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和道德哲学家 ,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 (JohnRawls)于 2 0 0 2年 1 1月 2 4日在列克星敦 (Lexington)的家中逝世 ,享年 81岁。这是《哈佛大学深红色》(TheHarvardCrimson) 2 0 0 2年 1 1月 2 6日发布的消息。罗尔斯毕生致力于现代社会正义问题的研究 ,其代表作是《正义论》和《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的学术成就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并影响了 2 0世纪后期欧美哲学的发展方向。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罗尔斯逝世@肖巍发…  相似文献   

2.
专栏主持人 :江怡主持人的话〕 本栏目的名称“走进历史的分析哲学”并不意味着分析哲学已经“成为过去” ,而是要传达这样一种信息 :分析哲学已经走进历史的视野 ,对分析哲学历史的反思正在成为西方哲学家的话题。今年 4月 2 9日 ,是 2 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辞世 5 0周年 ;2 0 0 0年圣诞 ,美国著名哲学家奎因谢世。这些让我们恍惚感觉一个时代正在远去。但是在思想史上 ,有价值的东西不会远去。从上个世纪末起 ,许多国外学者都在进行着世纪之交的“思想盘点”。本专栏推荐的普特南和塞尔的文章 ,正是这类盘点的一个部分。除此之外 …  相似文献   

3.
G.齐美尔(Simmel)是德国社会学家、美学家与哲学家,1858年3月1日生于柏林,1918年9月26日在斯特拉斯堡逝世。1901年在柏林,1914年在斯特拉斯堡任教授。他在美学上有重要建树,特别是在艺术的自律性和艺术的社会性这一复杂的关系上,作了很有意义的研究。由于齐美尔的思想近年来在联邦德国与欧美范围再度引起了巨大兴趣,引起了空前重视,而我们对他的研究似乎还是一个空白,译者翻译了下面这篇文章,以期引起同行们对他的注意和研究。文章作者是西德哲学家U.狄塞,他在鲁尔大学哲学研究所工作并执教。下面所译文章是作者在第2届国际美学会议上的报告,已收入会议报告集《艺术的理念》(1985)。  相似文献   

4.
在这三种倾向的进展中 ,二十多年中德国哲学界经历了三次富有意义的产生重要影响的思想对话与论争。一、哈贝马斯与卢曼 (N.L uhmann)如果说 ,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围绕“传统”问题展开的争论是 6 0年代德国哲学界的一大事件的话 ,那么 ,70年代哈贝马斯与卢曼的论争则是 2 0多年  相似文献   

5.
哲学:世纪末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约纳斯(Hans Jonas,1903-1993)是当代著名的生态哲学家和责任伦理学家.上世纪20年代,他曾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学生,因此他的思想的现象学背景也较为明显.本文是他于1992年5月25日在德国慕尼黑摄政王剧院所做的一个报告,该报告属于"世纪之末"的报告系列.这篇报告充满了这位世纪哲学老人的经历与感想、明察与希望、警示与告诫,而且基本上是在与现象学家的对话中完成的.约纳斯于一年之后辞世.这个报告可能是他生前的最后一次讲演.  相似文献   

6.
濒临世纪末,"百年美学反思"热在当今学界方兴未艾.的确,百载美学史亟待以更高阔的视界来返现与俯瞰,而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潮的距离拉伸,才使得我们获得整体上回顾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可能.同时,现今美学受到悬临着的未来之牵引,又会不断地被抛入思想传统.如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见,传统都是存活于历史性的解释中的,它是开放性地包涵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之间的对话.在这一意义上,我们理应以一种鲜活的解释学视角来观照百年美学的历时进程和共时矛盾.  相似文献   

7.
从国内近几年已经发表的有关解释学的论文中,论述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研究者在不同角度的探讨中,产生了对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正确“理解”与“解释”问题.下面就将有关的不同看法综述如下.江怡强调,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是语言问题,而且,书面语言是其解释学对象的决定因素.他认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着语言与理解、语言与世界这两个关系范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9月 2 4— 2 5日中国·北京第一轮通知   2 0 0 2年是卡尔·波普尔诞生 1 0 0周年。卡尔·波普尔是 2 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山西大学和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 (由索罗斯和山西大学赞助 )拟于2 0 0 2年 9月 2 4— 2 5日在北京举行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9.
王兴国 《哲学动态》2001,14(4):41-45
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状况与其影响是分不开的 ,甚至这两方面是重合在一起的。因此 ,必须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 ,对牟宗三哲学的研究现状才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一牟宗三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就以哲学家名于世 ,但他难以同熊十力、金岳霖、张东荪、冯友兰、贺麟等相提并论。 1 949年他到台港以后 ,致力于反省中国文化 ,哲学地重建中国哲学 ,思想日渐成熟 ,学问日见博大 ,著书立说 ,追随者众 ,特别是在唐君毅去世后 ,成了硕果仅存的儒学大师与当代新儒家的精神领袖。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期以来 ,牟宗三的哲学思想逐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并引起…  相似文献   

