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郢 《管子学刊》2012,(2):79-84
楚辞中的巫山神女原型,与泰山有着密切关系——最早见于经籍的巫山在齐国泰山附近,巫山之名又源自齐地的“巫儿”风俗,而传说中之巫山神女与巫儿相比,身世、行为、职司及男女遇合都非常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巫山神女的原型之一,即是来源于齐地巫儿,后来随着楚国北进,齐地巫儿“远嫁”荆楚,但其神格依然在故乡部分遗存.通过对历代关于泰山玉女大量文献的追索后发现,后世出现的泰山女神玉女元君形象中,便依稀可见巫山神女的影子.  相似文献   

2.
巫山神女故事的起源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山神女故事,二千多年来在我国民间传诵不衰;巫山神女形象,既作为艺术形象,也作为宗教形象,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生活中去,成为人们藉以表达其艺术情感、宗教信仰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意象。然而当今诸多注家对巫山女神故事的诠释往往不尽然、鉴此,本文以历史文献为依据,探讨巫山神女故事的起源、演变(尤其是在道教中的演变)及其流传,着重阐析了巫山神女的宗教形象,庶几有助于人们对巫山神女这一传统的文化意象有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2000多年前,战国楚诗人宋玉有感于(山海经)所载的蕃草神话,以他那如椽巨笔写下(高唐赋》和(神女赋),精心编撰了一出人神相恋相爱的风流佳话,从此在中国神仙体系中多了一位美丽而多情的女性神人——巫山神女,她那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亦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同时由巫山神女故事衍生的“巫山云雨”、“梦游高唐”、“魂断阳台”之类的典故,亦为人们所青昧,屡屡出现在历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表现爱情题材的诗、词、曲中,藉以表达。男女欢会”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神话和道教的神仙信仰中有不少是女性:西王母、斗姥、天妃、龙女,还有许多元君也是人们信仰的女神。女子能出家修炼仙道,也能成为万人崇拜的对象。宋代有一首《紫泽观》的诗歌说:“修持尽是女黄冠,自小辞家学住山。”金元时期的王重阳创立了全真道派,并收了孙不二为徒弟,她可能是全真道第一个名传后世的道姑。从孙不二之后,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道姑,她们在全真道派的崛起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各地坤道院里的道姑们在晨钟暮鼓声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清静平和的心态实践着她们的信仰。上海是座现代化的大…  相似文献   

5.
正碧霞元君是一位泰山上的女神,亦有信众称之为泰山娘娘、泰山圣母或泰山奶奶。明朝人谢肇淛认为:"岱为东方,主发生之地,故祈嗣者必祷于是,而其后乃傅会为碧霞元君之神。故古之祠泰山者为岳也,而今之祠泰山者为元君也。岳不能自有其尊,而令它姓女主,俨然据其上,而奔走四方之人,其倒置亦甚矣。"~1明清以来,碧霞元君在民间的影响逐渐超  相似文献   

6.
女神崇拜是世界各古老民族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对《山海经》《墉城集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等经籍的整理,可初步分离出独立的中华女神谱.在上古神话中,以女娲和西王母为代表的众女神母养群品、教化众生,女神谱系已略具雏形.道教继承了史前女神崇拜,形成了以西王母为尊、墉城为治,以昆仑——上清系为主脉,并融摄民俗女神和历...  相似文献   

7.
豫西北和晋东南的二仙信仰都非常兴盛,但两地二仙庙中所供奉的神灵并不相同。豫西北信仰的"二仙奶奶"并非象晋东南那样是两位女神,而是道教上清派祖师紫虚元君。从紫虚元君到二仙奶奶的转变过程偶然而离奇,促成这一转变的社会力量源于明初的山西移民。从紫虚元君到二仙奶奶改变的只是名称,信仰本身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两地二仙崇拜都是基于区域自身历史所形成的民间信仰,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尽管两地文化相互影响,但基于自身历史所形成的独特文化很难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8.
碧霞元君的封号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对其神信仰研究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对“碧霞元君”封号的有无、碧霞元君信仰的滥觞及其正式兴起的时间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考辨,并认为明代正德二年(1507)是碧霞元君信仰正式从民间私祀成为国家认可之神的标志性时间。  相似文献   

9.
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这是值得纪念的。中国宗教学会秘书长王志远先生撰文指出:“纪念中国佛教2000年的特殊意义,在于中国的佛教是来自印度又有别于印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经历了2000年的风风雨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及中国民众已融为一...  相似文献   

10.
在福建众多的地方神中,陈靖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女神,她是以“扶胎救产,保赤佑童”为职能的妇幼科专业神。陈靖姑,又作陈静姑、陈善姑、陈贞姑,尊称极多,有顺懿夫人、慈济夫人、临水陈夫人、大奶夫人、陈太后、顺天圣母、通天圣母、天仙圣母、碧霞元君、注生娘娘等,民间常以奶娘、娘奶、陈夫人、夫人妈、仙姑妈或临水奶代称。在闽北,福州语系的俗称“夫人妈”,建瓯语系的俗称“奶娘”或大奶(浦城一带俗称“奶娘佛”)。千余年来,陈靖姑已成为对福建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生进程有着巨大影响的女神,同时也在闽北民俗信仰中占有重要位置,信众千…  相似文献   

11.
封面说明     
本期封面选用的是《碧霞元君图》,明代道教神仙画,现存于法国巴黎。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君”,民间俗称为“泰山奶奶”。东岳大帝之女。道教认为元君乃应九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道教认为碧霞元君神通广大,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北方地区信仰很盛行。图中元君形像端庄大方,衣饰线条流畅,纹饰细致,色彩艳丽,不失为道教神仙画中佳品。封面说明@逸山  相似文献   

