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考察教育水平在认知老化中的作用,分别使用横断数据和干预数据分析教育水平对认知老化的影响模式。对51名58~83岁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实施加工速度测验和基本心理能力测验。随机选取25名被试作为干预组接受加工速度训练。被试在前测后第8周接受与前测内容相同的后测。横断分析的结果显示,在特定的认知测验中,教育水平对认知能力的年龄差异有调节作用。干预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加工速度干预效果显著,且对词汇流畅性有迁移作用。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则表明,教育水平在促进老年人干预收益和迁移方面的作用不显著。在获取和应用新知识方面,教育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其在认知老化中的作用可能更多地表现为对固有认知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118名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和老年被试参加"位置法"记忆训练,在训练前后对被试进行了一些认知功能的测查,以探讨被试的年龄及认知能力诸因素对记忆训练效果的影响及其预测性。结果表明:①训练前字词和图形记忆成绩、"数字符号"测验成绩与训练后记忆成绩相关极其显著,"词汇"测验成绩和想象力与训练后记忆成绩的相关也达到显著性水平;②年龄与训练后记忆效果的关系是非线性的;③除"词汇"成绩外,各项认知成绩均可预测训练后字词记忆成绩,训练后的图形记忆迁移效果可由"数字符号"测验成绩预测。  相似文献   

3.
肖玮  苗丹民  贡京京  武圣君 《心理科学》2007,30(1):139-141,127
基于信息加工速度理论自编征兵用数字搜索测验,使用该测验对全国15735名应征青年及190名新兵进行了测量,3个月新兵营训练结束时由228上级对1900名士兵的智力相关工作绩效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确定了测验方法及划界分数,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缺失不同数字对题目难度有影响;划界分数为197秒正确应答27题以上;该测验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64;预测符合率为95.7%。  相似文献   

4.
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及“位置法”记忆训练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发散性思维的年龄差异以及“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的迁移作用。训练组为经过记忆训练的青年人24名,老年组20名,对照组为相匹配的青年人24名、老年人19名。结果表明:(1)在图形、符号、语义三方面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上,老年组均很显著地比青年组差。青年组的个别差异较大,老年组的更大,尤其是独特性。(2)青年训练组的图形流畅性、独特性及语义的独特性成绩显著优于其对照组,老年训练组图形的变通性有优于其对照组的趋势(P=.052),说明“位置法”记忆训练对发散性思维有一定的间接迁移作用,尤其是对青年人。(3)发散性思维与想象力、数字符号、训练前和训练后词的记忆以及图形的记忆成绩均有很显著正相关。而词汇成绩只与训练组两项发散性思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认知训练的研究表明它对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本研究采用“数字符号”测验对20例青年人(平均25岁)、30例健康老年人(平均66岁)和21例心血管病老年人(平均68岁)进行认识训练,并设相应的匹配对照组。结果表明,老年人成绩明显低于青年人;训练后,各组成绩均有提高,经训练的老年人记忆成绩可达到甚或超过未训练的青年人,老年病人的改善程度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本实验证明了短期的认知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老年智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有关记忆的改善可能比反应速度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正念训练对3~4岁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效果,本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将60名3~4岁儿童以班级为单位分配到正念训练组和对照组,在训练前后及训练结束三个月后,家长和教师分别评定儿童社会行为水平。结果发现:(1)前测中,训练组儿童的社会行为不同维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后测及追踪数据表明,训练组儿童的害羞退缩和攻击性行为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3)家长评定和教师评定的结果基本一致;(4)儿童性别对正念干预效果没有显著影响。该研究结果证明正念训练对提高3~4岁儿童的社会行为具有积极影响,并且其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7.
以240名中国和希腊的9~15岁儿童为被试,用字词、数字和图形三种测验材料作信号刺激物,探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加工速度、加工控制和短时储存三个维度.结果发现该系统的形成依赖于年龄发展,但存在着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训练对老年人“数字符号”作业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工作采用“数字符号”及“默写”和“临摹”变式三项测验,对老年,(30例、平均66岁)和青年(20例、平均25岁)训练组进行训练作用的研究。并设两个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方面和训练组匹配。结果指出:1)老年组各项作业较青年组明显要差;2)训练后作业较训练前有进步,训练后老年组成绩较未训练青年对照组好。这表明功能训练能改善老年人的心智能力,有关记忆的改善比反应速度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编制了“小学1~4年级学生思维能力测验”,该测验有文字、数字、图形三种测试材料,包括比较分类、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空间认知、类比推理、抽象概括6个分测验。793名1~4年级小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验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信度和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不同认知作业年老化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工作应用自行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微机人机对话方式,完成六项认知作业的年老化特点的比较研究,被试506人,46—75岁。研究结果表明:1)“心算”和“符号数字”两项作业完成速度随年老迅速减慢,但测验成绩随年老缓慢降低,速度变化是该两项作业年老化过程的主要特点;2)“数字鉴别”和“计数”两项作业完成速度随年老减慢较缓;3)“双位数字顺序回忆”和“无意义图形再认”两项作业测验成绩随年老下降迅速,但前者更为明显;4)速度和成绩两项指标的个体差异均随年老有增大趋向。  相似文献   

