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相糅合并以伊斯兰教中国化为终结标志的一种特殊文化,其文化载体是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这种文化因不同时代、不同地理人文环境及文化载体自身的诸多特性,而呈现出复杂性。这种...  相似文献   

2.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世界观的一个基本假定,其主要观点是“天地人宇宙万物乃以息息相通的有机整体”。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天人合一”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对这些不同的历史形态做多维解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和技术语境对此进行创造性转化,不仅可能使我们认识中国传统智慧的时代特征,而且还可以使我们发现中国传统智慧的现代价值、确立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战略基点。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孝道观与中国传统孝道观的互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父母与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在中国传统社会被推崇为“德之本”、“仁之本”,是“众善之首”、“人伦之始”,成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伊斯兰教中,孝是主命善行,人道之首,与天道一起成为伊斯兰教不可缺少的两大基础之一。从文化类别来看,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但两种不同质的文化在关于孝道的规范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相通,体现了不同文化关于人类基本问题思考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既然如此重视孝道,那么,其伦理内涵究竟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儒、佛、道三教并提,没有人觉得有什么本质不同,所争仅在是非;与此相应,是孔、老、释迦均圣,没有人觉得孔与释、老有什么本质不同,所争仅在高低。利玛窦来华,儒服传教,遂倡儒教非教说。利玛窦死,继任者立即认儒教是教,并由此引起中国基督教内延续数百年的所谓礼仪之争。在清朝末年的变法自强运动中,康有为企图访基督模式改革儒教。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复辟与反复辟斗争中,陈独秀等人力倡儒教非教说,为新派学者所接受,遂成为关于中国古代文化性质的定论。从那时到现在,一切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著作,几乎都在这个基础上立…  相似文献   

5.
说僧装     
佛教的服装文化同佛教的教义一样,传入中国之后就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及风情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由于流传的时间之久远,地域之广阔、民族之众多、及风俗民情的不同,地理气候的差异,使佛教服装在各个地区、民族形成各自不同的服装文化。因此,佛教僧人的服装无论从色彩、种类或形式差异等各个不同角度都体现出了佛教服装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资料。一、佛教僧装的历史渊源从佛教僧人服装的历史渊源来看,佛教僧侣的服装,根据佛教的制度,仅限于三衣。如果依照佛典,僧侣最初只穿一件“粪扫衣”,…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天津市安定医院(300074)刘建勋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人类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有所不同;不同的国家、地域、民族,由于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同步,其人群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亦有所差异。从历史上看,人类...  相似文献   

7.
任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都具有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中国戏曲作为中国艺术领域最为辉煌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最初的形态就具备“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与中国戏曲不同的是,中中国舞蹈自先秦以来,历经几千年的变化。都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尚庆飞 《哲学动态》2023,(2):118-12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推动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诉求。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立胜研究员通过撰写《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何以可能》等学术论文,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体系建构、学术研究范式的更新;通过组织举办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并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分会,推动学界开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学者将其视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被赋予这样两种不同的理解,这一研究出现了同一概念走向不同解读的复杂格局。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林元教授早在21世纪初就关注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发表了系列相关学术论文,并与他的团队撰写出一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本刊委托南京大学哲学系尚庆飞教授深度访谈刘林元教授,试图在进一步辨析“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的基础上,就其产生与发展机制、目标使命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23,(6):19-21
<正>坚持我国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更是中国基督教健康传承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督教从1950年代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到1990年代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从努力“促成一个为中国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国教会”到“建设与祖国面貌相称的教会”,再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探索没有止步,推进中国化的实践始终在路上,并在不同时期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为在新时代深入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从友 《天风》2010,(5):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10年4月10日上午,举行中国基督教两会与联合圣经公会圣经出版事工合作25周年纪念会。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司长郭伟女士,中国基督教两会和江苏、上海、浙江等内地的27位同工以及来自世界不同圣经公会的33位代表参加了纪念会。  相似文献   

