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都在准备买房或正做着"房奴",气喘吁吁艰步前行。云疑惑地看着我们,说,为什么都得买房呢?可以让房子跟着人走啊,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房子其实是为人服务的,像你们这样,成了人服侍房子了。云不只是说说而  相似文献   

2.
朋友两口子都在乡下上班,很少到城里去。几年前,虽然城里房地产炒得相当火热,由于他们全家都住在乡下,所以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但他们的宝贝女儿要到县城上中学了,孩子上学,在城里没有家怎么办?买!朋友倾其所有,甚至举债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朋友把买房的经过告诉我后,我立即感觉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烦恼,都是我们自己去“找”的,是我们自己敞开门让烦恼一步步靠近的。  相似文献   

3.
房子不是家     
安宁 《思维与智慧》2011,(12):36-37
我们是房子的什么人吗?主人,房权证持有者,借宿者,路人甲,或者旁观乙? 都不是,在这样一个疯狂抢购的时代,我们只是房子急红了眼的孙子和儿子,对这个掌控了我们一生命运,并耗尽了我们大部分心血的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4.
修身与修心     
释学诚 《法音》2015,(3):26-33
<正>一、心外求法迷失生命价值修治身心成就智慧人生《诸法集要经》云:"一切有为相,皆归生住灭。"一部车、一台电脑,乃至我们的房子,用久了就会坏,就需要修理。也就是说,世界上任何一种存在形式,都有生、住、灭无常变化的特点。人是由身心两部分组成的,从少年到青年,从壮年到老年,人的色身在不断变化,内心也在不断变化。人都有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所有人都希望得到快乐,祛除痛苦。那么,怎样让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越来  相似文献   

5.
想不想住的房子宽敞明亮且能开窗观海?回答肯定是,想,做梦都想!但在房价高得让人咋舌的时候,许多人是不敢想的,顶多是看着这样的房子流流口水罢了。但同学老牛却拥有了一套这样的海景房。  相似文献   

6.
《佛教文化》2011,(4):118-119
编辑老师您好! 人活着为什么,什么是我们追求的幸福,我现在越来越糊涂。 大学毕业快十年了,在同学眼中,我无疑是非常成功而幸福的。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负责管理一个部门,几十号人。妻子很贤惠,非常理解和支持我的事业。儿子也很聪明,现在上小学,功课也不错。房子、车子,好像什么都不缺。  相似文献   

7.
该与谁为邻     
正说起邻居,忽然想到买房的局限性。买多好的房子,包括水景、会所与林荫道,都没含邻居。与人为邻,比包办婚姻还生硬,摊上谁是谁,一般就没得选。但如果可以幻想一下,拉一个单子,你想与哪些人为邻?我的答卷如下:一、杜甫。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杜甫幽默、睿智,熟透了。大官李炎上他家做客,酒喝没了,跟邻居借:"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多真率。与他为邻,酒要备足,最好备一  相似文献   

8.
张先生和张太太都是那种争强好胜的人。他们俩月收入保持在6000-8000元。虽然目前居住的房子是小了一点,但是两室一厅的房子对三口之家来说已经足够了。以前夫妻俩从未感觉到有什么压力存在,周末把孩子送到外婆家,他们俩还经常邀上一帮朋友泡吧或者是唱歌,电影院出了新片后,他们俩总爱去看,才不管票价有多贵呢!用他们自已的话说,工作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享受生活。一直以来,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一对,如果不是那天张先生带着张太太到自已的同事家里做客,他们永远都不会想到给自已添加压力。那天,张太太看到别人家里150平方米的复式楼。精致的装修和考究的家具,非常羡慕。她一想到丈夫的同事和丈夫收入相当,而他的妻子还没有自己收入高,他们尚且能够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而自己一家三口住的却是80年代建的老房子,房型不好,光线也不好。这一夜张太太失眠了。第二天她就要张先生去打听他同事家买房花了多少钱,装修是怎么弄的。  相似文献   

