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内地生死教育的实然状态:目前生死教育在价值、意义层面的抽象学术论证居多,实践层面仅限于学校教育的个别尝试、分散实施,在社会公众教育领域则基本停留在空白状态;指出应实现生死教育从实然向应然的跨越:学校生死教育学科化、实践化,社会生死教育大众化,生死教育理论研究应用化.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6,(6):90-95
中国的人口学学科在教育上只设硕士及以上学位,其在学术研究上长期以来也只是承担一种其他学科支持者的角色。诸多人口学学者从人口学学科理论及意义上对其存在与发展进言良多。本文试图从教育学学科定义范畴出发,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实然现状进行客观描述,并从学科队伍建设与学术创造活动两个方面对人口学学科发展的应然向度提出一些合适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内地生死教育的实然状态:目前生死教育在价值、意义层面的抽象学术论证居多,实践层面仅限于学校教育的个别尝试、分散实施,在社会公众教育领域则基本停留在空白状态;指出应实现生死教育从实然向应然的跨越:学校生死教育学科化、实践化,社会生死教育大众化,生死教育理论研究应用化。  相似文献   

4.
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承受的深切苦难,表明了我们民族已处于一种难以回避的生存危机之中。满怀忧患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大都以对文化的反省来寻求克服生存危机的良方妙法。正是对中西文化的反省及抉择的不同,构成中国现代哲学各种流派的纷争。本文所要论析的是,被誉为“文化宇宙中的巨人”、“超越的唯心论者”的现代新儒学巨擘唐君毅的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6.
《哲学研究》今年第1期发表了“青年哲学论坛”部分成员《被边缘化还是自我放逐: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对话》一文(以下简称《对话》),第4期又推出穆南珂先生论文《喧嚣与骚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以下简称《喧嚣与骚动》)。两篇文章论题宏大,言辞尖锐,不论读者是否同意文章作  相似文献   

7.
对于哲学,应否“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已不存在。“理论联系实际”不但被我们反复重申,而且被看成哲学的价值所在和哲学争得自己应有社会地位的根本途径。但是,理论怎样联系实际却是一个严重问题。由于一直忽视制定实现这一哲学要求的方法和技术,这一要求实际上已沦为空洞的口号和美好的愿望。现在,不断激荡的哲学反思终于艰难地触及深层问题,开始追问“理论怎样联系实际”,但又不幸遭遇学术性与现实性问题的思想死结,成为制约中国哲学建构的瓶颈。因此,我们应该深刻剖析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思想史根源和认识论根源,进而寻找理论联系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儒家"天人合一"说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它有时是在"本然"意义上使用,有时则是在"应然"意义上使用。本然的"天人合一"论是儒家关于天人本来相通、相合与统一的理论;应然的"天人合一"论则是关于人与天在何种条件下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理想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学说。而在本然"天人合一"与应然"天人合一"之间,还有一个"天人不一"的"实然"环节;应然"天人合一"既是对实然之"天人不一"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对本然"天人合一"的复归,是儒家视域中的一种理想的天人间的最优化状态,是一种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天人理论。  相似文献   

9.
运用《初中生学业错误实然观问卷》和《初中生学业错误应然观问卷》调查了453名初中生的学业错误观,结果表明:(1)初中生学业错误的实然观与应然观均表现出显著的年级特征和性别差异;(2)初中生学业错误的应然观对实然观具有显著正向预测效用。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社会--实然与应然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曾盛聪 《学海》2005,1(2):99-106
公民社会是确证了社会主体"公民身份"的社会,公民的独立主体性地位得到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确认与尊重,公平正义的公共理性法则规定了公民社会的人伦关系格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生存方式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准备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制度供给,全球化、网络化境遇把中国公民社会发育与生长置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创设跨越疆域阻隔的比照与互动机制,而现代化推动的精神价值生态的变迁与公民伦理诉求,则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催生提供了充分的精神文化养料.公民社会的现代性价值蕴涵,使之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然的价值目标被确立起来,从而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耦合,实现了公民社会发展的实然性与应然性统一.  相似文献   

11.
王兴国 《哲学动态》2001,14(4):41-45
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状况与其影响是分不开的 ,甚至这两方面是重合在一起的。因此 ,必须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 ,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现状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一牟宗三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就以哲学家名于世 ,但他难以同熊十力、金岳霖、张东荪、冯友兰、贺麟等相提并论。 1 949年他到台港以后 ,致力于反省中国文化 ,哲学地重建中国哲学 ,思想日渐成熟 ,学问日见博大 ,著书立说 ,追随者众 ,特别是在唐君毅去世后 ,成了硕果仅存的儒学大师与当代新儒家的精神领袖。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以来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引起…  相似文献   

