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成玄英的《庄子疏》为中心,全面探讨了成玄英重玄学的思想价值。由于成玄英处于魏晋玄学与宋明理学之间,故而重玄学能够在本体论、方法论、心性论、境界论诸方面,吸取玄学与佛学的宝贵思想资源,并有进一步的发展。它的不足,成为宋明理学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  相似文献   

2.
一、重玄学思想之渊源南北朝时期重玄学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士族文人加盟道坛,并运用重玄的思维方式注疏老庄,希望在提升道教理论品位的同时,建构道教圆融的经教体系;另一方面是由于佛道之争的需要,使得道教不得不自觉地加强自身教义理论建设,以期与善于精思析理的佛教  相似文献   

3.
性理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术形态,本来专指宋代理学。但是性理之学本身有一个历史形成过程,从学术谱系来分析的话,玄学应是古代性理学的早期形态。本文从玄学的方法特点出发,探讨了刘劭、王弼、嵇康、郭象等玄学家的性理学说,肯定了他们的性理思想对宋儒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双遣二边的中道思维,是重玄学最显著的方法论原则。重玄学的中道思想,直接受到了佛教的影响,但在具体内涵上有着巨大差别。首先,重玄学中道思想的基础,不是缘起论而是体用论,中观学之无遮表达由此而转变为重玄学“否定神学”式的表诠。其次,成玄英、李荣无限制地扩大二边中道的使用范围,所有成对出现的概念都被不加辨析地斥为二边,从而被遣荡殆尽。由于体用论内含着反智主义倾向,重玄学双遣二边的中道思维缺乏明确的认识论原则。第三,在重玄学中,中道也需要被进一步遣除。但是,遣除中道必将带来思想内部的矛盾。遣中之说更主要地是一种纯粹自我否定的玄思。  相似文献   

5.
《原道》2015,(1)
通过对宋明理学"异端"观流变的考察,揭示宋明时期思想领域主要矛盾由儒佛之间转向儒学内部的过程。宋明理学"异端"观以儒家伦理道德及其政治治理为标准界定和批判异端,其中程朱以佛教为主要异端,陆王则以程朱理学及其流弊为主要异端。程朱"异端"观到陆王"异端"观的转变主要因为:理学对佛老思辨哲学的吸取逐步消解了宗教冲击人伦的局面;理学高度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内部思想分流;程朱理学官学化的流弊成为新一代学人批判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重玄”思潮的各种观点,认为中国历史上以重玄思辨发挥老庄学的重玄学术思潮,可以界定为“道家重玄学”。它的真正宗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庄子。道体重玄论是对魏晋玄学术体论的深化和超越。道性自然论,推进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和对道的本质特性的理论认识。修心复性论,对唐代后期和五代以后内丹学理论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重玄境界论,实质上是对当时人们所遇到的宇宙人生问题提供了一种解答方案。道家重玄学自觉地并富有创造性地适应了当时作为时代思潮的心性之学,并与隋唐佛教心性论一起成为宋代儒学产生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一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号称宋明理学中的两大派。但是,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之间,不仅有着内存的逻辑联系。而且从哲学史的发展来看,朱熹理学直接演变成王阳明心学。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一般认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颐思想,故称程朱理学。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仅仅这样理解朱熹思想,是很不够的。事实上,朱熹将各派思想重新加以锻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与传统山水画的构建研究通过对中国山水画"观念"的深入剖析,结合演变过程中的时代哲学思潮,论述山水画创作的意识观念,系统展现中国传统山水画特有的艺术精神。传统山水画成熟于两宋时期,这一过程似乎与宋明理学尤其是程朱理学的发展演变同步。从义理分析和部分画论研究其演化过程中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哲学动态》2012,(7):26
朱汉民著《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于2012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通过对玄学与理学的精神境界、人格理想、身心之学、性理之学、经典诠释方法,以及对《论语》、《周易》的义理诠释等方面的分析比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的整体发展呈现出一种从程朱理学二元论到明代理学一元论的转变倾向。其最突出的表现有两点:一是理气论方面,由程朱的理气二元论到明代理学的理气一元论的转变;二是人性论方面,由程朱的天命之性(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的二元论到明代理学性气合一的一元人性论的转变。这些转变显示出中晚明以后理学现实主义倾向的逐渐加强,并最终演化为明末清初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  相似文献   

11.
重玄学派是隋唐时期最重要的道教思想流派,以最具思辨特色而著称,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罗中枢教授所著《重玄之思》便是诸多学术成果中系统研究成玄英道教思想的一本新作。《重玄之思》出版于2010年10月,为国家985工程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丛书的一种。全书共分六章:重玄学产生的思想背  相似文献   

