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西一直都痛恨她的父亲,他是个酒鬼,酒后经常打骂凯西,有时甚至还用马鞭打母亲。凯西从小就对他怕得要命,有时,凯西被吓得藏在床下或桌下。许多人都认为,凯西痛恨父亲完全是正当的。然而,凯西的这种持久的愤恨给自己的生活和感情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父亲一样。凯西常常会为因为一些小的差错而打骂人。  相似文献   

2.
夏新穗 《天风》2007,(9):2-4
基督不是以色列人私有的财产,更不是西方教会的“专利品”,基督来为要拯救全世界那些愿意真诚悔改的人——以色列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是神从列邦中所拣选出来的,他们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23:9),圣经因此称他们为“选民”(太24:22),“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罗9:4,5)。然而,因为他们弃绝了神的儿子耶稣,不承认他是基督,并且将神的儿子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救恩便临到外邦人”(罗11: 11),“惟有本国的子民,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8:12)。以色列人迫切盼望基督来,甚至“百姓指望基督来的时候,人都心里猜疑,或者约翰是基督”(路3:15)。既然  相似文献   

3.
象叔本华一样,克尔凯郭尔向黑格尔的科学认识论和辩证法发动了进攻。他批判黑格尔的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但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唯心主义,而是因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不喜欢思想的合理性。克尔凯郭尔把思维与存在,逻辑与辩证法,客观性与主观性相互割裂开来,抛弃前者而仅只保留后者。他思考的主题是辩证法的主观性,是特殊个体的主观辩证法。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叔本华的辩证法不是纯主观的,而是太包罗万象,因而不理解个体的真正作用、“孤独个人”和一般理性主义的真正作用。他宣称,真正的对立永远是“隐秘的”。  相似文献   

4.
友好往来     
正李光富会长会见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文化交流团一行8月5日下午,中国道教协会会长、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道长在湖北武当山紫霄宫会见了以香港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为团长、由93人组成的武当文化交流团。李光富会长对李耀辉监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要加强两地道教的联络及文化交流,加强两地在道教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并将竭力支持和帮助啬色园黄大仙祠办好各类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5.
气质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会昌  张越波 《心理科学》2000,23(2):214-218
1 凯根的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80年代以后 ,儿童气质研究在方法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代表人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 (JeromeKagan) ,在他领导下进行的关于儿童对不熟悉情境的行为抑制性—非抑制性的实验室追踪研究 ,无论在研究技术上还是在理论上 ,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凯根注意到 ,巴甫洛夫在描述狗的气质特征时 ,使用了兴奋性和抑制性这一对术语。这一特征在人身上是如何表现的呢 ?他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 ,发现当人面对一个不熟悉的或出乎意料的人、物体、感觉或情境时 ,其行为反应、尤其是巴甫洛夫所说的抑制行为能…  相似文献   

6.
《世界哲学》2006,(3):3-3
主持人的话:在国际范围内,克尔凯郭尔研究是一门“显学”,虽然克尔凯郭尔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必要条件———他没有担任过公职,终生靠遗产生活,所有作品一律自费出版;他写作的语言是目前世界上仅有550万人使用的丹麦语。不过,克尔凯郭尔对于这样的命运早有准备。他知道总有一天,  相似文献   

7.
路加福音十九章1-10节向我们叙述了税吏匝凯为看耶稣而爬树的故事。其中几个情节不仅使人感动,而且值得我们深思与反省。匝凯之所以爬上树的原因就在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身材矮小,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在众多的“竞争者”拥挤下,他肯定看不见耶稣,因此急中生智,跃然上树,借以弥补自己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书讯     
伽罗第专门研究黑格尔而出版的这本书,一下子就谈到两种极端的解释:一种是使J.瓦尔在1929年去强调黑格尔主义中的神学和克尔凯郭尔学说的一面,另一种是使G.卢卡奇在《青年黑格尔》一书中相反地把黑格尔当作一位未成形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另一面。这就是说,当伽罗第从历史与社会的那种尽可能有的关系上试图建立这部伟大的著作的时候,总的说来,他并没有重视那些在他看来从而可以产生最优秀的政党——马克思主义这一远景的因素。他着重指出,过去人们所描述的几大学说,特别是在《历史哲  相似文献   

