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州湾镇回回与清真寺王洪明复州湾镇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南渤海之滨,面积189.47平方公里,人口44039人,有汉、满、回、锡伯、蒙古、朝鲜等六个兄弟民族,汉族占90%,回民仅有317人。最早来此定居的是李姓回回,于1827年从河北沧州一担挑迁移到原...  相似文献   

2.
正元代有关回回人的史料颇为丰富,但是有关回回人宗教生活的史料却非常缺乏,以至我们对于元代回回人的宗教状况的了解一直是非常有限的。元代诗人张昱,元亡后不仕,作组诗《辇下曲》一百零二首追忆大都、上都两都见闻,其中第八十七首有关回回。(1)此诗收入张昱的两种诗集——《张光弼诗集》和《可闲老人集》,其中《四部丛刊续编》影明抄本《张光弼诗集》云:  相似文献   

3.
一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常遇春攻占元大都北京城,缴获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这些文献资料中“惟秘藏之数百十册,乃乾方先圣之书,我中国无解此文者”。所谓乾方先圣之书,就是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写成的伊斯兰教经典和天文星象学、历法学等科技书籍,这些书籍只有“回教”人能读懂。朱元璋爱惜人才,器重回回学者,于国都南京特设回回钦天监。“洪武二年四月征故元回回司天台官郑阿里等十一人至京”①。“明洪武十五年九月诏翰林李、吴宗伯同回回大师马沙亦赫等译回回历”②。到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回回钦天监虽然…  相似文献   

4.
回回民族簡称“回族”,回族人民通常还自称为“回回”。回族的人口現約400万,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回族居住很分散,又和其他兄弟民族主要是和汉族人民杂居。关于回回民族的来源,虽然还有着各种不同的見解和意見,但許多史料說明,它是由元代进入中国的中央亚西亚各族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唐宋时代来中国經商而居留下来的少数阿拉伯人、波斯人的后裔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回族人民,讀了“中国穆斯林”第三期有关批判“天下回回是一家”的文章以后,我认为白寿彝先生等人所著的“回回民族的历史和現状”一书里,有些說法是值得討論的。該书第一章第二节回回民族的特点里,有这样几句話:“回回的民族自觉感是很显著的,这經常表現为族內的团結。回回常說的“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見面三分亲”,就足以表达这种情感。有人批評“天下回回是一家”,說这缺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由冯福宽、杨连福主编,冯福宽的新著《丝绸之路上的回响》最近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公元七世纪初,一批又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陆续来到中国。这些回回先民,还有蒙元时期来到中国的回回先民(中亚、西亚各国、各族穆斯林),在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高起点上走进了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7.
浅谈纳古乡的妇女经堂教育纳兰珍伊斯兰教是回回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回回人到哪里,伊斯兰教也就相应地传到哪里。云南回族的奠基者,伊斯兰教的开拓者——元代杰出的回族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入滇开发治理云南,大批回回随之进入云南,有的出任地方官员,有的从事经贸活...  相似文献   

8.
札马鲁丁在天文地理学方面的贡献吕患成札马鲁丁,又译札马刺丁,生卒情况不详,中国元代回回天文、地理学家,精于历算。《元史·历志》称他为“西域札马鲁丁”。国内学者有两种认定,一是中国少数民族,而且是回回人;也有的说是波斯人或阿拉伯人。当然也有使用《元史》...  相似文献   

9.
浅谈纳古乡的妇女经堂教育纳兰珍伊斯兰教是回回民族全民信仰的宗教,回回人到哪里,伊斯兰教也就相应地传到哪里。云南回族的奠基者,伊斯兰教的开拓者——元代杰出的回族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入滇开发治理云南,大批回回随之进入云南,有的出任地方官员,有的从事经贸活...  相似文献   

10.
元代回回食品与西域茶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元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不同民族因经济类型、文化背景的差异,其饮食内容和方式也相互有别。在元代文献中,可以看到汉儿茶饭、回回食品、女直食品、西天茶饭和畏兀儿茶饭等诸多饮食名称。可以说,多民族饮食内容并存,是元代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时东迁回回人散居中华各地,其饮食内容亦逐渐为中土人所熟悉,许多西域食物和菜肴乃为蒙古、汉人所青睐,一些饮食佳品甚至成为王公贵族、内府御宴的桌上餐。在元人记述中,回回人饮食特点主要表现为:以食牛、羊肉为主,“俗不食猪”;主食面粉、米、豆类等;其食品常加以胡桃仁、松仁、桃仁、榛仁等各…  相似文献   

