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辉 《天风》1997,(7):16-17
传道与服务的配合 香港教会自开香港埠以来,都强调传道服务的配合。早期以救济事工、教育事工、医疗事工及福利事工的模式出现,至今大致上仍保持这个传统。目前在教育事工及社会福利事工上仍有显著的参与贡献。  相似文献   

2.
香港基督教会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 香港基督教现有堂会1200所,信徒在册人数381,200人,占全港人口6.29%。香港教会历来强调传道与服务的配合,在教育、社会福利事业上有显著的参与和贡献。目前教会中学和小学约占全港学校的20%,教会的服务机构约占全港服务机构的50%。超过一半的堂会均开设阅览室、幼稚园及医疗、辅导等服务。80年代以来教会更加关注服侍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开展多  相似文献   

3.
杨周 《天风》2002,(12):30-31
在古汉语中“事”就有“侍奉之意”,“侍”有陪伴侍侯之意,“奉”是拿出来供养,其意指对长辈的侍侯、奉养。在一般基督徒的习惯用语上“事奉”是表示在对待神的事上如何尽心竭力。有人把祷告、传道之事工看成是基督教事奉神的全部,并谣言在其他的事业上不能荣耀神。必须把祷告、传道以外的事丢开,其理由曰:祷告、传道以外的事都不是事奉神,也不能事奉神。更有甚者还引经据典说: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路16∶13),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约6∶27),在祷告、传道以外的事业上即使成就再大,能得人的喜悦,就是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4,(11):56-56
香港圣经公会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合办有关"中国教会事工展"的征文比赛为鼓励"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展览期间曾到会参观的人士,通过文字分享参观展览后的感受,以及思考圣经如何影响生命,藉此推动信徒多阅读圣经,并关注中国教会圣经事工,香港圣经公会与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分别以"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观后感"及"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圣经对生命的影响"作为比赛的题目,联合举办了一项名为"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的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和"公开组"四个组别。  相似文献   

5.
《天风》1999,(7)
港华人基督教联会 主办港福音事工会议 由香港华人基督教联会主办的“香港基督教福音事工会议”,定于7月22至2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同时举办的“21世纪香港教会、机构福音事工巡礼”展览会,预计有30个宗派总会及70个福音机构参展。展览会向全港市民开放,会期适逢每年一度的香港书展,估计参观人数较多。5月10日在香港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这次活动的筹备工作汇报会,大会主席李志刚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4,(10)
香港基督教界对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给予积极评价 从8月6日至10日在港展出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市民及基督教界赢得了良好的反响。多名香港基督教界人士表示,圣经事工展不仅是内地与香港教会的盛事,也进一步加强了两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圣公会大主教邝广杰说,圣经事工展使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间的联系更紧密了。在展览筹备时,两地同工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增进了了解。展览更让香港市民及海外人士了解到内地圣经事工的发展--海外有些人认为内地圣经很少,受到很多限制,有的甚至怀疑内地圣经不是全本。事实上近十年来,内地每年的圣经印刷量高达250万本之多。此次展览不仅消除了上述疑问,也表明中央政府和内地教会对圣经事工的重视和支持。他表示,圣  相似文献   

