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列维纳斯哲学勾勒的是一出"主体性如何成其自身"的戏剧,那么,在这出戏剧中可以发现,欲望的多重样态与主体性的多重维度之间具有一种本质相关的平行关系。其中,"需要"相关于致力于自我保存与提高的自我中心式的权能主体,建立起的是自我与相对他者之间的占有与享受式的关联;"形而上学的欲望"相关于围绕他者进行离心式旋转的伦理主体,建立起的是自我与绝对他者之间的呼唤-回应式的伦理关联;"爱欲性的欲望"相关于与他者交互感通、亲密关联着的爱欲主体,建立起的是自我与爱欲对象之间的具身化的爱欲关联。对于主体性如何成其自身而言,这三种欲望样态皆有其独特地位,指涉着原初地引发与塑形着主体性的那些本质性的发生机制与关联结构。在这个意义上,列维纳斯的哲学可以被整体性地理解为一门欲望发生学。  相似文献   

2.
以伦理学为第一哲学是列维纳斯哲学的标志性主张。学界多从列维纳斯前期《总体与无限》的思路来理解这一主张。根据这一思路,列维纳斯是通过把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系展示为一切客体化思想(包括存在论)的条件来论证伦理学为第一哲学。但在其哲学思想的最后阶段,列维纳斯深化了对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论证:他不再是通过将伦理学视为存在论的条件来证明伦理学是第一哲学,而是通过展示出前意向性的或非意向性的原意识是一种伦理性的"不安意识",通过阐明哲学的首要问题不再是存在的意义问题而是关于"存在之正义"的伦理问题,来证成伦理学才是第一哲学。这一证成深入到了原意识层次,而且严格说来已不是论证,而是通过对原意识之伦理性的现象学描述来表明伦理学是第一哲学。列维纳斯的这一新证成是对其前期伦理思想的深化与完善。探讨他的这一工作既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其以伦理学为第一哲学的主张,也有益于推进列维纳斯伦理思想与儒家伦理思想的比较和会通。  相似文献   

3.
汪沛 《道德与文明》2018,(3):130-139
列维纳斯的早期哲学以走出实存的匿名性为最基本的问题意识,探求主体何以超越自身的形式化束缚的可能。因循列维纳斯为主体所建构的三种实存情态,列维纳斯早期对于主体超越的刻画可以概括为:匿名的实存之夜中的失眠与孤独,光之世界的滋养与死亡的逼近,以及躲避光之照亮的爱欲关系与新生。在这个过程中,列维纳斯揭示出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光学,只能引导主体与自己的死亡相遇。主体要想真正实现超越,就必须超越现象学。主体所能凭借的只有对他人的爱,也正是这种爱胜过了死亡,为主体带来永不枯竭的真正的生机与青春。  相似文献   

4.
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作为他所要批评的对象,特别是其将认知作为思维之主导活动的做法。通过分析列维纳斯对西方传统中的"第一哲学"的颠覆和重构以及构成他对此批判的核心对象的自我之反思同一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关联的讨论,可以解释列维纳斯自己之作为伦理学的"第一哲学"是如何与存在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5.
超越现象学——列维纳斯与他人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列维纳斯 (1 90 6— 1 995 )从现象学出发最终又超越了现象学。通过融通思考希腊和犹太两大文明 ,通过批判反思现象学的他人学说 ,他形成了自己关于他人问题的独特看法 ,一种形而上学的伦理学观点 :超越关于他人的各种相对他性主张 ,力主他人的绝对他性地位。这既不同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认识论姿态 ,又与海德格尔、萨特和梅洛 庞蒂等人的现象学存在论立场有别。本文从列维纳斯有关意向性、时间性和主体性等问题的新思路出发 ,探讨他是如何超越现象学立场的。一、别一种意向性在现象学运动中 ,意向性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感受性在列维纳斯的伦理思想中是一个关键性概念,但其含义并非一成不变。在以《总体与无限》为代表的前期思想中,感受性作为享受的方式描述了封闭自我的建立;到了《别于存在》阶段,感受性作为主体的被动性和易受伤害性,在主体内部打开了一道向他人敞开的缺口。此缺口造成主体内在性的破裂,从主体内部阐释了向他人敞开的方式。通过感受性含义的扩展,超越性便内在于主体并使得主体能够彻底地为他人负责。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第一人称视角假设会导致我无法认识或知觉到他人的心灵,如何解释两主体之间的关联就成了问题。萨特认为不能将他人问题等同于对他人心灵的知觉问题,而是应在与世界和与我的关系中来定义他人。通过分析遭遇他人的日常经验,萨特阐明了我与他人在意识层面上的根本关联,即"我的为他存在"。  相似文献   

