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验的推广交流,欢迎各地两会在教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在社会服务、信仰生活中的见证分享。  相似文献   

2.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验的推广交流,欢迎各地两会在教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在社会服务、信仰生活中的见证分享。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验的推广交流,欢迎各地两会在教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在社会服务、信仰生活中的见证分享。我们热切期待你的来稿!特别欢迎电子稿件,来稿署名听  相似文献   

4.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验的推广交流,欢迎各地两会在教会事务管理工作中的感悟和体会,欢迎大家在社会服务、信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中国天主教》真诚向教会内外的广大读者征集各种与宗教政策和信仰有关的稿件,稿件的内容、体裁、风格不限。我们欢迎神长教友对牧灵福传成功经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10)
正崇拜(或礼拜)是教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一个教会年即将开始之际,希望各地牧长、神学院校老师、同工等一起在坚持基本信仰、继承普世教会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优秀文化和中国教会自己独特的处境,共同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崇拜程序和礼仪及其实践,进而丰富中国教会的信仰生活,推进基督教中国化向纵深发展。欢迎积极投稿,篇幅在20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7.
蔡建伟 《天风》2023,(3):19-21
<正>教会生活中的崇拜礼仪是教义神学的具体反映。因为什么样的礼仪,就会塑造什么样的信徒,表达什么样的信仰立场,建立什么样的教会。而影响教会信仰立场的礼仪,又受教义神学的制约,这是教会传统中的“祷告的律,信仰的律”。就如世基联关于《利马礼仪》的介绍中说:“《利马礼仪》不是所谓的‘单独演奏’,而是整个基督教群体的‘音乐会’。”1既然是音乐会,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9,(4):8-9
一、圣经的启示 圣经对于圣母死亡和升天的数据,可以说是没有明确的记载。教会钦定圣母升天为信理的根据,更是教会的传统及其信仰意识。所谓信仰意识,即是指各地的信徒均不约而同和长时期地如此相信,亦在礼仪中如此庆祝。由于教会相信圣神是临在于教会内,因此,圣神不可让教会及全体信徒数世纪皆生活在错误的道理之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Rodney Stark和Roger Finke的理性宗教理性选择理论为视角,以山东省泰安市的城区教会为个案,来分析中国城乡教会的差异问题,例如乡村教会的实用主义、灵恩倾向、容易接受神灵,以及保留先前信仰的某些方式等。认为他们的宗教文化资本概念与36和37命题在理解城乡教会方面颇具启发意义,可以把中国人在皈依基督教过程中在信仰上的某些持续性,即信仰的功利性以及重视神迹奇事的灵恩倾向等,视为宗教文化资本的保留和转化。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1)
正编者按:教会是信仰的团契,各肢体因信仰而彼此相爱,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但教会同时又是一个有形的组织,需要各种组织管理与制度,以便有效率地运作,并最终达到服务信徒、荣耀上帝的目的。可见,教会的行政管理与社会组织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特殊之处,对此该如何处理,如何平衡?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分三次讨论教会的行政管理问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2019天風     
《天风》2018,(12):F0003-F0003
《天风》是一本集宗教法规、教会动态、圣经注解、信徒见证、信仰思考、教会历史等内容为一体的中国教会Ⅱ佳一公开发行的基督教杂志。1945年创刊至今,累计:发行超1000万本。新时代新面貌,欢迎订阅!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三一论的框架下寻求教会合一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是中国教会在走向合一进程中需要有的深层教会论探讨。坚实的基督论基础和圣灵论活力既可以保证教会涵括丰富多样的信仰和礼仪传统,同时又能够保证教会是真正的不可分裂的"一",因为一主、一信、一洗是教会的共同信仰。因此,教会的"一"是多样性中的"一",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8,(8):39-39
<正>欢迎牧者、信徒以及关心基督教工作的知识界朋友、党政干部为《天风》赐稿。来稿既可阐述福音类信息,也可报道优秀人物(信仰见证),也欢迎大家对当今新形势下如何办好教会提出真知灼见。文章体裁不限,作者背景不限,字数在2500字左右。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4.
田成斌 《天风》2011,(5):41-43
在这些年中,随着中国教会信徒人数的迅猛成长,教会的青年事工也越来越被众多的牧者所重视,很多的教会都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把青年工作组织好,教会的未来才有希望,所以,许多教会纷纷建立了青年事工。青年事工既具有教会工作中的一些共同特点,也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青年团契的工作是一批已经接受信仰或者正在寻求信仰的青年人共同组成的信仰团契。  相似文献   

15.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教会在人类历史中的发展并不顺利,其间不乏挣扎和争执。这些挣扎和争执,或者是教会进入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其中生长发展时遇到,或者是教会内部因信仰真理带来的不同讨论而产生。当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教会大局的时候,各教会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团契教会论在普世教会运动中的神学地位、以及对它的基本定义和神学理解。团契教会论既是一种新的教会论的理论尝试,又是一个教会在探索自身本性和使命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更是一个推动教会向前发展的远象。本文的目的在于指出团契教会论也能给联合中的中国后宗派教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团契教会论不仅可以建立对教会的本性和共同信仰生活的一种共识性理解,也能为中国教会担当社会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耶稣基督建立的教会进入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人们生存环境日新月异、生活观念不断更新的发展社会。教会受到多元挑战和世俗化的冲击,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惑。圣召减少、信仰淡化,教会神圣性的消退。面对挑战和危机,教会在自我反思中往往习惯性的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归类到社会,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中国延边某朝鲜族基督教教会厨房为例,关注女性信仰实践在教会厨房中的彰显以及女性信仰空间的建构。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食物是教会厨房空间内所有行动的联结;女性在厨房的行动实则是女性信仰的表达;女性信仰空间的建构来源于她们的厨房行动实践及厨房惯习的生成;教会女性在厨房内的行动实践显现出教会厨房内的性别逻辑以及空间的结构性生成。最后本文旨在从女性宗教实践出发,通过空间分析的角度重新认识女性与宗教间复杂交织的建构关系,同时也尝试为女性与宗教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20.
荣耀归父     
刘恭慈 《天风》2004,(12):i010-i010
在使徒行传10章详尽地记载了哥尼流及其家庭的信仰和生活,他的生活成为信仰的载体。从而使自己蒙福、家庭蒙福、教会蒙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