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城市与农村相比,表现出明显的心理状态失衡。例如,市民们的不平、怨气、牢骚等,日渐严重。心理失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关专家对都市人心理失衡的状况从人们的周围环境进行了如下的探析:一、都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城市空间相对缩小;城市建筑群的猛增、拔高,又造成人们心理压抑和窒息感。几乎每个大、中城市,无不人流滚滚,拥挤不堪,许多的街区令人举步艰难;加上满街的车水马龙,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空间环境中,极易发生心烦意乱的感受。一些心绪烦乱的人,在缺乏忍耐和理智时,就容易滋生怨  相似文献   

2.
一个“失”字是何等了得,它可以使人心理“失衡”,即导致心理障碍,比如:失群、失权、失恋等等。它们轻者可以让人生出许多孤寂感,产生种种病态,重者还能使人变态,或感情失控,或神经错乱,或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厌世轻生、自杀身亡。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中作为权力代言人的王熙凤,看上去显显赫赫,非常荣耀,然姑且不论其悲惨的结局,就其短暂的一生而言,也是充满了艰辛和无奈。 从大的时代背景上来看。凤姐是“凡鸟偏从末世来”,处于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阶段,虽则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然从贾妃省亲时所展示的来看,处处都透露出整个统治阶级的奢侈靡烂,这样的阶级注定是要灭亡的。王熙凤管理这样一个家族的内部事务,面临的物力屈而无从省俭的局面必使她焦头烂额,而社会的冲击也会首先降到她的头上,以她的聪明才智也必能感到这一危机的存在并且想力挽狂澜,然大厦将倾,岂是她独木可支。这样,她的理想就与社会现实产生了冲突,在强大的社会压力面前王熙凤注定要受到挫折,会在她心中产生整体的社会压抑,导致心中焦虑不安而失衡。 其次,王熙凤的爱情悲剧也是导致她心理失衡的原因之一。贾宝玉梦入太虛幻境时,看到王熙凤的  相似文献   

4.
中考与高考过后,有的考生“金榜题名”,春风得意,也有许多考生不能如愿以偿,失去心理平衡,情绪低沉,垂头丧气,面对他人议论,更是懊丧难受,有的甚至“废寝忘食”,发呆发傻,终日以泪洗面,闭门谢客,最严重的出现精神崩溃、神经失常、离家出走或者产生消极厌世之念走上轻生自杀的绝路。面对这些心理失衡现象应如何进行及时调适呢?  相似文献   

5.
那还是几年前,一位农村妇女找到我,据她讲,她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她的儿子在高一第二学期的一天,不由自主地说了一句“下流话”,吓了自己一跳,马上四下观望,见周围没有人,才放心。隔了一段时间,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吓得他赶紧跑回家。到了期末,学习更加紧张了,“下流话”出现的频  相似文献   

6.
无庸讳言,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是10年前所不可比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大学生要在机遇与挑战中求“生存”。异常激烈的角逐,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不及时调节,则会导致心理失衡,有碍求职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选择了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与反思,并对心理调适提出建议。 案例一:自愧不如 某用人单位到学校来招毕业生时,小李去面试,可没有几分钟就被淘汰下来了。据了解,小李是因为得知与其一起来应聘的有  相似文献   

7.
关于“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8.
当今,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何处?即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实质、成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将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视为“精神现象”,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一最基本的命题,笔者认为,当今社会的利益失衡是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主要成因。为什么?因为“义”和“利”是始终捆绑在一起的。谁都不会否定,作为道德范畴的“义”是一种“精神现象”;而“利”,则是一种“物质现象”,一种经济现象。所以我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义利之辨”。“辨”之实…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健全,一门新兴的学科——赔偿医学迅速发展起来。随着这门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怪病——赔偿神经症,又称外伤性神经官能症。这是一种以外伤为诱因而发生的、没有器质性损伤的心因性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种是神经哀弱的症状,另一种是癔病(歇斯底  相似文献   

10.
早晨上班时,人们看到机关办公楼前的黑板上有一条通知:“今天午后两点,机关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党员到四楼会议室听传达文件。机关党委1984.8.5”。与这条通知有关的人看了通知后,按照各自的理解安排了上午的工作,准备参加午后的会议。下午两点,机关副科级以上的干部和党员,都准时来到会议室。主持会议的机关党委书记清点人数后,赶紧说明:“今天要传达的文件只传达到副科级以上干部党员,请不是党员的副科级以上干部退场”。会场上发出一片议论声,那些不是党员的副科级以上干部只好尴尬的走了出  相似文献   

