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有一天,我六岁的儿子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我没有立即告诉他,反问了他一句:你说呢?儿子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立刻觉得这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使我不得不说说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2.
填满空缺     
为了让4岁的儿子身体更加强壮。我买了一个足球让他踢。有一天闲着,就告诉他,足球上面黑色的块块是5个边的五边形,剩下的白色的块块是6个边的六边形。儿子问我这个足球上有多少五边形和六边形。这我还真的不知道,于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非常钟爱国画。碰巧,我家楼上住着一位画家,他闲暇时喜欢和我爸聊天。一天,他看到桌子上一幅我画的国画《凤尾鱼》,惊喜地问我爸是谁画的。我爸回答说:“是我儿子画的。”于是画家当即表示愿收我为徒弟。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小妹回到家,爸爸就对我们讲了画家要收我为徒的事。  相似文献   

4.
无须表白     
活了101岁的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曾因其“新人口论”获罪,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将被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未作任何表白。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儿子告诉给他平反的消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仍然无所表白。  相似文献   

5.
下意识     
带儿子去房山看石经,他又下意识地拿起记忆本和电子词典。孩子这样的下意识,已经有10年了。他说过,这些“下意识”会让他受益终生。儿子说话早,大约七个月时就能讲很多单音节字,抱着他翻幼儿画报时,他对喜欢的东西会盯好久,并在下一次看到时,准确地叫出来。八个月时,我有意识地将家中物品依他喜欢的顺序,分别贴上相应文字,这习惯源自一位教育学家说幼儿记忆符号与记忆物体相似之处,再后来,我做好多卡片,卡片上面是我自己画上去的物品,下面则是不大醒目的汉字。因为色彩鲜艳、图案各异的卡片通常一周或是两周更新一次,孩子特别喜欢,那个年龄阶段的他,喜欢的应该是那些鲜艳,不过我依旧画着换着。到了他两周岁时,记忆汉字的能力出奇地强时,我意识到可能是这些利用“下意识”画画写写的卡片帮了他的忙。这鼓励我坚持换下去,只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调整不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正>在疫情封校隔离期间,严文华老师带领我们做了一系列表达性艺术活动。没曾想,封校前匆匆领取的1盒油画棒、4张A4纸,在隔离期间竟显得异常珍贵。为了物尽其用,我每次都只用一面纸作画,文字描述也直接写在画上。所以你会看到我的每幅画上都有文字,稍微有些杂乱,倒也意外呼应了主题——在无序中安守内心世界的秩序。春光底下无心事好像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走进春天。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季节更替变得敏感起来。  相似文献   

7.
著名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一天,一位慕名者买他的一幅牡丹画作,回去后,高兴地挂在客厅里。这位买画者的朋友看到这幅画,告诉他这幅画不吉利,因为,这幅画没有画完全,牡丹花缺了一部分,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那不是"富贵不全"吗?买画者也大为吃惊,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就拿回去请俞仲林重画一幅。俞氏听了他的理由,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牡丹代表富贵,所以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买者听了俞氏的解释,又高高兴兴地捧著画回家了。  相似文献   

8.
正儿子属九零后,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任音乐教师且住在学校。有一首校园歌曲很流行:"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你是我们的好朋友……"我的母亲思来想去说:"就叫海鸥吧!"一来希望儿子成为人们的朋友,二来希望他能像我从小到大品学兼优。既生之,则养之;既养之,则教之。除照顾日常生活外,望子成龙的我给孩子讲故事,教孩子看图识字,写字画画背唐诗……以致儿子上学前就能背诵几十首唐诗,能认不少简单的汉字,能画一手像模像样的简笔画。我满心希望儿子能像我上学时一样,学习拔尖。入学后,没想到有失所望。儿子上课不认真,写作  相似文献   

9.
校园开心豆     
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神笔马良的故事。当讲到马良那支神笔的妙处时,市长的儿子小虎不以为然地说道:“那算什么神奇,我爸爸手中那支笔更绝,只需画个圈圈,就能要什么有什么。”  相似文献   

10.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 “儿子有了美国女朋友!”我出差回来刚进家门,妻子便谎张地告诉了我这个头号家庭新闻。 “胡扯,儿子刚10岁,怎么会有美国女朋友?”我觉得妻子的话有些荒唐。  相似文献   

