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会宽容     
陈南耀 《天风》2002,(1):19-20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宽容别人也等于宽容自己保护了自己,给别人留一些余地空间等于给自己留了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2.
怎样容人     
过去在单位的时候,一次一个大学同学来单位找我,接触了我的顶头上司余国江书记。临别时对我说:“你这小子真有福气,你们头儿对人不错,胸怀宽阔,在他手下干活一定很愉快!”虽然十多年过去了,我后来又换过几任领导,可惜一个个心眼狭窄,玩弄权术,最终我只得辞职离开,但那位男同学的话仍时常在我脑际萦回。是的,谁不希望自己能遇上个心胸开阔的领导呢?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思想修养,也是人生的真谛,你能容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  相似文献   

3.
学会宽容     
一个人要有肚量和涵量,即宽容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缺乏宽容之心呢?个性小器者。古人云:“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意志拘守一隅。”试想一个人目光短浅、思想狭隘,这也看不惯,那也容不得,到处与人结怨,哪能有“坦荡荡”的胸怀?私欲太高者。古人云:“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多欲是万恶之源。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不知道去满足和肯定别人,甚至还把别人当作自己发展途中的“假想敌”,那么他只配做一个“长戚戚”的小人。志短狂傲者。古人云:“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  相似文献   

4.
宽容的幸福     
正宽容别人,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活在宽容的世界里,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原谅,不过是将伤痕悄悄掩埋;忘记,才是最深刻彻底的宽容。宽容就是忘却。忘却昨日的是非,忘却别人先前对自己的无理和冒犯,过去了,就让它真正成为过去,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因大肚能容的雅量,使自己生活在和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其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假设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审视,它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规律,即别人如何对待你,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对待别人的态度、你的行为风格是引起别人对待你的特定态度和特定行为反应的原因(即刺激);别人的  相似文献   

6.
容人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崇高的思想道德修养。你能容别人,别人才能容你,这是一个浅显的辩证法。教会负责人是基层教会工作具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负责人的素质是决定基层教会工作的关键。一个善解人意、知人善任的教会负责人,必然会使教会群体和睦,同工和信徒心情  相似文献   

7.
一个合格的现代人无疑应该具备批判精神,所谓批判精神,就是一种敢于怀疑已有结论,大胆探索新知的人文素质。没有它,我们无法找到自己的生命方向,也无法实现对他人的超越。然而,许多人一谈到批判精神,立即想到的是用哪一种方式批判别人,他们惟独没有想到一个人在批判别人之前,首先要学会“批判”自己,即先对自己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8.
人们经常把宽容作为一种美德来传颂,因为宽容不仅能够化解矛盾,而且对人类社会起到一定的教化作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宽容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法则之一。真主对人类是宽容的《,古兰经》教诲我们:“谁愿恕饶而且和解,真主必将报酬谁。”(42∶40)。这说明伊斯兰教的宽容来自真主。人类的宽容必将在真主面前得到加倍的回报。真主在《古兰经》中赞扬先知穆罕默德说:“你确是具备一种伟大的性格的。(”68∶4)穆圣宽容高贵的品德就是对真主教导的实践和对《古兰经》的诠释。纵观穆圣一生的经历,最感人的就是他对任何事物的宽容态度。他以自己…  相似文献   

9.
一诺千金     
中国有一句古话“一诺千金”。 语言是个万花筒,错纵复杂、千变万化,让我们在这个万花筒里来独览一下“诺言”。 诺言,顾名思义即应允、许诺给别人或自己的言语。 一个人若是“食言”,对自  相似文献   

10.
檀晶 《管子学刊》2000,(3):85-85
余秋雨在《绝境的地图 .序》中曾写下这样一段文字 :“我们每天都在走路。多数是熟路 ,少数是生路。但所谓生路也往往是就自己而言的 ,对别人也许早已是一条熟路。鼓起勇气寻找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 ,一步步走去 ,这种机遇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难得。”读罢李善奎先生的《中国诗歌文化》一书 ,更加深了对这番话的理解与体悟。在中国诗歌研究相对趋于平淡的情况下 ,作者从社会文化学角度出发 ,对中国诗歌进行研究 ,其所做的大胆尝试 ,不可不谓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新路”。此书讨论中国诗歌中所包蕴的文化内涵 ,即“诗歌文化现象”,可谓匠心独运 …  相似文献   