10.
伽达默尔与20世纪新教神学的关系可以通过他对布尔特曼的“解神话化”的评论反映出来.这个评论围绕着“自我理解”的问题展开并纳入到伽达默尔的游戏论中来加以深化,它表现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立场有一种综合布尔特曼的新自由派神学和巴特的新正统派神学的倾向,而这又同他将海德格尔前期和后期思想相结合的学术道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对我国近现代学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期(本文以1900-1930为研究时间段),在"西学东渐"热潮的推动下,叔本华其人及其思想进入了我国学人的视野.自此以后,他的为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英勇的革命者和卓越的哲学家,罗莎·卢森堡这位令人尊敬的伟大女性已经离开我们整整95年了。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长河中,她的名字和思想并没有随历史的风尘消逝,而是多次被人们提起。每当世界历史进入转折时期,人们就会返回罗莎·卢森堡生平中所展开的理论论战,并从其思想中所包含的那些超越时代的内容里找到思考当代问题的重要启示。2014年,罗莎·卢森堡思想研究又迎来了这样一个历史时刻。7月1—5日,十余位来自中国、德国和美国的专家,以及百余位来  相似文献   

13.
德国唯心主义,尤其是谢林和黑格尔的学说,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俄罗斯哲学家产生了强烈影响。这些哲学家中包括弗拉基米尔·S.索洛维约夫,19世纪的一位杰出思想家。毫无疑问,谢林哲学,特别是其晚期所谓的实定哲学学说,对索洛维约夫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其纲领性论文《抽象原理批判》中,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4月 2 5日至 2 9日 ,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 (J櫣rgenHabermas)在上海作学术访问。他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歌德学院中国分部的邀请来到中国 ,先后在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作了学术报告 ,然后到达上海的。据我了解 ,哈贝马斯在上海的学术报告与北京基本相同。 4月 2 5日晚在上海书城楼上的会议厅 ,哈贝马斯作关于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的报告 ,4月 2 6日上午在复旦大学作关于全球化压力下的民族国家的报告并回答了许多问题 ,4月 2 7日下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作关于人权的文…  相似文献   

15.
张荣  李喜英 《哲学动态》2005,(12):45-51
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是20世纪后半叶德国最深刻、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通过<有机体与自由>和<责任原理>等著作,对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批判与伦理论证.他的思想具备某种后现代的维度,并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相似文献   

16.
费希特评传     
由康德创始到黑格尔而集大成的德国古典哲学,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德国的思想反映。康德反映的是法国革命前的德国进步思想,他的哲学流露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黑格尔在早期著作里表现了鲜明的革命倾向,晚年却与普鲁士君主制妥协,成了官方哲学家。唯独费希特代表德国资产阶级的最激进分子,用他含有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哲学体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世界哲学》2001,(1):1-1
新纪元伊始 ,本刊谨以“百年哲学话题”供奉于读者的思想祭坛。它体现在本期的三个版块中 :纪念索洛维约夫逝世 1 0 0周年 ,纪念尼采逝世 1 0 0周年 ,回顾 2 0世纪中国哲学翻译。我们向读者推荐索洛维约夫哲学 ,是本着“匮乏即需求”的原则。 1 90 0年去世的索洛维约夫日益被视为俄罗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 ,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在 2 0世纪的漫长时期中 ,他的思想、声名似乎连同其肉体一道化为无形。今日重新发现索洛维约夫 ,不单为了增广哲学知识 ,也为重新检讨俄罗斯哲学传统———它在 2 0世纪基本上被苏联哲学的巨大影响所覆盖。在这…  相似文献   

18.
"现象学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纪念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现象学家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发表 1 0 0周年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和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 2 0 0 1年 1 0月 1 3日至 1 6日在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了“现象学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集中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现象学家、胡塞尔研究专家和学者 ,包括比利时卢汶大学胡塞尔档案馆馆长柏纳特 (RudolfBernet)、德国波鸿大学的威尔登费斯 (BernhardWaldenfeis)、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的卢格尼尼(MarioRuggenini)、美国布法罗大学的K·曹 (KahKz…  相似文献   

19.
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作为唯意志论的开山鼻祖,叔本华以他独特的思想打破了黑格尔哲学的垄断,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柏拉图说:“天才常常具有道德上的弱点:软弱、卑鄙,甚至品行败坏。”谁也不能否认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广泛影响,他的崇拜者甚至称他为“超  相似文献   

20.
李格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著名美术史家,他从知觉心理学的研究视角提出了艺术中的"触觉"概念。事实上,在李格尔之前,18世纪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和康德等人已经开始注意到触觉在艺术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李格尔将"触觉"概念引入艺术史的研究当中,以触觉和视觉间的张力关系演绎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