7.
邵立良 《天风》2009,(9):32-33
2009年7月19日至25日,云南省基督教两会在昆明举办第8期“妇女事工联络员培训班”,来自全省16个州、市的61位骨干妇女事工学员参加了培训。安徽神学院陈宽容牧师和香港浸信教会郭风群传道等前来授课。通过培训,学员们从不同角度,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基督徒妇女自身的地位、价值,对充分发挥姊妹的智慧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更进一步办好云南教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灵勇 《天风》2016,(1):18-20
正基督教从事公益慈善活动,有深刻的信仰基础、悠久的历史传统、较高的社会公信度,为继续发扬基督教的优良传统,积极传递正能量,福建省石狮教会多方位引导信徒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把节省下来的钱财用于教会事工的发展和社会慈善事工——关怀弱势群体、服务社会、神学教育、济贫救灾等,每年都会在慈善事工上投入资金120万元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6,(11):46-47
江苏各基层教会今年继续办培训班 本刊综合消息 江苏各地教会今年仍大力加强办培训班的事工,以提高信徒素质、培养合格传道人和抵制异端邪说为主要目标。盐城市、徐州市、盱眙县和宝应县等市县都举办了义工培训班。有的培训班增设了财务课程或圣乐课程,有的培训班还进行了多项活动,如献爱心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04,(4)
为了增进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并见证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工展”。为了配合此次展览,现特向各地征集展会会标图案设计,征集要求如下: 1、要符合我们的主题; 2、要有中国教会特色; 3、要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11.
"义工"在教会中常指参与教会事工却不领薪金的基督徒,这在全国教会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温州教会中,"义工"则专指那些参与教会传道、负责讲台牧养而不取酬报的"义工传道"。"义工"在温州教会中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各个历史时期充当了重要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今日温州教会复兴的基础,就是拥有数以千计的义工传道。他们对教会的自身管理、教会牧养、事工拓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温州教会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简要介绍义工在温州教会的发展,藉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义工发展以及他们在教会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晓望 《天风》2005,(11):F0002-F0002
2004年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后,海外教会及教会机构纷纷邀请中国基督教两会能够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让普世更多了解中国教会的圣经事工,为此经全国两会充分准备,决定“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举办。2005年2月和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两度组团访美,往2月的访问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4,(3):41-41
为了增加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以及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见证,中国基督教两会拟在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览会”。现特向全国教会及信徒征集与圣经有关的展品,望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6,(11)
2006年4月27日晚, 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洛杉矶水晶大教堂举行盛大的开幕式,筹备近两年的中国教会圣经事工美国巡回展正式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海内外嘉宾云集。来自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国家宗教事务局代表团、圣经事工展当地筹委会、当地政要、教会领袖和南加州地区教会代表等300余人参加。更有来自纽约、科罗拉多和明尼苏达州等美国其它地区和城市以及香港特区、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友人远道而来,致以祝贺,共襄盛事。  相似文献   

15.
培训消息     
《天风》2013,(11):61-61
洛阳市基督教两会举办传道人培训班 河南省洛阳市基督教两会于2013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在市基督教培训中心举行传道人培训班,来自八县一市九区的70名传道人,带着全市广大信徒的嘱托,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参加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培训将进一步提高全市传道人员的综合素质,推进教会事工的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6.
自1980年开始,中国教会随着礼拜恢复,逐步有限地恢复了文字事工、神学教育等教会事工。神学教育方面,仅有金陵协和神学院(下称"金陵")开设研究科(硕士与博士),其余则是颁发本科或专科文凭。十余年来,就算不少神学院校被评为高等院校,但除金陵之外,并没有其他神学院校得到硕士学位授予权:因此,我们可以推论中国目前三万多的牧者(包括圣职人员与专职传道)都是从22所神学院或圣经学校毕业,他们大多数人仅仅接受了2至4年神学教育就奔赴教会禾场,所持的学历仅为神学专科或本科,也极少有机会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17.
王俊 《天风》2008,(17):19-20
我的父亲,名王孝义(小名王开道),转眼蒙召归天已一.年了.回忆父亲的过去,不免思绪万千.父亲前半生以务农为主.后半生侧重于教会传道及管理事工,一辈子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壮举.  相似文献   

18.
董国范 《天风》1994,(1):17-18
教会事工中,讲台供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今日教会中,神给做传道的人们的托付是重大的,一切神的工人都不能轻忽这一托付。但是我们也要指出,有些教会对聚会敬拜及讲道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临时应付,仓促上台的情形很多,这是对信徒极大的亏欠。今天,事务多是免不了的,但传道人应该分清主次,抓作中心,致力于牧养及传道的圣工,让教会能正常复兴。以下发表的两篇文章在这方面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8,(5):59-59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林曼红牧师于2018年3月15日在沪接待了联合卫理公会全球事工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主任孔保罗牧师和亚洲项目助理刘茹红女士。宾主双方就神学教育中的师资引进、出国留学,以及社会服务事工中的培训等工作进行了探讨和沟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围绕着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所开展的社会服务事工,来探讨它的神学意义,从而引起对社会服务事工的再思考。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社会服务事工在其百年历程中,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今都有所贡献,为基督耶稣做了美好的见证。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社会服务事工具有"四性":即教会性、服务性、专业性、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