11.
自闭症儿童的中心信息整合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桑标  任真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06,29(1):52-56
研究用积木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测量中心信息整合,用5个信念任务测量心理理论能力,比较了12名自闭症儿童和同等言语能力的28名正常儿童的表现,并分析了心理理论和中心信息整合的相关。结果表明:(1)中心信息整合的测量指标积木测验和镶嵌图形测验成绩保持中高度相关;(2)自闭症儿童中心信息整合显著弱于正常儿童;(3)心理理论和中心信息整合成绩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12.
团体箱庭疗法干预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效果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19名考试焦虑初中生为被试,运用等组前后测实验方法,考察团体箱庭疗法干预考试焦虑的效果,并与放松训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团体箱庭疗法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干预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团体箱庭疗法干预效果的保持性优于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韩仁生 《心理学报》1998,31(4):442-451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选取普通学校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实验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各班均参加前测验、后测验,教育干预阶段实验班接受归因训练,控制班不接受任何训练。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成败归因、期望变化和情感反应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3)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水平。(4)短时间的训练对高  相似文献   

14.
以往研究发现训练形式会影响类别学习的表征方式。实验采用学习-迁移范式,探究概念训练中样例的呈现方式对类别表征的影响。实验中被试通过不同呈现方式来学习类别知识,在学习3个block之后对其进行测验。实验结果表明:(1)学习单样例和同一类别比较学习的被试在测验阶段的成绩与学习阶段之间没有差异;(2)学习不同类别比较学习的被试在测验阶段的成绩大幅度下降。因此得出结论,在概念训练中,不同类别比较学习导致被试形成类别间信息的表征。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意在考查动态测验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作进一步程度区分的有效性。以传统且常用的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和标准选取30名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为实验组,30名同年级智力匹配儿童为对照组,以Swanson认知加工测验(S-CPT)的4个子测验为测量工具对被试进行动态测验。结果发现:(1)在传统数学学习困难鉴别方式的基础上,动态测验的“潜在认知能力”指标可以对儿童数学成绩增加19%的预测力;(2)以“潜在认知能力”指标为依据能够将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一步区分为“发展落后”和“发展缺陷”两个水平;(3)“发展落后”儿童一年内数学成绩发生了增长性变化,与正常儿童水平相当,而“发展缺陷”儿童的数学成绩没有变化。研究证实关注潜能指标的动态测验范式在快速、准确甄别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上具有独特效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程序,首先让2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分别在纯听或视听训练条件下学习知觉语音/s/和/θ/,然后对训练后他们产出语音/s/和/θ/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此来探讨不同语音知觉训练方式对儿童和成人语音产出的迁移作用.结果发现:(1)对于儿童来说,接受视听训练的被试在产出语音/s/和/θ/的准确性等级上的提高显著高于纯听训练被试;(2)对于大学生来说,接受两种训练的被试在产出/s/和/θ/的准确性等级上的提高率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视听训练方式对语音产出的促进作用在儿童身上更加明显,早期的视听双通道语音知觉训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的有效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顺森  徐洁  张日昇 《心理科学》2006,29(5):1186-1189,1177
以18名考试焦虑初中生为被试,采用等组前后测设计,以考察箱庭疗法缓解考试焦虑的效果,并与放松训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箱庭疗法与放松训练一样能够有效地缓解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情绪,但其干预效果的保持性要优于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18.
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对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简化的自生训练为基础,并整合进传统催眠和NLP经验擎技术的有效成分,编制易于学生自我操作,并能在课间或课后短时间内完成的,有利于心理放松的简易自我放松催眠方法,检验其对中学生学习疲劳的缓解作用.以382名高中生为对象,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设计,以韦克斯勒成人智力测验中的译码分测验作为缓解学习疲劳、恢复认知水平的指标.结果表明,译码测验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实验组后测成绩优于前测成绩,差异也很显著,说明简易自我放松催眠可以有效缓解学习疲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运动能力和执行功能,以及心理加工速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步行与跌倒,未能统合考察运动能力、心理加工速度以及执行功能各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对66名老年人的运动能力、执行功能以及加工速度进行了测试,通过经典范式对老年人四种运动能力测试(握力、30秒连续坐起、闭眼单足站立、起立行走计时)与执行功能各子成分(抑制控制、刷新功能、转换功能以及工作记忆)及心理加工速度进行了统合考察,更深入地探究了老年人运动能力与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运动能力中,起立行走计时的成绩与执行功能和加工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对起立行走计时的预测模型中加工速度权重最大。结果提示,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干预可能会影响老年人的基本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记忆训练对改善少年、青年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工作采用“位置法”(method of loci)对24例少年、24例青年和22例老年被试进行了记忆训练研究。以毕生发展的观点比较认知训练对改善不同年龄人记忆的作用,进而探讨发展的认知功能储备能量的年龄差异和训练的迁移效应。结果表明认知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同时也显示了在发展的储能和对图形的迁移效应方面,老年人明显不如青、少年,而青年与少年则彼此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