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8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的以"关于日中佛教交流"为主题的"中日第15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湛如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赴日本出席会议并参访。在会议开幕式上,日本佛教大学田中典彦校长、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湛如法师、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圣弘强领事先后致词,对本次两国学术会议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并赞扬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6,(6)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应日本佛教大学的邀请,以土登尼玛活佛为顾问、周绍良居士为团长的中国佛教协会学术访日团一行七人,于九月三日赴日出席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并进行访问。此次会议由日本佛教大学主办,主题为《中日佛教交流史》。出席会议的除主人和中国佛教协会学术访日团成员之外,还有日中友好佛教协会、日本净土宗、东京大学、大正大学等单位的负责人、学者和信徒共一百二十余人。开会式于九月四日上午在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会场布置庄严朴素,悬挂着中日两国国旗。佛教大学学长水谷幸正在致词中列举中日佛教亲密交流的史实,强调“日本佛教受到中国佛教的巨大影  相似文献   

3.
杨笑天 《法音》2002,(12):34-35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净土教之研究———关于昙鸾、道绰、善导。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开始举办的,每隔两年双方轮流举办一次,至今已圆满举办了9届。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人员为:传印(团长)、姚长寿、向学、传明、伍先林、杨笑天。对于此次…  相似文献   

4.
友谊新篇成果丰硕──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侧记张文良1994年10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五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日本佛教大学和中国佛教界关...  相似文献   

5.
道坚 《佛学研究》2004,(1):384-386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和陕西户县草堂寺联合协办的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为中心议题的“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200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6.
<正>王颂,北京大学学士、硕士,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从东亚汉语佛教圈的宏观视角出发,以中日两国佛教为对象,把握汉语佛教圈的共性与特性,专长于华严宗的历史与思想研究。出版有专著《宋代华严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日本佛教:自佛教传入至二十世纪》(《世界佛教通史》全集第九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相似文献   

7.
以水谷幸正校长为团长的日本佛教大学西北学术参观团一行十二人,应佛协的邀请,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至十月七日对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日本佛教大学是日本净土宗创办的一所高等院校,为日本社会和佛教界培养了许多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随着日本净土宗与我国佛教界友好交流的日益发展,佛教大学与我国佛教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8)
正本刊讯8月2日,日本佛教大学松田和信教授访问中国佛教协会,受到宗性副会长、刘威秘书长的热情接待。宗性副会长对松田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对佛教大学在中国佛教教育考察团在日期间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日本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界来往密切,特别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他指出,日本的佛教教育、佛学  相似文献   

9.
2011年8月22日至30日,应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日中友好宗教者恳话会、日本佛教大学联合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团长,副会长印顺法师、秘书长王健为副团长,副秘书长张琳为秘书长,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旦巴司长为顾问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25人对日本进行了  相似文献   

10.
杨笑天 《法音》2002,(9):42-42
以日本日中友好净土宗协会理事长、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高桥弘次教授为团长的“佛教大学祖迹研修团”一行11人。于8月25日至9月1日访问了我国。  相似文献   

11.
李贺敏 《法音》2000,(12):43-45
本刊讯 11月7日至16日,应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琳为团长、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界明法师和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岳法师为副团长的中国佛教教育代表团一行25人访问了日本。访问期间,重点考察了大正大学、佛教大学、大谷大学、学林(立正佼成会)等日本佛教界创办的大学和教育机构,拜访了枣寺(运行寺)、日莲宗大本山池上本门寺、比叡山延历寺、清水寺、东本愿寺、东寺(教王护国寺)、唐招提寺、东大寺、西大寺、法隆寺、药师寺、立正佼成会等友好寺院和宗派,还拜会了日中友好协会等友…  相似文献   

12.
李贺敏 《法音》2000,(6):42-43
本刊讯根据中国佛教协会与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签订的关于互派访问学者的有关协议,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稻冈誓纯副教授于1999年4月18至2000年3月31日来华一年,在中国佛学院进行有关房山石经的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何云前往日本佛教大学进行专题研究。今年3月下旬,中国佛教协会设宴为稻冈副教授饯行,张琳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她长寿博士等对稻冈副教授在华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表示祝贺,稻冈先生对中国佛教协会给予他的多方关照表示衷心感谢。日本净土宗是日本佛教五大宗派之一,拥有信徒六百余万…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16,(11)
正本刊讯11月2日,日本佛教大学校长田中典彦一行4人来访,受到宗性副会长的热情接待。会见中,宗性副会长对今年6月中国八所佛教院校赴日考察期间,在佛教大学受到的热情接待和周到关照表示感谢。他指出,日本佛教大学是日本净土宗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而日本净土宗和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都有着特别深厚的传统友谊。不久前,福原隆善长老率领日本净土宗第203次友好访华团一行访问我  相似文献   

14.
日本名古屋七寺所藏一切经和“七寺古逸经典研究会”杨曾文中日两国的佛教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以后,随着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频繁进行,中国的大量佛经和佛教著作传入日本。中国古代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产生了数量巨大的汉译佛经和佛教著述,...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国之重宝”的房山石经拓片于去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六日在日本展出。这是此珍贵石经的拓片首次出国展览,首次向海外公开。这次展出由中国佛教协会和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举办,地点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展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应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的邀请,中国佛学院教师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员姚长寿居士于2月17日到达日本,他们将在京都佛教大学进修,并考察日本佛教教育情况。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佛教界第一次派员出国进修考察。2月11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乔连升副局长接见了传印和姚长寿,勉励他们要虚心学习日本佛教界的好经验,为发展中日两国佛教徒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7.
李贺敏 《法音》2001,(11):45-46
本刊讯11月30日至31日,由日本《中外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第九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佛教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始于1985年,是为纪念日本最大的佛教报纸《中外日报》创办九十周年而发起的,比中国佛教协会和日本佛教大学发起的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早一年,同样为每两年召开一次,中日双方轮流举办。10月30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中心主任杨曾文教授和日本东京大学末木文美士教授分别作了基调发言。杨曾文教授在题…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8月12日至18日,应日本阿含宗邀请,以副院长传印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学院访日代表团一行10人赴日本进行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这是中国佛学院第一次组团访问日本。8月13日,代表团在阿含宗中国事务局局长史学军先生的陪同下,参拜了奈良东大寺、唐招提寺,并在鉴真和尚灵塔前燃香礼敬。晚上,日本佛教大学在代表团下榻的皇家饭店设宴欢迎代表团一行。宴会由佛教大学总务部长梅田巧先生主持,中并真孝校长首先致辞,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愉快地回忆了自己今年6月份的中国之行,希望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学院与日本佛教大学之间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住处中心名誊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名誊研究员镰田茂雄先生,因病不幸于2001年5目12日去世。噩耗传来,不胜悲痛。从此,日本学术弄失去了一位优秀的佛教学者,中国佛教学术界失去了一位亲密的日本朋友。 镰田茂雄教授生于 1927年 12目 10日,日本神亲川县镰仓市人。1951年毕业于驹泽大学文学部佛教学科,从1953年到1958年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修学硕土(修士)、博士课程,1962年在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此后在东…  相似文献   

20.
据说中国福建省是高僧辈出的地方。今年三月,我和在福建省出生的、现于日本大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慧光法师一起,对福建寺院、尤其是僧伽教育机构,即——以推动整个中国佛教的佛学院为中心做了参访。现就我所了解的福建佛教概况,以及中国佛教的某些现状,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