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年来,我校一直把“减负”做为执着追求的目标,按照“学习·研发·拓展”的思路,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创建了“双自”教育特色,打造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品牌,彰显了“高效管理”与“均衡发展”的实力。迄今,根据自主学习内涵的“基本课堂·有效课堂·高效课堂”规程,在“理念、实践、研究、发展、创新”等若干层面,打造了胡家学校小学部创建高效课堂的新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问]现在多数家庭都对孩子的学习十分重视,虽然社会也呼吁对学生减负,可事实却是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课外各类补习班。比比皆是,忙得孩子们应接不暇,一苦不堪言。作为孩子的妈妈,我虽然也知道要把孩子交给主,但心中为孩子的学习仍有太多焦虑。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是四”省第一所由地方政府兴办的、专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学校本着“让民工孩子享受平等教育”的思想,努力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经过10年的发展,学校运行良好、管理规范,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已建设成为“花园式”公平教育“样板校”。在课程改革探索中,红花学校通过不断学习和借鉴,逐步形成了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三疑课堂”问题导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学会欣赏孩子已经成为当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流。懂得欣赏孩子的成人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使之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推动孩子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学会欣赏孩子,重要的是学会欣赏的手段,即怎样把“欣赏孩子”的理念落实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在众多的手段之中,表扬是一种最常用和最为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教育与“传道、授业、解惑”连在一起。认为教育就是上课,是大人讲、孩子听的说教和灌输。这使许多家庭陷入了教育的误区。例如,重知识传授,轻心理养育;重智力开发,忽视性格培养;教育方法上惯用说教,不注重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教育的希望过高地寄托于幼儿园和学校的课堂,忽视家庭对孩子精神生活和兴趣培养的作用,更不重视孩子与同龄人的游戏、自由交往和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一、家长来信:我家女儿小文去年因为抑郁和焦虑的原因休学了。当时是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之前。那段时间,孩子的状态很不好,整天浑浑噩噩,早上起床困难,还说人生没有意义,想死。学校心理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孩子做了测评,结果是“中度抑郁”“中度焦虑”,开始服药。因为孩子觉得状态特别不好,所以我们办理了休学手续。  相似文献   

7.
应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为“构建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是“为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了绝大多数人富起来”,才真正体现“三个代表”的根本精神;“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一提法应改为“保护农民,发展集体,贡献国家”,这样更符合中国实际;农村减负应包括两个方面,对农民的减负和对乡村干部的减负;西部大开发应是软开发重于硬开发;在当前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中,最主要的任务是破除“按权分配”;现阶段中国理想的治理模式应是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8.
如今的年轻父母对子女不再有长辈那种“棍棒之下出孝子”的陈旧观念,靠体罚孩子而达到家教目的的做法,已被大多数父母放弃。但是,一些年轻父母因望子成龙心切,或有意或无意,采取讽刺、挖苦、揭短等手段,使孩子在精神上造成了程度不同的伤害,我们姑且称之为“精神虐待”。 虐待的具体表现 一是对孩子实施精神控制。一些家长为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学校考到高分,除了学校  相似文献   

9.
女孩和大多数普通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上进心不强、学习一般,有时还非常任性、不太能听进去大人们教诲。面对这样一个并不出众却又“油盐不进”的孩子,母亲化了不少心思,但“教育”结果却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10.
<正>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1.
隔壁家小张的孩子每次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还“荣升”了班长职务,近来还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不少人慕名前来取经。这不,家长会也把小张请去了,小张开场白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为孩子签约了吗?我们一头雾水。后来,听小张一讲,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2.
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期望值过高,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父母的这种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孩子,往往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其次,社会上成才观念的误区也间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否则就要被家庭和社会歧视,迫使孩子把过多的时间投在学习上,影响了孩子的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际关系问题也随之产生。此外,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也影响了  相似文献   

13.
观阶段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多数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外出打工,把教育抚养孩子的任务推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留守儿童”现象严重。这些年迈公婆的教育理念远远跟不上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只一味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小皇帝”“小公主”思想,这就给学校教育特别是班主任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因此,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如果发现孩子早恋,家长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呢?近日,有记者随机调查了31闰广州的中学生家长。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影响学习”。但约有七成家长对孩子早恋抱着宽容、理解的态度,表示愿意“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沟通,积极引导孩子避免早恋带来的不利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我家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整天翻盆倒罐,很难让他静静地坐一会儿……。看了孩子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橱窗,我感觉我家孩子很像他们所讲的多动症。”这是第二位看了某小学心育橱窗专栏的一则小知识——多动症儿童的日常表现,前来向我咨询同样问题的小学生家长。我们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初也碰到过类似问题:我校首期心育专栏——“不健康心理的诸多表现”张贴后,我们先后收到中师生的这种“我  相似文献   

16.
陈丰盛 《天风》2016,(9):22-23
记得十多年前刚结婚的时候,我们俩都二十五六岁。亲戚朋友在恭喜的同时,都不忘附带一句:“好啊!明年就可以生个孩子啦!”不过,因为要继续学业,我们打算暂缓要孩子。第二年,妻子回母校深造,弟兄姊妹讨论说:“可以先生个孩子,给你妈妈带啊!”我则认为孩子要自己带,也就没有考虑。第三年,妻子还在学校,  相似文献   

17.
1.课题提出的背景 本课题中的所论述的“养成教育”指的就是学生的“养成教育”,即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论述内容从学校的管理方向入手。养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它的教育内容当是十分广泛且又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网吧成了青少年沉湎的场所。五花八门的各类网吧泥沙俱下,一些经营者为招揽生意,公然经营各种非法游戏,甚至传播黄色、淫秽的图片、故事,它正污染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心灵,一些家长痛心地说:“以前怕孩子进游戏厅,现在怕孩子进网吧。”这些令“家长操心、教师烦心、学校忧心”的“电子海洛因”无疑已成为一大公害。网吧,本不该这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年轻家长把孩子托管父母或亲属,甚至让儿童自己在家就学,在农村出现远离父母的就学一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如何呢?这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学习成绩普遍不佳,由于临时托管,特别是隔代托管,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同时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所谓的“优等生”上,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关心不多,故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长时间提不上来,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为了儿子择校,密集研究了一下德国好小学的标准,发现几乎所有受到普遍好评的小学居然都属于我比较抗拒的自主学习型学校。即,学生自主决定什么时间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和谁一起学习,当然也包括了决定什么时候不学习。每个学校具体执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程度不一样,有的学校是1-4年级混班混科,即不同年龄的孩子都在一个班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