11.
传静 《中国宗教》2023,(9):13-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精神。以下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一、佛教中国化的“守正”,是要在保持佛教的根本信仰、坚持正信正行的同时,适应时代、适应社会。佛陀为佛法的弘扬定下了“契理契机”的原则。“契理”是指保持佛法的核心理念和教法;“契机”是指实现佛法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应机施教。佛教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爱国爱教传统,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近代伪哲学变革,近代的几位主要思想家都曾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但相比之下,严复的贡献更大、更全面。可以这样说,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成就和不足、优点与缺点,都同严复有一定关系。他对中国近代哲学变革的影响是巨大而复杂的。中国近代的哲学变革,是在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中西文化交流融汇,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中国哲学走向近代化,开始创造性转化,明显受了西方哲学的直接影响。而近代“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这是严复在中国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一、深入阐述了宗教异化论的源头…费尔巴哈的宗教异化论的基本思想;二、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三、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思想,着重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思想与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异化论思想的关系与异同;四、对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进行了分析与评述;五、简要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宗教异化论的消极影响。通过这些分析,力图使人们对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的宗教异化论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同儒家文化的碰撞和融汇中兼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宽厚仁爱的诸多优点。但是由于伊斯兰教在历史上有老派———格底木,新派———伊赫瓦尼;在西北地区还有各类门宦教派,就是在一个门宦里也有各种不同道堂。虽然在认主独一的教义上是一致的,念、礼、斋、课、朝的五功也是相同的,然而长期的中国封建社会,落后的农村经济和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宗法制度也让各教派门宦保存了一些不适应时代的内容,影响了穆斯林自身的形象。历史上,也曾有统治阶级(如清朝)利用新旧教派不同,门宦利益各异,制造过伊斯兰教内部的斗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清真寺建筑艺术初探优素福·纳光舜清真寺,亦称礼拜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吉德”,意为“叩拜的场所”。中国唐代统称清真寺为“礼堂”,宋代称“祀堂”或“礼拜堂”。但具体就某一座清真寺而言,有许多不同称谓,如,怀圣寺、清净寺、清教寺、仙鹤寺、凤凰寺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没有导致(或产生)由物理学所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这一事实本身就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尽管历史上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促成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呢?本文打算证明中国的语言,尤其是古代的书写文字是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国语言和综合思维方式、哲学、科学以及政治的关系,来完成上述证明。 一、中国语言与综合思维方式 文化是思想活动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不可能不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思维方式又不可能不受思维外壳─…  相似文献   

17.
佛教源远流长,约在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五世纪诞生于印度,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内地。由于传入各地的派别、时间、途径不同,加之民族文件.及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三大系列:汉语系的汉地佛教、藏语系的藏传佛教和巴利语系的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冲突和融合,日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佛教在汉地流传、发展,在历史上出现了两次高潮:一是东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8.
庙会略论     
庙会略论陈星桥庙会,又称庙市,中国传统的市集形式之一。祭祖神灵的场所通称为庙,因此,庙会通常都是以佛寺、道观或神祠为中心,伴随着年复一年的定期宗教活动而进行的。而根据所依附的庙宇性质的不同,庙会的时间、名称、内容都有所不同。庙会的名称除了根据所在庙宇...  相似文献   

19.
揭开二千年的梦何云编者按:今年是传说中的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的纪念日。公元前2年,据说一位知识分子从外国使节那里听说了佛经,于是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汉地,从此中国的宗教又多了一种。关于佛教何时传入中国,学术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宗教禁忌》一书是中共中央统战部有关工作人员组织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学术专家共同撰写的一本介绍当代中国五大宗教禁忌的通俗读物。全书分五章,分别介绍了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禁忌的历史背景、发展变化、神学依据和基本特点。 作者根据不同的宗教、不同的禁忌,采取了不同分类标准,力求全面介绍。如佛教一章分别介绍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的禁忌;汉传佛教又分“对一切学佛者的普遍禁忌”、“对出家人的禁忌”、“对在家居士的禁忌”。如伊斯兰教一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