9.
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乐观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能看到一个机会。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人自我心理暗示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他的引导下,这10个人都成功地穿了过去。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昏  相似文献   

10.
崔元荣 《天风》2007,(1):27
基督徒赚钱,似乎是一个禁区。相当一部分的讲道人(至少是基层教会),都在警戒弟兄姊妹不要忙于去赚钱,并鄙视世俗上的人去赚钱的可悲性。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商品社会,小到油盐醋酱,大至购车买房,都离不开货币的运作。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要和钱打交道。问题在于怎样去赚钱。俗话说:“君子爱钱,取之有道”。我们基督徒只要赚钱的渠道合法,以勤劳致富的理念去赚钱,是符合神的心意的。圣经教导我们说:“懒惰人哪,你要  相似文献   

11.
穷人的创意     
假日,我去拜访一位老乡。两年前,我去过这位老乡家。那时,他刚买房准备与女友结婚。说是新房,其实是一套二手房。房子原主人搬走时,粉刷的墙壁开始剥落,斑斑驳驳。  相似文献   

12.
与你为邻     
在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按揭了一套房子,请了一个小公司简单装修了一下,就住了进去。早上,开门去上班,恰好对面的门也开了,露出一张年轻的脸。似乎在哪儿见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反倒是对方满脸堆笑:是您呀,世界真小,我们以前就做过邻居的呀。  相似文献   

13.
走出舒适圈     
导师是一位很优秀的教授,那一年他带了我们八个研究生。明天我们就要各奔东西,走向工作岗位。教授请我们这些学生聚餐话别,也可以说是给我们上最后一课。吃完饭,我们请教授赠言。教授没有说话,而是在一张大白纸上用笔画了一个圈,在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  相似文献   

14.
平房的生活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子很偏僻,在城郊,出门就是一望无际的田地。房子也不大,三间小平房,院子几乎没有,抬头只能看见一块长方形的天空。  相似文献   

15.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作爱地巴的人,他每次一和人争执,就会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他的房子和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他还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相似文献   

16.
袅袅炊烟起     
正炊烟的根在乡村,乡村的魂在炊烟,炊烟是乡村生活的特有标志,有炊烟的地方就定会有一处或大或小的乡村,静静地卧在那里。我的故乡也就是其中的一个,它曾经静静地卧在丹江岸边。故乡,尽管是土坯房子,但是规划整齐,这是"后靠"的功劳。我认为,每一次搬迁,都是一种进化,至少是从无序到有序。中国人建房子讲究风水,一般都坐北朝南,村庄也不例外。有趣的是,我们那里的人修锅台  相似文献   

17.
不套住自己     
在新修的小区散步时,碰上一位熟悉的老教授。我问他住第几栋,老教授说:当初没要房子。我有些奇怪:这片电梯房是单位采取私房联建的方式建成的,每平方米1850元,外面的商品房每平方米至少是3600元,就算是拿了指标去卖,180平方米的房子少说也能赚到二十五六万元,老教授怎么说放弃就放弃了呢?我问老教授“不要”的原因,老教授说:两个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并且都有自己的房子,  相似文献   

18.
家是一首歌     
家是什么?我觉得,它不只是一间或几间房子。虽然每个家都需要有自己的房子,但如果仅仅有房子,同旅馆又有什么差别?家是人与人之间靠婚姻关系与血缘亲情联结起来的生活单位。家是夫妻用感情和心血建造起来的场所。在这里,情可以是淡淡的,但绝对是真挚的;在这里,两个人可以有许多不同,  相似文献   

19.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20.
玛丽的心     
玛丽就住在我们对面的街上,她是一个安静得甚至有些孤僻的人。她很少离开自己的房子。她没有小孩,没有丈夫,甚至没有前来拜访的亲戚朋友。玛丽经常因为她丑陋的外表、肥胖的身形和矮小的身材而受到周围人的嘲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