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主教的道理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爱。天主教的法律即天主十诫,可以总结为一个字,仍然是爱。 天主十诫的总纲为: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即爱主爱人。 圣若望宗徒说:“天主是爱”。天主因为爱才创造了宇宙和人类,人是天主的肖像。所以,爱在天主教会中是至为重要的。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天主教的爱德观。  相似文献   

2.
天主是爱     
天主本体是爱,天主唯一,所以爱也唯一。即谓天主以外没有爱,爱九九归原是天主。天主是爱,就有爱之间的双方,即该有爱与被爱。这一爱之间的双方只能出于天主和本体,因为天主唯一,只有一个,绝没有两个天主彼此相爱的道理。由圣经得知天主本性唯一,却有三位:圣父、圣子、圣神,父爱子、子爱父、父子间的爱是圣神。父对子,子对父,圣神对父子,彼此永远相对爱。这一爱是永远绝对存在的相对爱,是天主以外一切有源头的爱的根源。天主是以他向外的爱的作为,来启示他向内的爱的生活。天主既以他向外的爱作为来启示自己。人也就只有由把向外的爱的作为来…  相似文献   

3.
“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我们看见了他的光荣,正如父独生子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我们知道,全部圣经是天主自我的启示,也是昭告我们全人类得救的讯息。在天主的救恩工程中,无论是创造、救赎、还是圣化,这一切都是出于天主的爱(罗5:8—10)所以,伟大的教父圣奥斯定说:我们的存在是由于天主的善良。  相似文献   

4.
天主是爱。他出于爱而创造了这美好的世界和我们人类,更出于爱而派遣其圣子耶稣基督降生成人,救赎陷于罪恶的世界,以其苦难和圣死为我们作了赎罪牺牲,使我们人类获得不敢想象的天赐救恩,而成为天主的儿女,天国产业的继承人。天主就是这样爱了我们,同时也要求我们基...  相似文献   

5.
教会所信仰的天主是三位一体的天主,即第一位天主圣父,第二位天主圣子,第三位天主圣神。三位一体的天主不是三个天主,而是一个天主有三位。三位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就是说:父、子、圣神享有同一的天主性,即本性上是同一的天主;但位格却彼此独立,即父不是子,子不是父.圣神不是父或子。天主三位之间的关系是爱的共融关系。由于爱,父生了子,子又将这种爱反馈给父,父与子之间的互爱共发了圣神,所以,天主的本质就是爱。  相似文献   

6.
在圣经中,爱这个字,出现的次数非常多。然而,天主降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爱。若望福音告诉我们:“天主竞爱了这个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若3:16)  相似文献   

7.
天主是爱     
宽容、理解、忍耐, 舒心的日子健康愉快。 嫉妒、忿恨、理怨, 每天的心情充满阴霍。 教友啊教友,敞开你的胸 怀, 让温暖的阳光走进来, 只要你懂得谦让真诚大 度, 美好的人生要多精彩有多 精彩。 天主是爱,天主是爱, 天主是你真正的依赖。 如果你明白要以爱还爱, 成圣的路上无限精彩。 良善、谦逊、信赖, 开心的岁月自由自在。 自私、冷酷、无情, 麻木的脸上缺少仁爱。 人们啊人们,端正你的心 态, 让和胶的春风吹进来, 只要你学会奉献善待他 人, 幸福的歌声要多豪迈有多 紊迈。 天主是爱,天主是爱, 天主是你唯一的所在。 如…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3,(2):21-22
Ⅰ.修道团体的共融基础 1.圣三奥秘:圣三内,三位相互毫不混淆,却又是一个天主的神圣奥秘启示我们如何在爱的关系中达到完善; 2.圣经中爱的诫命,参见《若13:34-35;若一4:21》。 Ⅱ.天主由于爱,为了爱而创造万物  相似文献   

9.
感悟圣诞     
全世界的人们欢呼雀跃庆祝基督的诞生,更是庆贺自己的新生,基督诞生是天主赐给人类的最大、最美好的礼物,是天主对子民无限爱的体现,他传达给我们以爱的精神实践宽恕和怜悯。基督的诞生驱散了黑暗与绝望,为人类带来了光明、新生和希望,他给了人类一次重生的机会,给了人在世赎罪的机会,宽恕了人类的骄傲和妄自尊大。天主创造宇宙世界,造人使其有尊严、自由和荣光都是天主白白的恩赐,而人却不珍惜它,最  相似文献   

10.
在天主圣三的爱中生活马百龄凯瑟琳·莫里·拉柯纳教授(CatherineMowryLacugna)离开人世一年了。我在圣母大学学习时,她是神学系最年轻的教授,她主讲“天主圣三论”。我因神学基础差,很晚才修这门课。在学习中,拉柯纳教授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教...  相似文献   

