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清华 《天风》2009,(12):60-61
位于武夷山麓的福建省建阳基督教天福堂,现有信徒2000多人,专职教牧人员10位,自创建和谐教堂以来,天福堂努力抓住创建和谐宗教场所的契机,深化神学思想建设,提高教职人员及信徒的爱国爱教、坚持三自、遵纪守法的思想水平。  相似文献   

2.
创建"和谐教堂"是《圣经》的要求,是教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基督教会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应有的时代见证。本文主要通过当代著名神学家史丹利·葛伦斯(Stanley J.Grenz)所提倡的团契神学的角度来分析,创建"和谐教堂"具有充分的圣经基础和神学依据,创建和谐教堂是教会发展的自身需要和时代的召唤,是坚持三自爱国原则办好教会的体现,也是深化神学思想建设的具体体现。实践《圣经》中的团契教导,对于促进教会和谐,保证教会健康有序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无疑对提高教会的社会形象也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推动中国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宗教和睦、社会和谐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林希一 《天风》2011,(11):18-19
爱是基督教的精髓,圣经说:“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彼后1:7)“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罗12:17)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合乎圣经的教导,是基督徒的美德,也是发挥基督徒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的途径之一。2011年8月17日,邳州市政府在艾山后基督教堂召开全市“创建和谐宗教活动场所推进会”,交流推广该堂的创建工作经验,让全市教牧同工和信徒代表一同分享该教会在和谐教堂创建中的先进事迹。使大家感受最深的是:艾山教会把爱国爱教的情怀、作光作盐的本色和创建和谐教堂的理念都化作了具体的行动,把炽热的爱心延伸到教堂之外。  相似文献   

4.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嘉玮 《天风》2003,(3):46-49
圣经常常被基督徒视作教会及信徒的生命之源,是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是我们灵性起步的根基。这就使我们要熟悉圣经、尊重圣经。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在三个“唯独”中,提出了“唯独圣经”的口号,号召信徒们要回到根源中去。由此,路德的神学著作都是以圣经的权威及教会传统遗传的权威为先决条件的,这种试图解释圣经的解经学形式的神学值得我们借鉴。“与经院主义的神学著作相比,路德的神学著作显得更新、更有特色,这种特色贯穿路德的神学研究方法。作为解经学家和讲道人,路德不断地与圣经对话,这是没有先例的。他在神学领域里取得的每一进展,都以圣经作为基础和指导。”(1)路德从不怀疑圣经权威的可信性,“他的目的是让圣经和教义里那些朦  相似文献   

6.
黄招萍 《天风》2012,(3):56-58
今日的城市教会,信徒由不同阶层构成,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因此,如何牧养好已经日趋多元化的教会,成为构建和谐教堂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圣经为本、以处境为切入点,以广东基督教协和堂为个案,尝试探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灵勇 《天风》2013,(4):24-25
这是一个充满奇迹、见证的教会,一个原本只有7位信徒的聚会点,仅用17年的时间就结出了累累佳果:2010年12月,该堂被国家宗教事务局评为“首届全国创建和谐教堂先进场所”,同时该堂负责人韦忠信传道荣获“首届全国创建和谐教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1年6月,  相似文献   

8.
李保乐 《天风》2009,(5):15-15
有人说"和谐"一词意为人人都有饭吃,个个皆有发言权,此话虽不能完全诠释"和谐"之意境,但仔细琢磨,倒还真是有点意思在里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一词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概括.今天,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与基督教历来所倡导的,圣经中蕴含丰富的"和睦","和好"、 "和平"的福音,或"三和神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体现基督徒信仰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堂,是和谐精神集中展示的地方.那么如何才称得上和谐教堂昵?对这个问题,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9.
王荣伟 《天风》2002,(8):38-39
在基层教会侍奉的传道人,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广大信徒来自生活中的信仰问题,他们的神学思想直接影响到他们所带领的信徒的神学思想,如何以正确的神学思想引导信徒,这是至关重要的。教会的具体事工,讲道、查经、祷告、探访都是神学思想释放的媒介,神学思想建设要成为各项事工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黄朝章 《天风》2003,(2):31-33
·圣经的诠释决定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圣经观,关键在于好好研究圣经、历史与神学。  相似文献   

