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那思想由早期唯识期转向中期正理期的最大标志是其取消"圣言量"的学理主张,由是将印度过往的"三量说"等彻底性地改造为"二量说",进而开启出其作为晚年定论亦即晚期量论期的大全体系,由此完成了佛教量论体系建构的奠基工作。陈那认为,之所以量唯现量与比量,其证明的向度之一,在于从逻辑的观点看,人类能量功能的所量对象唯有自相与共相;其证明的向度之二,在于从认知发生的观点看,所言自相乃存在自体全分之存在,而所言共相乃能量心之分别功能单向度摄取自相全分而成关于存在自体之一分的存在者。前者所关乃是依据量识功能所成具有本体论性质的存在论证明,而后者所关乃是依据语声功能所成内含apoha,即遣他论性质的语言论证明。存在论证明意许着大乘佛教中观宗的二谛论理论,语言论证明诠显出佛教量论语言哲学的本地风光,根据我们新近突破性的研究进展,可以进一步认为语言论证明又是存在论证明的证明。陈那的再传弟子法称则完全继承陈那"二量说",并进一步拓展深化了其存在论证明与语言论证明,本文是关于存在论证明向度的梳理与阐释。  相似文献   

2.
唯识论的典籍说"诸识皆虚妄分别",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因明所立的现量和比量何以能正确。《成唯识论》认为,并非诸识都是遍计所执性;"虚妄分别"只是指凡夫诸识"不证实",即没有证知真如;而依他起性也是凡夫智之认识对象。进而探讨比量的可靠性,比量以记忆功能和记忆中的知识为基础之一,而记忆(念)则属似现量,即不正确的认识。此外,过去知识也都在似现量中。为何比量以似现量为基础?因为过去知识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概念。概念有名言自性,也有知识成分。其知识成分即比量之基础。现量的可靠性则可到佛位认识中探源,佛位认识都是现量。若诸法有各自的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也以此"不可言说"之离言自性为源头;若诸法无各自离言自性,则凡夫现量与佛现量,在对现象的认识上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佛还能在每一法上认识空、无常以及真如,而凡夫由于有相缚等原因而不能认识这些理及理体。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1,(12)
(一) 关于般若的概念《大智度论》卷一百日:“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作为诸佛之母,可以说是一切佛教经典的根本。不了解般若,就无从了解一切大乘经典。那么,般若究竟是什么呢? 般若是梵文Praj(?)ā的音译,又译作班若、波若、钵若、般赖若等。意译为“智慧”、“妙智慧”等。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意译为“智度”、“明度”等,即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要真正理解般若的概念,必须首先弄清  相似文献   

4.
以现量和比量为基本认知方式的因明学是佛教独特的认识论系统,但是因明学并没有发展如西方那样追求绝对客观知识的认识论,而是发展起了以破解异说和悟道解脱为宗旨的量论,特别是因明现量论,融合了直观认知和圣谛现观的双重功能。但是,从汉传佛教的传统看,现量的解脱道意蕴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多数学者把因明学作为一种纯粹逻辑来解读。中国陈隋之际的永明延寿以"一心万法"的基本理路,发掘了因明现量的出世内涵,成为汉传佛教因明学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
笛卡尔对"自我"和"思想"的诸种样式的理解和解释,是以"身心区分"的主张为前提的,而这一思想前提也使得笛卡尔的"自我"理论建构和他对"思想"的诸种样式之理论解释,内在地蕴含着两个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即灵魂维度和身体维度、第一人称的视角和第三人称的视角。笛卡尔的相关理论建构的根本缺陷就是不能合理地解释两个不同的维度或视角之间的关系,而从当代西方心灵哲学"意识"解释的视域反观笛卡尔的相关思想,可以说,他把"意识"的两个不同面相和研究"意识"的两种不同视角的差异错误地归结为两种实体的区分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6.
牟宗三是现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国佛教的研究有着两次意义深远的转变,佛学最终在其思想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早年受其师熊十力的影响开始对佛教有所涉猎,但更多偏重于知识性的了解,直至一次特殊的机缘方才对佛学用力。这一转折所引发的"悲情三昧"直接影响了牟氏哲学的整体进路。《佛性与般若》这部巨著则标志着牟氏佛学思想的成熟,其中肯定了天台圆教有一特殊的"佛教式的存有论"可以对法之存在等问题作出圆满的交代。这一"存有论转变"的意义在于,牟宗三最终认识到不必亦不可用儒家之体用义、创生义去衡量佛教,而应以"不以佛教为忌"的态度正视之。牟宗三跳出了拒斥佛老的窠臼,亦由此展现了新儒学之"新"的另一面向。  相似文献   

