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佛教的传扬与社会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佛教的传扬与社会功效李路曲新加坡的宗教很多,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兴都教、耆那教、锡克教、犹太教和拜火教等,但佛教在历史上的影响最为深远,在现代社会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支配华人社会的主要宗教是佛教...  相似文献   

2.
19—20世纪之交,俄国知识分子为致力于基督教意识、文化、政治、社会及个人生活观念的更新,于创新、张力、奋斗和挑战之中,发起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思想运动——新宗教运动。新宗教运动虽名称各异,其实就是20世纪初在俄知识分子中盛行一时的宗教哲学的寻神运动。别尔嘉耶夫是主要倡导者之一。这次寻神运动的实质是基督教和多神教、灵魂和肉体、神和人的统一,它对弘扬俄罗斯传统文化,加强俄罗斯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上个世纪之交,随着俄国社会的剧烈震荡,俄罗斯的宗教哲学发生了嬗变。这种激烈变化的重要特征是大力宏扬基督教的人道主义传统。这些新的宗教哲学的代表们尖锐揭露和批判官方的东正教会之背离基督教人道主义传统,他们还创造了规模空前、内容深刻的哲学体系以支持这种宗教人道主义。他们的创造成果汇入了俄罗斯文化复兴的大潮之中,并以其独特的俄罗斯风格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4.
围绕对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哲学的认识,俄罗斯哲学界产生严重分歧,争论焦点是对苏联哲学的评价。霍鲁日称赞宗教哲学,但对苏联哲学即苏联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而其他多数学者否定米丁、尤金等人所代表的官方哲学,同时肯定具有创新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还有人提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宗教哲学都是俄罗斯文化与历史的产物,两者并非截然对立。争论双方的共同缺点是没有把苏联哲学放到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中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5.
温伟耀博士于2003年9月14-18日到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和哲学系师生发表了大型系列演讲.演讲的主要内容是"儒学与基督教的对比"及"宗教经验的探索".温伟耀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副教授,兼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客座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及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他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后来转学哲学,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基督教神学及哲学博士学位和香港中文大学的儒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系统神学、中国哲学、灵修学.  相似文献   

6.
就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关系而言,无论持"基督教被希腊化"的观点还是"希腊被基督教化"的看法,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督教并不是诞生在文化真空之中,相反,它诞生在犹太教、希腊哲学和罗马帝国各种宗教混合的特定历史文化中。换言之,尽管基督教化与希腊化之争发生在19世纪,但基督教与希腊哲学之间相互作用这一历史情境却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为了推动中世纪哲学史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新宗教与现代宗教热[日]岛进日本自19世纪以来出现过3次宗教热,第一次在幕末维新时期(19世纪40至80年代),第二次在大正时期至战后(20世纪10至5o年代),第三次亦即现代宗教热始于7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其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新新宗教的掘起。...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的基要主义(Fundamentalism)是美国基舀教新教中的保守运动,它开始于19世纪晚期。它特别强调的是基督教的基本信条和传统价值观:圣经无谬误、耶稣是室女所生、耶稣基督具有神性、他为人代死而赎罪、基督的复活并升天,并且将会再次来临、虔诚的义人死后会复活升天,等等。 基要主义运动可以追溯到18、19世纪的美国墓督教奋兴运动。到19世纪时,这一运动的基本信念几乎被所有正统的新教派,特别是福音派一律接受。有组织的基要主义运动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它是自1876年第一次集会以来的一系列圣经会…  相似文献   