8.
第三方和正义是列维纳斯思想的重要概念,也是其思想常被忽视的重要环节。列维纳斯的伦理学通过对存在和意识的现象学悬搁与还原,描述了一种我和他人之间原初的"面对面"关系,这是一种封闭的、原初的、超越的形而上关系。实际上,在与他人之根本关系上,诸多的第三方与正义是不可摒除、叠加其中的。第三方从一开始就介入并调校着"面对面"伦理,请求对所有人的责任——正义。第三方的介入激发了意识,随之而来的是对面容(责任)的识别、比较、计算与权衡,在这基础上,组织、规则和制度成为必需且合理的。我们要看到列维纳斯在第三方正义问题上的重要论述,他对伦理与政治的同构性的考察;也要看到他的政治理论的不足与面临的批评:深刻的神学(弥赛亚/乌托邦)政治倾向,以及在政治实践中伦理与正义的分裂。  相似文献   

9.
列维纳斯的自身意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自身意识的伦理之路。列维纳斯对自身意识的伦理性理解有其独特性:在他看来,自身意识作为一种对于自我及其存在的伦理性意识,是对自身存在之恶和对自身被他人指控从而不得不为他人负责的意识——而这很可能触及到了意识与存在的某种更为根本的特征。进而,列维纳斯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也并不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样的存在论-生存论问题,或"为什么有存在而不是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传统形而上学问题,而是我如何为我的存在的权利进行辩护、如何为他人承担责任这样的伦理问题。由此,列维纳斯就为他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观念进行了论证。探讨列维纳斯的自身意识思想将不仅丰富学界对自身意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其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0.
朱刚 《世界哲学》2015,(4):65-73
列维纳斯的自身意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自身意识的伦理之路。列维纳斯对自身意识的伦理性理解有其独特性:在他看来,自身意识作为一种对于自我及其存在的伦理性意识,是对自身存在之恶和对自身被他人指控从而不得不为他人负责的意识——而这很可能触及到了意识与存在的某种更为根本的特征。进而,列维纳斯认为哲学的根本问题也并不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样的存在论-生存论问题,或"为什么有存在而不是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传统形而上学问题,而是我如何为我的存在的权利进行辩护、如何为他人承担责任这样的伦理问题。由此,列维纳斯就为他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观念进行了论证。探讨列维纳斯的自身意识思想将不仅丰富学界对自身意识的理解,而且也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其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朱刚 《哲学研究》2022,(5):94-105+129
与现代哲学中各式各样反主体性和解构主体性的流行做法不同,列维纳斯以保卫主体性为其哲学宗旨。但列维纳斯所保卫的主体性既不是作为存在之环节,因而可以还原为存在的主体性,也不是自身被视为原则、根据、本原的主体性,而是一种别样的主体性。在列维纳斯哲学后期,这种主体性一方面被视为“存在的例外”,体现在我对他人的说、感受、切近与替代之中;另一方面是对无限的见证,是无限由之发生的方式。如果我们把列维纳斯所说的“主体性”视为中国哲学中“心性”的对应物,而把“存在”或“无限”视为中国哲学中“道体”的对应物,那么列维纳斯这里主体性与存在以及主体性与无限的这两种不同关系,正可视为“心性与道体”在西方哲学中的两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时间问题是列维纳斯他者伦理的地基,其核心是历时性(Diachronie)。历时性揭示了时间的异质性结构,同时也奠基了精神自我揭示和伦理的基本关系。历时性指出了时间的断裂与非连续:过去是不可追溯和不可弥补的过去,当下是不断破裂的瞬间,未来是纯粹的未来。时间作为一种绝对的异质性在他人的到来中进入意识,构成了精神全新的经验。关于他人的经验既是时间本身,也是基本的伦理事件。在无限的视域下,时间指向一种没有神的神学。不同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罗森茨威格,列维纳斯通过时间的历时性指出了一种精神与上帝关联的途径,而这个途径最后在伦理的他人那里获得了实现。  相似文献   

13.
九鬼周造在日本哲学研究者中闻名,主要因为他所撰写的《"粹"的构造》以哲学方式阐明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粹",除此之外他亦因探究了"偶然性"的哲学而闻名。在文章《我的姓氏》(1938),他自我分析地展开探讨自己的"姓名"(九鬼)的问题。这一思考与九鬼哲学的诸面相有关,构成专有名词或名字这一问题。这与"偶然性"哲学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九鬼的实存哲学是连动的。因之,"名字"这一课题可以为解读九鬼哲学提供新的思路。此种解读,由列维纳斯的"实显"(实词化:hypostase)概念带来启发,并由此得以深化。本文将首先明确九鬼在《"粹"的构造》和《我的姓氏》中如何追问"名字";接着着眼于"实存哲学"(1938),概观九鬼如何通过胡塞尔本质直观的批判来探讨"实存"与"本质";最后,以列维纳斯的"实显"(其中也包括"名字"与"实存"的问题)为参考,试图考察其与九鬼的"名字"与"实存"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根据所阅读的列维纳斯著作中关于历史的论说,基于理查德.科恩和卡特琳娜·麦利尔等对列维纳斯的研究,在列维纳斯所处的西方和犹太思想背景中审视和梳理他对于历史的伦理化理解。全文的宗旨是分析列维纳斯的"神圣历史观"的思想来源:首先是西方传统历史认知给他提供的反思,如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观点给他的启发;其次是罗森茨威格等犹太思想家的生命体验;最后是犹太律法阅读和诠释活动,特别是《塔木德》,提供给他的见证和感悟。  相似文献   

