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困境反思西方哲学的历史,这一哲学不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1.哲学追求自由与实现自由途径的矛盾西方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成为自由思想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论科学家个人自由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由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实现科学创新的基本条件。追求自由是科学家的重要品质,也是科学的基本精神。科学活动的自由应当是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的统一。其中,内在自由是科学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精神品质,是科学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家的独立意识和人格的彰显;外在自由是科学家所享有的能够自由地探索真理、传播科学思想的经济和政治权利,是科学活动的社会环境。正确协调和处理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的关系,是保证科学正常、健康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们以科学的历史发展为视角,尝试性地提出科学家个人自由的三种基本…  相似文献   

3.
希腊人以"自由"为理想人性,以"科学"为人文教化的手段。"科学"就是希腊人的"人文"。"自由"即成为"自己",而"自己"只能通过"永恒"不变者才可达成。追求永恒的"确定性"知识于是成为一项自由的事业。作为自由的学术,希腊的理性科学具有非实用性和内在演绎两大特征。自由的科学为着"自身"而存在,缺乏外在的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自由的科学不借助外部经验,纯粹依靠内在演绎来发展和展开"自身"。  相似文献   

4.
希腊人以"自由"为理想人性,以"科学"为人文教化的手段。"科学"就是希腊人的"人文"。"自由"即成为"自己",而"自己"只能通过"永恒"不变者才可达成。追求永恒的"确定性"知识于是成为一项自由的事业。作为自由的学术,希腊的理性科学具有非实用性和内在演绎两大特征。自由的科学为着"自身"而存在,缺乏外在的实用目的和功利目的。自由的科学不借助外部经验,纯粹依靠内在演绎来发展和展开"自身"。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对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追求与维护.然而,自由与平等本身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目标,分别代表着理性主义的不同方面,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知识产权中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追求内在地相互冲突.在现实生活中,知识产权中自由与平等的冲突主要表现为知识专有与平等接近的冲突、知识垄断与平等竞争的冲突、财产自由与财产平等的冲突.知识产权中自由与平等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也是无法消除的.知识产权只有根据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努力寻找自由与平等的最佳平衡点,在最大程度上实现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6.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的问题并对其予以深切关注。不仅如此,庄子还分别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追求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孟琦 《中国道教》2007,(2):17-20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的问题并对其予以深切关注。不仅如此,庄子还分别从外在的处世之道(委蛇其形)和内在的精神超越(逍遥其心)两个方面给予了深刻回答。委蛇其形为追求个性人格独立和个体精神自由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逍遥其心则为这种追求指出了方法和道路。  相似文献   

8.
文摘二篇     
《科学与无神论》2006,(3):61-61
一、如何理解“宗教信仰的自由”青海省人大副主任桑杰在《世界宗教研究》 2006年第一期发表文章《我国宗教立法论要》中提到“宗教立法”有三个基本原则,即宗教信仰自由、独立自主自办和政教分离。文章认为所谓“宗教信仰自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宗教信仰绝对自由”, 因为信仰“是个人内在的思想追求,属于个人的私事,”国家不能干涉;二是“宗教活动相对自由”,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上重新诠释“神人论”这一传统基督教人学理论,在重建神、人与世界三者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揭示了神人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神人论的核心是“肯定神性”与“否定神性”的统一,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只有在“绝对存在”的宗教形而上学基础上,人才可以自由的意识、反思神的原则,同时又保持与神的内在同一关联。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是人所追求的本真生存方式。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宗教哲学家站在现代哲学的立场上重新诠释“神人论”这一传统基督教人学理论,在重建神、人与世界三者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揭示了神人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神人论的核心是“肯定神性”与“否定神性”的统一,人的精神实在性之确证就在于人性中内在蕴含着神性,即神人的两位一体是人存在的本质规定。只有在“绝对存在”的宗教形而上学基础上,人才可以自由的意识、反思神的原则,同时又保持与神的内在同一关联。内在精神世界中人与神的绝对同一为人的生活提供了绝对意义和永恒价值,是人所追求的零真生存方式。神人论是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人学主题和理论基础,也是宗教哲学家为完善传统形而上学所作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自由,无论是对卢梭还是对费希特,都是其理论的内在追求和预设,并且被赋予最高的价值。然而,由于各自论证的理路不同,结果便大相径庭。卢梭注重情感与心灵的直觉,强调社会秩序的和谐取决于人们之间内在情感道德的齐一性;而费希特则秉承启蒙传统,要求理性的查审,认为理性个人之间的交往才是国家的真正基础。他们虽然追求的是同一个目标,但诉诸不同的理论运思方法,故导致了极为不同的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2.
自由,无论是对卢梭还是对费希特,都是其理论的内在追求和预设,并且被赋予最高的价值。然而,由于各自论证的理路不同,结果便大相径庭。卢梭注重情感与心灵的直觉,强调社会秩序的和谐取决于人们之间内在情感道德的齐一性;而费希特则秉承启蒙传统,要求理性的查审,认为理性个人之间的交往才是国家的真正基础。他们虽然追求的是同一个目标,但诉诸不同的理论运思方法,故导致了极为不同的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3.
平等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可并致力于追求的一种核心价值.在当今这个贫富悬殊的世界,平等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然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平等的价值(尤其是它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对平等的追求可以有助于其他价值的实现,如自由、福祉、正义、尊严等,这表明平等具有外在(工具)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不平等本身就是坏的,这表明了平等是具有内在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类形而上学的主要诉求是对精神规定的内在性和超越性给予阐释;形而上学的超越性构成了其精神动力的追求和方向。人自身的发展在于借助于人的本性要求,并通过现实活动以冲破当下的有限性而成为无限的存在,实现精神的内在自由和现实的弹性空间。这种内在的而又具有超越的二重性在相互纠缠中,推移着人类寄托于终极关怀的各种可能性的方案及其出路。俄罗斯东正教精神对人类痛苦的同情心和对普遍拯救的责任感,促使俄罗斯的形而上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宗教性特色,试图以"神性"唤起人对自身完整性的追求,以信仰至上的原则来对抗精神的外化,实现人的自由,恢复"精神性"在其本真存在中的位置,以重建精神世界使形而上学凸现崇高。  相似文献   

