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国教婚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有三种婚礼:英国国教婚礼、天主教婚礼以及世俗婚礼,即非宗教仪式婚礼。由于信仰不同,这三种婚礼有不同的要求和习俗。这里主要介绍英国国教婚礼。 英国国教也称为圣公会,1533年,亨利八世禁止英格兰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次年,他又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罗马教皇而以英国国王为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6,(5):170-177
在《帝制论》中,但丁构建了一个囊括一切人口、土地和民族的普世帝国,并将其权威直接诉诸上帝,赋予帝国和教会同等的地位。但丁的这一主张,进一步发展了中世纪晚期的"二元论"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不过,由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和但丁自身思想的限制,这一"二元论"主张不可避免地陷入诸多理论困境。首先,但丁虽然批判了教皇和教会,但他仍然高度认可它们的职权。其次,在但丁的基督教思想体系中,"永生的幸福"最终高于"尘世的幸福",精神权力具有相比于世俗权力的优先性。以上两点,为教会对帝国的干扰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最后,但丁虽然把帝国的权威完全诉诸上帝,但上帝的意志又不可知,帝国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世俗政治即便独立于教会,但它无从建立自身的确定性。只有在现代政治哲学的革命浪潮中,世俗政治的自主性和确定性才能一步步实现。  相似文献   

3.
选自胡克的《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一书第九章的这篇《辩证法与自然》,真是一篇在二十多年中一直被胡克自以为对辩证唯物主义作了系统的“批判”,并被资产阶级学者魏纳尔选为“科学哲学读物”,又被著名的资产阶级反共专家克林顿·罗席特尔和乔治·李许特海姆等人反复引证,当作他们“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的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4.
英国苏塞克斯那一个传教二十多年的费里曼牧师,出版了一本名为《上帝与我们》的书,表露他不信上帝的观点,遭教会当局炒鱿鱼。不过,他却因此而获得其他牧师和许多教徒的同情及支持,认为教会当局不该解雇他。现年48岁的安东尼·费里曼牧师,日前在苏塞克斯郡史  相似文献   

5.
香港建道神学院学者梁家麟博士从80年代至90年代末专注收集农村教会资料,著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1999年香港建道出版社)。该书“就农村教会作为中国主流的现象,探讨基督教在中国未来的角色和挑战。”本文根据近年来调查所得,重点研究农村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的变化,回应梁书。一、农民和农村的历史命运从世俗层面考查,农民教徒和非教徒农民都生活在农村,依附于土地和农业经济。农民教徒在经济、政治方面的社会地位的变迁,是同非教徒农民基本一致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耗费三年时间调查研究了20年…  相似文献   

6.
高峰 《天风》2005,(5):30-34
一、教会发展与理性思考两千年来,从教会的建立至之后的发展,从未离开过理性的思考,教会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理性思考,基督教会发展的历史,是不断进行思考的历史。基督教信仰的传播及教会的发展与理性思考并行不悖。《使徒行传》记载,耶稣基督复活升天之后、五旬节之时,门徒们开始见证基督传扬福音,建立基督的教会。《使徒行传》2章14至39节记载了彼得第一次对众人宣讲的内容。分析这篇宣讲  相似文献   

7.
16世纪英国改教时,英国教会对教会音乐也进行改革,在圣诗歌词的选用方面选择加尔文路线,与加尔文改革宗一样继承了早期教会的音乐传统——诗篇;另外,为了能保持圣经原文且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在音乐方面创立了"安立甘颂调"(Anglican Chant),以此曲调颂唱散文诗篇。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兴盛时期,英国教会正统基督教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历代教会推崇为"英国赞美诗之父"的以撒·瓦茨(Isaac Watts,1674一1748)于18世纪开始对英国教会传统圣诗进行改革,提倡"唱福音",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他不仅改革英国教会的传统圣诗,而且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创作很多圣诗,并将他那时代的教会,带进一个属灵的复兴。同时,他的改革还激励了后来众多神所使用的仆人,藉着时代的语言和文化,将自身从神那里所得到的启示、灵感、亮光、经历,写成许多宝贵的赞美诗,使后世的众教会获益无穷。本文首先叙述瓦茨改革前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十八世纪瓦茨改革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基本见解以及他的创新理念对后世教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面向普通民众的教育主要由教会提供,政府到了19世纪30年代才插手小学教育,对部分学校进行经济援助,由此开始了英国政府创立国民小学教育体制的进程.但是,围绕着教育控制权,教会和政府展开了长期的斗争,阻碍了国民教育体制的形成.直到1870年教育法的通过,教会最终退出世俗教育的舞台,政府成为普通小学教育的承办者,英国国民教育体制才正式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9.
提要:13—14世纪,马西略作为欧洲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倡导"皇权至上"和限制教皇与教会权力,致力于教权与世俗君主权力之间的斗争。他开创了全新的"君主至上论"和限制教皇权力的政治模式。在其重要著作《和平的保卫者》中,马西略提出以基督教全体大公会议为教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来替代教皇的权威;人民选举的"立法者"代表———皇帝,作为世俗社会真正意义上"和平的保卫者"和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构想。其君主权力至上、代表制会议等观念都为后世民族国家形成与近代议会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悉尼·胡克(Sidney Hook,1902.12.20—)是现代美国实用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曾经是杜威的得意门生和得力助手,据《约翰·杜威的传略》记载:杜威在三十年代以后出版的著作,其手稿都经胡克提过意见,并据以改写定稿。胡克就带着这样的身分混进了美国的青年共产主义组织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旋因其用实用主义来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反动勾当遭到揭露,而于三十年代中叶被开除出去。从此以后,胡克又和托派分子进行勾搭(如同美国著名的托派首脑坎农、卡尔佛顿等人会谈成立“反斯大林主义的共  相似文献   