9.
戴维是我的邻居.他有两个儿子,一个5岁,一个7岁。这天,他在院子里教大儿子凯力使用汽油割草机。正当他教凯力怎样在草坪尽头推动割草机时,他的妻子简喊住了他。戴维回身同简说话.凯力此时推着割草机冲过草坪边上的花圃,留下了一条两英尺宽的小径。戴维回转身来,看到发生的一切,有些失去控制。要知道,他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培育这片花圃啊。  相似文献   

10.
郭素华 《美与时代》2007,(8):112-114
李洞是唐末一位师学贾岛而有所成就的苦吟诗人,他无论是在诗歌内容、题材、语言方面,还是在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道路上,都具有苦吟诗人的典型特征.他刻意学习贾岛及科场屡屡受挫的经历,是形成他诗歌风格的重要原因,从中不难发现诗人心灵深层因素与晚唐诗坛苦吟风行的某种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婚姻疑心病     
一份来自离婚原因的调查报告表明,在导致夫妻关系恶化的众多因素中,猜疑是美满婚姻的天敌。 猜疑是指不切合实际的猜测和没有根据的怀疑。夫妻间如果经常猜疑,家庭就失去往日的宁静,失去和谐幸福。对猜疑者来说,疑心生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基督教神学的视角出发,紧紧围绕克尔凯郭尔的两部假名作品《最后的、非学术性的附言》和《致死之疾病》,讨论了从“绝望”、“冒犯”到“信仰”的可能的发展道路。文章总结了克尔凯郭尔的观点,认为当人面对永恒的时候,永恒对人的要求必将与人产生冲突,这种冲突或终止于绝望,或终止于冒犯。绝望是信仰的否定的瞬间,冒犯则是对信仰的背离,这两种状态都是罪,只是程度不同。但是,绝望既可以引向冒犯,也可以引向信仰;一个人若不经过冒犯的可能性,他永远也不可能达至信仰。  相似文献   

13.
吴邑人 《天风》2002,(2):54-55
第一章素素出嫁这所学堂在姚城耶稣堂的附近,只有五六个房间,一间是女学生睡房,一间是教师办公室,一间是课堂间,一间客厅,还有一间堆放东西。共有十来个女孩,最小的只有8岁,常常哭,人倒是长得在这些女孩中最好看的,好像外国人,名字也与众不同,叫凯西。小朋友在一起都取笑她说你这名字不好,听上去好像是该死,她总是咬着牙忍着眼泪不作声,后来大家不说了,又后来不知谁起了头都叫她开开。她说不知道爸妈是谁,几年前就由洋人女教士抚养了。后来,凯西成了素素最要好的小朋友。在全班小朋友中,素素是年纪大的几个之中人  相似文献   

14.
正提起ZARA这个风靡全球的时尚大牌,几乎无人不知。有人称之为"时装行业的斯沃琪手表"。其销售业绩远远超过了美国的盖璞、意大利的贝纳通等同行公司。其创始人也以800亿美元的身价,新晋为与巴菲特比肩的世界第二富豪,被国际媒体誉为时尚界的"终结者"。他就是西班牙人阿曼西奥·奥特加。奥特加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用微薄的薪资  相似文献   