7.
张震 《世界哲学》2016,(1):142-150
"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5,(2)
<正>"顺世论(Lokayatika)"是印度古代哲学中最另类的一个派别,佛教称之为"顺世外道"。所谓"外道"就是在佛道之外另立他道而行。佛教对于外道一定要不遗余力予以破斥,因为不行佛道就会误入歧途,迷失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这关系到每个众生的生死大事,自然马虎不得。顺世论既然在佛道外而行,那么佛教对它的批判也就不会手下留情。顺世论的经典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幸运  相似文献   

9.
晋宋时期我国佛教思潮发生着流变,其中从般若"空"到涅槃"有"的佛学转变,对后世佛教产生重大影响。后秦鸠摩罗什对中观四论的翻译,把中国内地般若思想的研究引向高潮,但一直未能停止内地高僧对实有"佛性"的思考。涅槃经一经译出,很快引起许多高僧对"佛性"关注研究,并形成南北朝的主流思潮之一。这种佛性思潮的转变与佛教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南北朝时期我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背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智度论》的宗旨是宣扬菩萨行,主题是“般若波罗蜜”,禅观也围绕般若而展开。般若所行之境为“实相”,故论中主张“禅定是实智慧之门”①,即求证佛教真理的方法,称为“实相禅”。禅是般若的助缘,以般若正观为尊导。禅修的基本原则是“从空法起禅定”,即以“不可得空智”和合诸法而修。论中还介绍了一个重要的实相观:空假观。  相似文献   

11.
正"不二法门"在佛教理论及实践中是深达般若、了悟无生的了义义理。在学术研究上,"不二法门"是佛教哲学了义义理的核心,也是种破除对二元思维之执着的思辩方法,它不同于西方哲学上的线性二元逻辑思辩,而是一种"圆顿思辩"。"不二法门"破除了对二元见解的执着,但又不落入任何文字言语和思维的窠臼里,而能够依  相似文献   

12.
支遁把"残害"归于桀、跖本性所具的恶性,并从郭象"适性逍遥"论中推出"桀、跖以残害世人为适性也是逍遥",进而否定"适性逍遥"。郭象的性包涵人的天赋能力、仁义德性,但未将恶作为普遍的人性规定,故此郭象、支遁两家之性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支遁的推论因其违反概念的同一律而无效,他对"适性逍遥"的批评不具有严格的理论有效性。支遁的逍遥是佛门至人之心的至足境界,至人是证得般若空智并兼有庄学和易学色调的佛门得道之人。支遁认为,至人之心的至足区分于欲望的满足,欲望造成生死流转之苦,而至人之心以般若空智烛照万物性空,既能感通响应天下众生了脱死生的宗教诉求,接引、度化众生;又能超然物外,与世俗保持若即若离的自由关系。  相似文献   

13.
印度大乘佛教中流行的"法身"概念,在早期部派佛教文献中并不多见。本文通过对般若文献不同版本的考察发现,"法身"是由见佛语境下的"法"或"法性"发展而来的,而在早期部派佛教中,"见法即见佛"的观念即已十分流行——这里的"法",指的是佛陀所宣说的"缘起"。"法身"概念的最初成立,是借助kāya一词的双关含义:既有"身"的涵义,也意指"集合"。这样,若称"法的集合",内涵上与"见法即见佛"中的"法"并无差异,但若同时指称"法身",则引入了实指的身体之观念。  相似文献   