12.
<正>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到了明代,中国穆斯林从语言、服饰、宗教建筑等方面开启中国化进程,其文化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变迁的历史积淀发展到明清两代,遂出现“经堂教育”和“伊儒会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清真女寺”这一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独特现象,这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交融的产物,也是我国伊斯兰文化的一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价值·权威·传统与中国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tradition)与“过去”(Past)在中国哲学中一直受到高度尊重,以至有学者称中国哲学为“过去取向的”或“崇古”的。可以说,中国哲学这种对于作为传统的过去的崇敬的取向,既是它源远流长、连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使得它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受到现代化和西方文化的巨大挑战。本文的目的是简略地来检视中国哲学对于传统和过去的态度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早期道教神仙女青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遍中国大陆出版的道教辞典,没有一部为女青专立一个词条的。但是,在我国出土的古代文献买地券、镇墓文中却经常可以看到女青的名字。今天的研究者也是从这两种出土文献中了解到早期道教(天师道)还有这么一个重要神仙的。买地券、镇墓文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随葬文字材料,主要内容是为死者买阴间宅地一处,要求幽冥各级官吏不要侵害死者灵魂,阴阳殊界,死者鬼魂也不要回到人间作祟,复连生者。①东汉魏晋的买地券、镇墓文都是以“如律令”结尾,到南北朝时期,有些券文的结尾变成了“如太上老君地下女青律令”。现在可见到…  相似文献   

15.
唐·库比特的《空与光明》(2001)是他最新三部曲的第三本书,最近已经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此前两本分别是《哲学自己的宗教》(2000年)和《改革基督教》(2001年)。这三部曲,按照唐·库比特自己的说法,是致力于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以柏拉图哲学体系为理论起点的“反实在”类型的宗教观。唐·库比特是近年来西方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和基督教神学家之一,也是欧美宗教哲学界代表反实在宗教哲学的领袖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建立一种新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在《空与光明》出版之前,他已经做了大量的思考,在这两方面最有成效的代表性著作分别是《告…  相似文献   

16.
1 从西方哲学发展的理论背景考察 ,“知识分子”乃是基于本体论实体思维方式前提下所构建的一个神话。这一神话涉及到了知识分子的气质、特征、职责以及使命诸方面的问题。从“知识分子”的气质来看 ,“知识分子”在同现实社会活动的相互关系中保持着“清高”、“孤寂”的品性 ;从“知识分子”的特征来看 ,“知识分子”乃是“普遍理性良知”的代言人 ,替天行道 ,体现为“独立性” ;从知识分子的职责来看 ,“知识分子”是“漫漫长夜的守更人”(曼海姆语 ) ,具有同“现存”保持一段距离的“判断”能力 ,承载着本质性的责任 ;从“知识分子”的…  相似文献   

17.
《周易》三才之道的神话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才”一词始见于《易传》,但“三才”观念在远古神话就已诞生,从原始墓葬可见之.三才之道中数字“三”具有“圣数”(Sacret Number)或“神秘数字”(Mystic Number)之属性,“三才”之“才”则代表着原始、初始之意.“才”又有“存在”之意,天地是一个存在的“场”,人是“在场”之物,人生天地间,必有内忧外患,故《周易》一书饱(?)浓重的忧患意识.古时王者多具有巫师的职能,巫是沟通天人之中介,故从贯通三才之道的“王”入手,揭示王/巫合一的神话属性,从而阐发天、地、人生生不息的“三才”观之神话意蕴.  相似文献   

18.
模特儿琐话     
一九二○年初的一天,地中海的米罗岛上一个名叫基奥厥斯的农夫,在耕地时突然听见“恍”的一声沉闷的声响,原来是他碰上了一块坚硬的石头。挖出来一看,竟是一座大理石雕像。它高2.04米,可惜双臂断了。经专家鉴定,原来她就是古希腊神话中爱神维纳斯的雕像!这一发现惊动了全世界。多亏了那个农夫,要不女神何时得见天日! 维纳斯(又名亚芙洛狄特)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美和爱的女神,是大神周比特和水神狄恩的女儿,有说她是海潮水的泡沫化生出来的。维纳斯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文集《理论·视角·方法——海外道教学研究》(待出版)的前言。近现代海外道教学是海外汉学(Sinology)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海外汉学的开展而形成与发展的。海外道教学历经百年,早已成熟,值得赞叹,令人敬畏。海外道教学研究作为中国道教学的一部分,其内容包括全面而及时地了解并介绍海外道教学成果和学者,认识各国道教学的方法论特点,编写海外道教学史,进而阐述产生海外道教学成果的。“文化语境”和作者的心灵,以揭示包含于这些成果中的外国文化。外国道教学者的生活和心灵与我们存在着共性;外国学术界普遍重视翻译;外国道教学者善谈中国周边国家的道教。朱越利,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去年初秋,有幸访问了泰山顶上的碧霞祠,见闻所及为之记。泰山为五岳之一,古称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它位于我国东部山东省的中部,故称东岳,山势雄伟,景色壮丽,居五岳之首,故称为“五岳之长”、“五岳独尊”。道教认为是“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地之神,神灵之府”(《续道藏·搜神记》),为道教第二小洞天。总面积四百二十六平方公里,主峰名天柱峰,又名岱顶(从南天门至玉皇顶)。从南天门东行,经过仿明代建筑,一派古色古香的天街,就到了碧霞祠。碧霞祠是泰山顶上最有特色的一组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群。它是道教女神碧霞元君的上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