11.
李大军 《天风》2011,(6):16-17
重庆三峡,库区重庆,素有"火城"之称,每到五月,天犹如火烤得炙热。然而,今年五月,重庆气候宜人,阳光明媚……从繁华的城市渝都到红叶飘香的三峡库区,人们分享和谐创建的好心情,感谢上帝,"天"和"地"给重庆人以自上而下一种美哉乐哉快哉的好景致。2011年5月12日,重庆市基督教两会在开县教会召开"创建和谐教堂事迹"交流会,让全市教牧同工和信徒代表共同分享开县教牧同工在和谐教堂创建中的动人事迹。来到开县。  相似文献   

12.
神学与信仰     
肖奕星 《天风》2002,(1):58-59
如何理解神学与信仰的实践关系,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笔者就此谈及一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一、神学是为信仰历来神学都是为信仰服的,而信仰也离不开神学。只有正确的神学思想,才能引导我们的信徒和教会有一个正确、完善的信仰,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我们所信仰的上帝,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现实人生。以至使我们的信仰不会偏离真理,避免走向异端。正  相似文献   

13.
贾红亭 《天风》2011,(1):14-15
在千湖之省的楚天大地,在浩浩荡荡的长江汉水之滨,在繁华的汉口中心城区,矗立着一座基督教堂——武汉市基督教荣光堂。在圣灵的引领下,牧长们带领广大信徒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三自”爱国道路,努力营建和谐教堂,构建和谐社会,真诚服务社会人群。荣光堂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五好”宗教活动场所、武汉市宗教界“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集体、湖北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会在世纪之交明确地将神学思想建设提高到教会事工的首位,表明了一个刻不容缓的历史事实,即指导我们教会管理和信徒牧养的思想已远远地落后于福音传讲和见证的社会现实,更加坦诚地说,在不少地方教堂的讲坛供应和教会行政甚至阻碍了正在进行中的上帝的创造和眷顾。自1998年秋季的“济南会议”以来,神学思想建设这一关系到中国教会  相似文献   

15.
陈大治 《天风》2005,(4):36-38
"神学"就是"教会在思考"。丁主教在其文集中将 这种神学思考总结为如何把基督教的信仰和生活的现 实结合起来,成为既合乎理性又具有超越能力的理论。 因此,当前中国基督教会正在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就 是在具体看得见的事工中所进行的思考和行动。旨在 调整和甄别存在于现今教会中一些信仰的误区和极端, 帮助信徒建立起全面、正确、平衡的圣经观和释经观, 从而引领信众寻求和认识上帝正确的启示和带领,以 指导现实社会处境中的生活行为。最终的目的,是要使 我们回到圣经的启示中生活。  相似文献   

16.
刘金光 《中国宗教》2014,(10):58-59
谈论中国基督教的所有问题,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中国基督教的神学问题。神学对于基督教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神学思想的导向决定了基督教向信徒传播教义的导向。神学思想能否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直接影响到基督教的信徒能否与时代相契合、相适应、相协调。众所周知,在几种外来宗教当中,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最短的。在1949年之前,它是外国差会的子会,被称为"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并没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高明 《中国宗教》2023,(1):44-45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根本是神学思想的中国化,只有实现神学思想的“自我”,才能成为真正的“中国基督教”。近年来,山东省基督教两会不断加强基督教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确立了“以圣经文本研究为基础、以两千年教会历史为借鉴、以齐鲁文化为表达、以回应新时代教会与社会需要为目的”的齐鲁神学体系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8.
王从友 《天风》2009,(10):28-29
"和谐教堂的建设"是一个大课题,涉及到教堂与周围的协调关系等外部建设,也涉及到教会内的人事管理、议事制度及牧养事工等内部建设。创建和谐教堂不但是社会的要求,更是基督教自身发展的根本需要。本期话题刊出几位同工结合自身教会工作经历的分享,盼望能给教会牧者的侍奉以启迪……  相似文献   

19.
陈志民 《天风》2009,(1):18-20
神学思想建设对于造就信徒、建设教会、造福社会至关重要。这一点在上海基督教教牧同工中间早已形成共识。诚如许多同工们所体会的那样:当前我国正处于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的时代.教会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必须“与时俱进”.神学思想建设正是“与时俱进”的有力体现。大家认识到.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不仅使教会在属灵知识上有更多的充实、在发展上有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符德礼 《天风》2013,(3):26-28
创建和谐宗教寺观教堂,对于农村教会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笔者试从以下五个方面浅析当前农村教会创建中的困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