11.
默想(6)大罪你应当知道,你应当看到,离弃你的天主是一种灾害事。(耶肋米亚2,19) 第一端什么是大罪?大罪是恶中之恶,坏事中最大的坏事。从大罪的本身来说,它是世界上唯一的坏事,因为除了罪恶,其它坏事不一定是坏事。例如:疾病、贫穷、灾祸等,用超性的眼光来看,按照天主上智的安排,可能为我灵魂有好处。天主是无限美好的。罪是最凶恶的,最应当受人痛恨的,唯有罪,不是天主所要的。我应当怎样恨罪呢?你若爱天主,就一定恨罪恶;你爱天主十分,就一定恨罪十分;你爱天主万分,就一定恨罪万分。如果你爱一人一物,同爱天主一样,你就没有真正爱天主;如  相似文献   

12.
《三山论学记》中关于“天主”观念的文化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明末清初意大利来华耶稣会士艾儒略的汉语著作《三山论学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艾儒略与明末名相叶向高以及另外一位官吏曹学之间关于基督教中的核心概念──“天主”的探讨过程。艾儒略针对两位中国儒士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阐述了天主的涵义,其中包括形而上和伦理两方面。天主形而上的特性有若干层:天主是万物的本原;天主是造物者;天主是主宰者;天主是载行者;天主是人格神。天主在伦理学意味上的含义有:天主至善、至爱、至公、至明。本文的观点是:在这次对话中,虽然有因双方文化传统的差异而造成的误解、误读,但由于双方都本着虚涵对方的态度来进行对话,因而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各位弟兄姐妹,我们信仰的是谁?是天主。天主是什么?“天主是爱。”(若一4:8)不论我们信仰时间的长与短、信仰程度的深与浅、信仰地位的高与低,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信仰的精华之所在,那么,我们的信仰可以说是一种形式或不负责任的“偷生”。我们信仰天主,而天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圣经学习班的不断学习,教友们普遍认识到爱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爱是我们信仰中的精华,爱是基督徒的真正标志。我们知道,天主是爱,将来审判时就是根据我们在世时,有无爱人而下判决,而且人又是天主的肖像。圣若望宗徒说:“你看见的人不爱,而说自己爱看不见的天主,那是撒谎。”所以爱人是爱天主的具体体现,而爱天主则是爱人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亲情 爱情     
我们的天主是爱的天主;因着圣子,我们生活在天主的爱中(若9:10);爱的喜乐常存于我们内(若11);我们应彼此相爱(若12-15)关于“天主之爱”和“我们该以爱还爱并且彼此相爱”这些爱都体现在整部圣经里。爱是从天主出发的,人只是回应他的大爱;天主爱我们是无穷尽的,竟赐下了他的独生子,所以我们必须把爱天主放在首位,应超出爱世上的任何人,“爱人如己”是第二位。总之,人类应以“爱的行动”来见证天国的喜讯,以至纯的博爱之精神来接纳耶稣所派遣我们所有的人,当然包括自己的亲人和儿女。不可否认,人世间的亲情,最挚着的爱情莫过于父母爱自己的儿…  相似文献   

16.
六月是耶稣圣心月。慈母圣教会要求我们特别恭敬耶稣圣心,因为耶稣圣心是爱的泉源,是教友生活的中心。让我们因耶稣圣心之爱,上爱天主,下爱众人。  相似文献   

17.
请尊重神父     
神父,一个尊贵的称呼;司铎,一种神圣的职务。司铎是谁?他是“天主的人”(弟后三17)。圣依纳爵曾在给小亚细亚的教会团体致信中说:“你们必须尊重神父如天主的长老团和宗徒团,没有他们,就没有教会。”所以我们作为一名爱主敬主的教友,首先要尊重我们的灵魂之父一神父。  相似文献   

18.
应以善胜恶     
《中国天主教》2000,(3):1-1
有一个经师听见了他们辩论,觉得耶稣对他们回答的好,便上前来,问他说:“一切诫命中,那一条是第一条呢?”耶稣回答说:“第一条是:‘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城命比这两条更大的了。”那经师对耶稣说:“不错,师傅说的实在对;他是唯一的,除他以外,再没有别的;应以全心、全意。全力爱他,并爱近人如自己,远超过一切全活祭和牺牲。”耶稣见他回答的明智,便对他说:‘你离天主的国不远了。”从此,没有人再敢…  相似文献   

19.
一、亚当与诺厄:亚当是天主创造的第一个人。天主喜悦自己所创造的人,因为,天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人,并“降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牲畜、各种野兽、在地上爬行的各种爬虫。’天主说:‘看,全地面上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树,我都给你们食物;至于地上各种野兽,天空中的各种飞鸟,在地上爬行有生魂的各种动物,我把一切青草给它们作食物。”’(《创世记》1:28—30)亚当在天主造的乐园里,为天主修理看守所造万物,尽享伊甸之乐。  相似文献   

20.
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谷16:15-16)天主是爱,世界是天主爱的分享,尤其是我们人类,更是天主的肖像。天主是爱的根源,也是万物的根源。我们每个人,每一个受造之物都来自天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