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希腊理性与近代理性的若干差异及其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开理性不能独立、只能充当神学婢女的中世纪哲学不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经历了希腊理性和近代理性这两大发展阶段。这两种理性固然有某种一致性,但更有显著差异,比如希腊理性没有把自然与精神充分区别开,没有意志概念,希腊人把理性视为神等。那么,这些差异该如何理解?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政治哲学     
政治哲学是对有关公共目的的信念加以理性上的审查和评价。其主要方法之一是讲清概念。然而,概念的含义经常变化,所以,这是一种永远完不成的工作。政治哲学及这个词汇发源于古希腊人之中。"哲学"一词是由两个希腊单词所组成,其含义是"爱智慧"。至于"  相似文献   

3.
试论犹太哲学及其根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人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民族,她为人类贡献了《圣经》,创立了一神教,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谈到哲学,人们往往会问:犹太人有哲学吗?如果有,其特点是什么? 一要弄清什么是犹太哲学,还需从什么是哲学谈起。众所周知,哲学肇始于古代的希腊。在早期的希腊哲人那里,哲学被规定为“对智慧的爱”。爱就是追求或探索,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真理,用以爱智的工具就是人的理性思维。因此,所谓哲学,乃是人类理性对于宇宙和人生之根本问题的反思和求索。理性反思的对象可以有许多,而哲学反思的乃是其中…  相似文献   

4.
政治对于哲学家往往有一种难以拒斥的诱惑,在古代希腊和中国都是如此,哲学家对于政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介入冲动.政治和哲学作为两种活动是难以割舍的一对,无论是患难与共的兄弟还是不同戴天的冤家,这在现代和当代哲学中依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老中青三代学者历时近三十载撰写的四卷本《希腊哲学史》于今年正式出齐。最新出版的第四卷是关于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专题研究。本卷撰写者认为,要在西方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有自己特色的晚期希腊哲学史,需要处理好六个问题:(1)晚期希腊哲学与地中海文化语境的关系;(2)学派形态哲学与学派外哲学的关系;(3)晚期希腊哲学与早期、中期哲学的关系;(4)折衷主义与罗马文化的特征问题;(5)东方文明对希腊罗马的反哺以及"雅典与耶路撒冷"问题;(6)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解读晚期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哲学盖勇,徐庆文当代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我们将走向新的世纪.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中国哲学将如何定位,一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的课题。从哲学的现状看,当代中国哲学应着力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第一,处理好政治与哲学的关系。中国当代哲学的历程昭示我们,过分强调哲学的党性和政治价值,片面理解哲学为政治服务口号,甚至将哲学与政治等同起来,对哲学过分干预和不断施加压力,就会使曹竺私大独立性,成为政治的附庸和为政治宣传作论证作辩护的工具。第二,找寻哲学走向现实的关键环节,使哲学从理性抽象过渡到理性具体。必须处理好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既不能要求直接对应,又不能远离实际生活。第三,应淡化一下哲学研究中的体系建构热。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闭门造车式地建构种种体系,是一种浮澡心态的体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认为应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哲学研究,展示哲学的鲢力,这是世纪之交哲学努力的方向。首先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关注现实生活,既是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走向未来的重心与主题,这是它获得恒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纪之交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人关于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从神话思维到经验思维的转变;从经验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交;以及信仰思维对理性思维的挑战.在这几种思维方式中,思维者接触到了如下三种实在性:感觉实在性、理性实在性和信仰实在性.追踪希腊思想史的发展,我们发现,神话思维最后以残留的方式存在于信仰思维中,而经验思维、理性思维和信仰思维则始终保持了完整的形态,并继续存在于整个西方思想史中.实际上,它们的共存以及它们之间的张力乃是西方思想史发展的动力.这里,我们将简略地展示希腊哲学中的四种实在性,以及由此引导的四种思维方式,推进我们对希腊哲学发展线索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8.
华来士 《哲学动态》2006,(12):66-67
2006年6月22~24日,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举办了“希腊与中国古代哲学比较”(Comparative Ancient Philosophy:Greek and Chinese)研讨会,来自英国、中国(包括港台地区)、美国、瑞典、丹麦、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等大学与研究单位的20余位学者会聚一堂,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讨论的形式以对话为主,因此这次研讨会堪称一次跨越时空的哲学对话。该会涉及10大论题,包括语言、悖论、变化、评注、美学、行动、自我、政治哲学、理性与感受以及仪礼。每论题设定两位发言人,按顺序先“希”后“中”各表。牛津大学勃宁(NicholasBunnin)与台湾…  相似文献   

9.
哲学既然是从希腊开始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学问,后来日本在遇到这门学问时对它采取容纳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难免的了。但是正如康德所说:“人(除非是历史的)决不能学习哲学,就理性来讲,充其量也只能学习进行哲学研究”,哲  相似文献   