11.
牧会工作之艰辛,众所周知,最近读到《建立充满活力的教会》,给我很多启发.这本书主要有五个部分,包括教会论、牧会哲学、牧会方法论,最后提到团队事工与领导力. 本书描述的大地教会牧会哲学,与作者河用祚牧师在英国的生活与信仰经历有很深的关系.作者在英国见到充满活力的教会礼拜,以及与约翰·斯托得牧师在一起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与启发,决定了他的牧会方向——追求以话语为中心、以圣灵为中心、以团契为中心、以参与社会为中心、以宣教为中心的灵性,这就是大地教会的使命宣言;其教会的核心价值就是圣经、福音、宣教、怜悯、基督文化.  相似文献   

12.
多玛斯在教会神学上的地位一向是很高的。特别是1879年良十三世颁布《永生之父》通论,为他大吹特吹了一番之后,他就成了教会神哲学的最高权威。良十三世在该通论里将多玛斯置于一切“教父和圣师”之上,在多玛斯的许多著作中又将他的《神学大全》摆在第一位,要大家像对待圣经和教皇通论那样地去对待它,要大家在反对当代社会的各种“危险思想”时,到《神学大全》中寻求教益。这一事实说明,《神学大  相似文献   

13.
《列昂·托洛茨基介绍马克思的活思想》一书最初发表于1939年,书的内容主要是托洛茨基所编选的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些片断,前面有托洛茨基的长篇序言。1963年由美国福赛特出版公司把它重新印行,作为《活思想丛书》中的一种。在这重印版上,由胡克写了这篇前言。在这篇前言中,胡克除了重弹他那一套反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宣扬超阶级的国家论、美化资产阶级专政而丑化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滥调之外,还竭力给叛徒托洛茨基擦脂抹粉,不仅把他说成是一个超过列宁的“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当中特别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还说托洛茨基的那篇序言的“精神比马克思本人的著作还更加是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4.
刘华俊 《天风》2001,(9):20-22
近年来,丁主教一直在倡导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建设。他多次说过:“神学是教会在思考。”他指出:“一个没有神学家的宗教,一定是低级和原始的宗教,不思考问题的宗教,一定是同理性格格不入的宗教。”(注:《丁光训文集》240页)思考什么?丁主教指出,思考有关圣经的问题,思考有关教会的问题,思考有关教会与社会、国家的问题,思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可见,神学并不是空洞的玄思,而是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和时代特色。神学在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教会的精神境界和思  相似文献   

15.
包兆会 《天风》2016,(6):52-53
他曾是晚清庠生,在国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其学术生命的多半时间都是在向教会大学的学生们教授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著有《孔子哲学》、《孟子研究》、《道家哲学》、《中国学术体系》等著作。他也是上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他在中国宗教史尤其是中国基督教史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又奠定了其杰出的教会史学家的历史地位。其基督宗教方面的著作有:《中国基督教史纲》、《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中国历史的上帝观》、《基督徒之佛学研究》、《孙文主义与耶稣主义》等,另独编和合编有《耶稣基督》、《评基督抹杀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等。他是当时中国基督教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多产的基督徒学者之一。他就是王治心。  相似文献   

16.
陈永涛 《天风》2017,(3):29-29
约翰·卫斯理(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国教会的一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是卫斯理宗的创立者。他在圣公会传统的三个神学资源——圣经、传统、理性——之上,加上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卫斯理四边形”。  相似文献   

17.
约翰·卫斯理(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国教会的一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是卫斯理宗的创立者.他在圣公会传统的三个神学资源——圣经、传统、理性——之上,加上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卫斯理四边形”.  相似文献   

18.
磐石 《天风》2014,(9):I0001-I0001
1.牛顿:英国物理学家。他在科学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以研究自然奥秘作为向神的奉献,并向世人证明神创造宇宙是何等奇妙和伟大。他发明了微分法与积分法两项定理,发现普通白光由七色组成,出版了近代科学奠基性巨著《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发现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他认为,人类理性的能力有限,不能包容一切经验,他始终虔诚地相信圣经中的预言。  相似文献   

19.
张新樟 《现代哲学》2004,6(1):111-115
哈纳克是德国教会史家和神学家,自由主义新教神学的主要代表;而马克安是使徒之后奥古斯丁之前最重要的教会史人物。哈纳克学术研究的一个重心所在就是马克安,他穷一生心力研究马克安的结晶就是《论马克安》。本文从哈纳克的学术地位、马克安在灵知思想和基督教会历史中占据的独特的位置,以及《论马克安》的所阐述的义理等三个方面为中译本的《论马克安》作引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新冠疫情中英国国教(即英格兰教会)的应对举措进行分析。英格兰教会在疫情期间出现了新发展甚至是新变革,同时也遭受了冲击和影响。在"国家-宗教"关系方面,英格兰教会及其他宗教团体与国家机构的互动折射出了英国宗教"硬治理"和"软治理"的深层特征与传统,同时也突出了英格兰教会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