9.
世界宗教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即将结束,世界宗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怎样,是世人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数总体上继续平稳增加据英国《国际基督教传教公报》1998年第1期发表的统计数字,从1990年到1997年,全世界人口总数从...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与大同教雷雨田大同教是最年青的世界性宗教,它于19世纪中期产生于伊朗,原属伊斯兰教的一个支派———巴布教派。经过百余年的传播、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世界宗教,信徒遍及205个国家和地区。大同教于20世纪初传播至远东,20年代初最早在中国上海...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2000年9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举办的“基督教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北、陕西、黑龙江以香港、台湾等地的60余名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出席了此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领导们出席了会议,卓新平所长致欢迎辞。参会代表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代表们在学理和人生两个层面,将作为研究对象和信爷对象的基督宗教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着求实求真的态度回顾了基督宗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对21世纪基督宗教的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作…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西方文化领域的精神危机相适应,俄罗斯思想界出现了复兴宗教精神的思潮。以梅列日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应该对基督教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因为文化属于人的积极性创造范畴,而人如果与超验的宗教本原相脱离,就会离开文化创造的神秘根基,以致于把文明引向绝境。梅列日科夫斯基通过对尼采思想进行思辨,并在索洛维约夫神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他独特的三段论的、关于圣灵基督教的历史文化哲学观。  相似文献   

13.
东正教作为基督教的三大教会之一,在东欧等国家地区占有非常重要的宗教地位。在俄罗斯,几乎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虔诚的东正教信徒,东正教在俄罗斯的社会文化发展中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教堂作为宗教的活动中心,是聚集教会发展和社会历史的关键性事物。本文主要针对俄罗斯东正教的教堂进行研究,探析其所隐藏的文化意义,解析东正教教堂在俄罗斯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主义思潮是20世纪中国哲学主要思潮之一。它在20世纪中国哲学诸思潮中是最早发生的。其基本点在于强调并放大科学意义和科学方法,认为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对宇宙人生作出正确的认识和说明,主张把哲学建立在实证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哲学沿着科学化、实证化的方向发展。科学主义思潮的出现与发展、影响和演变,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以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融合为背景的20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百年来西方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双重哲学运动。一、科学主义思潮的崛起科学主义思潮的发生,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戊…  相似文献   

15.
赵紫宸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在基督教理论架构上有所建树的基督教思想家.他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实,诠释基督教思想,并试图通过这种诠释为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心理、社会和文化的根基;他是中国最早尝试创立"基督教哲学"思想体系的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位提出建构"中国的系统神学"、并进行初步尝试的基督教思想家;他撰写了国人第一部宗教哲学方面的著作,第一部关于耶稣的详尽的传记.他在西方基督教思想界也享有较高声望,被誉为"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信仰的首席学者"、"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  相似文献   

16.
宗教既有各不同宗教间的融合性,又有与同一宗教内部之间的排斥性。而对每个宗教来说,争取教徒是最重要的工作,因为它关系到这个宗教势力的盛衰消长。下面这篇文章就非常典型,一个是20世纪出现的新兴宗教,另一个是属于传统宗教的基督教会,两者在日本为了争取教徒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争斗,由是演出了诸如“宗教绑架”和“清毒洗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无疑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从人类历史上看,最早、最成功的全球化应该是宗教的全球化,而不是经济的全球化.然而,过去却很少提及宗教的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无一不经历了全球化的历程,跨越了地区、种族与文化的界限,最终形成了具有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宗教全球化的历程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早期的全球化是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政治扩张,近代以来更是依靠殖民全球的霸权势力,才使基督教从欧美传播到更广泛的亚非拉地区.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督教在全球的发展又有哪些最深刻的变化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宗教学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2002年出版的新著<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到来>(The Next Chris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  相似文献   

18.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逻辑学主要来自于亚里士多德哲学,从9世纪到14世纪后,经历了一个由哲学逻辑学到宗教哲学逻辑学,再到独立的逻辑学的过程。从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高度对阿拉伯逻辑学不同传统进行研究,可更好地理解阿拉伯文化及社会。  相似文献   

20.
论坛荟萃     
黄明理:哲学勃兴的三大征兆目前,哲学受到冷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哲学沉寂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的哲学没有形成与自己的新时代相匹配的理论高峰。19世纪有自己的哲学高峰,那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个时代的哲学高峰,需具备三个条件:(1)整合那个时代的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