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叫陈智强,1961年生,男,41岁。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1983年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1985年入党,1989年转为自愿兵。1991年2月,我被破格提拨为副团级营长。1995年8月,我转业到一沿海县级市的水产局任局长。上任初期,我曾立志发扬在部队时的好作风,踏踏实实干一番事业,树立军转干部在地方上的良好形象。说实在的,  相似文献   

2.
一我出生于上海浦东川沙(现属浦东新区)一个贫寒农家,1945年11月16日生辰。三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年仅35。母亲携我兄妹三人,日子过得很艰难。虽然如此,母亲还是让我到川沙县穗成小学去读书识字,那是1951年秋。而我妹妹一辈子没有机会上学,她七岁就开始下地劳动。  相似文献   

3.
文永生 《天风》1994,(9):12-14
广袤的黄土地,蕴含着生命的成长,干涸的黄土地,渴慕着雨水的降临;厚道的黄土人,有着对福音深深的企盼…… 干涸的土地上若还能发现水的存在,那便是上主对这片土地的赐恩,黄土地的心脏在激烈地跳动,发出声声呼唤:“恩雨,降恩雨!求主成就你应许;我灵虽已略得滋润,还渴望滂沱大雨。”这就是黄土灵魂对福音的渴慕之情。  相似文献   

4.
小李,刚从部队复员回家,一家人正高高兴兴地为他找接受单位。可是,家人却发现他有了怪毛病,用杯子喝完水后,把杯子放下又拿起来,如此反复半个小时,杯子还是放不下。父母见了不理解,就对小李说:“你把杯子放下  相似文献   

5.
自述     
我于20世纪70年代生于陕北的一个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灰暗而又愉快的童年. 在我童年记忆里,村里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也没有电,唯一高兴的事就是能听祖父讲故事.祖父是一个博学而又有些保守的人,在他的影响下,童年时期我读了《三国》、《西游记》、《水浒》等名著.对英雄五体投地崇拜的我,从那时起就不断地画着关羽、孙悟空、鲁智深等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这对我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述     
出生于革命烽火年代,少年起就热爱文学,青年时代师从蔡仪先生,但不固守门户之见,而广泛吸纳各派精华.寂寞半生,清贫一世,唯求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对学理解析推断,思索琢磨,在文学研究学研究中,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初恋,产生恋姐情结 1996年,没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我还年轻,什么都可以重新选择。退一万步讲,所有机会之门都关闭了,我还可以回家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抬头望山,低头看水,过恬静的田园生活。来这家工厂上班,我的劫难才真正开始。或许是对都市节奏不适应,导致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才引发让我烦愁让我忧的“恋姐情结”,于是便有了此后一系列的事情。情感纠葛,剪  相似文献   

8.
朱约翰 《天风》2018,(9):24-25
"牧二代"也都是简单普通的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一些指代某些特殊人群子女的新名词,例如"富二代""官二代""拆二代"等,同时教会中逐渐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牧二代"。但我却发现,海外关于"牧二代"的报道多为负面:吸毒、抢劫、出轨,还有诸多与基督化家庭不相称的事件一件又一件地发生在这样一群"蒙福的后裔"身上。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由一位"牧二代"所写的自述,给我极大的触动.  相似文献   

9.
自述励志行     
吾性本天真,难掩喜与。喜从心头起,犹如长河落日泯烟尘;怒从胸中发,直将霹雳驭龙击鬼神。行年二十岁,心事付瑶琴。清门多寂寞,相伴有白云。朝趁东流水,暮与晚霞归。虽食忠君禄,时时顾采薇。矫作鸿鹄叹,不云世道非。僻居略无丝竹乱,心中梵音不久违。亦如维摩枯槁相,特为诸天演病示将来。丈室尘网缚结使,拼身砺命裂欲开。黑山铁围,恶浪狂飙,鬼魅魍魉,出没其间。然则人生胡为乎而来哉?地动山摇,魔军摧折。欲拯群萌,觉士襟怀。常御心王出火宅,法王城中洞然开,三车纷纷兮驱驰而入来。自述励志行@杨良月  相似文献   

