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咏月趣闻     
一年一句咏月诗五代后唐时,有一位诗僧,赋《中秋月》一诗,只得一句“此夜一轮满”,便不得下句。他冥思苦索,一年后才得“清光何处无”的下句。这竟令  相似文献   

2.
寒气尚重的初春,远没到满目枯荷的季节,不知怎的,心中总搁着李义山的那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追根溯源,源于一位叫枫林的笔友,在我去她家串门时,指着墨迹未干的宣纸让我品那句诗,手指还特地点到了那个“枯”字上。她让我品,当然是因为这句诗好。而我也知道,她一定是品出了诗间真味。  相似文献   

3.
瘸腿诗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瘸腿诗是妙趣横生的一种,它也叫十七字诗,句式为“五五五二”形式。瘸腿诗,亦称“无赖体”,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句半”,为一种独特诗体。其诗前三句合辙押韵,最后由两三个字、似半句话的一句收尾,读来颇为滑稽可笑,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的《灯》诗,体物精深,结构精整。其中的"半焰"意象对该诗的理解至关重要。该诗正是通过把灯一剖为二,解析出"半焰"意象而构思出来的。不论是开头的两句对灯的二重解析,还是中间的十二句六对对具体情境的描述,无不是以"半焰"为中心进行构建的。总之,"半焰"是这首诗的隐秘的内核,也是它的能量集聚的"诗眼"。  相似文献   

5.
与你同乐     
巧题祝寿诗 明代唐伯虎以书画著名,亦长于诗。有一次,一家阔老太太做寿,宾客满堂,唐伯虎亦应邀前往。席同酒酣,有人请唐伯虎题一首祝寿诗。他并不推辞,稍作思索,便写下了第一句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一看,不禁为之失色。接着,他笔锋一转,写下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转忧为喜,击节叫好。唐伯虎看着这种狂热场面,写下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一下子把  相似文献   

6.
你还不知羞     
2.他见路旁有棵枇杷树,就摇头晃脑吟诵道:“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叉。”此句一出,他怎么也想不出下句了。3.正巧欧阳修路过这里,就替他补上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那人听了不禁暗自称好。1.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1.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4.两人沿湖而行,看见一群鹅被少年用竹竿赶下河,那人又吟出两句:“远看一群鹅,一竿打下河。”后面又没有词儿了。6.两人上了渡船,那人又吟诗两句:“诗友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忙说:“修已知道…  相似文献   

7.
安静在家     
《天风》2020,(6)
正"心中安静,是肉体的生命。"(参箴14:30)"这个年很静,很静,静得让人沉思。"这是塘萍写的诗《这个年很静》里的一句。这句诗深深地烙在我心里。这突如其来且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真的让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8.
极喜欢一句禅诗:“千江有水千江月”,后面还有一句妙语:“万里无云万里空。”两句空灵相对,雅到了极致,字字闪现琴心韵味。  相似文献   

9.
禅之美句,皆自家风光,虽浑然天成,却往往一二句即止,甚且唯恐滞美……禅是最打破形式的宗教,禅堂不立佛像,所立祖师像之形貌亦皆为行者禅心流出,并无定规。在禅,有即许,没有即不许,悟则为圣,迷则为凡,并无人情可言,更与道俗外相无关。也所以,僧家诗或多世情,诗家句可合禅趣。  相似文献   

10.
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而得名。云门宗的接机方法是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本文从云门宗的接机方法、禅学思想、禅悟思维特质出发,对云门宗禅诗进行研究,揭示云门三句的禅悟内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云门宗禅诗之取象方式、运思特点、美感质性。探讨黄龙宗禅诗的禅悟内涵和美感特质,透析潜蕴其中的佛心、禅韵、诗情,对建构21世纪中国禅诗研究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周易》象数对近体诗形式的影响胡志勇中国的近体诗,是相对于它形成之前那种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字无定声的古体诗而言。它主要包括绝句、律诗以及后来发展的排律。在篇式上,绝句限定四句,律诗限定八句,排律则可从十句至二百句的双数句自由选用(但唐代试帖诗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汪维藩 《天风》2009,(8):52-53
(三十三)忆旧游 多年来,常独自一人去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烈士遗诗中,我最爱读恽代英(1895-1931)的一首<狱中诗>,头两句是: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相似文献   

13.
正浙江宁波有一位才女,过了28岁还没有找到如意郎君。爹妈催得紧,自己也着急,为此她想出了一个奇招,写了一首专门招亲的打油诗,发到网上。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天,应招者、对诗者、看热闹者,就来了一大片,弄得这位姑娘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为了介绍自己的招亲条件及相关情况,这首诗写得有点长,共40句。我从中摘录16句,供  相似文献   

14.
四滴水     
某诗人梦中得一佳句,吟与别人听,都夸:“好诗好诗!”这句好诗迅速传播。以后每逢聚会,他便被隆重推出:“这是诗人某某,曾有佳句‘某某某某某’传世!”“哦”,人们作大悟状,纷纷与其拍照合影,留作纪念。诗人名声远播。  相似文献   

15.
略说四气诗     
正古代有一类型的诗叫四气诗,亦称四时诗,是将春、夏、秋、冬四字按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每句诗各写该季景色。四气诗的形式皆为五言四句两联。现存的四气诗,以南朝宋王微写的为年代最早的: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此诗首句写春季草木开花,依次则夏季树木浓荫,秋季秋风萧瑟、鼓瑟吹笙,冬季瑞雪纷飞、饮酒眺赏,四季景色皆备,语言简练传神。  相似文献   

16.
人生忽然间     
正"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这是杜甫的一句诗,这句诗中一个"忽"字,道尽人生的况味。有时候,是在忽然之间,我们就与从前不一样了。记得小学四年级时,算术考试自己还有得零分的记录,可是上初中了,不知怎地,忽然间开了窍,能解出许多同学都解不出的代数几何难题,从此在老师眼中成为了一个优等学生。参加工作后想处对象谈恋  相似文献   

17.
工夫在诗外     
宋朝大诗人陆游在逝世的前一年写下了一首诗,向他心爱的小儿子传授他的写作“秘诀”,其中的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总结了他一生写作的经验教训,得出了决定诗歌创作成败的是“诗外工夫”的结论。因此,他要求儿子不要一味追求词藻的华富和技巧的奇绝,而要重视“诗外工夫”,着力从生活中觅求诗的真情、真境、真意。“工夫在诗外”,是陆游对自己创作经验最切要、最深刻的概括和总结。诗人一  相似文献   

18.
雪·梅     
前几天班里组织了一次知识竞赛,学习部让我主持,并帮忙出语文题,我非常高兴,而且使我收获很大,尤其是得了一句非常有道理,又很美的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读着这一句诗。仿佛听见了梅和雪在对话。梅对雪叹息着说:“唉!你说,我要是能和你一样白,那有多好啊!”  相似文献   

19.
这是诗人张枣的一句诗,前一句是“这是我钟情的第十个月”,后一句是“我咬一口自己摘来的鲜桃”。我直接迈过第十个月,也不嘴馋那个鲜桃,独独喜欢了这一句,“我的光阴嫁给了一个影子”。它迎合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它找准了我心脏的位置,一击即中。  相似文献   

20.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曾作《闺怨》一诗: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的题目是“闺怨”,讲的应该是闺中少妇的幽怨,而诗的第一句却说“闺中少妇不曾愁”这不是违反了不矛盾律,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了吗?其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