12.
《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是以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为主线来编纂的,它论述了宋明理学发展的全过程、辨析了理学家的学统师承关系,是我国最早的自成系统的关于宋明时期的理学史专著。北宋初胡瑗、孙复开义理说经之风,倡“明体达用之学”于苏湖、齐鲁,是为宋明理学之开端。北宋中期,周、张、二程阐发“性道微言”,弘扬孔孟正学,创立濂、洛,关学,奠定理学的基础。及至南宋,朱熹集二程以来洛学之大成,故学者以程朱理学并称。与此同时,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宗旨,别立心学一派,经元代朱陆合流,其学式微。明初陈献章承其余绪,开启明代心学之先河。至明中期,王守仁继起,集陆九渊以来心学之大成,故学者以陆王心学并称。故米明理学之发展演变史即程朱、陆王两派的盛衰史。而两派的学统均溯源于濂、洛之学,故自南宋以来,和会两家学术异同之风不变。《宋元学案》和《明儒学案》的编纂,它的理学史观点,均符合宋明理学发展的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3.
由末达本的"反本"问题是三教会通的生长点,在魏晋南北朝成为时代思潮的中心问题,也是复性论兴起的前奏。以此为纲便可一以贯之地把魏晋南北朝玄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许多表面互不关联的现象贯穿起来。汤用彤首创从本末之辨的角度来解释三教之争,总结出玄学是以"由末返本"的方式融合儒道释,从而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玄学与三教关系的研究。汤用彤是对儒道释三教发展史有着通盘把握的前辈大师,系统总结他在这方面的贡献,是推进当前三教关系研究的一条捷径。本文以魏晋南北朝本末之辨到理学缘起为中心,对汤用彤关于"反本"观念源流的考辨进行梳理,进而揭示其汉魏两晋南北朝研究的治学思路和独具慧眼的问题意识,希望有助于理清魏晋南北朝时期复杂的三教关系及理学缘起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成玄英《道德经义疏》以中观学的方法诠释道家学说,却无法调和重玄学与中观学的内在冲突:重玄之道为万物的本体,正是中观之空所破斥的对象;重玄学认为众生皆有真性,只要"无心复性"便可成就圣道,中观学则强调众生因无明而轮回,由凡入圣必须经过闻、思、修、证的次第;重玄学认为修道的重点在"无分别",中观学则强调"无分别智"才是解脱的关键。尽管重玄学与中观学存在根本差异,但唐代以后的中国化佛学却与重玄学的思想非常相近,而中观学反而日趋衰微。  相似文献   

15.
道家思想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是中国现代最富独创性的思想家,他在抗战时期完成的新理学体系是20世纪中国人自己创制的少数几个系统之一。由于冯氏本人一再声称他是接着宋明道学中的理学一派讲的,所以这个系统通常都被划归到现代新儒家的行列之中。其结果,人们多着眼于新理学与程朱理学的承续关系以及对儒家传统的创造性诠释方面,但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的广泛思想来源。其实,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在冯氏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西方的新实在论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家、玄学和禅宗均扮演了一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本文中,我将把论题限定在新理学与道家的关系上,希望…  相似文献   

16.
一部系统研究宋明心学的力作———简评刘宗贤著《陆王心学研究》吴光宋明理学是宋、元、明时期儒学的主流,而不是她的全部。而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性即理”派(简称程朱理学)和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即理”派(简称陆王心学)则是宋明理学中的主流派。其他还...  相似文献   

17.
"玄学"是中国哲学史中一个尚未被深入发掘的称谓。其一般的含义是指魏晋玄学,但是深入文献考察,会发现这个称谓从刚出现时其含义就带有儒释道三教争鸣与暗合的特点。从两晋南北朝到宋元明,其含义越发向佛教、道教扭转。清末民初受西学影响,严复用之指代西方的数学与逻辑学。科玄之争中的学者用以指言心言性的宋明理学及柏格森等西方的"精神科学",受西方哲学影响更多的张东荪等用之指MetaPhysics,这促进了国人对西方哲学和魏晋玄学基本范畴和特征的理解。但是,在科学主义昌明的近现代,"玄学"成为一个在日常生活及一般知识人中的负面词汇。  相似文献   

18.
宋明理学与汉唐儒学的一个基本区别就在于是否拥有形上视角,因而,能否从形上角度重塑儒家的天道本体,便成为宋明理学超越于汉唐儒学的标志。在代表开创理学的"北宋五子"中,张载直面佛教的理论冲击,并在吸取佛教形上智慧的基础上,对天道本体展开了多重探索。在张载对"形而上"的辨析中,"形而上者,得辞斯得象"与"得意斯得名,得名斯得象",代表了他对天道本体及其形成进路的思考,并由此甄别"太虚"与"太极",最后以"太和"代表二者超越的统一;继而通过"其性"与"其形"的比较,将"太虚"与"太极"的统一拓展为一种本体宇宙论,这就成为二程"天理论"、程朱理气关系及其"理一分殊"说的根源。而由张载提出的"诚明两进",又为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两种不同的为学进路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9.
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仍然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态势,但它们彼此在思维方式、思想要素、语词概念等方面的交流和融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从外在功能上的互补转到内在思想上的融通,这种由外到内的转变,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儒佛道三教各以自身心性为基本趋向的大融合。在此一背景下,文章探讨了佛教三论宗对隋唐道教重玄学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在语词概念的运用上,还是在思想的论说上——吉藏大师之后,佛教三论宗几无新的发展,而浸润三论的隋唐道教重玄学似可看作三论发展的又一面相。  相似文献   

20.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研究宋明理学分系的理论专著。中国哲学的发展,历来以不同学派和学术思想的相互争鸣作为其内在动力。宋明理学的形成是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的主要贡献,它在历史上分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两大理论系统(二系说)。由于该二系说不能恰当解释理学发展的全貌,20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