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超中 《中国宗教》2018,(12):54-55
道教和中医学都是我国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当代的语境中也都面临着原创发展的问题。对中医学来说,《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医药基于自身发展规律的自主发展,但是也有学者指出,该部法律的有关条文和中医药的原创精神之间尚存在一定距离,因此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2.
用原创精神讲好中医药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科学或哲学阐释并没有使中医药摆脱为其合理性辩解的“被动”局面,而建立以故事阐释原创的新视野,有助于培育中医原创思维,促进中医药的“文化转型”及其发展,并由此能够真正转变政府决策的心态,引导整个行业通过发挥原创精神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医学贯穿“医乃仁术”的人文主义精髓.本文就中医儿科学中独特的诊疗方法、用药经验、预防护理以及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对中医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现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挖掘、研究重塑中医学的人文精神,对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促进中医药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院校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青年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等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中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人文哲学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探索中医学的现代发展等,对广大师生均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青年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影响了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等大学校园文化精神的形成.中医院校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应贯穿于中医学科教育的全过程,处理好几个关键性问题:构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人文哲学基础;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把握中医学的思维特征;探索中医学的现代发展等,对广大师生均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中医药的发展路径上,前人做过许多探索;复古守旧、中西汇通、全盘西化等通通失败。在中医药新的发展历史时期,需要在继承、扬弃与吸收之间寻找平衡,保持适度的张力。中医药不缺继承的基因,继承时应以精神文化为核心,防止复古倾向;扬弃时应以新旧范式转化为目标,但要摒弃革命性思维,扬弃过程涉及解构与分析,继承在先,扬弃在后,顺序不可颠倒;吸收时要保持主体性,摆脱路径依赖,构建中医学自主性知识体系;在继承、扬弃和吸收之外,还存在创新问题,之间的联动,一起构成中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科学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后殖民批判关于科学认识论、方法论问题的观点,讨论了中医药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问题,认为中医是对生活世界和主体性的回归,是另一种科学或文化范式,中西医都是各民族原创的具有同等地位的元叙说方式和文本。  相似文献   

8.
探讨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从奠立到演进都依托于传统文化并与时谐进。传统文化是蕴发中医学的土壤,中医学的理论及其发展和中国哲学、民族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判定等共生共进。中医学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知识和创发资源,《易经》的天运智慧使临床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医学理论只有靠传统文化才能准确解读。中医学在近代曾数历劫波,历程表明,缺失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难关,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时中医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9.
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中医药研究人员苦苦思索着中医学的本质,探索着中医学的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医学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回顾和总结现代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我们认清中医学的发展形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中医学的生存和发展,中医药研究人员苦苦思索着中医学的本质,探索着中医学的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医学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回顾和总结现代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状况,有利于我们认清中医学的发展形势,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是从奠立到演进都依托于传统文化并与时谐进.传统文化是蕴发中医学的土壤,中医学的理论及其发展和中国哲学、民族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判定等共生共进.中医学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知识和创发资源,<易经>的天运智慧使临床经验提升为理论.中医学理论只有靠传统文化才能准确解读.中医学在近代曾数历劫波,历程表明,缺失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难关,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之时中医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向型文化"的特点,中医学是内向型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产生了独特的生命观、疾病观和治疗观,在认识方式上也体现了"体知"与"认知"的统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独立存在的原因,这一特点也造成了中医学优势与困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体现了内外型文化相融的趋势,中医学的内向型文化特点在构建新的医学模式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内外型文化的相互协同,可以更好地认识生命和疾病的复杂性,产生更优化的疾病分类系统和更优越的治疗方法,推动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不仅是传统文化,更是治病救人的传统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史已经证明,世界上没有万古不变的科学,科学总是不断地汲取新的东西而随时抛弃那些过时的东西,中医药学也不应例外。在医疗市场中,中医药必须有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生存与发展。针对中医日渐式微的局面,从中医药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等我国中医药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医药所处的市场环境,并结合近现代中医药的发展历程、中医临床现状等方面,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是中医生存与发展内在需求的观点,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固有的治疗手段似乎已达到一个瓶颈,传统中医药虽有一定疗效,但仍处于从属地位,如何选择恰当时机干预肿瘤,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当代中医学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中医学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及目前中医药抗肿瘤现状,探讨选择最佳时机在中医药抗肿瘤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并初步认为中医药抗肿瘤最...  相似文献   

15.
浅析当前中医药抗肿瘤最佳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目前固有的治疗手段似乎已达到一个瓶颈,传统中医药虽有一定疗效,但仍处于从属地位,如何选择恰当时机干预肿瘤,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当代中医学应当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中医学对恶性肿瘤的认识以及目前中医药抗肿瘤现状,探讨选择最佳时机在中医药抗肿瘤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并初步认为中医药抗肿瘤最佳时机在于干预肿瘤病因及肿瘤早期病变。此外,笔者结合目前临床中医药最佳时机抗肿瘤可能存在的不足,提出简要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现象是一个中性的概念,但涉及文化的继承、弘扬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价值判断,梳理中医学积极的价值体系应是中医的人文文化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探索治病规律、治病原理的特质决定了其自然科学属性。对于中医学无论进行怎样的人文文化研究,都不应当排斥对中医的科学文化的追求。对于中医学进行人文文化研究应当避免各种科学名义的干扰,同时也要避免用人文文化的研究方法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中医学的科学研究应当与其积极的价值体系相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医时间观是中医药理论建构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之根基,如果不了解时间意识的构造性和民族文化特征,就不能在本质上理解中医药理论的建构与相应民族"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方式的关系,也就不能在最源始的意义上来领会什么是中医学的真理。借助现象学方法,还原分析了中医时间观的意向构造及其立义特征,阐述了时间意识结构与中医药理论建构的关系,以及探讨了中医时间观的哲学意义与现代价值,这一工作将有助于透彻了解中西医之争的困惑在元哲学上的根源。  相似文献   

19.
中医学是特殊的认识成果,在其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特殊的认识论原因,也一定存在可循的规律。从认识对象、实践活动、主体认识结构和认识建构过程对中医学特殊认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论述,力图揭示出中医学的认识论原因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融合了广博的实证内涵而且浸透了传统的文化气息,实现了文化、理论、技术三个层面的包客.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灵魂,需要传承,是医术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医术是医学实用技能,需要创新,医术的创新是中医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创新中渗透着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医术和文化互通互用,是中医学健康发展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