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作为生存的策略是人类进化中自我完善的文化工具。人性缺陷是道德存在的前提,自我意识是道德生成的基础,追求自由是道德实现的主要目标,生产力状况是道德演化的决定因素,实现信任是道德建构的核心任务。随着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生存能力的增强,人类的发展面临着不同的矛盾与冲突,道德建构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手段和途径。依据社会信任的实现方式,我们可以将道德演化的历史阶段划分为自然伦理阶段、经验伦理阶段、制度伦理阶段和技术伦理阶段。  相似文献   

2.
道德的产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是有自身规律的。那么道德社会作用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呢?本文试从道德作用的历史演变作一个简单分析。一、道德作用的决定性阶段。伦理学史研究证明,道德比其它社会意识早形成若干万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阶段,即古书中所讲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共产主义道德概论》(刘启林著)一书中指出:“在政治出现以前,原始社会的秩序是由简单的道德习惯来维持的,……那时的道德观念和规范是统一的,没有阶级性的”。这就是说,在人类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意识要比政治意识产生早,它独立地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这就是道德起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论道德建设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将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伦理学范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 ,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 ,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 ,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道德领域里,意志自由的真正含义首先是指道德主体对道德规范必然性的认识。“善”以“真”为前提,道德主体的意志自由只有认识和把握了道德规范的必然性才是可能的。从认识论角度,可以把道德主体意识划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道德建设论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将道德建设作为一个特定的伦理学范畴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道德建设是促使道德进步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道德的理论建设是前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道德教育是基础,职业道德建设是主体.道德建设系统的开放性特点要求经济、政治、法制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要实现这个要求就必须建立健全的伦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在大力弘扬我国古代传统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革命道德传统.中国革命道德源生于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取决于共产党人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所积淀和流传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革命道德产生的历史前提,革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其产生和形成实现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史上空前的革命性变革,它同古代传统道德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是在对古代传统道德扬弃和超越的前提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以德治国与中国社会资本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水准和社会资本的下降,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方式能够使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力量相互协调并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消弭潜在的社会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克服社会资本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根本要求。社会资本建立和积累的基础在于具有富足的社会道德资源,“以德治国”为当代中国重新整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资源提供了前提。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道德资源富足与协调,从而使政府、社会与个体能够协调有效地实现各自的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学术界和宗教界的一些学者认为我国存在着社会道德危机,原因在于中国人没有信仰,因而需要发挥宗教的社会道德作用,需要建立一个"信仰中国"。这些观点不仅逻辑前提是不成立的。而且推理也是站不住脚的。其错误在于三个方面,分别是道德起源神圣化、世俗道德神圣化和道德功能神圣化;并且其逻辑前提.即"社会道德危机论"也是不成立的。根据唯物史观。社会道德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物质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年2月第一卷第一期载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亚列克桑德拉·雅辛斯卡-卡妮娅博士《民族身分和世界社会的形象:波兰问题》一文,在“道德发展和民族身分”一节中认为,道德意识和身分结构的发展理论,可以分成如下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相似文献   

10.
道德他律:我的道德重建的社会政治前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的道德处于社会性解构之道德境遇中,道德他律是社会道德重建的基本方式。道德他律的存在主体是国家,实践主体是政府。政府要担当起道德他律的社会重任,其前提是政府要成为道德的政府并获得其道德的道德形象和引导力量。这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在普遍人道、平等、公正的政治原则和政府道德优先的道德原则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权力分散、制约、均衡的权力分配原则和小政府大服务的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1.
人权与道德     
王锐生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撰文认为,作为上层建筑因素的人权以经济状况为其现实基础,它同时又受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其中包括道德的制约。人权与道德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人权的产生以一定的社会道德状况为前提,而人权的产生和实现本身反过来又标志着和推动着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人权的每一点进步都意味着社会道德的进步。把人权的根据归结为抽象人性,从而片  相似文献   

