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孔子基金会主办、威海市社科联和威海市历史学会协办的“中、韩、日、越1993年孔孟荀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于8月27日至8月31日在海滨城市威海市圆满召开。出席此次国际学术盛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四十人,台湾学者七人;韩国学者九人;日本学者五人;越南学者二人。这是一次完全由属于“儒学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的盛会,特别是越南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给会议带来了越南儒学和儒学研究的信息,这在中国还是第一次。中国孔子基金会常务副会长宫达非和威海市府领导先后在开幕会上致词,对与会的中、  相似文献   

3.
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武汉市湖北大学召开了由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和日本记号学会联合主办的东亚符号学研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汉字文化的意义”。到会的中国学者有国际符号学会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李先焜教授等35人,日本学者有日本记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主办 ,国际教育基金会、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杭州师范学院、宁波社会科学研究院参与合办 ,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孔子基金会、香港孔教学院赞助的“当代儒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4年 4月 2日至 6日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 1 2 0多位 ,其中港台学者 1 5人 ,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外国学者 1 6人 ,共收到论文 72篇。会议期间 ,与会学者围绕着“儒学的当代发展及其理论前瞻”的议题 ,展开了热烈讨论。(一 )当代儒学关于当代儒学的基本理论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乃至如…  相似文献   

5.
2004年11月18日至21日,“中国宗教文献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京都召开。来自中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奥地利、德国等国的学者26人在会上发表论文,并就中国宗教文献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笔者有幸参加这次会议,有几点感受。第一、国际学术界开始重视中国宗教文  相似文献   

6.
由辽宁大学日本所召开的“战后日本40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8月15日至18日在沈阳举行。与会者共70多人,其中有四位日本学者和一位香港学者。这次会议的显著特点,其一是国际性。召开日本问题研究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在我国这是第一次.会上海内外学者围绕战后日本政治、经济、文学,历史、哲学等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加深了对日本同题的认识,促进了学术发展,增进了相互闻的了解和友谊。其二是综合性,在我国,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阳光文明国际会议”于1989年10月28日在日本岐阜县高山市的大神宫国际会议大厅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世界24个国家的自然科学家以及人文学科、宗教学方面的著名学者,包括其他列席者,共500余人。中国学者罗国杰,方立夫、刘大钧三位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有关此次会议的情况,日本东京每日新闻社的《每日画报》周刊(89年12月3日发行)作了详细报道,现据该报道编译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7年6月25日—28日,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此次盛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等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巴西、新西兰、新加坡、西班牙、以色列、丹麦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学者共200余人。围绕“21世纪中国哲学与全球文明对话”这一主题,与会学者就如何发掘中国哲学尤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原创性贡献、如何对中国传统哲学智慧进行创造性的诠释与转换以及如…  相似文献   

9.
1988年4月1日至5日,关于德国哲学中人的问题国际哲学讨论会在武汉举行。这次讨论会是由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和《德国哲学》编辑部主办的,近百名学者与会。来自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法国、美国、瑞士、日本的九位教授和十位中国教授、学者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第十届退溪学国际学术会议于1988年9月14日至21日在南朝鲜汉城市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中国、美国、苏联、日本、南斯拉夫、澳大利亚、新加坡、民主德国、南朝鲜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100多人。由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辛冠洁教授率领的中国学者一行12人,是前往汉城的第一个学术代表团。她受到了隆重欢迎。  相似文献   

11.
赵仲明 《现代哲学》2007,(4):23-124
2007年4月3日至4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日本社会思想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日本东京中央大学骏河台纪念馆成功召开,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中国学者二十余人,与来自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名古屋大学、中央大学、大东文化大学、经济专修大学等单位的日本学者二十余人,以及来自日本各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好者四十余人出席…  相似文献   

12.
第1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1日至22日在韩国仁川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21人组成,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担任团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肖群忠教授担任秘书长.日本学者藤原素子、新加坡学者王永炳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中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于1991年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进行。应邀参加会议的日本学者是以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常务理事北奥三郎为团长的日本伦理学者访华团一行七人,其中包括著名的高桥进教授(前筑波大学副校长,现任目白女子大学副校长、日本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铃木博教授(日本东海大学经济管理主任教授)等人。我国方面参加会议的,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一些学者外,还有来自其他省市和其他部  相似文献   

14.
简讯     
2005年10月27-11月1日,我所张泽洪教授应邀参加“红河流域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在云南蒙自举行,参加研讨会的中方学者50余人,越南各大学、研究院学者50余人。研讨会探讨红河流域社会历史文化,张泽洪教授宣读了《唐宋时期云南地区道教的传播》论文。学术研讨之后中越双方学者分赴云南石屏、建水,越南老街、沙巴考察地方文化。(章宏)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丁培仁教授翻译的《中国近世道教的形成——净明道的基础研究》一书于2005年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日本秋月观1977年前十余年研究净明道的…  相似文献   

15.
由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佛学研究中心主办、香风谷宋智明纪念基金会赞助的"佛教与东亚思想传统"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9月17日-21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学者分别来自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德国、中国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共28人;提交论文论文27篇围绕"佛教与东亚思想传统"这一主题,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龚群 《哲学动态》2001,(10):15-17
20 0 1年 7月 2 4日 ,历时四天的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有 2 50人之多 ,其中港澳台地区和美、英、德、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者和中国大陆学者大约各占一半 ,超过了以往各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的规模。这次大会以“中国哲学与 2 1世纪的文明”走向为主题 ,点明了古老的中国哲学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命意义。大会围绕这一重大主题 ,从中国哲学的特点 ,在新世纪如何发挥中国传统哲学智慧的积极作用 ,如何深入研究与发掘经学与诸子学的原创性贡献 ,并揭示其现代意义与价值 ,以及对道…  相似文献   

17.
第二届国际中国哲学讨论会并国际中国哲学学会第二届年会,于1980年6月9日至6月14日在美国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大学召开。主办这次会议的是国际中国哲学学会和全美哲学发展学会。这届年会的讨论题为:中国和西方哲学中的深刻见解和真理。受到年会邀请的有中国、西德、法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以及台湾省和香港等地区的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一百余人。我国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教授、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逻辑学会理事詹剑峯先生接受了年会的邀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91,(7)
近几十年来,日本及欧美学者对中国佛教之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本期刊登的《日本及欧美研究中国佛教的概况》一文向我们展示了这方面的情况,对于了解佛教研究的国际动态不失为一份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两年一度的国际中国哲学会——第12届国际中 国哲学会,于2001年7月20—24日,在中国 北京顺利召开。这是北京继1993年主办第八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之后,第二次主办这一国际性 的中国哲学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学者约有300余位,他们分别来自祖国大陆、台湾 、香港、澳门地区和美国、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13个国家 ,是历届出席会议人数最多的一次。与会学者向大会提交的论文有250篇,有204位学者分别 在全体大会和分场会议上发言。本次会议共有4次全体大会,8次分组会议,共五十多个分会 场;分会场最多的…  相似文献   

20.
普遍伦理和亚洲价值国际会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哲学和伦理学处于 1999年 10月初在汉城召开了亚洲地区的“普遍伦理和亚洲价值” (Universal Ethics and Asian Values)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德、日本、马来西亚和中国及香港的 9位学者和韩国的 2 0多位学者一起就相关问题发表看法 ,展开评论。会议有两个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