11.
庄河县地处辽东半岛,约有回族1000多人,主要聚居在青堆镇、县城两地,青堆镇约有800人。青堆镇是辽东半岛的古镇之一,至清时已是黄海岸较繁华的商埠。明初始有回回涉足此镇,他们以经商为主,至明中晚期,这里的回回已有几十人。他们在紧靠集市的西北处修建了清真寺,先建了三间草堂为礼拜堂,后又陆续建了沐浴室、南北讲堂。  相似文献   

12.
香港信善玄宫和信善紫阙玄观慰问清远市特困户1996年2月10日上午,由香港道教信善玄宫和信善紫阙玄观组成的春节慰问团来到广东省清远市白湾镇将20000多公斤大米,600多件御寒衣服以及一批糖果和10000多元慰问金,分别赠给白湾镇的500多户"五保户...  相似文献   

13.
正回回历法一卷(明)吴伯宗译明洪武十六年(1383)内府刻本明太祖朱元璋重视回回天文历法,在他的支持下翻译了回回历法与其他一批阿拉伯天文著作,设立了南京鸡鸣山的观象台和回回钦天监,使回回历法在明代占有一席之地,并与大统历长期参用。回回药方三十六卷明初写本本书是重要的汉文回回医药古籍。从目录来看,全书应包括内、外、妇、儿、骨、烧、神经、皮肤、精神等科的治疗手册,分类繁细,收罗宏富。  相似文献   

14.
围场地处河北省的最北部与内蒙古接壤,是塞北山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历史上,它是北国商道上的重镇之一,特产牛羊、毛皮、山珍等。早在蒙古成吉思汗时期,这里就是回回商旅活动的地域,元初成为开平城(元上都)的“腹里”直接受回回人执掌,围场则是元中央屯兵牧马...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历史上,回回民族的先民们在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着自己的语言,即阿拉伯、波斯以及中亚各穆斯林民族的语言。随着与汉族交往的日益频繁和回族中国公民身份的确立,其语言也逐步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回回人学会了汉语,丢掉了母语。明朝的‘禁胡’政策加速了回回语言的汉化进程,使回族语言最终形成。但是,由于内部交流及宗教生活需要等因素,回族语言中仍然保留了大量阿拉伯语词汇,现将其中部分词汇及其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供有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一地回回坟墓的考察,是了解伊斯兰教在该地区兴衰变化的途径之一,也是了解回回民族在该地经济、文化、生活等情况的一个窗口。 粤、闽、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曾是回回的集居地,伊斯兰教就是首先从这些地区进入中国的。这里不但有许多著名的清真  相似文献   

17.
学界对元朝政府管理回回人清真寺的方式多有探讨,但对明朝管理清真寺的方式关注不多。本文从明代遗留下来的清真寺札付等文献入手,探讨明朝政府对清真寺的管理方式,以及在此管理方式之下的清真寺如何利用这一制度获取生存之道,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得到新的发展。本文认为,明朝建立之后,面对元朝遗留的大量回回人以及由西北边疆内附的穆斯林,通过在两京敕建(赐)清真寺或给予清真寺敕封,并由礼部颁发札付的方式,表明自己对为国效力的回回人的肯定态度,而清真寺之敕建与礼部札付之颁行为各地清真寺谋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提供了可资利用的制度资源,各地清真寺援引两京敕建(赐)清真寺的管理方式获得官方认可,在地方社会中合法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元代答失蛮的地位及回回哈的司、回回掌教哈的所的设置与职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并以此说明元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深入传播.  相似文献   

19.
《回回药方》是一部回回医药方书,系明代手抄本,现存北京图书馆,由于目录上佚,故不知作者称名及有关情况。原书共36卷,现存目录下,卷12、30、34共4卷,大约为原作的九分之一。因此,这部书虽只残存4卷,但却为我们了解回回医学,研究中国—阿拉伯医药文化交流史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山东济宁清真东大寺现存一块署"时天顺三年"的石碑,除刻有中文外,亦有波斯文、阿拉伯文、突厥文记事内容与"芳名"记载。之前虽有人关注,但因语言不通等原因,一直乏人研究。笔者亲自探访此碑,碑无法做拓,特以单反相机拍摄高清照片。本文依照片将石碑两面内容全部转写出,并翻译成汉语。继而对该碑铭所涉书法装饰、使用的语言、该清真寺的修建年代及当时清真寺三掌教内容以及涉及的大量"哈吉"人名、"汗八里"籍贯人名、克什米尔与印度籍人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初步认为该碑铭体现了当时回回人华化的过程,体现了当时济宁地区回回人的多元状况,是一件重要的运河沿线文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