12.
现代以来,道德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迁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依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现代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现代、后现代和超现代三个阶段,主客两分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分别是这三个阶段蕴含的思维方式。与这三种思维方式相对应,形成了绝对道德、相对道德和生成道德三种前后相继的现代道德形态。  相似文献   

13.
当前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与长期忽视道德信仰的培育和倡导直接相关。道德信仰是人们对社会倡导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所持的极度信赖和遵从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倾向,具有整合道德品质的功能。道德治理是道德信仰养成的现实前提;道德信仰是道德治理的精神基础。道德信仰培育,需要在正确认识和理解其极端重要性的前提下,立足于培养人对于道德的尊重和敬畏感,把创新道德教育和厉行道德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道德判断力作为其理论的渗透点,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验分析,创立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在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 道德判断力图式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核心。科尔伯格首先从认知发展心理学角度去描述他的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发展是认知心理发展的一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后者的支配。因此,科尔伯格断言,人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社会占主要地位的道德,即社会主体道德,只能是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道德。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合理性的深刻社会基础。从更高的道德立场来审视,它的内容也许不那么崇高,但它适应于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必然在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道德建设目标只有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出发,才能逐步将其提高到理想的高度,缺乏可行性这个中间环节,任何崇高的理想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视阈中,共同体作为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内含道德要素,而道德作为共同体的本质和纽带则是共同体生活的自然结果。共同体不但生成社会意识从而形成人们价值与行为的道德共识,而且塑造生活世界从而形成道德行为的赏罚机制,还衍生社会关系从而形成普遍化与多层次的道德文化,这使之成为道德生成与发展的前提性基础。依据道德的经济社会制约性原理,自然共同体产生朴素的集体主义道德意识,虚假共同体衍生阶级或个人的本位主义道德,真正共同体生成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集体主义道德既是生产社会化时代利益整合的客观结果,又是人的社会本质与整全个性的德性复归,还是人的道德自由与道德自觉的逻辑前提,具有坚实的社会、历史与价值合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族道德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人类道德的真空——前人类社会的道德失范;民族道德的雏型——氏族道德;氏族道德向民族道德过渡的桥梁——部落道德;民族道德的形成——民族道德等几个阶段。在人类民族道德史上,氏族道德是起点,部落道德是中间环节,民族道德是基于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而生发出来的。抑或说,民族道德是踩着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的肩膀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民族道德的产生大致经历了人类道德的真空-前人类社会的道德失误;民族道德的雏型--氏族道德;氏族道德向民族道德过渡的桥梁-部落道德;民族道德的形成-民族道德等几个阶段。在人类民族道德史上,氏施道德是起点,部落道德是中间环节,民族道德是基于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而生发出来的。抑或说,民族道德是踩着氏族道德和部落道德的肩膀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有其特殊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其发展中大体经历三个基本阶段:(1)作为被统治阶级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产生、形成和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武器和行为规范的阶段。这时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战略任务,是为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服务。(2)作为统治阶级或领导阶级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普遍发展、逐步在金社会取得领导和支配地位的阶段。这时共产主义道德获得了国家政权的支持,在全社会获得了公开、合法的宣传和教育阵地。(3)作为未来金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成为共同行为准则时期的共产主义道德。这时的共产主义道德,已逐步摆脱了阶级道德的性质,成为全社会进步人类共同的道德。这三个阶段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就其本质属性和基本原则来说,由头到尾是一以贯之的。从作用和影响的范围来讲,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更深广。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道德判断发展及其与家庭亲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根据吉伯斯等人(Gibbs,etal,1992)发展的社会道德反应测验(SRM-SF)对我国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处于二、三转折阶段,以第二阶段为主,未达到成熟水平;中学生处于第三阶段;大学生处于三、四转折阶段,已有相当程度的第四阶段倾向,大多数大、中学生已达成熟水平。本研究还考察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与其家庭亲密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