15.
"美好生活"概念凸显了生活的真、善、美及其统一,蕴涵内在的"自由"逻辑。"美好生活"的自由逻辑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日常性和自在性,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感性的自我享受的"常态自在"生活,即一种"受动中能动"的日常生活;二是精神性和超越性,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灵性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自由"生活,即一种不断充实和拓展精神生活空间的道德生活。新时代"美好生活"构想,体现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思想,反映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基本诉求及其自由面向,标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愿景。  相似文献   

16.
人们在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时,总会把约束看成是可怕的敌人。其实,约束并不总是令人生厌的字眼, 约束的存在并不意味着自由的泯灭。诚然,自由与约束具有对立的一面,同时也会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面。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也没有毫无自由的约束。事实上,必要的约束是人们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梯,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生伊始,当他从母体中挣脱出来,展开歌喉为获得自由而欢畅时,接踵而至就是一个更高级的约束环境:无论是幼小还是年老,无论是在家庭、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从事了某种职业,有谁能摆脱约束呢?追求绝…  相似文献   

17.
我们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代,差不多每次政治运动,每个政府,每个政党,甚至教会,都设法表示是自由的支持者。在这个大多数人受压迫、甚至缺乏基本人权的时代,谁也不承认自己是自由的敌人。今天自由就象母亲一样,谁都喜爱它,至少在口头上。可是现在  相似文献   

18.
应用理智德性的追问既是应用伦理学的历史使命,更是解决人类生活世界面临诸多高新技术伦理问题的内在要求。应用理智德性具有科学、技术与理智三大要素。如果说科学是理智追求知识原理的平等路径,技术是理智运用知识原理的自由途径,那么理智则是在技术实践中运用或发现科学原理以便达成尊严的能力。也就是说,应用理智德性是理智把握、运用科学技术以达成平等、自由与尊严的应用德性,也是理智的认知与实践相统一的应用德性。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涉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立论基础问题。自由与平等 ,尽管内涵不同 ,是双方共同追求的价值导向。本文接着《自我所有原则走向哪里 :国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②一文继续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 ,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相互之间的分歧 ,试图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作进一步探讨。1 .罗尔斯正义理论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使西方理论家在老自由主义基础上发展了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即更加关注社会平等问题。罗尔斯的《正义论》就试图以社…  相似文献   

20.
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主流政治思潮,但是,自由却不只是西方独有的产物。它的根基不仅存在于西方的哲学观念之中,而且也深深地根植于中国的哲学观念之中。分析中西哲学对自由以及自由实现路径的不同理解,能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视域中理解自由与自由主义,并在内在自由的基础上会通中西哲学。一、自由与内在自由自由是人所处的一种状态,当人们对这种状态作不同的理解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自由理论。根据个人与自我、他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我们可以将自由分为内在自由、共在自由与自然主义自由三种,后两种自由又可以统称为外在自由。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