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英和  肖兴荣  王晶  张澜 《心理科学》2007,30(4):774-777,773
本研究以北京某幼儿园94名幼儿为被试,采用图片故事法和口语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考查了幼儿反事实堆理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5岁幼儿的表现明显好于3岁幼儿,但是4、5岁幼儿之间没有明显差异;(2)问题形式和因果链对反事实推理的影响上具有交互作用;(3)领域知识在各年龄阶段上对反事实推理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57名3~5岁幼儿,考察了在两种选择和三种选择的反事实推理任务中儿童的表现以及是否出现现实错误。结果如下:无论在两种还是三种选择的反事实任务中,3岁组儿童的得分显著低于4岁和5岁组儿童,而4岁和5岁组儿童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中的确会出现现实错误,但除此之外,幼儿在三种选择任务中也会选择现实和正确答案之外的第三个选项。由此可见,年幼儿童可能在抑制现实和建构反事实替代情境方面都存在困难,这尚需我们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陈俊  贺晓玲  李霞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2,35(4):906-910
采用故事法, 考察在3种动机冲突下幼儿反事实思维理解的发展。结果表明:(1) 2岁幼儿的加法、减法反事实思维得分显著高于替代反事实思维。(2)在加法反事实任务中, 2岁幼儿显著低于4岁幼儿;在减法反事实任务中, 3个年龄组得分有显著性差异。(3)在趋避冲突下, 加法与减法反事实得分都显著高于替代反事实。(4)在结果反事实理解任务中, 随着年龄增长, 幼儿结果反事实思维理解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3~5岁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 《心理学探新》2007,27(1):57-60,74
该研究采用结果和前提反事实推理任务,选取58名3-5岁幼儿为被试,考察了其反事实思维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3岁儿童在结果反事实推理中的得分显著低于4岁和5岁儿童,而4岁和5岁儿童的得分并不存在显著差异;2.幼儿的前提反事实推理因结构和方向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年龄变化趋势;3.幼儿产生的上行和下行反事实论断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如成人一样,幼儿较少产生减法反事实。  相似文献   

5.
张坤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6,29(5):1164-1166,1170
反事实思维一直以来是成人认知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有关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也逐步引起研究者的兴趣。本研究论述了儿童反事实思维产生的早期信号、年龄变化、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与心理理论、因果推理、假装等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最后在评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不真实的条件或可能性进行替换的一种思维过程.它是在心理上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表征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心理活动.本文以17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情境模拟技术,研究结果的接近性和不同等级的分界线对反事实思维及满意度的影响.实验一表明,结果接近分界点较结果远离分界点时,被试产生的下行反事实思维要多.当结果的效价为成功时,更易引发反事实思维.实验二发现上行反事实思维随成功的等级变化而呈整体上升趋势,个体对结果的满意度随成绩的增加而上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究了幼儿以心理特质为中介,对心理状态做出推理的能力。结果表明,幼儿具有一定的以特质为基础的推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以特质为基础的推理能力也在逐渐增强,但缺乏充分证据断定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8.
幼儿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发生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儿童非形式推理能力发生研究中评价标准不一和研究结果中发生年龄不同的问题,在论证并提出幼儿非形式推理发生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提示访谈法对333名3-6岁幼儿的非形式推理做了考察。结果显示:幼儿的我方推理普遍在3岁3个月~3岁9个月发生;他方推理普遍在4岁~4岁6个月发生;反驳推理普遍在4岁9个月~6岁发生。幼儿在推理过程中提出的理由数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年龄差异显著,但无显著性别差异。研究中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测量幼儿非形式推理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4—6岁幼儿空间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毕鸿燕  方格 《心理学报》2001,34(3):47-52
该研究旨在探查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一致、模糊、冲突)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要求幼儿在前提呈现的条件下按前提方位关系进行传递性推理操作。被试为幼儿园4、5、6岁组儿童各24人,其中男女各半。主要结果表明:4岁幼儿开始萌发空间前后和上下方位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从4岁到6岁,“上下”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优于“前后”方位;4—6岁幼儿还不能完全摆脱知觉干扰因素的影响,形成稳定的传递性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某幼儿园5个班98名幼儿为被试,利用分类和拼图任务对其元认知知识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3~5岁幼儿在元认知知识的某些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发展变化过程,对主体性的元认知知识、任务难度的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的元认知知识的认识表现出了显著的年龄差异,特别是内部策略的运用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而对外部策略的运用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幼儿的情绪认知与适应行为发展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50名3—5岁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和适应行为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查,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的情绪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但与适应能力发展的不同方面存在着不同的关系模式:情绪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化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与运动能力和作业能力则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鼓励条件下幼儿提问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7所幼儿园的141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方法,探讨幼儿在8种新异刺激条件下提问的发展.结果表明:(1)3~6岁幼儿提问生成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在对当前刺激产生陌生感或出现认知混乱时更容易生成问题;(3)立体刺激材料和平面刺激材料在引发幼儿提问生成上不存在差异;(4)3~6岁幼儿提问元认知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4岁期间是提问原因元认知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3.
杨洁  徐芬  任萍  张瑞平 《心理科学》2007,30(6):1418-1421,1396
本研究选取3~5岁儿童为被试,从语音单位和操作水平两个维度研究幼儿期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在汉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音节意识先于押韵、首音和声调意识而发展起来,3岁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节意识,并在3岁到4岁之间迅速发展。在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上,幼儿期的音节意识和末位音位意识先于押韵与首音意识而发展起来,从3到5岁表现出清晰的发展次序。首音意识在幼儿期没有发展。从任务的操作水平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语音意识,幼儿在辨别任务上的成绩显著低于分析和综合任务。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 a study that examined the modulating impact of contingent self-esteem on regret intensity for regretted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controllable versus uncontrollable events. The Contingent Self-Esteem Scale (e.g., Kernis & Goldman, 2006) was used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a person’s sense of self-worth is based on self and others’ expectations.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n influence of self-esteem contingency for controllable but not for uncontrollable regret types. For controllable regret types individuals with a high contingent (i.e., unstable) self-esteem reported greater regret intensity than those with a low contingent (i.e., stable) self-esteem. We interpret this finding as reflecting a functional and adaptive role of high contingent self-esteem in terms of mobiliz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unterfactual reasoning and planning mechanisms that can enable personal expectations to be achieved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归纳推理观主要包括特征相似性观和概念观。在基于这两种传统观点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逐渐发现类别知识,特别是标签起到的独特作用,但目前关于不同类型标签作用的分析还缺乏系统性。该文从分析目前两大主要标签研究现状——语言标签和类别标签入手,试图明确标签作用和关系、解释混淆和误解;同时,作者就以标签为载体的研究同儿童语言发展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提出了儿童归纳推理发展的语言认知模式。文章最后认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在对机制、技术和深层次内部关系三方面问题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