15.
胡塞尔晚年将两性间的本能和母婴关系等"在家状态"构筑为超越论现象学的新基础,从而实质性地构成了对海德格尔"在世存在"理论的批评:本己性并非"无家可归"的,而是应该显明于与家人关联的"切己性"。同样以"在家"为基础,列维纳斯突破了海德格尔"在世存在"理论的统治,但与胡塞尔强调家的"融合存在"不同,列维纳斯坚持亲子与两性中的他异性的基础地位,主体只能在不可消除的差异性中与他者相互渗透、感发与生成。在对在世、在家之奠基关系的转换中,现象学运动实现了从在世存在到本性存在,再到异质存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从列维纳斯的好客理论出发,指出在绝对好客中存在一种悖论,好客只有通过不好客的方式才能够实现。这种悖论同样也出现在好客与人质的关系中,好客本质上就是要成为他人的人质,让客人成为我的主人,但在现实层面,好客和人质的法则往往使得我的每个选择都需要在实施这一绝对法则时,牺牲其他选择和人质。二者还把好客理论深入到了语言层面,对于列维纳斯而言,语言即好客,而祈祷和诗歌最接近于语言的这一主旨。德里达又指出了另一种好客的语言模式:反讽,一种在绝对好客和相对好客之间斡旋的语言。德里达对于好客的论述时常陷入两难,这与解构的主旨一脉相承,于他而言,好客应当以一种赠与礼物的方式来践行。为了不使礼物进入交换的经济学循环,我们需要既赠与礼物,又使其不成为礼物,既践行好客和正义,又时刻对其质疑。这种悖论的赠礼和好客最终导向的是一种不断的自我批判和超越,以及列维纳斯所言的"艰难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正>问题发端于德里达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一文中所谈论的列维纳斯对"光的暴力"(violence de la lumière)的指责。早在其博士论文《胡塞尔现象学的直观理论》中,"理论的帝国主义已经让列维纳斯感到不安",因为在他看来,"追随柏拉图,现象学比任何其他哲学都必定更对光感到惊奇。没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性主流话语中,"家"被塑造为一种压抑个体、囚禁自我的"总体"乃至"牢笼"。但在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中,家被赋予一种本源性的地位:它不仅不再是束缚自我的囚笼,反而是主体自身或自我得以构建的前提,是自我从存在与自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必经之途,同时也是主体自我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中介和根据。家被视为自我或意识的身体。就此而言,家不能也无法被还原或扬弃。在这个意义上,列维纳斯对家的分析首先是一种存在论-生存论分析,但这样一种存在论-生存论分析只是列维纳斯对家的分析的起点,其对家的思考最终要从存在论-生存论分析走向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福柯批判了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对"启蒙"意义的阐释,但他同时也肯定并拓展了康德在自我批判的本体论上的意义。在此意义上,福柯发展出一套自我关怀与治理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直言"的实践形式。"直言"产生于古希腊时期,它具有坦率、危险、真理、批判、责任的特征,并与"关照自己"产生密切联系,这种实践技艺致力于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进而指导个人步入政治领域而治理他人。福柯运用"直言"这一古代形式来回应当下现实,让知识分子说出真话,关心他人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20.
对列维纳斯来说,真正的道德只能植根于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不可比拟的相互关系之中,至善只能在他人的无限王国中才能实现。列维纳斯把呈现在人人面前的"他人"提升为高于"存在"和类似"无限"的新形而上学基本概念,试图创建将伦理学设为"第一哲学"的崭新世界观,颠覆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原则,同时也彻底批判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不再从传统"自然权利论"出发,强调自由作为人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不能单纯依据个人主体性的原则去探索,而是首先必须把"他人"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他人"的存在当成考察个人自由的绝对条件,让"他人"的脸的显现成为实行德行和自由的永恒威慑力量,使"无条件尊重他人"成为自身进行德性实践的最高目标,以确保自身的自由变成为朝向"无限的他人世界"的超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