11.
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积德累仁,我们中国人常常奉之为做人的准则,这是几千年的文化心理传统积淀的结果,所以一提起“明争暗斗”,往往为君子所不齿,芸芸众生也会自然联想到那官场的勾心斗角,情场的争风吃醋,恶霸间的狼争狗咬,奸商们的尔虞我诈。其实,“明争暗斗”也正象战争——这种人类最高最残酷的斗争形式有着正义与否之分一样,也并非全都那么面目可憎的。屈原揭露张仪,孔明舌战群儒。可谓之“明争”;勾践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政治领域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一窝蜂”现象都屡见不鲜。所谓“一窝蜂”现象,通常指在某一特定社会情境里,许多人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可能出现的后果,竟相从事某类事情,往往一轰而上又一轰而散,诸如大跃进岁月的小高炉炼铁、放丰产“卫星”,数年前的抢购风以及近期的开发区热,等等。每当事变之后,或者业已造成无可挽回损失之时,有些人往往后悔当初不该盲目地凑热闹和赶风潮,但事过境迁,当社会生活中出现另一股时髦风浪的时候,又会一窝蜂地去追逐。这类现象之所  相似文献   

13.
社会结构的老龄化、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放开生育政策的实施迅速进入公众的视野。二胎以高频率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经过若干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教育面对的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育政策的松动,如今的班级中两个孩子的家庭比例在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许多地方的农村里.至今还有一个习俗,当不懂事的孩子受到意外惊吓,例如在户外被狗其它东西惊吓了之后,大人一般会在晚上,来到孩子白天受惊吓的地方,一面喊着孩子的名字,叫他不要怕,并跟着喊:“回来吧,回来吧!”有时还会烧一些纸钱,以祭天地。更有甚者,还会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为孩子“收吓”,即在睡熟后的孩子的脸上,凌空画一些辟邪的符,且口中念念有词,目的也在于使魂回来。这一切做法是否真正有效,有什么科学根据,还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但这是多年传下来的惯例,却无庸置疑。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和追求美,相比之下对心理美容则重视不够。其实,没有健康的心理,哪有红润、细腻、白皙、娇嫩,亮丽的容颜呢?没有健康的心理,哪有健壮的体魂和蓬勃的朝气呢?%心理美容的目的是除去烦恼、焦虑、紧张、急躁、忧愁、寂寞,获得内在的年轻效果。与外在的除疵点、皱纹,亮丽肌肤等两者不可偏废。心理美容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经费,只需做到以下几点:%幽默幽默是人的一种健康机能,是心理美容的良方。幽默和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是生活的调味品和润滑剂。它能使沉…  相似文献   

16.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在他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小王子的时候,曾被送到一所海军军官学校读书。有一天,一位海军军官巡察时,发现这位小王子正伏床哭泣。这位军官上前问他为什么哭,开始的时候他什么也不肯说,后来迫不得已,才说出有几个军校的同学竞无端地轮流踢他的屁股。海军军官就把这几个学生召集过来,对他们说:“尽管小王子并没有主动告状,但我依然想知道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虐待王子。”  相似文献   

17.
心理“饥饿”是指人类对某种需要缺乏,希望通过补充达到缓解、消除和满足的一种心理现象。心理“饥  相似文献   

18.
蔡依林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大陆,都有很高的人气指数,可谓青春实力派歌手。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唯舞独尊”演唱会上,她不仅歌声震撼,而且舞姿也倾倒无数歌迷。她身着舞衣,像一只美丽的蝴蝶,轻盈无比,在鞍马上翩翩起舞。当她轻巧落地的一刹那,台下观众的欢呼声、掌声潮水般地向她涌来。  相似文献   

19.
这里有一道趣题:有一个人用六十美元买了一匹马,又以七十美元卖了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然后他又用八十美元买回来,再以九十美元卖出去。在这个交易中,他赚了多少钱?答案有:(1)赚了十美元。(2)赚了二十美元。(3)赚了三十美元。(4)没赚钱。 密执安大学的梅尔和伯克先生曾把这个题目给一组大学生解答,能作出正确答案(赚三十美元)的不到百分之四十。什么原因使如此简单的问题变得不简单呢?他们分析,这是因为同一匹马使计算者把几次不同的交易混而为一,造成干扰,形成“心理眩惑”,导…  相似文献   

20.
林倩 《法音》2001,(8):10-13
佛典中常见的“自性”一词,对应的是梵文Svabhāva,这个词的前一部分“sva”表示“自己”(self)或“自己的”(one's own);后半部分“bhāva”意为“存在”、“有”(existing; being)。二者结合,表示事物特殊的、不通于其他的存在状态。在中观派看来,这个词与“诸法无我”中的“我”是同义语,表示众生对事物所执取的本体、本元,一种实在性的存在。 龙树在《中论·观有无品》中,着力破除“诸法各有性”的错误见解。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 若法有自性,应是“自成”的,不应从因缘生,不应待他而有。其论中说:“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