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艺术的表现核心,尤其是声乐艺术,如果只有声音没有情感或者情感表现不准确,歌唱就会苍白无力,就不能打动人心."唱歌不唱情,观众不欢迎."因此,只有情感和声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是声乐艺术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
思维与想象都是人们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歌唱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内容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必须依靠对歌词正确的理解,才能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正确理解来自人们的思维活动,一个歌唱者,只有启动思维和想象,才能把握和领悟歌词内容,才能用歌声表现出语义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才能为欣赏者所接受,产生审美共鸣,因而歌唱中的这种思维和想象是每一个歌唱者所必须经历和完成的心理过程。人们在参与歌唱的实践当中,得到了感性知识经验的积累,经过概括、加工,形成了对声乐理解的概念。正确声音概念的形成是与思维、内耳听觉、感性知识分不开的。歌唱…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歌唱发声的技术是为歌唱的内容而服务的.尽管科学的歌唱声音本身就已经具有丰富的艺术性,包含了我们审美的意识和追求,体现了人生美的艺术价值,但作为歌唱艺术,歌唱的内容,表现的情感、情绪、情景等才是歌唱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以情至声,声情并茂!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发自内心的去体验和细腻的分析作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情、字、韵、形结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评价歌唱技术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也是歌唱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来自于声音、情感、表演等三方面的良好表现和完美结合,因此,使歌唱的声音、情感、表演三方面的表现力都得到提高,才会使歌唱获得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表达是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所以认真研究音乐作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把握好声音—作品—情感三者的关系,是歌唱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当人的情感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想起了音乐,当情感到了极限的时候就用声音来发泄.无论是动听还是刺耳,都是自己情感的表现,如果想把这种情感打动周围的人,就要把你的歌声唱得悦耳动听,这就是歌唱艺术。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石颖 《美与时代》2007,(2):72-74
"自然"是鉴别一个人歌唱好坏的基本尺度,所以,在声乐学习过程中要强调"自然":声音的自然、情感表达的自然以及歌唱心理的自然.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的歌唱才会有感染力,才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让声音富有情感,这恐怕只有人类才能够做到。通过声音可以将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当心情不好的时候,即使说“啊,真高兴”,给听话人的感觉也难免低沉。反过来说,心情愉快的时候,声音明快,也会引来听话人的微笑。简单的说话,由于声音不同,会包含许多不同的意义。通过音调即声音的高低、强弱、缓急等的运用,能够让对方更加深刻地理解你讲话的内涵。声音是你心灵的自然反映,声音有温度,有味道,有喜有悲的色彩。听话人在听讲话人说的时候,从声音的表现可以切实地感受到你讲话中活生生的东西。比如说话人A和B说出同一个词,但是从A…  相似文献   

10.
情感教育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情感教育心理机制的分析,认为情感教育关注人的情感发展,立足于学生的情感需求,实现了受教育心理过程中知、情、意的有机统一,通过情感教育的内化,学生能够塑造完满的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是人们最直接、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而歌唱则是语言情感表达的延伸.中国古代音乐论著<礼记·乐论>中有句名言:"言之不足而歌之",这就充分说明歌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直接运用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形象的艺术形式,是情感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情感因素是歌唱感知和想象的动力,情感对歌唱艺术美感的形成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声乐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获得情感想象的良好途径,注重调动各个教学环节的有利因素,对激发情感想象,提高歌唱技能,完善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曙光 《美与时代》2004,(11):65-66
歌唱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运动形式。简单地说,每一个能说话的人都能歌唱,区别只是在音质和乐感上;复杂地说,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能感受到获得好的歌唱方法的艰难过程。发声过程是气息与声带、喉部肌肉及胸腔等共鸣腔体彼此协调配合的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放松都会影响到声音的质量和音乐情感的表达,因此,紧张与放松成为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歌唱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同情心是一种社会性情感,是指个体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并体验对方情感和感受的能力。它常常表现为体谅、共鸣、关怀、亲切等心理过程。同情心与其它的心理品质形成过程一样,是在儿童与周围人的相互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外声乐专家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谁懂得呼吸的奥妙,谁就懂得歌唱."我国戏曲中也有"气为之本"/"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的说法,可见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呼吸问题不解决,声音就会依赖其它力量,喉音以及喊叫的声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声音失去了呼吸的支持.人体的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共同构成了人的发声乐器.它们协调一致的运动,密切的相互配合,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才能富有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正新课改对初中历史教学情感意识的培养工作更加重视,将学生创新精神、综合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意识培养视作重要的教育目标。情感因素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身心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情感意识与初中历史教学的联系情感意识是人的情感程度,包括道德感、美感、荣誉感等,是人在情感角度对外部自然、社会现象的理解评价,也是人对外部刺激表现出的情感反应。初中历史教材中  相似文献   

17.
服饰色彩的情感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清辽 《美与时代》2004,(11):48-50
色彩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两大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学问。色彩现象本身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通过人们生理和心理的感知,来完成认识色彩的过程,再通过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实际生活的各种需求表现于生活之中。色彩在服饰中是最响亮的视觉语言,而常常以不同形式的组合配置影响着人们的情感,因此,服饰色彩也是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当服饰色彩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官时,必然会出现视觉生理刺激和感受,同时也必将引起人们的情绪、行为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这个过程就是服饰色彩的视觉心理过程。人们对服饰色彩的…  相似文献   

18.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艺术创作是一种特殊的人类精神生产活动和情感需要,它以感性为主导,是人内在情感的体现。油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在不断演变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艺术派别和艺术风格。但是纵观艺术的发展史,任何时期任何派别的绘画都离不开画家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艺术创作所表现的主题的最终目标是寄托艺术家内心思想情感,思想情感的表达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文章通过对油画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等进行探究,阐述艺术创作中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19.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的世界之中,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们丰富的视觉体验。在绘画创作中画家以个人情感、经验融入对客观事物表现的色彩创作之中,这种现象在意向油画艺术中体现得更加突出。意向油画出现是油画色彩与表现形式的一次基因突变,是对传统油画创造性再现。光与色是意向油画的绘画灵魂,对情感表现是意向油画创作表现的最终目的,色彩是实现这些的重要表现语言与主要手段。正因为色彩可以表现人内心的丰富想法与情感,文章通过分析意象油画中色彩语言在创作与表现中的作用,研究意象油画中色彩语言与情感的内在联系,意向油画在创作过程中色彩语言与色对情感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心理调节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感觉与知觉在教学中的作用。二、思维和想象在教学中的作用。三、情感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马腊费奥迪说:“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伊·卡·那查连柯也曾说:“歌唱是高级心理活动现象之一。” 人的心理现象十分复杂,心理学将其划分为心理过程(含认知过程、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影响声乐教学的心理因素很多,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两方面谈谈心理调节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