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古以来,生死问题就是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承诺。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  相似文献   

2.
唐思鹏 《法音》2005,(8):8-16
生死问题,历来是人们最关心的重大问题。所谓生从何来?死至何所?生死是如何形成的?生死又有哪些类别?如何看待生死?又如何才能超脱生死?对这一连串极为深奥玄妙的人生哲理性问题,为了拷问答案,催生出了世间诸多的宗教与哲学,同时也为生命个体提供了超越的契机。本文试图对上述这些根本性的生死问题,从佛教教义出发,依圣教量为依据,依真比量作抉择,从“生死的形成,生死的类别,了脱生死的方法”三方面作一些相应的探讨,不足之处,诚请方家批评指正。一、生死之形成众生既然定有生死,生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若欲回答这个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中,一直对"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等问题无法解释,即使是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这就给宗教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等创造了有利条件.不同的宗教在传播的过程中,音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伴随着宗教文化的日臻完善,宗教音乐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形式,存在于浩瀚的音乐世界之中.  相似文献   

4.
谈笑论生死     
正《庄子》里面有一个永恒的命题:关于生死。庄子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古代的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没有觉得拥有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觉得死亡来临有多么可怕。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在《大宗师》篇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都是方外之人。他们心意  相似文献   

5.
<正>生与死可能是人们最熟悉又陌生的重要话题之一:说熟悉,是因为每天甚至随时都有生死现象的发生;称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忌讳论死,更谈不上对其有多少深刻的省思;说重要,是因为它不仅事关个人濒死时的身心安顿等问题,而且对社会伦理、社会治理等影响甚大。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其实不乏种种谈生论死之说;但真正于世道人心有益者恐也不多。以"了脱生死"为终身大事的佛教,建立了一套完备、系统的生死学说,可为人们省思生死提供一种借鉴,然佛经文义弘深,翻经阅论欲明  相似文献   

6.
谈生说死     
“生”是自然大化的创造,“死”是自然大化的杰作。古今中外人士及宗教看安乐死,是生还是死,如何生,如何死;由生观死,由死观生,生死相安,这是最佳境界的一种生死大智慧。  相似文献   

7.
生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探讨不休的重大课题。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生死问题也日益在现代社会凸显出来。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仍注重在人生哲学与生命哲学。从重人贵生、了脱生死到超越生死,禅宗从独特的视角对生死  相似文献   

8.
生死话旅途     
生死是大事,是自然规律,生死观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生死观似应属文化范畴。“视死如归”与“贪生怕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好死不如赖活着”表达了不同境界、不同层次、不同文化素养者的生死观,莫子先生这篇短文是切身的体会,是他在佛教文化影响下的生死观。在本特辑中也算当代佛教文化的一个内容吧!(田言)人生旅途的起点是生,人生旅途的终点是死吗?这个问题历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一世论,那么生是起点,死是终点便是当然的答案;二、二世论,生命结束后,灵魂升上天堂,或者下到地狱,那么死显然并非终点,而是永生(生在幸福或…  相似文献   

9.
天风怎么吹?     
正网络上有一个段子:谁是当代最伟大的哲学家?网络评选的答案让人大跌眼镜:传达室看门的老大爷!为什么?因为只有他每天都在追问属于哲学范畴的三大命题: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为一名宗教领域的媒体人,笔者也不由自主地时常自问:《天风》是什么?《天风》缘何而生?《天风》今后怎么吹?"在现在忧患交煎的时候,我们愿意同着读者,仿佛登上了一个高山,仰观俯察,顾后瞻前,让天上飞来的清风,把我们混了的脑筋吹得清醒一点,把我们迷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奥斯维辛”事件是一个令人震怵的沉重话题。西方现代思想家们对“奥斯维辛”进行了认真地反思,提出了“奥斯维辛之后”的问题:奥斯维辛之后,人还配为人吗?这一发问,无疑动摇了宗教上帝观的基础。既然人在奥斯维辛之后发生了身份危机,那么,创造人类的万能的上帝的身份是不是也变得可疑了呢?在人作恶害人的时候,在人受苦受难的时候,上帝在哪里啊?一句“上帝在哪里?”是奥斯维辛之后人们对于以往的上帝观念最有力的质问。我们从一个角度试着回答这一问题。万能的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但这个世…  相似文献   

11.
一位滞留寺庙的物理学女博士说,高能物理解决不了生死问题。其实,生与死都是自然现象.生死问题根本用不着我们去解决。无神论者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死后没有灵魂存在。也就不惧怕死亡。物理学女博士的困惑并非偶然,而是放松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结果。当前,一些大学的宗教学系及其相关的研究所,正在直截了当地为神效劳。  相似文献   