15.
索仁·克尔凯郭尔无疑是西方思想史上极重要而又极难理解的一个人物。他的著作在生前不被任何人理解,在他身后也多半是被误解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咎于他的著作形式:匿名著作。而这种形式又与他的重要思想:间接传达分不开。 克尔凯郭尔把他的著作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美学著作,包括他1843年出版的三部著作:《或此或彼》、《恐惧与颤栗》、《重复》以及《焦虑的概念》(1844),《生活道路诸阶段》(1845),《致死的病》(1849)等;第二类是哲学著作,包括《哲学片断》(1844)和《最后的非科学的附言》(1846);第三类是宗教著作,包括《爱的功课》及大量“启迪性谈话”。第一类著作采取匿名形式;第二类著作仍采取匿名的形式,但克尔凯郭尔以编者的身份出现,第三类著作用的是真名。克尔凯郭尔与他的匿名著作是一种什么关系,他到底想通过匿名著作传达什么,这对研究克尔凯郭尔的思想至关重要。这个问题,西方学者一开始是忽视的,后来注意到了,却很少严肃对待,直到最近,美国学者M.Holmes Hartshorne才给予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说“猜疑”     
什么是猜疑?从词义上理解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无中生有地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在我们的生活中,“猜疑”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还占有相当的地位,特别是在改革和开放的形势下,社会生活发生迅速的变化,一部分同志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猜疑”,这个不道德的因素又有新的滋生,甚至以复杂的面目出现,如妻子怀疑丈夫不忠,丈夫怀疑妻子不贞,领导者怀疑有学问、有能力的年轻人会不会夺了他的权,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担心领导不信任……等等,老问题和新问题交织在一起,“猜疑”的现象不胜枚举。 笔者今年暑假曾到东北的S市搞社会调查,了解到此市刚刚发生了一件“社会新闻”,全市三十  相似文献   

17.
劳里 《佛教文化》2011,(5):114-114
朱士行是曹魏时代颖川地方人。少年出家,当时柯迦罗传人《僧祗我本》创行羯磨受戒,他依法成为比丘。这以前中原已有离俗为僧的汉人,而受戒者以他为先,故人称他为汉地真沙门第一人。  相似文献   

18.
月光剪     
正月光剪是由一个园丁、一个铁匠和一个诗人共同设计铸造的,用来剪下月光布,做出奇妙的物品。用月光布做出的手绢,常用可使皮肤光洁美好;浪漫的人用月光手绢卷成一朵皎洁的玫瑰献给爱人,孩子们则喜欢用月光手绢折成发光的兔耳朵戴在头上奔来跑去……园丁、铁匠和诗人仅仅把月光剪当做一件有趣好玩的物件,从未拿月光布换过钱物。谁都可以借用月光剪,剪下一块手绢般大小的月光布,谁都会及时归还。  相似文献   

19.
米非波设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撒下4:4,9:6),他的一生默默无闻,碌碌无(?),但在他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称道与效法——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我们基督徒——经文:诗116:12-13 米非波没是扫罗的孙子,约拿单的儿子(撒下4: 4,9:6),他的一生默默无闻,碌碌无为。但在他身上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值得我们称道与效法——他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是我们基督徒感恩的楷模。大卫作王以后,因为约拿单的缘故,施恩给扫罗的后人,把扫罗的产业给了米非波设(撒下9:7)。他感恩图报,但他是一个瘸腿的人,无法为大卫奔走效力,只能在家里献上感恩的心。  相似文献   

20.
高飞 《中国道教》2004,(4):49-50
在 我 的 印 象 里 , 李 光 富 道 长 像 一 缕 清 风 , 或 者 李 光 富 会 长 介 绍 ,自 上 个 世 纪 八 十 年 代 以 来 ,武一 片 岫 云 ,总 是 那 样 的 淡 然 、恬 静 ,几 乎 不 着 一 丝 一 当 山 道 协 在 百 废 待 兴 的 艰 难 条 件 下 , 王 光 德 会 长 历毫 人 世 间 的 纤 尘 , 仿 佛 他 不 属 于 这 个 世 界 , 本 就 是 尽 千 辛 万 苦 筹 措 资 金 4000多 万 元 ,对 所 管 理 的 紫 霄一 位 来 去 不 着 履 痕 的 “仙 ”。 宫 、太 和 宫 、五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