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虞之道》虽是一篇反映孔门七十子后学禅让观念的文献,但其中却涉及不少看似与禅让无直接关联的内容,论孝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且对孝的论述在《唐虞之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儒家其他相关文献为背景,不仅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孝与禅在《唐虞之道》中的内在关联,而且可以使《唐虞之道》中禅让的思想内涵得到更清晰的呈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张伯端的“道禅合一”思想,不仅为金丹派南宗的性命之学奠定了哲学理论 基础,而且其所阐发的“达本明性之道”也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道教传统的修道理论,特别是他对禅 宗“明心见性”的借鉴,提升了道教的精神超越之境,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 张伯端“道禅合一”思想的形成及其理论特点之述评,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张伯端是如何通过引禅入道 而促进道教更新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以禅喻诗合法性不在于诗和禅之妙悟的差异,而在于这种差异是否会割裂命题本身的自足性。严羽妙悟说将民族的审美共性和个体的艺术自觉巧妙结合,该理论具有思维的合法性、过程合法性和境界的合法性,但由于他忽略过程中的细枝末节和理论的逻辑阐明,也导致理论本身存在明显的缺憾。  相似文献   

4.
张中行先生已近‘随心所欲不逾矩’的高寿,依旧健笔如飞,近两年来不断发表关于佛与禅的文章,使不少人刮目相看,仿佛重新发现了老先生。这其实不过是行翁数十年功底小试锋芒而已。本刊向行翁约稿,先生着意给了这一篇,我们颇为感谢。因为不少人到处买不到行翁《禅外说禅》一书,而此篇恰是其中精华所凝炼。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行翁虽为前辈,但既然著书立说,就无惧前后左右的人都来评点议论。本刊也愿在这小栏目下辟一方田,供各界善知识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切磋共进。  相似文献   

5.
释儒道三教在魏晋之后展开了长期而激烈的论争,论争的焦点包括正邪、华夷、先后等。通过论争,三教展示了各自的面目。由于三教都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强大社会基础,谁也难以代替或吞没谁,因此,中唐以后,三教之争出现了缓和的趋向,而且开始互相渗透和融和,“三教合一”成为主流。三教的融和在宋代达到新的阶段。儒家表面上排斥而暗地里吸取释  相似文献   

6.
“听”禅     
上次,我讲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弹修(特别是针对居士们),也讲到佛教徒(特别是我们出家师父们)比较欠缺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虽然我们出家修行佛法,并不是把它当职业,而是把它当“志业”,就是它符合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信仰之所维系、愿意献身的一个事业;但是怎样把这个志业做好,  相似文献   

7.
正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但没有。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她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作为子女,千万别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我终于打听到了妈妈的最后话语。保姆问她想吃什么,她回答:"红烧虾。"医生再问,她回答:"桔红糕。"她突然觉得不好意思就咧嘴大笑。笑完,  相似文献   

8.
张九成在二程和谢良佐的基础上提出“仁即是觉,觉即是心,因心生觉,因觉有仁”的思想。以觉为心的本质属性,将心与性(仁)连接起来,一方面解决了仁性从潜在到现实何以可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将心(或觉)上升到了本体的高度,心之所以在造化和认识宇宙上具有决定性意义,完全在于心之“觉”,从而开始了心学的创立。因为以心为本,所以他强调“正心”之学,以唤起时人麻木的心灵。张九成“觉即是心”的思想无疑受到了禅宗的启发,但因此断定其学为禅学却是不恰当的。正确认识张九成的“仁即是觉,觉即是心”思想,对于重新认识心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禅诗既有诗的韵律,又有禅的意味,在唐代发展得非常繁荣,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寒山是唐代著名诗僧,青年时参加科举屡次不第,于30岁左右隐于天台山。寒山禅诗在"物境""情境""意境"这三重世界中达到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同时,寒山禅诗隐于文字背后有意味深长的哲学和审美意味。  相似文献   