12.
政治对于哲学家往往有一种难以拒斥的诱惑,在古代希腊和中国都是如此,哲学家对于政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介入冲动.政治和哲学作为两种活动是难以割舍的一对,无论是患难与共的兄弟还是不同戴天的冤家,这在现代和当代哲学中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岳霖是中国近代哲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哲学家.一方面,西方哲学、特别是实证主义的洗礼,使他对形而下的知识之“理”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并建构了一个完整、严密的知识论体系;另一方面,传统哲学的浸染,又使他难以忘怀形上关切、人文关怀而逸出实证主义,并在会通中西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形式化的形而上元体系.二者之间的相即又相离、相融又相拒,不仅具体而微地表现着金岳霖在形而下的知识与形而上的智慧之间难以取舍的矛盾、困惑,而且从更为深广的层面上反映着近代以来、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两种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他的哲学表现出既注重知识又注重智慧、既  相似文献   

14.
近代新法家面对救亡和富强的时代主题,试图从传统法家思想中寻找资源以应对西方法治精神,同时回应传统以来的礼治实践。他们认为,中国传统中本有"法治"或"法治主义"的思想,只是被误解而淹没在历史中,儒家的礼治思想确实在历史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但新时代应当重新考量。新法家们面对礼治和法治问题,对儒家和法家所受的批判进行反思或维护,虽观点不尽相同,但都呈现出双重维度:从实然的层面看,承认二者在历史上均起到维护专制、压抑个性的作用,应当加以批判和反思;在应然的层面,他们认为法治与礼治不必然引发专制,并且他们努力为其寻找超越社会制度的基础,这就是应然之道。  相似文献   

15.
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是现象学和技术哲学中的经典案例。他所动用的现象学资源包括胡塞尔的意向性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在世"、梅洛—庞蒂的知觉和身体理论。从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的视角来看,德雷福斯的"海德格尔式的认知主义"是典型的对现象学的"美国式挪用",而他将哲学化约为科学造成了哲学与科学的"短路",从而错失了现象学(或哲学)的超越论的维度。  相似文献   

16.
姜永安  萧俊明 《第欧根尼》2011,(2):1-17,161
哲学是一个关于某种可能科学的单纯理念,这门科学在任何地方都不能被具体给予,但是我们试图通过种种不同的途径去接近它,直到发现那条……唯一的道路……在此之前,我们不能学习哲学;因为,哲学在哪里?谁拥有哲学?并且凭借什么可以认识哲学?我们只能学习哲学思考,也即按照理性的普遍原则将理性的才能施展于某些已经存在的对哲学的尝试……(康德,《纯粹理性批判》,B866)  相似文献   

17.
《科学哲学与历史研究》(1987年)是美国宾夕法尼亚拉法耶特(Lafayette)学院的哲学教授J.洛西的新著。他的《科学哲学历史导论》(1972年)以简明清晰的笔调描述了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是研究科学哲学不可多得的一本重要著作。世界各国竞相翻译。该书的中文本是国內科学哲学的教科书之一?臼槭嵌云呤甏院蟮目蒲д苎У囊桓龅悸坌缘慕樯苡肫兰?可以说它是作者第一本著作的续集。  相似文献   

18.
卢梭的研究者历来认为他的学说是一个矛盾重重的集合体,笔者认为这种矛盾恰恰是卢梭有意为之。本文以《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为例,指出卢梭通过对自然状态是否真实存在、人类历史是否具有必然性、政治社会是否具有普遍性原理三个问题的矛盾式阐释,将三重矛盾层层推进的正向的认知顺序与反向的自然固有的可理智理解的顺序相结合,这一正一反两个顺序体现了卢梭通过原理与事实对举、分析与综合并用的类比方法,以描述性而非规范性的方式将辩证与历史有机结合,搭建了一个完整而逻辑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逻辑学与哲学之间——记中国社科院的一次学术活动孙伟平(北方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100041)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革,自1997年9月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室以“报告+座谈”的方式,广泛聘请各相关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和分析哲学之间——访G.A.柯亨教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哲学动态》2007,(11):32-35
G.A.柯亨(Gerald Allan Cohen),生于1941年,牛津大学万灵学院(All souls college)社会和政治理论教授。柯亨的代表作是《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1978),并因此书而名震学界,成为分析学派马克思主义的旗手和主要奠基者。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历史、劳动和自由:来自马克思的主题》(1988)、《私有权、自由和平等》(1995)、《如果你是平等主义者,怎么你那么富裕?》(2000)等。笔者曾于2005年3月在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对G.A.柯亨进行了采访,内容主要涉及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现状,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对部分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