11.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者就要“爱人”。而“爱人”的关键是实行“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亦即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相似文献   

12.
有位女大学生经常被一种“焦点感”所困扰,即每当她独自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或在教室内学习、在食堂里吃饭时,就会产生一种异样的感觉——“焦点感”。她觉得别人都在注视自己、议论自己,说自己人缘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不招人喜欢等等,而且这种感觉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内心十分痛苦。为此,她非常希望自  相似文献   

13.
瞿冬玉 《天风》2007,(13):9
什么是宽容?在《新华词典》上是这样解释的:原谅,饶恕,不予计较追究。也就是说,宽容是原谅可容之言、饶恕可容之事、包涵可容之人。有一句名言叫:“沉默是金”,而我则更认为:宽容是金!宽容,是体现在人与人相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高贵的品德,一种修养,一种勇气。宽容是一种美德,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宽容是一种爱,遮掩人的一切过失;在人际关系中、与人交往中它成了必不可缺的礼物,因此就有了这么一句格言:人生最大的礼物是宽容。  相似文献   

14.
爱人如己     
常见有报道:“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为了救助各类灾害中的受伤者,奋不顾身、救死扶伤的献身精神;现实生活中的扶贫赈灾、义务献血、直至为人捐献内脏器官、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帮扶资助等等。小至生活中碰到的微观琐事:如公交车上争先为老弱、孕妇儿童让座;扶着盲人宇越横行道线;自己不慎走路碰撞了人,对方先一声:“对不起”;碰到有利益冲突时,先礼让三分,谦卑容人……  相似文献   

15.
吴正银 《天风》2003,(7):34-3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含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  相似文献   

16.
爱与被爱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就有了19个生命的年轮。年少的我对生命的感悟虽然不深,但在接受着“大地”和“阳光”的哺育时,也愿意奉献出自己生命中的绿色。因为我知道,被别人爱是一种幸福,而爱别人则更是一种快乐。常常感觉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我生活在这爱与被爱之间。  相似文献   

17.
宽容人世间     
宽容是对他人温和,给自己一份好心情。宽容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和沟通。但是,在现如今的社会里,有许多人却忽略了“宽容”,致使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发生了。所以。我们要不断弘扬宽容的美德,愿宽容像一束阳光,照亮每个人的生活之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友好、更加融洽。  相似文献   

18.
耶稣说:“为什么你只看到你兄弟眼中的木屑,而对自己眼中的大梁竟不理会呢?”(玛7:3)耶稣这话说的意思是:有那么一种自以为是真理化身的人,对别人身上的一点毛病指手划脚,不依不饶,而对自己身上比别人大的缺点却毫无察觉。耶稣当初指的正是犹太民族中的“佼佼者”——法利赛人。 今天,这样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对他人的缺点错误通常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仍步法利赛人后尘者,总认为自己是真理的代言人,别人都不符合圣善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杂谈宽容     
说到宽容,常常会给人一种懦弱的感觉;也有人认为,宽容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奈之举;还有人由衷地告诫,宽容的结局会让一些人瞧不起,甚至会让别人感  相似文献   

20.
一、明白:“人必先自爱而后人爱之”的道理。自爱,必先战胜自己,凡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善恶作为自己行事的标准。二、不坠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两极端思考陷阱,明白两极端中还有中间状态同时富有弹性,知道只有硬度而无弹性和韧性不是优质钢材,懂得事物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往往不是直线,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要态度明朗、意志强硬,什么时候必须保持沉默,妥协和忍耐,等待瓜熟蒂落的成熟条件,才能解决问题。三、豁达:首先是乐观,想方设法驱散生活中的痛苦、不如意以及辛酸;第二是大度,宽容,谅解,不计较;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