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攻克己身     
陈孝浪 《天风》2006,(10):34-3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经文:林前9:27 刚才所读的经文,是当年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特别提到的这句话,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为什么呢?因为“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当时有许多人,虽然也在传福音, 但自己却被淘汰了,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2.
攻克已身     
《天风》2008,(12):16-1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相似文献   

3.
跑完全程     
《天风》2008,(14):25-25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  相似文献   

4.
“吾日三省吾身”的境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日三省吾身”是儒生为学为人的基本功夫,问题是省己身是每一个生命的基本心理机制,什么样的“三省吾身”才是儒生真正的省己身?真正的儒生要在宇宙苍穹中省己身,要在先民创化的历史中省己身。惟若此,儒生的省己身才可融入民族的自我反省文化生命中。  相似文献   

5.
焦长权 《学海》2022,(6):19-30
差序格局在“推己及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某些圈层更加硬和实,另一些圈层则更加软和虚,体现在丧服制度中就是期服、大功服和缌麻服这几个“节级”的特殊性。同时,差序格局中的各圈层也不完全处于同一平面,某些圈层“悬浮”于己身所在圈层之上,某些圈层则下沉到这一平面之下。差序格局具有“尊尊”维度,是一种立体性的差序格局。  相似文献   

6.
大概自有人类以来,即皆以身为“我”。在今天人类行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几乎还有许多人(也包括我自己),仍然在承袭旧的传统观点,坚持以身为“我”。在佛学的启发下,我认为身不是“我”,身与“我”是有联系而实又有区别的,“我”这一概念是属于精神范畴的。  相似文献   

7.
掉渣儿烧饼     
最近几个月,深圳忽然开了好多家叫“掉渣儿烧饼”的连锁店。假日去东门逛街时,在小巷里我正好看到了这么一家,排队的人起码有二十个。出于好奇,我也挤着买了两个。售货员用纸袋给我装饼时,我看到她面前的铁签子上都穿满了饼票,烧饼出来一  相似文献   

8.
面对身体与心灵的二元论困境,具身认知观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去打量身体,并致力于将身体改造为一种具有超越能力的新的身体。但是,当根据一条纵向线索将具身认知观划分为温和的具身认知观和激进的具身认知观之后,上述新的身体在纵向上就呈现为两种身体样态。而且,通过对这两种身体样态的批判性反思,最终可以发现,具身认知观当前所实现出来的身体,与其说超越了二元论,不如说在二元论的思考框架下最大程度地强化了传统身体。  相似文献   

9.
真理与成圣 “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约17:17) 成圣始于重生之时。神的灵赐人新生命和新的人生观,叫他在基督耶稣里成为“新造的人”。这种工作从新生之后就开始了,有两种方式:一是攻克,就是制服肉体的情欲;二是激励,使神赐我的生命在我里面成为活水的泉源,直涌到永生。这种工作可说是“持守”(弗6:18为儆醒不倦)的工作,当天天继续,基督徒因此才能  相似文献   

10.
心中有了主     
今晚,学圣经,看到马尔谷福音第二章18-22节,主耶稣基督又给我们说:“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皮囊里的,不然,酒涨破了皮囊,酒和皮囊都丧失了,而是新酒装在新皮囊里”。(谷二·22)主的话语,真是感人肺腑,使我臣服。 主耶稣以新酒与新囊为例,强调了,他的真理是新的,是爱的法律,是宽恕,只有那些赋有弹性和伸缩性的心,才能承当和接受他的真理,那些  相似文献   

11.
<正>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以下简称《自序》)中开头说:在解放以后,我时常想: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它古国,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中国还继续存在,而且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是古而又新的国家。《诗经》上有句诗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现代中国的特点。我要把这个特点发扬起来。我所希望的,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写一部《中国哲学史》。冯先生这段话可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冯先生于新中国的胜利看到了祖国的新生和希望,他感叹世界上其他文明古国大部分已经衰微,而中国却继续存在,而且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成为古而又新的国家,他称之为“旧邦新命”。这表明冯先生欢迎中  相似文献   