10.
黄檗禅学的道禅品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唐以后 ,禅宗僧徒援教入禅、以禅解教而出现的佛教禅学化、禅教合一趋势 ,黄檗为总结者 ;士大夫官僚以庄释禅、庄禅合流而出现的禅学道学化、禅道合一趋势 ,裴休为典型代表。《传心法要》作为禅师与士大夫共同完成的思想体系 ,也就历史而逻辑地铸就了道禅的品格和特质。深入研究中晚唐社会重要历史转型时期黄檗禅学的道禅品格 ,对于理解有唐一代禅佛教尤其是由洪州禅向临济禅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1,(9)
当代中国和泰国有两位禅门宗匠,影响佛教发展至深至巨,中国的虚云老和尚遐龄120岁,是民国四大师之一。泰国的佛使比丘今年85岁,弘法度众无日不有,被尊为泰国今日第一高僧。两者都是值得效法学习的对象,这是本文撰写的一个动机。南传佛教国家到底有没有禅法?若有,与中国禅法有否不同?一般人总认为南传佛教国家只有小乘教法,并无大乘,更无中国所独有的禅法。事实是否如此?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抱着作南北传佛教融合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军事理论千万条,若概言之,无非讲了个战略与战术。战略战术的根本又是什么呢?兵圣孙武认为是“道”。在我国古代,“道”的含义深奥而广泛,对于孙武所论之“道”,今人也有各种不同的认识。那么,孙武之“道”究竟作何解为宜?我们从中可受到哪些启迪?这是很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管子论"孝"道内容广泛,其"九惠之教"、社会教育、选贤任能、会盟诸侯等方面,均有涉及。其论"孝"道总与国家大政方针联为一体,这是他推行德政的必然反映。这对今天发扬尊老、敬老、养老、孝老传统,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成人之道”是儒家理想人格学说中最有价值的理论。“成人”可理解为一个人的人格得到全面发展,从孔子到王夫之,都对此发表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孔子提出“成人”不仅有智慧和勇气,而且还应有多方面的才能,触及知性潜能、德性力量的开发与审美情趣的培养,亦即真善美全面发展,但语焉不详。荀子是儒家中为数不多的重智论者,强调真善统一而归宿于真,并强调道德实践与情感薰陶,理想人格是知情意与真善美的统一。柳宗元偏重于论述师友的帮助和文以明道在造就理想人格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夫之则指出,理想人格的培养是人与自然交互过程中实现的,“成身”与“成性”相统一。儒家的“成人之道”的精华,对于今天造就社会主义新人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可供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夏至时节,栀子款款登场,开满庭院。那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孕育了一颗爱恋之心,犹如邻家小阿妹,清丽可爱。“月送银辉雪葩静,不与红紫斗百花。”栀子素颜,美自如玉,一袭雅洁明澈的芳容,一脉沁人心脾的馨香,花叶精致耐品,远观近赏皆宜。  相似文献   

16.
韩凤鸣 《法音》2008,(7):23-27
禅宗由"明心见性"而见到"本来面目",算是开悟了。但本来面目无面目相,这个新视域因思想未曾思想而不识,由于思的清净纯粹而不能言说,形成不了关于面目的描述。因此对"本来面目"的认识注定要身心贴近的亲证,在清净纯粹中自照,机缘成熟时能看到本来"如是"的存在面目。所以本来面目非具体之物而不能形之于事实描述———虽然它必然是事实,但在  相似文献   

17.
释明海 《法音》2019,(10):56-57
正禅的智慧种子源于释迦牟尼,当它传播到中国后,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并进一步泽及几乎整个东亚文化圈乃至全世界。这一文化传播史上的奇迹之所以发生,乃是在于佛法心灵智慧和中国本土儒家、道家的一些价值观的融合。换言之,禅是佛法智慧深度地适应并融入中国文化环境的结晶,它是佛教中国化最宝贵的成果之一。中国禅宗的初祖是南北朝时期航海而来的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但一直到唐代初期的二百多年间,禅宗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生活在唐代初期的慧能大师改变了这一点,他关于禅的教学和表达标志着中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期的美学,以教化为其基本品格。远在孔孟以前,古代的政治家和宫廷的教师们已经将礼教和乐教作为贵族弟子的基本教育系统地予以实施并且颇获成就。礼乐文化或史官文化是一个连续的、在积累中前进的文化。原始儒家也不能例外,自称“吾从周”的孔子只是接着商周两代将其礼乐文化提炼、进升为儒家哲学和教育学,美学是渗透在两者之中的。孟子的美学以其养浩然之气的人格而显得极有个性,但其总的方向还是与礼乐文化的善的目标和儒家的救世主义全然一致,也是在传统中的革新。苟子讲到礼乐,这样说:“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明…  相似文献   

19.
茶道与禅道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茶禅的结合,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道奇特的景观。"吃茶去"、"茶禅一味","和敬清寂"等等,已经成为禅茶文化的经典话语。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佛学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在现代语境中,禅茶真谛正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释永信 《法音》2019,(10):50-52
正禅的本质在于内心的觉醒和超越。禅起源于印度,汉语音译为"禅那",乃静虑、思维修之义。经过在中国千余年的传播与发展,禅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元素与文化符号,是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是心灵超越之法,是通过生命的实践体验到的"内心觉醒"与"内在超越"。参禅,不只是到禅堂里去打坐,我们说的参禅,首先是指过上佛陀教导的精神生活,而禅堂打坐只是修行的一个载体和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在坚定的信仰基础上,建立在日常严格的戒律基础上,或参禅打坐,或制心一处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胡思乱想,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