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萍 《社会心理科学》2005,20(4):112-114
为了研究江西上饶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状况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上饶市居民进行了测量。生活满意度是指对现实生活质量(包括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其认知和情感的影响。不同职业和婚姻状况的居民在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居住地的居民在生活满意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使用专家评定法和问卷法对青岛市内13个绿化状况不同的社区以及该社区内700名居民进行调查,检验了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生活满意度、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生活满意度在居住区绿地环境与居民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在年龄阶段、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和收入上差异显著,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生活满意度在以上人口学信息上均差异不显著;居住区客观绿地环境、居住区主观绿地环境、生活满意度与居民的身心健康之间显著正相关;客观居住区绿地环境对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主观居住区绿地环境通过生活满意度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居民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辽宁省三个不同经济水平县市的农村医疗现状进行调研,包括农民就医与购药方式、对医疗机构满意度评价、对乡村医生的满意度等,对辽宁省当前的农村医疗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对策,即:提升乡村医生医疗水平,重新定位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模式,深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4.
了解"健康湖北"项目实施5年后社会满意度情况,评价项目实施的效果,为后期的项目建设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5岁~69岁居民1 569人进行社会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居民满意度较高,在所调查的14个方面中,社区居民最不满意的是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这两个方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以综合为社区卫生清洁和基础医疗卫生。在后期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以这两个因素为重点,积极采纳重点人群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已进入"新常态","新常态"在城乡建设领域具体映射即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重心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上,其中就包括在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中突出使用者的需求。尤其是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由于地形复杂、交通不便和经济水平低下等原因,使得该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更需体现出当地居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以入户调查的方式深入上海松江区社区居民中,调查其对松江卫生改革服务的评价,了解不同群体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态度,为卫生综合改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居民对卫生综合改革总体评价良好,说明综合卫生改革在维护医疗机构公益性、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减少就医经济负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杨玥 《美与时代》2014,(11):17-17
以山西介休三贤广场为研究对象进行用后评价,发现非下沉空间的博物馆前广场部分有较高的使用率,也有较高的满意度,下沉广场空间使用率较低。广场中吸引人流的往往是建筑物、雕塑、喷泉等要素,座椅、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备对广场的满意度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陈世平  乐国安 《心理科学》2001,24(6):664-666
为研究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状况和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采用问卷方法对227名天津市居民在各项满意度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宏观社会环境对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有重要影响.当前总体生活满意度基本乐观,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与生活满意度显著相关的因素有乐观、自尊、自由、满足、离异、欢愉和下岗等,表明基本生活保障达到一定满足后.乐观的情绪等。0理品质在生活满意度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善宏观社会环境和引导个人增强应对重大生活事件的能力及积极调整心态等可以保持和提高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运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儿童希望量表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问卷对934名青少年进行施测,探讨青少年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希望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希望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希望和生活满意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核心自我评价对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影响,也通过希望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希望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历史街区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进入某个特殊时期产生的文明内涵深厚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历史街区影响了城市功能,另一方面,历史街区可以供人们进行活动、生产和生活,可以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历史承载于历史街区。而历史街区人居环境的保护发展却被大众所忽视,导致人们对街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逐渐降低。因此,文章构建以居民满意度调查为主的人居环境指标评价体系来对开封市历史街区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基于现存的与评价指标体系有关的研究结论,与历史街区的特点进行结合,使定性指标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不同方面的需求和感受进行客观、全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突出新型和统筹两大主题,以人为核心建设发展城镇化,城镇空间布局越来越优化,但相比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省份,城镇化水平依然不高,这是制约河北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文章通过对河北省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居民满意度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基础设施待完善;农民收入不乐观;住房标准待统一;农厕改造任务重;医疗、住房、教育、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满意度对居民满意度均存在正向影响,居民满意度越高,其幸福感和获得感越高。充分认识河北城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推动我省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席卫群 《学海》2015,(2):118-123
财产税作为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居民消费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客观评价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本文重新界定了居民财产税税负口径,并利用资金流量表统计方法测算了我国居民财产税负,得出"财产税对居民财富选择,进而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兼顾税收长期效应角度出发,提出构建财产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工作-家庭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人格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利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大五人格量表、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870名被试进行施测.结果:工作干涉家庭和家庭下涉工作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预测作用,且呈显著负相关;但对工作满意度都没有直接影响.大五人格在其中具有凋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省三个不同经济水平县市的农村医疗现状进行调研,包括农民就医与购药方式、对医疗机构满意度评价、对乡村医生的满意度等,对辽宁省当前的农村医疗服务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三点对策,即:提升乡村医生医疗水平,重新定位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模式,深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心理和谐的框架,分析5·12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与居民对中央及地方两级政府救灾措施的满意度之间关系。一般受灾地区、重灾区和极重灾区的9个县市1385名居民参加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发表明,地震灾区居民对地方政府的满意程度对其心理和谐的影响力更大;地方政府满意度在中央政府满意度和心理和谐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指出该研究对各级政府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6,(6):38-42
社会共享已成为应对社会转型中的诸多问题和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新理念。本文以淮安与东莞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实证角度着重探讨了社会共享的六个维度及其与居民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因素,社会共享诸因素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更大;社会距离、社会歧视对居民幸福感产生负向显著影响;社会支持、制度保障与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均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正向显著影响。施政者须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将提升社会共享度作为增进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政策目标与手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从住院患者的主观感受分析其对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需求.住院患者对医院提供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满意度较高,在简化医院流程、得到理解和尊重、保护隐私、提供健康知识、提高人性化护理服务素质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需求.本文根据患者的需求结合临床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得大量老年农民群体生活发生剧变。这些乡村老年人既有普通老年人群的年龄弱势,也具有居住空间突变及设施不足导致的地域弱势。与此同时,老年人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也日益上升。同时,社区楼层一栋栋拔地而起,标准化环境下的社区建设使得人们的居住场所千篇一律。要想居民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社区邻里的气氛更加活跃,在相同的居住环境中寻找个性化的生活居住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目前仍没有实证研究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稳定性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本研究以19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于三个时间段分别测量被试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核心自我评价稳定性以及生活满意度,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稳定性的相关关系不显著;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能够显著预测生活满意度,但稳定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稳定性在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东、西部被征地新居民为对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着重考察了被征地新居民对土地被征用的情绪反应、行为变化和需求状况。结果发现:大多数被征地新居民都为土地被征用而担心生计问题;在土地被征用后,只有个别被征地新居民(不到6.4%)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比较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被征地新居民的情形要好得多;绝大多数被征地新居民虽然迫切希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但尚无如何帮助他们的具体建议、也无自身如何努力的具体方向。研究认为,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被征地新居民的再社会化培训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