12.
精神的试析     
我在本刊第一期发表了《身非是“我”论》,用日常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证明了“身”非是“我”,身与我是有联系而实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我”是属于精神范畴的。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是一般人皆能共见共知的,既不深奥,更不神秘;如果读者能以自己的生活实践,对照、研究拙作的论点,为是?为非?是能马上得出结论的,用不着多所饶舌了。但精神是什么?我是什么?二者关系若何?特别是我在前一篇文章中,证实了日常生活中的身、名、服饰冠履,本来皆不是我,完全是被执为我的。那么又是谁在执这些东西为我,为什么要执这些东西为我呢?有关这一类的问题,愿本探索佛学所得,联系人生实际,再作些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因果本一心,积善多生丈夫子慈悲无二意,救时曾见宰官身(碧山寺)因果本一心。佛家认为善因有善果,恶因招恶果,均决定于一心。丈夫子,古时子女通称子,男的叫丈夫子,女的叫女子子。“积善多生丈夫子”,反映了撰联者重男轻女的旧观念。  相似文献   

14.
张培生 《天风》2004,(1):40-41
当今教会羊多工人少,于是,她更为重视、爱护和使用好教会人才。她将身、心的操练很好地贯穿在生活中,这与我们个别信徒忽视自身的操练,甚至有的人把爱护身体、注意养身之道、讲究营养结构等科学知识与追求灵性长进对立起来,更有甚者苦待己身,并要求他人与他一样。过着与社会不相适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以身为人,以身为我;人、我、身三者,名异而实一。且问:此一实者,究竟为人、为我、抑或为身呢?且何义名人,为什么要以身为人?何义名我,为什么要以身为我?身又具有何种特殊作用、竟能兼作人我?这是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者,谁也讲不出半点道理来的。人类能永远过这种蒙昧生活吗? 以身为人,以身为我,这是我们人类祖祖辈辈、积习相沿的旧观点。人类过去忙于解决建立社会秩序、解决饥饿问题,无暇对此旧观点进行观察与改造,致使以身为人、以身为我的旧观点,在人类生活中几几乎变成了不可动摇的准则。通过反复观察,以身为人,问题不  相似文献   

16.
"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8:6)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圣经中"肉体"与"身体"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正确理解、区别对待,不要混淆,否则会闹出笑话.比如有的基督徒为了不"体贴肉体",绝不吃肉、蛋、奶之类的营养品,甚至虐待己身.我们的圣经新约部分最初是用希腊文写成的,在希腊文中"肉体"是指有罪的人性或犯罪的本性,"身体"则是指我们物质的身体,有时也指我们整个人.  相似文献   

17.
海马爸爸     
家里只有两个单身汉,我和儿子。每天早上,我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去公司上班。他总是站在校门口,冲我高高地挥起小手,“海马爸爸,再见!”不知从哪天起,儿子忽然不再叫我“爸爸”,给我起了个外号“海马爸爸”。这让我感到别扭,多次警告无效,渐渐也就习惯了。小家伙才9岁,却人小鬼大,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恐怕没安什么好心。  相似文献   

18.
0.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不少文章作了专门论述,本文仅就对立词作些初步的探讨。对立词也叫反义复合词,是由两个语义相对或相反的词素构成的并列式复合词。对于“教”和“学”都很难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来说,这种由两个语义相对的常用语素构成的对立词很有教学价值,如果方法得当,不仅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起到以旧带新,温故知新、有效地扩大词汇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具身心理治疗是以身体心理治疗、舞动治疗为代表的,理论上契合具身认知观点、实践中注重身体作用的一种当代心理治疗取向。它将“身体”与“躯体”区分开来,赋予身体解剖学的、感觉运动的、认知的与嵌入环境等不同层面的意义。当前,已有不少研究证实身体有助于改善治疗关系,促进来访者认知、情绪的改变,并发展出一系列注重身体内外感知、姿势或运动的非言语治疗技术。具身心理治疗重构了身体在治疗过程中的概念与角色,发展了新的技术,是传统心理治疗的有益补充; 但也存在实证证据不足、理论框架尚未完全整合、容易过分强调身体作用等问题。今后需自觉整合其他治疗流派、开发独特的核心技术,推进循证的具身心理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盛产童话的丹麦有两位科学家,他们是兄弟。一位叫哈洛·波尔,是位数学家;一位叫尼尔·波尔,是位物理学家。有一天,哥哥尼尔对弟弟说:“我们来做个游戏,让我们相互揭短吧。”弟弟哈洛说:“哥哥,这我可做不到。”哥哥说:“难道你不想让我感到快乐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