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督教在华传播是从传教士来华和《圣经》翻译开始的。最早一部完整中文《圣经》则是由在印度传教、终生未来过中国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马士曼完成并在印度出版。他同时也开启了浸礼会圣经汉译本的先河,19世纪之后的三种浸礼会圣经汉译本都是在修订马士曼译本的基础上形成。其中仅有《新约》的胡德迈译本、高德译本在宁波印刷出版,怜为仁译本是唯一在中国本土出版的浸礼会圣经全译本。上述四种浸礼会《圣经》译本均是深文理,与当时《圣经》中译的整体倾势相同。  相似文献   

2.
赵晓阳 《天风》2023,(2):51-52
<正>一随着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他们逐渐发现了远超认知和想象的巨大困难:南方方言口语是如此的繁杂丰富,差异之大,不能互通,而一般民众的识字率低下,没有阅读能力。前期的深文理圣经虽然已有《马士曼译本》(“马士曼”又译“马殊曼”)《马礼逊译本》《委办译本》等圣经全书,但却无法提供给只能讲本地方言口语却无阅读能力的广泛民众。  相似文献   

3.
赵建敏 《天风》2023,(1):45-48
<正>现今,天主教中文新旧约圣经有两个全译本。一个是《思高译本》,由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参照圣经原文译出,于1968年出版全译本。《思高译本》以学风严谨、忠信原文、语风沉稳独具特色。《思高译本》也是第一个中文圣经全译本。另一个中文圣经全译本是《牧灵圣经》,由天主教国际圣经学会和圣母圣心爱子会共同翻译,于1998年出版发行。顾名思义,《牧灵圣经》以牧灵为宗旨,用现代语言风格,辅以牧灵性理解注释,也深受信徒欢迎。相对新教而言,天主教中文圣经全译本出版较晚。  相似文献   

4.
《威克里夫圣经》是第一部英文圣经全译本,它在英国的宗教史、文化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关于它的译者历来有三种意见:威克里夫独自翻译了圣经;他与其追随者合译完成;以及威克里夫未曾参与实际的翻译工作。虽然尚无法知道确切的翻译者,但威克里夫对于该译本的诞生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他的宗教改革思想激发了圣经的英译;他本人积极倡导了圣经的翻译;并且威克里夫与可能的译者之间关系密切。《威克里夫圣经》重大的文学史意义首先体现在它推动了英语语言的发展进步,同时它质朴典雅的翻译风格为确立英国本土散文传统的主导地位树立了典范。《威克里夫圣经》的传播还大大丰富了英国文学创作的题材。  相似文献   

5.
论点摘编     
马礼逊并非圣经全文汉译第一人1807年,英国基督新教对外传教会伦敦会,向闭关自守的中国派去第一个传教上,是为新教在华之始。马礼逊在离国去华之前,伦敦会曾给马礼逊指示:“我们可以授权给你们……;可以编一本汉语字典……或更有幸地能翻译圣经。”马礼逊于9月7日在到达广州后,一面努力学习中文,一面与教他学中文的华人容三德参考伦敦带来的天主教“巴设译本”(部分新约内容),从事翻译工作。1813年新约译毕,1814年以木刻印刷200本,暗地分发。从1814年起,马礼逊身边增设一名从英国派来的新教士名叫米怜。二人合作用了5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6.
苏以葆 《天风》2012,(8):48-48
中文圣经的历史纵然不算悠久,却充满上帝的恩典。由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至今,中文圣经出现了近两个世纪,其间虽然经历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然而上帝的话语一直是基督徒在风浪中的指南针。第一部在中国境内译成的新旧约圣经,首推《神天圣书》。十九世纪初,马礼逊牧师(Rev Robert Morrison)远渡重洋,到中国传扬上帝的福音。英国圣经公会遂委任马礼逊在中国把圣经翻译为中文。  相似文献   

7.
《圣经》汉译是继佛经中译之后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件大事。对这一事业,近代基督新教来华传教士贡献较为突出,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各式《圣经》汉译本。1838年出版的四人小组译本在翻译原则和翻译模式上对《圣经》汉译事业均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深刻影响了后来著名的委办本和和合本。但因各种历史因素,宗教界和学术界对此译本多语焉不详,本文试图通过对该译本多方面的探讨还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周永健 《天风》2018,(11):32-33
明年是《圣经官话和合译本》(简称《和合本》)出版100周年。这部翻译之作历时28年。译文准确,发行后成为广受教会和信徒欢迎的中文译本,是中文语境下被最广泛使用的圣经译本,百年间销售量为中文各版本圣经之最。《和合本》对现代白话文、中国教会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本期起。本刊特刊出一些牧者和基督徒讲述《和合本》圣经及其与本人之间的故事,与读者共同见证“和合百年”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书评书介     
《天风》1995,(8):41-42
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出版的中英文对照新旧约圣经,是中国基督教协会取得联合圣经公会的版权许可后在国内出版发行的。这个版本的中文译本是采用《新标点和合本》,英文译本采用的是《新修订标准本》(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简称为NRSV)。在这里谨向读者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种译本。  相似文献   

10.
在老一辈侍奉主的同工中,唐守临弟兄是蒙圣灵赐给文字写作恩赐者之一。给过许多弟兄姊妹以信心、安慰、扶持与勉励的《荒漠甘泉》,现在已经有几种译本。但最早的在本世纪30年代出版的译本,则是由唐守临弟兄翻译的,当时署名为唐醒。 最近由江苏省基督教两会出版的《圣经提要(上)》,是唐守·临弟兄的遗作之一,是帮助同工和信徒阅读圣经旧约部分的“提  相似文献   

