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收到母校寄来的《金陵神学志》(增刊)《神学生论文选》专辑,一口气读下来,阅后甚感欣喜。作为校友,不仅为正在接受装备和操练的神学生在学识上的进步和成就而欣慰,更为母校在神学教育事工上做出的见证心存感恩。“金陵”自81年复校以来,在《金陵神学志》上能如此集中地刊登有较高神学涵量的论文,似乎是第一次,实为可喜可贺。这不仅是20年来,“金陵”在培养神学人才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中国教会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以来,在“金陵”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同时也是在普世教会面前做出的美好见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中国教会的合一与神学建设,金陵协和神学院神学研究室于1998年3月21日举办“中国教会的合一”研讨会。与会者就新约圣经与教会合一,教会历史与教会合一,灵性经验与教会合一等方面内  相似文献   

3.
季剑虹 《天风》2002,(4):26-28
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是中国教会团结广大基督徒联合走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道路的圣经依据,是全体教牧同工事奉的目标和方向。“在金陵成长”让我们看到一位金陵人在金陵的成长过程,见证金陵的发展。“在主日礼拜的事奉”谈谈如何管理主日礼拜:“权利、义务与遵纪守法”阐明了公民在享受信仰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遵纪守法的义务:教会书坊介绍一位仆人的信仰之路。华东神学院参加上海市学生联合会感触颇深。愿意在继承、开拓、创新中发展。本版编辑:王荣伟  相似文献   

4.
以勒 《天风》2017,(7):49-52
正金陵协和神学院作为唯一的全国性神学院校,多年来,为中国教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爱国爱教的教牧同工,为中国教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6月6日,近千人一同数算主恩,见证了"金陵协和神学院建院65周年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在庆典之际,笔者采访了金陵协和神学院主要负责同工,请他们谈谈如何继续办好神学教育等话题。  相似文献   

5.
尊敬的丁主教,叶局长,全国两会的季主席,曹会长,各位政府的官长,教会人仕,各位来宾:本人蒙邀请出席金陵协和神学院五十周年院庆的庆典,并在开幕式中作简短的致词,感到十分的荣幸。谨代表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向金陵协和神学院致以热烈的祝贺。自从开放改革以来,在国家宗教政策贯彻落实执行之下,中国教会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见证了上帝丰盛的恩典,亦证实了中国教会的三自原则是正确的路线。今天的中国教会是爱国爱教,独立自立的教会。  相似文献   

6.
王荣伟 《天风》2005,(2):i001-i004
尽管天气寒冷,但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靥,2005年1月17日,中国基督教两会及金陵协和神学院共同举办的金陵协和神学院新校区奠基典礼,在江苏南京江宁科学园区大学城隆重举行。"各族同道齐唱欢乐佳音歌、九州信徒共吟喜庆新园赋"大幅标语及欢快的迎宾曲,使人们个个喜笑颜开。来自中国教会17所神学院校的负责同工和各省两会副秘书长以上负责同工、港澳及海外教会机构同工、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约450人,共同见证中国教会神学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的研究必须基于对其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对百年金陵神学教育史的简要回顾,厘清成长中的中国教会所面临的挑战在神学教育事工上的思路和任务,并以此展示教会一代代前辈牧长们对中国教会的神学教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付出的心血。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中国基督教从第一次代表会议到第十次代表会议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在教会论方面的成长和深化。吴耀宗先生提出的"三大见证、十项任务"在教会论层面为中国教会绘就了美好蓝图。丁光训主教带领中国教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教会基本实现了"三大见证和十项任务",而且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教会论和神学思想建设,又向前推进一大步。2018年11月,《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所表达的教会论比较清晰和全面,是中国基督教建设历程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会在世纪之交明确地将神学思想建设提高到教会事工的首位,表明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事实,即指导我们教会管理和信徒牧养的思想已远远地落后于福音传讲和见证的社会现实,更加坦诚地说,在不少地方教堂的讲坛供应和教会行政甚至阻碍了正在进行中的上帝的创造和眷顾。自1998年秋季的“济南会议”以来,神学思想建设这一关系到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尊敬的读者:主内平安!首先,谢谢您一直关注着《金陵神学志》的成长。在上帝的带领下,《金陵神学志》已出版了67期。今后,我们盼望更多的教牧同工和神学院校的师生共同努力,将《金陵神学志》办得更好。欢迎您惠赐有创意性的,有一定学术深度的,适合中国教会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房赢 《天风》2017,(7):4-7
时光砥砺、岁月如歌,转眼间金陵协和神学院迎来了65周岁生目。2017年6月6日上午,金陵协和神学院在教堂内举行了建院65周年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和江苏省委统战部等的有关领导,基督教全国两会主要负责同工,部分神学院校、省基督教两会同工,以及校友代表、金陵师生和海内外友好嘉宾近干人参加庆典活动,共同见证了这一感恩又荣耀的时刻。庆典之后,金陵协和神学院还举办了以“神学教育与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的研讨会和校友分享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会在世纪之交明确地将神学思想建设提高到教会事工的首位,表明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事实,即指导我们教会管理和信徒牧养的思想已远远地落后于福音传讲和见证的社会现实,更加坦诚地说,在不少地方教会的讲坛供应和教会行政甚至阻碍了正在进行中的上帝的创造和眷顾。从1998年秋季的“济南会议”以来,神学思想建设这一关系到中国教会的前途和命运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金陵协和神学院,起始于50年代.随着中国的解放,中国教会收回办教的主权,神学院也由中国基督徒自己来办.由于当时历史的条件,生源和师资及办校经费都成了问题.为了使中国教会后继有人,为了继续培养中国教会的传道人,联合十几所神学院,合并成一所神学院.院址设在南京,取名金陵协和神学院.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会是一片广大的禾场,其中果然有不少兴旺的现象,还有不少美好的见证,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中国教会仍有不少尚未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从农村教会角度看,如何重视神学建设。 最近,我收到一位安徽金陵校友的来信,他叙述了在农村有大量值得思考的神学问题,例如要求信徒祷告时面向东方,因为神在东方;又称在梦中看见一位  相似文献   

