5月5日至8日在韶山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毛泽东思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17个单位联合举办,与会者160多人,收到学术论文150多篇。会议围绕“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思想。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新时期开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设计师,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代表。有的与会者还具体地探讨了毛泽东同志一生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探索、贡献和邓小平的继承和发展。认为从宏观的历史视觉来看,毛泽东追求、探索社会主义的一生,可以分为五个时期:(l)民主革命的28年可以视为他追求社会主义而必须经历的  相似文献   

5.
陈诚  洪慧 《福建宗教》2002,(2):20-23
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指导下,十几年来,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在贯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制定的宗教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我党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理论更加成熟,开创了宗教工作的新局面。纵观第三代领导集体有关宗教工作的  相似文献   

6.
江毅 《道德与文明》2008,3(3):85-87
青少年德育思想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将青少年德育工作视为一项战略性的根本任务。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青少年德育思想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青少年德育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德育方针、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廉如鉴 《学海》2014,(3):69-80
冯仕政、周雪光、蔡禾相继发表的四篇文章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中国国家运动(或曰运动型治理)的起源、机制、弊端,分别构建了三个理论解释框架。但是这四篇文章都忽略了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与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存在一个根本差别: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不外乎采用激励、惩戒、竞赛等方法实施社会动员,属于"普通型运动";毛泽东时代的运动除了这些常规化方法外还采用"发动一些人斗争另一些人"的方式,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斗争式运动"。"斗争式运动"的社会动员效力远非"普通型运动"可比,它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深刻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斗争式运动"的动员效力来自于它的三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明确的运动目标、高强度内斗争,其中第三个特征最具决定性。"斗争式运动"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存量社会资源以完成某一革命目标,缺点是会不可避免地破坏社会资源的积累和培育,最终降低社会动员效力。它的优点使它在毛泽东时代被一再发动,它的缺点使其难以为继,在后毛泽东时代被放弃。  相似文献   

8.
这次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暨全国宗教工作理论务虚会,开得很好,很有新意。会议开始时,朱基同志接见了大家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朱基总理的重要讲话和司马义·艾买提同志的重要讲话,对开好这次会议和做好今后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宗教工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并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对宗教界的统一战线政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建国以来宗教工作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以…  相似文献   

9.
冯仕政、周雪光、蔡禾相继发表的四篇文章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分析了中国国家运动(或曰运动型治理)的起源、机制、弊端,分别构建了三个理论解释框架。但是这四篇文章都忽略了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与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存在一个根本差别:后毛泽东时代的运动不外乎采用激励、惩戒、竞赛等方法实施社会动员,属于"普通型运动";毛泽东时代的运动除了这些常规化方法外还采用"发动一些人斗争另一些人"的方式,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斗争式运动"。"斗争式运动"的社会动员效力远非"普通型运动"可比,它改天换地的伟大力量深刻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斗争式运动"的动员效力来自于它的三个基本特征:党的领导、明确的运动目标、高强度内斗争,其中第三个特征最具决定性。"斗争式运动"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存量社会资源以完成某一革命目标,缺点是会不可避免地破坏社会资源的积累和培育,最终降低社会动员效力。它的优点使它在毛泽东时代被一再发动,它的缺点使其难以为继,在后毛泽东时代被放弃。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小平对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杰出贡献成思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对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伦理思想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一、关于道德和物质利益原则道德和物质利益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