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择扩散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文  陈红  高笑  叶琳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1):189-196
由失调导致的态度改变一直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选择扩散效应是态度改变的结果之一。多个理论模型对此做出各种解释,近年来对失调的脑机制研究为行为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文化心理学也涉足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多以自我模型为基础,发现东西方人在对失调的体验及随后的态度变化上存在文化差异。总结了选择扩散效应的研究意义后,文章从该效应的研究范式、心理机制和脑机制、文化影响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范式的区分、模型的整合、脑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减缓失调的积极作用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并指出跨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傅于玲  秦启文  冯缙  杨帅 《心理科学》2012,35(3):664-668
研究以105名4岁幼儿为被试,采用选择扩散范式的盲选-双选法考察身体清洁能否消除低龄幼儿的选择扩散效应。通过操纵自变量(洗手vs.不洗手),观察幼儿是否出现选择扩散。结果发现,不洗手组的被试出现明显的选择扩散效应,洗手组则没有。说明4岁幼儿已经表现出选择扩散效应,且能通过身体清洁得以消除。除了自我心理学和行为倾向的解释之外,研究结果说明,具身认知可能也是影响选择扩散效应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自我同一性危机与道德选择多元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自我同一性则是依赖于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不同的自己的综合 ,是对自身发展的一种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自我同一性危机是指自我处于自身的矛盾与冲突中 ,反映了自我在过去和现在、彼地和此地的不连续。在现代社会 ,随着个体道德选择的可能性与主动性的增强 ,自我的完善与否对道德选择相应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我表征特点与成败情境下的自我关注选择倾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小学三年级学生为被试进行情境实验,探讨成功与挫败情景下儿童的自我关注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被试的自我描述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受成败评语的影响。并且,被试自我概念特征与成败情景下的反应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来自不同学习环境的被试自我表征有不同的倾向性。本文分析了这些现象在儿童自我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以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为理论框架,从选择难度特征的视角出发,通过两项实验考察选择损耗自我控制资源的成因。结果发现,高取舍冲突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显著低于低取舍冲突组被试,高、低阅读难度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差异不显著;为自己做选择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显著低于为他人做选择组被试,完成3选项和4选项任务组被试的stroop任务成绩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选择损耗效应是由选择的取舍难度而非信息加工难度造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自我损耗的通道效应。实验1考察了完成视听工作记忆任务对执行手柄任务(非视听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完成视觉损耗任务导致手柄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变差,完成听觉损耗任务、视听非损耗任务均对手柄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实验2考察了完成视听工作记忆任务对执行Stroop任务(视觉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完成视觉损耗任务导致Stroop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变差,完成听觉损耗任务、视听非损耗任务对Stroop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自我控制任务通过视听通道完成对随后另一自我控制任务的影响不同,证实了自我损耗的视听通道效应。  相似文献   

7.
自我框架、风险认知和风险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文慧  王晓田 《心理学报》2008,40(6):633-641
对行为决策中“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的研究进行了拓展:探讨了自我框架对风险决策的影响及其机制。面对运用图示方法表示的管理,健康,及投资方面的风险决策问题,参与者自主地选择对方案的描述(自我框架)。研究有四个主要发现:1)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的效应部分显著,而且对风险选择的影响方向因情境的不同而不同;2)机会威胁认知是自我框架效应的一个中介变量;3)自我框架在情绪语气上的差异对风险决策有显著影响:决策者对一个备选方案(确定性或风险性方案)相对于另一个备选方案的自我描述的情绪语气越积极正面,这个方案被选择的可能性越大;4)决策者的机会-威胁认知是这一自我框架效应的部分中介变量。也就是说,对备选方案的自我描述语气作为一种对决策信息的编码影响了风险(机会和威胁)认知,进而影响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和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代词所确定的所有权关系对记忆的影响。实验1为2(参照条件:我的与他的)×3(报告类型:主试跟读、被试跟读与被试自己读)的混合设计,实验2为2(参照条件:我的与他的)×2(报告顺序:自己先报告与他人先报告)的被试内设计。实验中被试按相应的要求报告物品的所有权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对自己的物品的回忆成绩显著高于对他人物品的回忆成绩,表现出所有权效应,说明即使由代词确定的虚拟所有权关系也对记忆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刘明慧  张明  隋洁 《心理学报》2014,46(3):312-320
已有研究表明个人重要信息调控高级认知加工过程, 如面孔识别、记忆、思维等。本研究的三项实验系统地测量了个人重要信息对知觉选择的影响。采用最近发展的自我连接学习范式, 让中性几何图形与不同人(自我、朋友、陌生人)建立联系; 图形-标签连接完成后, 以复合图形(局部小图形组成整体大图形)作为实验刺激, 被试完成整体/局部图形判断任务, 通过评估个体对具有不同社会意义图形(目标vs.分心物水平)的感知差异, 测量个人重要信息对知觉选择的调控作用。结果发现, 与他人相关图形相比, 自我相关图形作为分心物调控整体优先效应, 这种效应一致地发生在整体和局部水平上, 并且不受注意任务的影响。这些结果提示社会信息对认知的调控作用发生在视觉选择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不同任务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探讨儿童自我—他人的区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三个实验探讨了4~9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的时间。研究操纵了由自我所有权和自我参照评价引发的两种自我意识:以物体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和以概念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实验1用所属物的类别任务、实验2和实验3使用特质评价任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5岁儿童记自己的物品比别人更多,表明儿童能以物体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2)7岁儿童出现对自己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记忆优势,表明儿童能以概念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研究结果证明了在儿童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自我所有权为基础和自我参照评价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