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淄区城东,有一处风景清幽,造型肃穆典雅的仿古建筑群,那便是依托姜太公衣冠冢而建成的姜太公纪念馆。在临淄,古代曾建有供奉太公的庙宇,后废圯。太公纪念馆的建筑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序列的风格,殿堂庙宇式的布局形式。主殿为歇山穿堂式,殿堂五楹,殿堂正中立一尊姜太公彩绘塑像。他那慈祥的面孔,智慧的双眼,显示出他的匡时济世、治国安民的非凡才智。大殿两边各有配殿,展列着太公先祖伯夷等姜姓族人开发古代经济、创造古代文化的史迹及太公的文德武功。姜太公也称太公望,姜子牙,名尚,系出炎帝神农氏部族,是尧舜之世四…  相似文献   

2.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 ,后人有称姜齐者。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殷 ,功高盖世 ,在分封诸侯时被列为首封。因其为东夷人 ,所以把他封到东夷人居住的齐。也有人说齐本是旧名 ,姜太公袭其旧而建齐国。建国之初 ,姜太公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举贤尚功”、“通工商之业 ,便鱼盐之利”的方针 ,不仅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由此奠定了齐文化的基本框架。《诗经 .齐风》是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齐地风俗的集中表现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剖析《齐风》中的诗篇内容和形式 ,探讨齐地的风俗习惯 ,从而了解齐文化的某些特色。《齐风》 11首 ,反映…  相似文献   

3.
2013年9月25日,作为中国(高青)第二届黑牛节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高青县人民政府、《管子学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姜太公文化研究会成立暨姜太公与陈庄西周城址学术研讨会在高青隆重举行。30余名姜太公文化及商周考古方面的国内知名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弘扬姜太公文化,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术研究,加强文化学术交流”这一宗旨,对姜太公文化及陈庄西周城址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由徐树梓先生主编、杨向奎先生作序、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研究姜太公的论文集粹《姜太公新论》已经面世。姜太公这位辅周治齐的谋略大师,一向被后人称为传奇式的人物,在他身上笼罩着种种神秘的外衣,而往往忽略其真人面貌。《姜太公新论》一书,旨在以科学的态度,对姜太公讲行全面综合研究,恢复其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5.
论姜太公     
论姜太公刘蔚华,苗润田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又是齐国的开国始祖,其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西周开国元勋,姜齐立国始祖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  相似文献   

6.
周级三是我的爷爷,他于1890年5月出生于成都,毕业于上海回语大学。他是一位"爱国,忠教,振族,兴学"的先驱。他为了振兴万县伊斯兰文化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独资创办了万  相似文献   

7.
蒋波 《管子学刊》2012,(4):109-112,118
姜太公,又称姜子牙、姜尚、吕尚、吕望、太公望、齐太公等,我国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虽然记载姜太公生平事迹的相关史料并不多,但由于他彪炳史册的功绩,以及丰富的政治、军事思想,学界对其一直较为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例如人物评传就有刘斌、徐树梓的《姜太公本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焦安南、李建义的《姜太公传》(泰山出版社1998年)、姜国柱的《姜太公评传》(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韩玉德的《姜太公》(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等多部。  相似文献   

8.
姜太公与管仲改革陈青荣姜太公与管仲改革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不仅涉及到齐国两位著名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也涉及到管仲改革中的继承与创新的诸多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管仲改革部分内容的分析,来探寻齐国历史传统禅递的遗迹和环节,并粗浅地...  相似文献   

9.
达摩南达·乔尝必小传王小回达摩南达·乔尝必,是当代印度的一位精通巴利文的大学者,1876年10月9日出生在果阿一个偏僻村落的马哈拉施特拉族(亦称马拉提族)家庭。当时果阿没有适当的求学环境,他在家里学过一点马拉提文,阅读了乡村里所能找到的很少一些书。1...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的成长与业绩,深受齐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姜太公和管仲的影响至深。文章从渭水隐居与躬耕南阳、“尊王攘夷”与旗打“刘皇叔”、“九合诸侯”与“南征北战”、各成霸业与鞠躬尽瘁,四个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姜太公,是商周间的大军事家,也是政治、经济大家。他辅周灭商,以首功封齐,为一代贤臣明君;他法三皇、验时事的治道,世受推崇,其法治思想也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本文拟借有限之史料,管窥其法治思想之一斑,取其精华,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12.
试论齐文化的务实精神李维香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务实思想,其中,齐文化的务实精神更是绚丽夺目。在齐文化发展的三个时期中,从初期的姜太公,到中期的管仲、晏婴,直到后期的稷下学宫,务实精神一以贯之。本文拟就如下三个方面对这一精神做些探讨。一、遵天时,就...  相似文献   

13.
唐朝武庙是祭祀姜太公为代表的历代军事家的庙宇。武庙最初源自由姜太公个人崇拜的太公庙。唐朝开创武庙国家祭祀之先河是军功崇拜的最主要体现。唐朝武庙祭祀体系完整,礼仪规格同于文庙。虽然武庙地位在唐朝亦有反复,但举国上下对姜太公的崇拜却一以贯之。武庙倡扬了唐朝武风,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补课     
今年第一期《佛教文化》发表“赵朴老与佛教文化”一文之后,我收到了天津许鸿文先生的来信对文中所说:“赵朴老在相当长的日子里,反复提到毛泽东、钱学森、范文澜关于佛教是文化的说法,他说‘一位革命领袖、一位大科学家、一位历史学家都肯定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表示不理解。原因是他从范文澜先生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上看到范先生对佛教不仅“视为迷信”,而且指为“蠢国殃民”。这样一个“大谈佛教是戏论的人,怎么会一变成为称赞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的卫士?”这显然是有了误会。朴老这段话说得次数较多,不少刊物也有发表或引…  相似文献   

15.
二十里借书     
正在南开大学常见到一位中等个头的"大胡子",他走路步伐稳重,穿着简洁又不失学者风范,神情中透出浓浓的文化神韵,人们送给他一个雅号"美髯公"。在百度上随便一搜,就能跳出几十个头衔,他不仅是该校历史系  相似文献   

16.
齐文化中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传统,这一思想传统由开国之君姜太公发其端,经由管仲、晏要等继承和发展,至稷下学官进一步发扬光大。齐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仅是齐国富强的指导思想之一,而且对中国古化民主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多元文化体系。宗教文化是古代哈萨克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哈萨克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信仰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多元文化体系。宗教文化是古代哈萨克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哈萨克族历史上形成的宗教信仰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吴全节在元代文坛是个特具意义的存在。他身为高道而有儒者风范,以忠孝立身,好善而不居功,为士林所敬重,于多族士人间颇有凝聚力。他乐于结交文人雅士,以诗文作为交流工具,有意识地引导不同文化群体进行良好沟通,在多族士人间具有重要联结作用,有力促进了元代多族士人的和谐交流和儒道二家的共同发展。以之为代表的正一教道士,是元代作家队伍中的重要一支。他们的创作成就和文化贡献突出,值得深入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一管仲是中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他相齐桓公,改革内政,称霸诸侯,对齐国的富强,对维护华夏族先进的经济、文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肯定、赞颂管仲的,并吸取了他的某些思想观点。《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论,主要有三条,两条赞颂,一条批评: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