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学界对驱蝗神的研究聚焦于八蜡神和刘猛将军,而同为驱蝗神的金姑娘娘往往为人忽略,研究尚付阙如。本文通过细读地方志和《坚瓠余集》等材料,挖掘并呈现了驱蝗神金姑娘娘信仰的源流与传播范围,探讨了地方官员在金姑娘娘信仰传播中的作用,阐发了金姑娘娘作为单一职能神在历史长河中隐而不彰背后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海南籍华人民间信仰的主要神祗有天后、水尾圣母、108兄弟公、冼太夫人等。在马来西亚,海南人普遍崇祀的海神已逐渐"变味"或"变质"。海南人的民间信仰是辨别其方言群的象征,也是划分华人社会中各方言群边际的一种明显符号。马来西亚海南籍华人的地域性信仰影响了其他华人方言群;更为重要的是,海南人的民间信仰更多受到其他方言群民间信仰的影响。海南籍华人的民间信仰具有混杂性、包容性乃至随意性。  相似文献   

3.
四会籍华人基于祖籍地颇具地域特色的阮梁圣佛信仰,在马来西亚建立了不少的阮梁圣佛庙,而四会人的会宁会馆与阮梁圣佛庙之间关系密切。会宁会馆是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中一种颇具地域特色的地缘性组织,它们在团结本籍贯乡亲、传承华人文化,尤其是会宁文化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四会人以阮公圣佛、梁公圣佛及文氏贞仙为“主体神”的民间信仰,成为辨别该方言群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华侨华人民间信仰具有如下特点:(1)与华侨出国同时向海外传播;(2)寺庙与会馆同处一所;(3)创造海外本土神明。本文还探讨了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的两种发展前景:(1)由于各国政府对华侨华人的宗教信仰(包括民间信仰)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以及民间信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民间信仰可能继续维持发展;(2)随着华侨华人在当地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民间信仰也会逐渐融合进当地宗教信仰之中  相似文献   

5.
关公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中国人开始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关公文化随着华人的脚步传播到世界各地。关公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中传播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伦理道德层面的"忠义仁勇"精神,信仰层面的平安神、财神等神格信仰,情感层面的国家情、故乡情、同乡情等。这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关公文化在海外华人华侨中传播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当前,海外华人民间信仰在发展中出现了跨地区交往和结盟的现象。民间信仰在海外传播时已然形成的跨地区的香火网络.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当前海外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华人所面临的文化认同危机,是迫使海外华人民问信仰走向跨地区交往和结盟的促发因素。一些影响较大的宫庙试图通过跨地区的信仰网络来构建自身权威的行为,则进一步加快了海外华人民间信仰跨地区交往和结盟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王兴平 《中国道教》2001,3(2):35-38
文昌文化不仅在亚洲有着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也通过不同的渠道远传欧洲和美洲,并且引起西方学者的关注。美国西海岸,是华人较多的地区。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便可发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以及遗风、遗俗,同时也不难发现文昌文化的流传。在旧金山的华人社区,有一座“天后庙”,位于天后街125号。该庙主祀海神妈祖,又以关帝、文昌陪祀。其中文昌塑像容貌温良和蔼,面颊无须,身着金色长袍,头戴四方金花帽,右手握印,左手按膝,显然是科举神的形象,只是穿着与国内所见文昌帝君塑像稍有不同。此庙由华人社团三邑会馆(广东南海、番禺、顺德,附三水、清远、…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众多的地方神中,陈靖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女神,她是以“扶胎救产,保赤佑童”为职能的妇幼科专业神。陈靖姑,又作陈静姑、陈善姑、陈贞姑,尊称极多,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大奶夫人、陈太后、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等,民间常以奶娘、娘奶、陈夫人、夫人妈、仙姑妈或临水奶代称。在闽北,福州语系的俗称“夫人妈”,建瓯语系的俗称“奶娘”或大奶(浦城一带俗称“奶娘佛”)。千余年来,陈靖姑已成为对福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进程有着巨大影响的女神,同时也在闽北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信众千…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的关公信仰文化是由中国内地的移民传播到马来西亚的,信仰关公者既有个人,也有民间秘密组织,还有刘关张赵的后裔等。马来西亚关帝神灵的内涵丰富,具有财神、平安神、守护神等多重神格;马来西亚的关帝神像造型独特,具有多神陪祀的地域特点。田野调查所见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关公崇拜,与中国内地关公崇拜既有共通性,又形成独具特色的南洋关公崇拜文化,对于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圣,诞这一天的文略,同不有会别差域地因君有文庙,昌文的地各然虽里有文昌帝里会。哪就昌形表昌哪上本基,一之式现要主的仰信君帝昌文是会形主要内容和但式是一样的,的成了独特形民间习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三是文昌帝君圣诞。文昌帝君又称文昌梓潼帝君、文昌帝、济顺王、英显王、梓潼夫子、雷应帝君等,是保护文运与考试的神祇。文昌帝君在道教神系中地位甚高,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西南苗疆走廊的黑神是源自中原文化的民间神灵,贵州和湖南沅水流域是黑神信仰流播的典型地区。本文以历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考察沅水流域的黑神信仰,认为明清时期沅水流域兴建的黑神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而沅水流域民间的黑神传说是对中原黑神历史的重新建构。通过沅水流域黑神庙及黑神传说的考察,揭示黑神信仰对沅水流域族群的整合及地方社会的影响。指出黑神信仰在沅水流域的传播是国家力量的推动,更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外对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海外中国传统宗教信仰的研究趋于加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硕博士学位论文聚焦于华侨华人民间信仰,不少研究成果选题角度合理,研究方法和理论较为科学,得出的结论也较为客观理性,甚至有一定深度,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参考价值。但就华侨华人民间信仰研究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社会意义而言,目前的相关研究总体上仍显薄弱和不足,仍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地藏信仰与金地藏研究述评聂士全地藏菩萨在佛教诸大菩萨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有称地藏信仰可追溯到远古农耕社会的地神崇拜,佛教创立以后,则把地神崇拜归于对地藏菩萨的信仰。在中国,随着地藏诸经典的翻译,地藏信仰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并向民间广泛地渗透普及。...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香港被清政府割让给英国,香港的庙神信仰突然被抛入岁月的激流中,披在现实表面的神圣面纱颓然落下,没有诸神祝福的世界蓦然出现.在蹒珊走入现代的过程中,香港民间的庙神信仰,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特别是1928年《华人庙宇条例》的颁布实施,更使庙神信仰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受限,华人传统信仰不得不开展各种世俗化的尝试,力图使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本文力求较清晰地整理出香港地区华人传统信仰和宗教的世俗化线索,分析庙神信仰在居民生活中曾具有的重要地位,以及开埠后所受到的、来自香港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在西方法律语境下,华人传统信仰和宗教与西方一神宗教所遭遇的不同命运,并对在此特殊历史境遇上建立的、别具特色的香港地区传统宗教管理体制,进行全新的检讨.  相似文献   