15.
金陵协和神学院,起始于50年代。随着中国的解放,中国教会收回办教的主权,神学院也由中国基督徒自己来办。由于当时历史的条件,生源和师资及办校经费都成了问题。为了使中国教会后继有人,为了继续培养中国教会的传道人,联合十几所神学院,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在陈泽民博士百岁生日到来之时所写。陈泽民博士作为一名中国神学院的教授、教会的牧师,他服务中国教会和神学院的时间长达70年。1952年华东13所神学院合并成为金陵协和神学院之前,他已经开始在原金陵神学院任教,一直到2010年正式退修。陈泽民是一位有睿见、心胸宽广的神学家,他常怀喜乐的心,这一方面源自信仰而呈现出来的生命,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传统中国儒家君子精神力量。如其人格一样,他的神学研究的前提是广泛涉猎西方各个神学流派,却不是简单复制,而是与中国教会、中国教会所处的处境中的反省与对话。他的声乐研究的成果也表现出文化融入的特色。陈泽民1995年-1996年在美国期间所写的《系统神学》一书由于种种的原因,目前仍然没有刊印。研究者未能得看他自己的"系统的神学"。当年选编《求索与见证——陈泽民文选》的时候就是以系统神学各个"焦点"来编排的。该书某种程度上能够呈现出陈泽民"和好神学"这一系统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汪维藩是金陵协和神学院的老师,也是一个十分勤勉的神学思考者与写作者,开创了构成金陵神学传统之一的开放的福音派神学。他的神学思考与其对中国教会神学反思历史的梳理是分不开的。本文即尝试从汪维藩对中国教会神学思考历史的梳理入手,探索其神学思想的灵感来源及其与中国教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4,(4)
为了增进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并见证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工展”。为了配合此次展览,现特向各地征集展会会标图案设计,征集要求如下: 1、要符合我们的主题; 2、要有中国教会特色; 3、要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6,(4)
本刊讯:中国教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不断地壮大。同时,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教育也因着时代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不断加强建设,以促进中国教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基督教全国两会大力支持下,金陵协和神学院开始筹建江宁新校区。这是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开工的,并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性宗教院校改善办公办学条件的项目。 2005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季剑虹长老陪同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王作安副局长等领导,于当日下午六点视察江宁大学城  相似文献   

20.
<正>尊敬的教会老前辈李维三弟兄于2019年2月10日安息主怀,享年91岁。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我感到非常突然,我为陕西乃至中国教会失去这样一位成绩斐然的基督教国画艺术家感到惋惜和悲痛。我认识李维三弟兄己有30多年。1989年至1997年,我在金陵协和神学院读书和工作,其间接触并认识他。当时爱德基金会在南京成立了一个基督教爱德艺术中心,会址就设在金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