10.
学术自述     
概述我学术经历的<学术七歌>已发表于<美与时代>2005年7月(下),这里不再重复.应编者之约,再谈以下四点,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1.
老先生自述     
山头树招摇,石间水窃笑,灰松鼠衔果蹦蹦跳,青草接青草。阳关道行断羊肠道,黑云飘转作白云飘,喇叭叫变成牛羊叫,老先生难找。  白天犯迷糊,半夜著诗书,穿衣服不分寒和暑,酱油当米醋。洋别墅不住住土屋,大白鹅换块烤红薯,藤萝架挂满牙葫芦,老先生糊涂。  空气里无毒,泉水中无污,山药蛋小米能饱肚,小院种菜蔬。泥巴腿何必新衣裤,厌荤腥咱有野蘑菇,坎坷路练就龙虎步,老先生知足。  择个避风角,寻块清凉坡,两松间搭上紫荆柯,几把草铺着。轻悠悠如饮瑶台酒,虚灵灵似登莲花座,光灿灿分明见弥陀,老先生高卧。  人恼…  相似文献   

12.
13.
舒展的面容、灿然的微笑、活跃的思维和矫健的步履,这可能是许多初次见面的人对我是否步入了古稀之年产生疑惑的原因.当我与研究生们讨论问题或和孙男、孙女嬉戏的时候,我完全淡忘了彼此年龄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陆贵山自述     
正学术职务我承担了一些重要的学术职务:全国社科规划(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前召集人;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顾问;曾为全国一些重要刊物如《文学评论》的编委,现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文艺理论前沿》、《马列文论研究》的编委;曾任香港教育学院主办的《亚太语文教育学报》的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一些高校(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艺术学院、深圳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85,(6)
法尊俗姓温,河北深县人,一九○二年生。在俗时仅读小学三年,文化很低。一九一九年,因家境困难,到保定府学做皮鞋。因长时患病,学业无成,于一九二○年春末,厌世逃往五台山出家,投玉皇庙瑞普(法名觉祥)师座前落发,法名妙贵,字法尊,即在庙随众劳动,早晚学习念诵功课。是年秋,大勇法师、玄义法师等路过本寺,遂请勇师讲开示,勇师即日略讲《八大人觉经》,次又讲《佛遗教经》,遂对听经发生兴趣。一九二一年春节,广济茅蓬打念佛七,  相似文献   

16.
正我是一个教师,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和美学研究。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是个小青年,1951年北京中央燃料工业部来汕头市招收国家干部,我考上了,分配到东北阜新煤矿工作。1956年,我以在职国家干部的身份考上了大学,成为辽宁大学中文系本科生的我,幸运地碰上了新中国第一次美学热。当时全国高校师生们几乎都卷进了这场美学热。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以"美是什么"为中心命题的大辩论。什么主观派、客观派、主客观统一派,还有神秘派、缘分派、情感派、移情派以及可遇不可求说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美学学派……师生们都争论得面红耳赤,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并没有得出大家一致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所以常常是自己打败了自己,一个人的上帝也是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一个人得了精神病,是不是真的如某些人所说,就如同被判了“死缓”?笔者身边的一位精神分裂患者,用27年的恒心和毅力重新书写了闪光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拖延症患者.自从看到这个词,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归类.它恰到好处地概括了我身上80%最为严重的病症. "Last minute person"或者我谓之"deadliner".后者我觉得更恰切,因为它揭示了这种病的必然结局:死路一条. 一个最简单的日本班的十五分钟报告,我一周前就开始焦虑,但赶到报告前一天晚上九点,才敲定...  相似文献   

19.
我在政府执法部门从事行政执法工作,今年已是46岁的七尺男子汉。我从小热爱劳动,对“艰苦奋斗”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我自幼刻苦学习,努力实践“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我始终勤奋工作,用最好的工作业绩回报社会;我牢记“责任”二字,把全身心的爱奉献给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从读书到教书,又从教书到商业战线工作,后来调到县执法部门工作,“好学生”、“好教师”、“好干部”、“好丈夫”等等,各方面的好声誉自始至终伴随着我。在青天白日,在世人面前,我的的确确是一个优秀的男人。可是,有谁知道,当我独处异地他乡的时候,当我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灵魂肮脏的“性变态”综合征患者!读高一的时候,我才16岁。那时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一个表情呆滞、目光游移的中年男子,他一边抹着不断冒出来的汗水,一边不住地说:“我的心态确实不好,也可以说我有病,虽然这是她给害的,但是,我却不能舍了她……”他的父亲是一个早年留学日本的牙科医师,妈妈是一个美丽的家庭妇女。在市区的西部,他们家拥有一幢复式的花园别墅。这里的一切都是漂亮又和谐的,只有人心总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娇小而美丽的母亲总是提心吊胆地看着父亲的脸色,冷漠、严峻的父亲又总是对妻、儿不屑一顾。他钟爱自己的医疗器械远胜于儿子。当年幼的儿子打碎了父亲的大玻璃罩以后,暴怒的父亲找来一根链条,把他锁在窗栏上以示惩罚。看着自己像只狗一般地被锁,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