15.
从实地调查的情况来看,新加坡的道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凡是多神信仰,以神明、祖先、鬼为祭祀对象,以华人传统伦理道德为宗教义理,以道教斋醮科仪和扶乩降神为与神鬼界沟通手段者,都可以称之为道教信仰者。因为道教本身的包容性、宽泛性,易于出现分化的教派或教团。比如德教、一贯道等等,他们制定出自己的宗教制度、神明体系、信仰方式,是一种制度化的民间教团,也有学者称之为秘密教派。另有一些庙宇组织有着共同的神明崇拜体系、宗教仪式、道德理念,虽然制度化的形态尚不完整也不稳定,但已具备基本要素和雏形,此种信仰形态可称之为信仰群,如黄老仙师信仰、九皇大帝信仰等等。本文以新加坡的黄老仙师信仰为例,分析新加坡华人社会这一处于道教和民间教团之间的信仰群特色,并以此来探讨新加坡华人道教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道教对民间信仰的收容和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从汉代的民间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她与民间信仰从来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针对民间信仰的不同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道教对其具体态度也有不同。历史上的道教参与过禁淫祀,对民间信仰中那些个被认为是不正、不雅的神祀作过清理,或者在自己的科仪中表明对之批评、否定的态度。不过从总的方面来看,她对历代的民间信仰对象是收容的多,在收容中有所改造。研究历史上道教改造民间信仰的做法,不仅对厘清道教神谱的变化发展,认识民间信仰的特征,有很大意义,而且对于今天如何处理道教与民间信仰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从民间信仰…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东各地的民间信仰迅速恢复并得到发展。各地民间信仰的庙宇或重建或重修,广布城乡地区。第二,民间信仰的信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均有参与。第三,广东的民间信仰富有华南地域特色。一是民间信仰中的"神诞"或"庙诞"不止是一种节日,民间信仰场所能把个体与所拜祭的神、个体与他人的存在相联系,  相似文献   

18.
日本鹿儿岛南萨摩地区曾经是早期中日两国宗教、文化与贸易的热门汇聚点。当时的华人移民随着贸易航线而来,在此地谋生、定居的华人逐渐增加,华人的原乡宗教信仰也在此传播扩散。在当地的日本神社中也开始出现妈祖与日本神祇并祀之现象。妈祖信仰进一步在往来鹿儿岛的航海人之间传播,使得此地成为日本海神信仰最为浓厚的地区之一。伴随着归顺日本国籍的南萨摩华人逐渐融入日本社会,妈祖信仰也逐步与当地宗教信仰融合。南萨摩笠沙町片浦地区的林家妈祖信仰被林家后裔传承延续,并被南萨摩市政府重视,成为南萨摩笠沙町所指定的文化遗产之一。本文通过对其调查研究,发现现今林家妈祖的神圣性消逝与华人的身份文化认同有着莫大之关系。华人在移民之初,原乡神祇原被视为非物质性祈求航海安全的宗教寄托;转至近代,由于原乡宗教信仰的消逝与断层,原乡神祇逐渐转变为物质性承继华人身份认同的遗产象征。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民间除奉祀一般道教神外,还广泛供奉各种带地方色彩的神祇。其中最著名的如莆田湄州妈祖庙、龙海白礁慈济宫、泉州富美宫、古田临水宫等奉祀的天上圣母妈祖、保生大帝吴、肖太傅、三奶夫人陈靖姑等,即是流传于民间的人物被神化后作为道教信奉的俗神。这些俗神,还随着本省移民衍传到海外及港、台等地区,福建不少宫观便成为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宫观的祖庭。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民间往来频繁,来福建进香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成了联结海外和海峡两岸民众的一条重要纽带和民间往来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梅莉 《中国道教》2006,(3):37-39
玄天上帝,即道教尊奉的真武神。自宋真宗封真武为灵应真君之后,真武得到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尊崇,其信仰迅速遍及全国,香火极盛。入清以后,真武在官方祀典中的地位逐渐衰减,但在民间仍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一、信仰概述台湾地区的真武信仰是由大陆移民传入的,其中主要是福建移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