12.
孙向晨以儒家重生、海德格尔重死来区分和展示中西文化哲理差异。此切入点没有看到儒家的"生生之论"中透露着死亡的"气息",而海德格尔的"向死而在"中同样蕴涵着"生生"之意。也就是说,双方都有一个将生死关联起来做整体考量的视角。但是,双方生死观上的结构相似性并不掩盖双方思想实情的差异。海德格尔的生死关联是以"个人"为中心展开的,在他这里,本真的死亡只能是个人的死亡。儒家不同,它是以"家"为中心实现的一种隔代的生死关联。借助并对话海德格尔的共在思想,我们将表明,他人之死,尤其是亲人之死,也可以是本真的、原初的死亡。  相似文献   

13.
译文:   社会上讲到杂家,一定会提到医家、星相家之类.然而,在论及死生之道这方面,只有医家的说法有道理,不是其他杂家所能相比的.这是怎么知道的呢?曾经有人问过星相家说:“假说有两个人八字相同,而一个还活着,一个已死了,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星相家说:“一个时辰可分为八个时刻,这两个人同时出生,而时刻不同,所以生死不同.“问者又问:“假设这两个人出生的时刻又相同,而一个还活着,一个已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星相家说:“一个时刻还可分为十五时分,这两个人出生时刻相同,而时分不同,所以生死不同.……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中国宗教的未来走势会怎样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宗教走势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就宗教的内涵结构来说,又是需要也可以从不同层面分析的。我们认为,在宗教多元化的发展总趋势中,走文化宗教之路,可能是也应当是各宗教内涵建设、阐扬与彰显的  相似文献   

15.
学诚 《法音》2007,(2):28-30
学习佛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能够逐步逆生死流,走上解脱道、菩提道。如何来改进自己的生活?诸位来到寺院里,会觉得寺院不同于自己在世俗的家庭。寺院生活,也不同于在世俗时的家庭生活。这些“不同”表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玄学生死观的理路及其主导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的研究中,玄学的基本问题大都与“有无”,“自然名教”和“言意”这三对概念联系在一起,并且有各种各样的大量论述,而整体上能作为玄学主题之一的生死问题,既没有被凸显出来,也缺乏系统的考察。因此我们有必要为改变这种状况而付出努力。作为努力的一部分,本文希望通过疏理直学生死问题的演变过程,揭示出玄学生死理论的丰富内容及其特性。在中国哲学中,“生死”问题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被提出和讨论,孔子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未知生,焉知死”)是很著名的,而庄子哲学则拥有一种创发性和相当成熟的生死观念。继此之后的秦汉…  相似文献   

17.
印顺 《法音》2005,(8):23-27
生 “解脱生死”,是修行佛法的根本问题,所以“了生死”、“了生脱死”,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般论题。然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大家似乎并不想正确的去认识,所以不免有以讹传讹的传说流行。  相似文献   

18.
天堂地狱     
我的家乡在哪里?我的父母是谁?我都不清楚。我刚生到世上,就被人从妈妈怀里抱走了。听说我的爸爸在我出世以前就死了。孩子多,妈妈养活不了,就把我给了人。可是抱养我的人家很快对我失掉了兴趣,整天把我锁在屋里,不管我。四岁那年,我从炕上摔下来,掉进炉坑里,一下子爬不出来,半个右脚都烧烂了。我哭得声  相似文献   

19.
人之最     
正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人之最吧。人生道路漫长,然而最要紧处只有几步。一辈子遇见的人很多,最亲近者只有几人。度过的日子,经历的往事,都变成回忆。时间长了,色彩淡了,最能够记起的,最激动人心的,又是什么呢?这些被称为最的,曾经深深打动我们,也被植入到记忆深处。去的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是县城还是省城?如果是新马泰,那这次就去一下欧洲。人一生都在行走,越远越开阔。人生的半径,也是视野的半径。最喜欢吃的菜是什么?民以食为天。人与世界最多的交换恐怕就是食物。吃饭是为了活着,出来打拼也是混口饭吃。世界美味缤纷,好吃你就多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学术界对孔子思想的看法分歧很多,但是有一点大家似乎没有什么异议,就是孔子思想是属于“人文主义”,而非宗教的。可能不同的学者在使用这个概念时还有不同的侧重,但主要的意思应是一致的,就是指:孔子“强调‘人’的价值”,主张“天地之间人为贵”(嵇文甫《关于孔子的历史评价问题》,见《近四十年来孔子研究论文选编》齐鲁书社1987年,第3页)。并且,“他最关心的是一个良好政府与和谐的人伦关系为基础的良好的社会”(陈荣捷《孔子人文主义导言》,见《中国哲学史研究》1983年4期)。而相比之下,对超验的上帝、鬼神、灵魂等问题则不大重视,或者简直可以说不愿多谈。孔子在回答子路问鬼神和生死时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就显然是表达了一种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