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 ,这样的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 :为什么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全盘肯定的国粹主义和采取全盘否定的民族虚无主义都始终不绝于世 ?怎样才能走出在“恢复传统”论与“与传统决裂”论两极之间跳跃的怪圈 ?针对这种情况 ,近些年来学术界进一步作了新的探索。由周安伯等同志撰写 ,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一书 ,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有价值的成果。作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最终成果 ,该论著的最大特点是从哲学的视野来审视和论述传统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论著在… 相似文献
2.
3.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是一个自“五四”以来即纳入中国知识分子视野之中的问题。但似乎只有在今天,随着中国地位的变化以及世界现代化格局的重组,尤其是东亚现代化过程中所显示出来的特点,才使我们有可能站在新的高度,视野更加开阔,态度更加客观公正地审视传统... 相似文献
4.
<正>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激荡下,人们普遍关心自我的生存和发展,思索人生的价值,以审视的角度回顾过去,以竞争的态度对待未来,开创生活与享受生活并重,喜悦与焦虑并存。为消除工作的紧张和心灵的纷扰,人们在喜欢资讯性文化的同时,同样欢迎那些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文化,于是市场文化应运而生,大众性的刊物布满书摊报亭,这是时代使然,不足为怪。但是面对市场,那些高层次的社会科学刊物怎样生存下去,怎样保持自己的学术品格,这是研究者及办刊人极为关切的问题。正当不少学术刊物岌岌可危时,以学术研究为宗旨的刊物《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春苗破土般的诞生了,这不能不使人惊喜异常。刊名以极其 相似文献
5.
在9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陈箱泉、刘奔主编的《哲学与文化》表达了一种新的思路,即试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一种现代化的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一种从实践角度着眼的社会历史批判理论。《哲学与文化》认为,这种实践性的批判方式是非常有潜力的,它能够产生出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因此,应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极为重要而过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方面日益显露出来”,其中有“尚待发挥和发展的一些原则性论点,由于教条主义的束缚和曲解,它们或者被埋设和掩盖,或者被误解”。例如历史唯物主义有时候被认为是不讨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普遍关注价值和价值研究的文化气氛中,赵馥洁教授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价值理论的 相似文献
7.
近读赵吉惠新著《儒学命运与中国文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一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就是作者在探讨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时,努力地把宏观文化研究与区域文化研究结合起来,这是本书的一大特色。该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论述问题颇多,这里不便一一评述。现仅就有关儒学、齐学与传统文化等问题,略作评论。一、关于儒学命运与中国文化主体结构。关于儒学命运问题,海内外主要存在两种思潮:一种认为“儒学是老朽的文化,早已过时”,一种高唱“儒学复兴”。本书作者认为这两种思潮都是片面的,不符合实际的。儒学在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8.
1993年9月在西安召开了中日价值学术讨论会,并结集出版了《中日价值哲学新论》一书,全书洋洋43万字,共分10编。该书以其丰富的内容、新颖的观点、百花竞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讨精神,比较全面而充分地展示出价值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王玉樑、(日)岩琦允胤主编的《中日价值哲学新论》,展示了中日两国价值哲学研究的新见解、新成果、新动向。 这部书汇集了中日两国三十多位学者研究的精华(日方论文七篇、中方论文三十六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与精神哲学》是对海德格尔早期和晚期哲学的广泛的解释,主要是针对一般地发生在形而上学与精神哲学中的一系列问题。该书写得清楚易懂,完全没有那些塞满了海德格尔论著中的艰涩术语、精妙语词以及巧饰的重复解释。作者思想上虽然和英美哲学界一致,但该书并不是对海德格尔思想的一般介绍,也不是企图把海氏所关注的问题和术语“翻译”成某种比较熟悉的哲学习语。确切地说,该书是对把海德格尔有名的转变(Kehre)前后所关注的问题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说明,因而也是对究竟有什么变化的说明。正如这一主题所表明的那样,这一切都是以一种可接受的并且可吸收的方式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有清一代,儒林兴旺,学术繁富,大家继起,新说迭出。清人自诩其学术“远迈前朝”,确非自夸之辞。然而,清人的哲学成就究竟如何?这在学术界认识并不一致。自梁启超、章太炎、胡适至钱穆、侯外庐、陈鼓应等人,皆有关于清代思想的名著问世,影响较大。然不仅相互见解迥异,而且皆为泛论清人学术,面对哲学的讨论并不集中。安 相似文献
12.
圣人不积 不争之德——《道德经》与和谐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道德经》充满了和谐文化理念,其中对哲学、政治、应世都有精辟的见解,老子对现实生活中利己、功利、欢乐、物欲、无为、有为、不争等都有丰厚 相似文献
13.
14.
当人类跨入了一个自觉地以自身为主要认识对象的时代以后,谜一样的东方文化以其缤纷的色彩转变了一大批学者的视角,引起了他们深沉的反思,终于象聚光镜下的太阳一样,形成了一个闪光的热点。那么,作为东方文化典型的中国古文化,是通过一个什么中间环节而形成自已的独特的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道德文化资源,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传统社会中,道德始终处于文化话语的中心,不仅是人们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更决定着大家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道德文化千百年来连绵不绝,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期末以来 ,哲学界兴起一股“重读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风气。这种“重读”或“回归”之风 ,与其说是对现实问题的一种回应 ,不如说是对几十年来一直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一种挑战。这种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是以前苏联 2 0、 30年代的哲学家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为依据形成的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它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种“以苏解马”的传统教科书体系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话 ,但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原理的片面性理解、… 相似文献
17.
西方学者在华严研究(包括华严经学和华严宗学)方面起步较晚。美国学术界的华严研究不过三十来年的时间,但已经走在了西方国家的前列,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代表西方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美国学者史蒂夫·奥丁的专著 Process Metaphysics and Hua-yen Buddhism:A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千年来,学术界对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研究颇为重视,相继推出了多部有关这方面研究成果的著怍,宋德宣、陈弢同志合著的《中日思维方式演变比较研究》一书,则是一部研究中日思维方式异同的力作,它的问世,填补了比较研究思想方式的空白。 相似文献
19.
谁都会认为,任何一本象我们讨论的这样命名的书,会有受到指责的危险。因为这本书是与当前的问题关联的,而每个认真的赫拉克利特信奉者都知道,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研究当今问题的哲学书籍也许很快就过时了。当哲学家还没有踏入一条河时,变化着的社会就已经在前进了。就本书探讨的问题是很长的哲学史内的问题来说,用这一书名很容易被人误解。在书中确实研究有关社会特殊方面的问题的地方,例如,在对毛主义的中国和B.F.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的讨论中,那只是研究历史,因为中国已不再是毛主义的了,而心理学中占支配地位的理论已远远超过斯金纳了——这一领域 相似文献
20.
正王小锡教授的《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由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该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对经济与道德关系进行了哲学分析,提出了"经济德性""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重要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思路。该著提出了"经济德性"的概念,在遵循经济规律、紧扣经济运行环节、吸纳经济学理论、直入经济活动中,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经济内蕴的道德禀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