11.
青春期是性心理和性生理快速发育的时期,随之而来的可能是一系列的“麻烦”,作为父母,怎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这里有一位母亲的来信:“我儿子今年上高三了,成绩一直很不错,能保持在班上的前十名之内。孩子的父亲和我离婚已多年,孩子跟我一起生活。我曾告诉他,一定要好好学习,为我争口起。可能是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里吧,他的性格一直比较内向,尤其是从他上了高中以后,性格更孤独了,从学校回来以后也很少和我交流。  相似文献   

12.
儿子喜欢读书,可是他对写作没有兴趣,我为此十分头疼。有一次,几位文友来家里玩,谈话中恭维起我刚发表的一篇小说。没想到儿子在旁边插嘴说:“这有什么?我也能写出那样的作文来。”我一听,立即鼓励他说:“我知道,你是很优秀的。只要你坚持每天练笔,你写得会比这更好。”当天晚上,儿子还真的写了一篇记叙文。尽管作文存在很多缺点,水平在一般偏下,我还是给了儿子极高的评价,给他打了99分。儿子一见,竟高兴地笑出声来,这是他小学五年级来作文得到的最高分。高兴之余,他又天真地问我:“爸爸,为什么不给我打100分呢?”我给他指出几个错误的标点…  相似文献   

13.
两位画家教自己的儿子绘画。第一位画家让儿子把画的每一张画都贴在墙上,给所有来家里的客人看。第二位画家让儿子把画的每张画都扔进废纸篓。10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看着一墙色彩鲜艳、构图完整的画,观者无不大为赞赏,纷纷索要回去裱挂。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因为他的画都被扔进了废纸篓,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他手头  相似文献   

14.
甄来山 《天风》2008,(2):28
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查阅圣经经文,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鹏程放学后,俯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爸爸,我和您商量个事儿."我抬起头微笑地说:"乖儿子,什么事啊7"儿子认真地说:"您得先说同不同意".我看着他."说吧,只要是有益处的事."儿子高兴地说:"你替我为主奉献一元钱,好吗?"  相似文献   

15.
甄来山 《天风》2008,(4):28
去年6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查阅圣经经文,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鹏程放学后.俯在我耳边悄悄地说:"爸爸,我和您商量个事儿."我抬起头微笑地说:"乖儿子,什么事啊?"儿子认真地说:"您得先说同不同意",我看着他,"说吧,只要是有益处的事."儿子高兴地说:"你替我为主奉献一元钱,好吗?"  相似文献   

16.
暗示的力量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试验,在接受试验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告诉他这是一种特殊功效的纸,它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被贴纸的人用心感受那块皮肤温度的变化。十几分钟过去后,将纸片取下,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并且摸上去感到发热。其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使皮肤局部的温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小喜欢画画,后来沉溺于日常生活后,爱好渐渐淡了。但是,在我心灵深处,却存有无数幅珍贵的画,任凭岁月风沙的磨砺,每每打开,总是色彩鲜艳,画面生动,让人感动不已。夏日午后的医院一片宁静。6岁的儿子,沿着古朴的长廊,走进了肝炎隔离病房。门轻轻关上了,儿子仰脸只见门上的小窗口,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问他又什么也不说。那天我正在修改一份资料,只听儿子屋里传来“啪”的一声响。我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只见儿子正呆呆地坐在写字台前,桌上厚厚的玻璃板已经被一本成语词典砸得四分五裂。见我进去,他紧张不安地看看我。我不知道儿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摸摸他的脑袋,  相似文献   

19.
有磁性的爱     
正今天我过生日。早晨照常起来做饭,我身边的两个男人照常睡觉。一边忙碌,一边暗自思忖:这个生日与往年的一样,没有人记得。六点半,做好了饭菜,叫儿子起床——老公不用叫,听到我招呼儿子,自己就起来了,比儿子强多了。招呼了三遍,儿子终于懒洋洋地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说了一句:"妈妈生日快乐!"我惊喜:原来儿子记得我的生日!趁他们洗漱的时候,我端上饭菜,坐在那儿等他们上桌。儿子洗漱完,走进卧室又  相似文献   

20.
我老家有个女人患了不治之症。一天,她在病榻前对丈夫说:“如果我走了,请你在这3个月内,千万不要让儿子知道。”因为再过3个月,寄住在校的儿子就要参加高考。次日,她在病榻上安详地永别了人世。丈夫依照她的话,非常成功地瞒住了这个不幸的消息。 3个月后,儿子参加高考,而且榜上有名。 4年后,大学毕业的他分到我的工作单位,又一年,他被领导提升,顺利地调进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