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哈伊教是19世纪中叶,由伊朗贵族巴哈欧拉,在伊斯兰教巴布教派基础上创立的一个独特的世界性的新兴宗教,其称谓得自巴哈欧拉之名,在中国旧称大同教。宗教的核心思想是“上帝同一,宗教同源,人类一家”。巴哈伊教虽脱胎于伊斯兰教,但在短短160余年的时间,能成为影响广泛、最为活跃的新兴世界宗教,关键在于与其它宗教相比,有其独特的现代特质,宗教的教义教规与当代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基本一致,如强调“工作就是崇拜,服务就是祈祷”的宗教理念,强调科学与理性的和谐发展,倡导世界的和平,人权的保护,男女的平等,家庭婚姻的和谐。正是因为巴哈伊教…  相似文献   

2.
巴哈伊教在乌干达仅有60年的历史,但已发展至一定的规模,体现出包容性、现代性、国际性、社会参与性等特点。在对外交往中,其非宗教性参与显著地大于宗教性参与,乌干达社会也从中受益。在巴哈伊教社区内,则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总体而言,乌干达巴哈伊教试图探索一条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发展道路与模式,在宗教性与世俗性、国际性与本土性等方面进行着与众同不同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9月21日,巴哈伊教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研讨会由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山东大学、宁夏大学、香港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以及社会各界热衷于巴哈伊教研究的学者共30余人参与讨论。作为一种新兴的世界宗教,巴哈伊教主张"宗教同源,世界一体",以其调和传统与现代、宗教与科学的现  相似文献   

4.
2003年10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巴哈伊教学术研讨会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举行。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领导曹中建、张新鹰、金泽等参加了开幕式。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曹中建致开幕词。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主任吴云贵、副主任周燮藩和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会长饶宇安先生也在开幕式上发了言。会议先后由金宜久、周燮藩、吴云贵主持。来自世界宗教研究所、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山东大学等单位的50  相似文献   

5.
2007年9月21日至23日,"科学、宗教与社会及经济发展:巴哈伊教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思考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巴哈伊教澳门总会、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联合举办。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九部分介绍了巴哈伊教的教义。第一部分是该教的上帝独一论。第二部分是先知连续显现论。第三部分是人类一体论。第四部分是宗教同源论。第五部分是天堂地狱论。第六部分是宗教与科学论。第七是社会财富论。第八是对宗教仪式的态度。本文认为,巴哈伊独特的宗教观说明,只有消除宗教偏见,坚持团结统一,完成宗教的现代转换,才能使宗教保持活力,并有益于全球社会的的发展。巴哈伊的历史可以作为一借鉴,这是我们在研究中应特别注意到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巴哈伊教概述陈霞巴哈伊信仰(TheBaha,iFaith),创立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波斯。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巴哈伊教已成为一个拥有500多万信徒、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立的世界性宗教。其世界教务行政中心设在以色列的海法。巴哈伊教创始人密尔萨、胡...  相似文献   

8.
2004年9月8-9日,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协办的第三届巴哈伊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山东大学副校长潘丽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金泽研究员、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刘陆鹏教授、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11-15日,中国计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与澳门巴哈伊总会和香港巴哈伊总会在澳门共同举办了以巴哈伊教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社科院、香港和澳门的学者就巴哈伊教的“新世界秩序”理念和“巴哈伊教的教育思想”两个论题进行专门的讨论。关于“新世界秩序”,与会学者首先从巴哈伊教义和宗教史的角度,对巴哈伊教的“新世界秩序”的思想进行归纳和阐述,认为“新世界秩序”理念是巴哈伊教核心教义“上帝独一,人类一体,  相似文献   

10.
巴哈伊教是一个独立的、新兴的世界宗教.中国过去译为巴哈教,或根据其教义主张,译名为大同教.在很长的时间内,这个宗教不为世人重视.但在近几十年里,巴哈伊教成了发展最快的世界宗教,就传播的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10月20-21日,"共建和谐:科学、宗教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澳门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和澳门巴哈伊教总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和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协办。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的近120名学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巴哈伊信仰者等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70篇。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2008年6月23至24日,由香港教育学院宗教教育与心灵教育中心、香港教育学院公民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主办,香港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协办的"人类宗教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巴哈伊教发展话语构建的探讨,认为其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整个话语构建体现了巴哈伊教的核心教义——人类一体;第二,构建的主旨和核心是以精神原则指导发展实践。第三,构建的方法是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以一种亲和、谦卑的态度,与不同宗教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共同探讨。文章认为,巴哈伊团体所推动的发展话语构建经验,可以在如何推动体现核心思想的话语建构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为今日中国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巴哈伊教学术研讨会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大会议室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山东大学等单位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其中有16位学者在会议上宣读了论文并就有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5.
1996年7月4日上午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顾问委员会成员李·安东尼先生(Mr·Anthony Lee)应邀在世界宗教研究所作了题为“巴哈伊信仰在美国——一种成功地综合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信仰”的学术报告。 安东尼先生介绍说:“许多学者在研究美国的巴哈伊教信仰时,总是把它归于伊斯兰教范畴。而事实上在美国等地出现的巴哈伊教自身已否认他们的宗教是伊斯兰教,许多普通的巴哈伊教信仰者甚至根本不知道巴哈伊教有伊斯兰教的根基,与此同时他们也不完全象基督教徒那样进行宗教活动。在美国巴哈伊教已成为一种成功地综合了基督教和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宗教一巴哈伊教,阐述了它的历史背景、教理教义及与伊斯兰教的区别。蔡德贵,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宗教-巴哈伊教,阐述了它的历史背景、教理教义及与伊斯兰教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巴哈教的世界主义金宜久巴哈教(亦称“巴哈伊”、大同教)是当代新兴的世界性宗教。本文讨论该教宣扬的世界主义的基本内容以及信徒应予信仰和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与其他世界性宗教相比,它在教义上则有更为广泛的包容性;在组织设置方面则有更为适应现代生活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006年10月11-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与澳门巴哈伊总会和香港巴哈伊总会在澳门共同举办了以巴哈伊教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以及香港和澳门的学者、高校学生80余人与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了巴哈伊教律法与原则的形成、构成、表现与功能,指出巴哈伊教的制度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巴哈伊教律法系统,另一个是巴哈伊教原则系统。两个系统都体现于巴哈伊教的各种文献中,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巴哈伊教原则与律法关系密切,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就所规定的内容来说,前者是宏观的,后者更为具体化;二者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实施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