14.
就佛教量论的比量论域而言,其内在性地包括"宗论""因论""喻论""过类论"等相对独立的研究论域。其中"宗论"即关于命题理论的探讨,百余年来相对薄弱,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理系统。基于陈那思想从唯识、正理(因明)到量论的内在转变,以及法称"七部量论"对其体系的全面拓展,可知取消圣言量乃是陈那建立佛教量论体系的基石,而"宗论"系统的建构,恰是其在比量智之向度最直接深入的展开,核心则是对"不顾论宗"的逻辑确立。本文拟从认识动机的精微层面入手,梳理关于"立自宗"从"随自意"到"随自乐"的转换,揭示佛教"宗论"的核心构造,理清关于大乘佛教"宗论"的建构史,进而解释其对人类思想认识的深刻洞悟以及对未来文化进程可能具有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15.
论开智慧     
在巴利文原文经典里,时常可以看到一些脍炙人口的格言,被认为是佛陀(公元前六世纪顷生于印度)在普渡众生、广施教化时亲口演说的.其中有这样的佳句:"一切命中,慧命为最","智慧乃人类之宝","智慧之光,胜一切光".根据佛教来讲,人生的目的在于证得般若.般若一词,一般地都被翻译成"智慧",但是,巴利语般若比英语"智慧"一词的含义更为深广.般若,依佛教所说,它不但是指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6,(7)
正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对杨仁山曾有如此评价:"晚清所谓新学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归依文会。"此论可谓一语中的,特别是"新学者""真信仰"两个概念,生动点化出杨仁山及其金陵刻经处在近现代中国佛教演进历程上的地位与贡献。杨仁山几十年如一日,继往开来,肩荷佛教在近代复兴之大业。从创建"癨洹精舍",搜罗佛典,刻经流通,到兴办新式学堂,以新学新式复兴传统佛教,进而培养出包括太虚和欧阳竟无在内的一大  相似文献   

17.
支遁般若思想包涵般若空智与即色空。《大小品对比要钞序》论及般若智的"无"不同于道家玄学之有无相对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相对而自成其无的"无"。般若空智是超越一切世俗智的最高智慧,是证道成佛断灭死生的要津,契证般若智的至人之心寂然不动而感通众生。考察吉藏的相关论述,对比支遁即色义文献与僧肇《不真空论》对于即色宗的批评,可以判定僧肇所破之即色宗非支遁即色义。支遁即色义有三层逻辑严密的意涵:为即色空提出原因、根据,严格确定即色空是何种意义上的空,即色空区分于断灭空和恶趣空。支遁先于僧肇解入般若空义。  相似文献   

18.
支遁般若思想包涵般若空智与即色空。《大小品对比要钞序》论及般若智的"无"不同于道家玄学之有无相对的"无",而是超越有无相对而自成其无的"无"。般若空智是超越一切世俗智的最高智慧,是证道成佛断灭死生的要津,契证般若智的至人之心寂然不动而感通众生。考察吉藏的相关论述,对比支遁即色义文献与僧肇《不真空论》对于即色宗的批评,可以判定僧肇所破之即色宗非支遁即色义。支遁即色义有三层逻辑严密的意涵:为即色空提出原因、根据,严格确定即色空是何种意义上的空,即色空区分于断灭空和恶趣空。支遁先于僧肇解入般若空义。  相似文献   

19.
在藏传佛教史上 ,一些学者把如来藏佛性论称为“他空见” ,般若中观义叫作“自空见”。本文所论即是“自空见”。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宗的义理在其发展的晚期异说竞至 ,论难蜂起 ,发生了很大分化与裂变 :一曰中观应成义 ,佛护、月称之所弘阐 ;一云中观自续宗 ,清辨为其大师 ;一言自续宗内之经部行中观自续与瑜伽行中观自续 ,其开先河者是号称“东方自立量派三大家”的智藏、寂护、莲花戒。现需要搞清的是 :首先 ,印度佛教中观宗晚期的分宗立派过程是如何推进的 ?其次 ,是谁将印度大乘中观宗的这个嬗变过程梳理、诠释、整合、命名得如此法数分列…  相似文献   

20.
我们如何来理解和翻译笛卡尔的"mathesis universalis"?要知道这是笛卡尔整个哲学的一种方法论基础,它究竟是"普遍数学",还是"普遍科学"?它和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之间是否有某种关联?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又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通过梳理笛卡尔的"mathesis universalis"和形而上学概念就会发现,他的这个神秘的方法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形而上学的预设,即其中的秩序思想蕴涵了一种形而上学的变革倾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更应该把"mathe- sis universalis"理解和翻译为"普遍科学",因为,如果我们仅仅把它理解和翻译为"普遍数学"的话,就削弱了笛卡尔哲学更加突出的形而上学变革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