10.
蒙培元先生的儒学情感理性思想的核心是“情即理”,它既不是情感加理性,也不是符合理性的情感或情感与理性的混合体,而是情感本身自有理。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理性概念的理性思想,能够真正将中国哲学的理性思想与西方哲学的理性思想区别开来。蒙培元先生所首创的儒学情感理性思想是他对中国哲学和哲学最为重要和最为独特的贡献,这一思想从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本质的精神特质,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转化开辟了新的道路,树立了新的范例。  相似文献   

11.
王晓朝 《学海》2012,(2):108-115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对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希腊哲学在其初始阶段也只是一种地方性思想,在向世界各地传播时也未能完全摆脱其地方性特征。本文依据史料简要叙述希腊哲学的地方性特征和主要思想成就、希腊哲学的跨文化传播和世界化历程,揭示希腊哲学所具有的世界性文化意义,指明希腊哲学思想的特征是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一 在三大哲学思想主流中,人们曾经认为印度哲学是“来世”的,希腊哲学是“出世”的,而中国哲学则是“入世”的。哲学从来没有干脆入世的;说它入世,不过是意图以漫画的笔法突出它的某些特点而已。在懂点中国哲学的人看来,“入世”的说法仅仅是强调中国哲学与印度、希腊的各派思想相比有某些特点;但是对于那些不懂中国哲学的人,这个词却容易引起很大的误解。它的本意大概是说,中国哲学是紧扣主题的核心的,从来不被一些思维的手段推上系统思辨的眩目云霄,或者推入精心雕琢的迷宫深处。正象工业文明以机器为动力一  相似文献   

13.
康德将人在国家中的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在所有人的理性同意基础上。因此,他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不依赖于意志论,不依赖于社会成员的伦理诉求,也不依赖于个体的理性自律。借助于人的理性,我们发现人们对于国家权力的服从是一种自然的义务。理性因而是自由公民之间达成的共识。在此意义上,康德的法哲学与政治哲学不是卢梭学说的简单延续,而是其光大与拓展。康德学说中不但有卢梭因素,同时蕴含着对于霍布斯与洛克学说主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14.
古代希腊罗马的死亡哲学及其历史演变林中泽本文集中探讨古希腊罗马不同时期的死亡观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政治与经济背景。作者认为,古典时期希腊罗马人的死亡观具有积极向上和自然主义的性质,它的兴起是古典社会开放政治与外向经济的必然产物;随着古典时代的结束和元首...  相似文献   

15.
哲学研究以理论创新为其直接后果 ,但理论创新与综合现有理论成果并不形成直接的对立。在我国 ,希腊哲学史的研究要想在新世纪中推陈出新 ,关键在于提高对希腊晚期哲学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对希腊晚期哲学的研究力度 ,并充分吸取各国研究者的最新成果 ,对中国学术界原有的评价或定论作适当的调整。希腊化时期以喀罗尼亚战役 (公元前 338年 )和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 334年 )为开端。与此相应 ,希腊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晚期。然而希腊化时期的开始并不是希腊哲学的终结。“在亚里士多德时代 ,希腊文明走出了本土疆界 ,进入了伟大的总的潮流 ,住在…  相似文献   

16.
古典时期发生了一场变革,亦即从依赖神话变为相信理性。对古典时期所发生的这种现象所作的百般维护已是屡见不鲜的俗套:(1)哲学从神话学产生出来是以一种突然的中断作为标志;(2)一旦哲学被发明或发现,神话思维则成为遗迹;(3)古希腊人是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本文意在指出。所谓“希腊奇迹”其实是一种不成功的奇迹;更重要的是,对这种失败的奇迹加以慎密的考察,会对理解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哲学危机提供有价值的洞见。本文的第一部分将对哲学宣称它已建立了一种不同于神话的说明和证明秩序这一断言加以考察。我想要表明的是,希腊神…  相似文献   

17.
政治哲学是对政治事件、政治生活、政治现象等的形而上反思,它以正义、善恶、好坏等道德标准对各种政治制度安排的正当性问题做出评判。伦理是政治哲学的内在维度,也是它的生命力所在。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具理性的张扬消解了价值理性和意义世界,也导致了政治哲学的危机和衰落。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必须自觉回归伦理维度,重塑政治与道德的辩证关系,把正义作为政治制度和个人行为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18.
城邦、民众和广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分析了希腊城邦制度所提出的政治哲学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共领域问题,这也是当代最重要的政治问题之一。作者还分析了民主制度的内在矛盾,指出在苏格拉底的“知识论迷茫”之外还存在另一个更严重的知识论迷茫。  相似文献   

19.
李猛 《世界哲学》2009,(5):25-28
西方哲学研究一直是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但长期以来,古希腊哲学并非其中最具影响的力量。古希腊哲学近来日益受到关注,是现代中国思想成熟的一个标志。而对古希腊哲学理解的加深,关键在于现代中国思想如何能够在哲学上建立与希腊古代哲学的关联,并形成自身理解古希腊哲学的研究传统。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中的情感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培元 《哲学动态》2008,1(3):19-24
有没有情感理性?何谓情感理性?这可能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我对中国哲学的一种理解.我认为,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是"情理"之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