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勅赐十方灵岩寺碑》是唯一记载北宋前期佛教京外敕差住持选补程序的文献。京外敕差住持的选补制度及其配套的保荐制度既受当时世俗举荐制度、连坐法的影响,又影响南宋相关佛教制度。灵岩寺从甲乙制转变为十方制是北宋佛教转制的典型,也是山东佛教发展的一个标志,为南禅进入灵岩寺铺平了道路;朝廷对佛教事务管理更制度化,这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杨曾文 《法音》2005,(3):38-42
在蒙古建国号“大元”之前(1206—1271)及建国号的初期,佛教与以全真道为首的道教之间进行过激烈斗争,双方曾在朝廷的直接干预和主持下进行过辩论。在这个过程中,曹洞宗著名高僧万松行秀的两大弟子少林福裕、林泉从伦,都是佛教方面直接参与这一事件的重要人物。本文仅对少林福裕的生平及其积极参与的佛、道二教的论争进行介绍。一、嗣法于曹洞宗万松行秀关于记述福裕的资料,比较可信用的有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程矩夫奉敕撰文、赵孟頫书写的《大元赠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晋国公少林开山光宗正法大禅师裕公之碑》(下简称《元裕公禅师碑》)[…  相似文献   

3.
通观灵岩寺现存元明时期的塔铭、碑铭,可见灵岩寺宗统承继有一定的字辈排列规律。元明时期灵岩寺的宗统承继皆为曹洞宗法统之下的宗统承继,分为较为明显的三系:一是曹洞宗足庵净肃系(元明),二是曹洞宗清安德方系(元),三是曹洞宗本空通悟系(明)。从灵岩寺法统传承和宗统承继的总体情况来看,元代以住持为序列的灵岩寺法统传承与宗统承继是两条平行线,明代以后,灵岩寺法统传承则与宗统承继合流。  相似文献   

4.
中国佛协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晚年,在总结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往大量的历史事实和现实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国佛教“黄金纽带”的构想,立即得到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的积极回应。从1995年到去年,分别在中国、韩国、日本先后召开了4次三国佛教代表大会,对加强三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亚洲与世界和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山东长清灵岩寺的息庵碑,威海市荣成的赤山法华院,可谓是镶嵌在这条黄金纽带上的两颗璀璨明珠。息 庵 碑 坐落在泰山北麓、济南南部的长清灵岩寺,始建于东晋,到唐时已成为我国古代北方四大名刹之一,住…  相似文献   

5.
在五台山有一座古松掩映、清幽雅静的古刹——普化寺。寺里的住持藏明禅师是一位医名远播的“骨科神医”。我们见到藏明禅师时,他正在一间小病房内为一位患者作按摩。这位来自西宁武县的患者说,他的右臂不慎粉碎性骨折,曾多方求医无效,来普化寺经藏明禅师治疗,六天后右臂便能活动自如了。一位年轻人因车祸致锁骨和肋骨七处骨折,大医院拟以手术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6,(4)
正云居山作为传统的禅宗祖庭,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在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师辈出,文人墨客云集。全山遍布大小上百座祖师塔,较著名的有唐道膺禅师塔、北宋罗汉塔、宋心印禅师塔、明颛愚和尚全身法塔、清戒显和尚全身塔、虚云和尚舍利塔等。散布在《大藏经》的云居山历代住持语录,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1,(1)
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就“现行”之事业而言,它是今天树立的;就“种子”之意义而言,它早在七百六十四年前如净禅师与道元禅师心心相印的一刹那间,便已树立了起来。道元禅师捉住天童鼻孔之后,回到日本,大播宗风。灵迹碑日益继长增高,撑天柱地,一直树立在八百万信众的心头。  相似文献   

8.
说到禅净双修的问题,必须从宋代永明禅师写的禅净四料简谈起。我国汉地佛教到了宋代,禅净两宗最为盛行。永明延寿(904—975)禅师于公元961年,应吴越王钱俶之请,住持杭州永明寺(即今净慈寺),参学的大众近二干人。因此尊称为永明禅师。他原来是禅宗法眼宗的巨匠,著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一篇,回向极乐净土。当时他写有禅净四料简,意在接  相似文献   

9.
《佛祖道影》是历代祖师的画像,是佛教人物木刻版画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明朝立国之初,皇宫中诸祖道影(画像)88帧流出。1589年,明末高僧达观真可请画家丁云鹏临摹成册,分藏名山。1615年,明末另一高僧憨山德清为此画册作传赞,后多有流传。明末禅师永觉元贤曾为《佛祖道影》作序,并于1638年住持杭州真寂寺时刊刻。1662年为霖道霈重新整理征补。1935年,虚云大师在住持鼓山涌泉寺时增补诸祖师画像传赞至304尊并刊刻,1955年虚云大师住持江西云居真如寺时又增加至331尊。  相似文献   

10.
肖伊绯 《法音》2019,(6):53-56
正一、康有为题诗布疑云千古名刹——姑苏寒山寺声名远播,历代名人到此游历之遗迹史话颇多,可谓不胜枚举。近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康有为(1858-1927)也曾入寒山寺一游,并留下题诗一首,后为寺内住持摹刻上石,立碑一通。此诗碑遂与同为晚清名流、学者俞樾手书《枫桥夜泊》诗碑,交相辉映,并列于寺中碑廊。  相似文献   