11.
洪晓纯 《天风》2023,(4):47-48
<正>在圣经汉译史上,中文《和合本》可谓影响力空前,可与英文《钦定本》在英国历史上的地位相提并论。“和合”一词寓意深刻,不仅指涉西方传教士译者在术语译名、译经语体、翻译理念等问题上的求同存异,也暗含着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社会阶层的中国信徒借由这一译本彼此联结的美好愿望。此外,《和合本》出版之后,新教圣经汉译事业由西方传教士主导转变为华人自主翻译,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说明】A这是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的年表,内容包括:1《古兰经》在中国传播的历史溯源和概况;2《古兰经》在中国的阿拉伯文手抄本、木刻本、辑录本,各种影印本的出现;3《古兰经》在中国的汉文选译本、全译本、注释本,以及少数民族语文译本的出版、再版情况...  相似文献   

13.
《圣经》“南京官话译本”是中国近代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圣经官话译本,由麦都思主译,1856年首次刊印.译者一反新教传教士的文言译经传统,选择以南京官话译经,这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这种官话文体的选择是译者应当时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与之互动的结果.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为文体的选择还表现在翻译的模式上,此译本并非延续西译中述,而是西人指导,中士转译,翻译过程兼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这开辟了圣经汉译的新路径.同时,本文把此译本放到官话译本的谱系中,考证了此译本和《古新圣经》及“北京官话译本”、“官话和合译本”等译本的关系,指出此译本作为第一本官话译本不仅开启了其后官话译本的翻译历程,也为此后官话译本文学性文体的探索作出了铺垫,不仅昭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到来,也给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们建立新白话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14-17世纪英国10个代表性新教《圣经》译本以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为纲领,并受英国当时历史和知识状况影响,呈现建制世俗化和智识世俗化倾向。其实现途径有:回归原本,强调字面义;质疑教士翻译资质;彰显人的自主权,倡导世俗生活;提倡民族语译本;拥护王权;展现英国本土社会生活。英译本《圣经》的世俗化交织着各种权力争夺,是新兴社会阶层反教权主义的重要手段和英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天风》2016,(3)
正《当代译本圣经》《当代译本圣经》由国际圣经协会提供版权,旨在用准确、自然、流畅的中文表达圣经精义,同时该版本尽量保持了圣经原文的风格和特色。本译本的特点:表达方式和用词尽量符合现代中文习惯用法;按现代翻译原则和惯例翻译圣经中的人名、地名;标点符号以现代汉语标准执行;经文翻译中使用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俗语;参照原文,对一些不按时间和发展顺序记录的事件,本译本适当做出调整,使内容更通顺清楚。《当代译本圣经》经版权方多次修订,最新版目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8,(5):5-5
<正>"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119:105)1919年,和合本圣经正式出版,以这个译本为底版的中文圣经,中国教会印刷数量已超8000万册。和合本圣经无疑是基督教中国化的重要创举,是中国教会健康发展的真理指南。借此庆祝和合本圣经出版100周年之际,《天风》编辑部开展"百年和合我爱圣经"征文活动,诚邀广大基督徒讲述自己与圣经的故事,讲述圣经如何在灵性上给予自己帮助以及如何在生活上引导自己荣神  相似文献   

17.
正《老子》是当今除《圣经》外外译最多的典籍,但迄今为止,学界没有人具体描述和分析它在全球的译介情况。丁巍先生曾经主持完成过这方面的项目《老子书录》,但其研究结果《老子典籍考》并未出版,~((1))另一方面,在此期间及其后十几年,《老子》译本还在不断增加。因此,笔者收集了自己所知道的全球所有《老子》译本,以更全面深入地描述《老子》外译情况,希望为老学全球化的研究作一些文献整理工作。这些译本使我们看到了《老子》的全球化,同时也提醒我们,当代的老学研究与传统老学研究有  相似文献   

18.
田炜帅 《天风》2023,(4):49-51
<正>任何一种宗教在其诞生地之外的异文化区域传播都离不开经典的翻译,基督教也不例外。圣经的汉译工作不但是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的必然努力,更是教会本地化(enculturation)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在华天主教而言,直到1968年12月才有了全部的汉译圣经,即《思高本圣经》,而之前的传教士或中国教会人士汉译圣经的工作均未能系统化,最高的成就是完成了新约部分的翻译和出版。献县教区(今沧州教区)萧静山的译作《新经全集》是第一本新约译本,也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新约译本。  相似文献   

19.
海外消息     
《天风》2015,(3)
<正>全球13亿人缺乏母语圣经英国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于近日发布的《圣经与语言统计2014》显示,现在全球约有7000种语言在活跃使用中,但只有2800种语言有一卷或以上的圣经书卷译本。此外,至少13亿人口没有他们第一语言的整部圣经,而其中有超过6.34亿人只有新约译本,余下的则只有部分经卷或相关翻译工作正在进行。科学家在木乃伊身上发现第一世纪《马可福音》手稿阿卡迪亚神学院(Acadia Divinity College)教授克雷格·埃文斯博士(Dr.Craig Evans)近日  相似文献   

20.
<正>1919年4月,完整的中文旧约新约译本圣经《官话和合本》(以下简称《和合本》)历经近30年,在众多中外学者的努力下出版发行,"这是在圣经翻译中运用白话文(通俗中文)最成功的尝试,该译本很快风行中国教会(新教)~1,至今魅力不减"~2。时光走过了一个世纪,《和合本》单单在中国境内已印刷发行超过8000万本。它并非第一本中文圣经译本,在此译本之后尚有其他译本问世,但它却是世界华人基督徒中最通用的译本~3。回顾《和合本》的译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