11.
通常而言,在慧沼生年上存有650年与648年两种说法,卒年则多据《神塔碑》善珠识语的开元二年(714)之说。然而,通过《大唐齐州神宝寺记碣铭》与《神塔碑》为基准的分析可知,慧沼卒年当在开元十四年至二十九年(726—741)之间。其次,有关年寿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兴福寺藏《弥勒菩萨厨子像》扉文六十五岁之说与《神塔碑》"十有五,属睿宗降诞"时间的冲突上。借助文本分析可以了解到,六十五岁之说为谬,慧沼生年应在贞观二十二年(648)。所以,结合卒年计算,慧沼年寿大致在79岁至94岁之间。  相似文献   

12.
《辉州重修玉虚观碑》立于元代至元元年。学者在研究使用该碑时发现,碑文所载的玉虚观教派归属难以定论,而立碑时间亦模糊不清。本文通过碑阴和历史文献的记载,推断出当时的辉州玉虚观当属全真派,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证出立碑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13.
李湖江 《法音》2023,(12):66-71
<正>千呆性安(1636-1705)系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人,俗姓陈,号昙瑞,嗣法即非如一禅师,临济宗第34世。据山本悦心《黄檗东渡僧宝传》介绍:千呆性安于1652年17岁时投福州雪峰山崇圣禅寺,拜即非如一禅师座下落发出家;1657年跟随即非禅师东渡长崎,入圣寿山崇福寺担任当家之职、主持寺务,1658年接替即非和尚之位;1665年即非禅师付法于千呆性安。[1]千呆性安除担任长崎圣寿山崇福寺住持之外,  相似文献   

14.
明尧 《法音》2008,(9):3-19
大慧宗杲禅师.宋代临济宗杨岐派高僧,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字昙晦,号妙喜,安徽宣州人,俗姓奚。十七岁剃发、受具。初依曹洞宗诸老,后谒湛堂文准禅师。文准禅师示寂后。参天宁圆悟克勤,发明大事。后奉克勤禅师之命。分座说法,一时名重丛林。后隐居云居,既而结庵于福州长乐洋屿.开法接众。绍兴七年奉诏住持径山寺。法席大盛。  相似文献   

15.
《赞文殊菩萨偈注释》一书是五台山圆照寺原住持清海法师的弟子、今广东潮阳峡山妙吉祥堂住持妙空法师弘传文殊思想的著述。全书内容依次为《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佛经)及妙师所作《赞曼殊师利菩萨五字真言威德偈》、《曼殊室利十种无尽甚深大愿》(佛...  相似文献   

16.
随喜 《法音》1994,(12)
本刊讯今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八日)至9月29日,雪窦山千年古刹资呈禅寺(简称雪窦寺)隆重举行弥勒宝殿大葱弥勒佛和微型千尊弥勒塑像开光大典,并恭请全国汉藏诸山方丈、法师启建大型水陆道场,盛极一时。雪窦寺座落在浙江省奉化溪口的雪窦山顶,始辟于晋,兴盛于唐宋。建寺以来,历代高僧辈出,《宗镜录》作者永明延寿禅师、《颂古集》作者明觉重显禅师和智鉴、师范、炳同、无印、石奇等禅师先后住持该寺,宗风远振。特别是近代太虚大师于1932年住持雪窦寺后,古刹重现光辉,闻名海内外。相传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为弥勒化身,雪窦寺便…  相似文献   

17.
正唐代是楷书最繁荣的时期,颜真卿是这时期承前启后的大书法家,是新书体的创作者。颜真卿,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至北齐颜之推入周后,世居京兆万年(陕西西安)。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升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鲁公。颜真卿书法作品留世非常之多,我们所熟知的《雁塔提名》《多宝塔感应碑》《东方朔画赞》《勤礼碑》等,每一个碑帖都是一种风格。书法不断变化的轨  相似文献   

18.
《张猛龙碑》是北魏书法中的精品,康有为评其为"正体变态之宗"。《张猛龙碑》是魏碑中的典型代表,在魏碑中属于中性书风的代表作,即不似《始始平公造像》中刀锋之感过甚,也非《郑文公碑》中圆润典雅,融入篆书笔意。《张猛龙碑》在笔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劲拔、纵逸雄强。用笔以方圆兼备,以方为主,方圆结合,变化自然。同时,此碑的技巧含量丰富,风格特征独具,包含了魏碑中的典型笔法与结构,所以,对于此碑的笔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魏碑的整体风格。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11日至15日,应荷兰龙泉大悲基金会邀请,学诚会长一行4人赴荷出席乌特勒支龙泉大悲寺开光一周年庆典,并参加乌特勒支大学举行的汉传佛教佛学讲座。访荷期间,学诚会长先后与荷兰佛教联盟主席Michael Ritman、前主席André Kalden,荷兰大悲禅社创办人智友禅师,荷兰禅川寺住持古道天庆禅师,荷兰龙泉大悲基金会主席胡  相似文献   

20.
正明清之际,黄檗宗高僧隐元及弟子东渡,将中国新的学风思想、苍劲雄浑的书法风格介绍到日本,孕育了一枝中国书法史上的异卉——"黄檗书风",呈现出一念圆明、朴直率真的风貌,在日本书法史上大放光芒且影响至今。一隐元隆琦是明清之际的禅宗名僧,俗姓林,名隆琦,法号"隐元"。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在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依鉴源禅师剃度出家,精研佛教大乘经典《楞严经》和《涅槃经》,严持戒律,勤修禅定,造诣精微。经常云游参访,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闻名遐迩。明崇祯九年(1636),隐元禅师在鉴源、费隐之后继任黄檗山万福寺法座,成为临济宗第三十二世,前后住持十七年,开堂说法,僧众逾千,殿阁宏丽,堂宇周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