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生思絮     
人生如书,我们宁愿自己是一本封面普通而内容丰富的“简装本”,也不愿自己是一本装潢精美诱人而内容空洞的“精装本”,更不愿自己是一本不能正规出版发行,却在私下流转的“手抄本”,虽吸引人但其中必有不可言喻的隐痛。我们最希望自己是一本别人需要的工具书,虽然读来可能并无趣味,但只要别人有解不开的难题时,把它一翻,便可从中找到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2.
正韶光易逝,人生何其短暂,面对短暂的人生之路,有的人想拼搏努力地活出“样儿”来,有的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我赞成活出“样儿”来,韶光易逝,我们要活出“样儿”来,才算对自己的人生交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找出拼尽全力让自己活出“样儿”来的人。汉文帝刘恒本来是汉高祖不受宠的妃子薄姬的儿子,得不到父皇的宠爱,成年后就被封为代王,前往自己的封地,远离中央朝政。但他并没有消沉,  相似文献   

3.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健全人格的自我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说:“人格注定了你的人生之路,人格是命运之舟。”凡是有进取心的青年,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辉煌卓越,而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什么是健全的人格?我们应该如何来优化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走出困惑     
中师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自豪与欢欣。同时,他们又是处于人生中最敏感、最不安宁的时期,他们也有忧虑与彷徨,内心矛盾冲突剧烈,情绪变化多端,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危机期”。我们通过对中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中师生困惑心理的几种具体体现。 反抗束缚心理。 在问卷调查中,问及“你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吗?”92.5%的同学都回答有。“你认为学校对你们的管理如何?”60%左右的同学挑选A项:过于严厉。  相似文献   

6.
惜“今”     
林望交 《天风》1995,(5):32-32
人生最美好的是青春。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今”,最容易错失的也是“今”。 人生短暂,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转。  相似文献   

7.
惜“今”     
人生最美好的是青春。世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今”,最容易错失的也是“今”。 人生短暂,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运转,时  相似文献   

8.
博弈与人生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人生是伟大的奇迹》中提出质疑,“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来自何处,又欲往何方?”人生到底是什么,我们也曾无数次地追问自己。有人说,人生是奔腾不息的长河;有人说,人生是华美壮丽的诗篇;还有人说。人生是粉墨登场的戏剧。可是,我觉得人生更像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相似文献   

9.
“让生命开花”是巴金的人生箴言.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了灿烂的人生之花,并把这句箴言留给了我们思考.人的生命,是潜力无限的富矿,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只有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人类的命运上,才能在群体绵延中得到个人的永生.人之高贵在于有灵魂,有了灵魂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才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而使生命“开花”.  相似文献   

10.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不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如果你有一技之长,这里将以最优惠的条件,最宽松的环境让你大展宏图。”人们常可在报端见到此类招聘人才广告,这些广告虽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但它表达了人们迫切需要人才的心理,也足以说  相似文献   

11.
范晨光 《天风》2007,(4):6-7
保罗能在自己身上看见神召选他作使徒的恩,这是他人生的快乐与价值。我们不从神所赐的恩中看自己,就看不出人生的灿烂之处,也看不到最有价值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第三讲人生的三失缺陷入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什么是惑呢?顾名思义,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无明、烦恼,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要包括贪、喧、痴,也就是三种最根本的烦恼,我们一般称为“三毒”,贪是对顺境的贪著、贪爱,镇是对于逆境的憎恶排斥,痴就是愚痴,不明事理,不明因果。我们时常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唤痴”,可见我们之所以造作种种恶业,是因为有贪唤痴这三…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传统文化有非常刚性的、男性的一面,《周易》以“乾卦”为众卦之首,这个纯阳之卦,就是一个父亲的形象,男人的形象,圣人的形象。儒家的传统非常强调做人,以为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成人”,做什么人、成什么人,实际上就是成一个男人,做一个男人。这些人没有感情,“圣人无情”,认为人生有比儿女情长更重要、更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些人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始终有一个远大的抱负,有坚强的信念,知其不可为而为,哪怕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哪怕“任重而道远”,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陈鼎亮 《天风》2006,(18):18-19
基督徒蒙恩后的人生道路,有称之为“走天路”,也有叫“走旷野路”。称“走天路”的认为我们从今以后是天国的子民,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寻求神的喜悦是我们的人生方向,豪迈地走向永恒的目的。“走旷野”则表明基督徒的人生是重建以色列人进迦南的失败历史,同时说基督徒的人生犹如进旷野备尝艰辛。  相似文献   

15.
善待自己     
人,要在短暂的一生中,活得更有价值,不让自己感到活得很累,首先就当从善待自己开始。找到自己我们在上网时常会发现,当我们点击一个图标时,会出现“此页被删除或被移走,或建立了新的网页,若有问题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的提示。当我们在点击自己以前建立的某个文件快捷方式时,有时也会出现“该快捷方式所指向的项目已经更改或移动,因此该快捷方式无法正常工作”的字样。我们的人生之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过于自负,总是将理想的自我无限地放大,与现实中的自己越来越远,迷失了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结果便…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场合,我经常自嘲,说自己是一个有毛病的人。当然。这里的“毛病”不是指生理上有什么不适,而是说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不足和缺陷。“毛病”的表现形式是不听话,不能够规规矩矩服从领导,很多举动有悖常理,在人们眼中显得很“格涩。”(北京话,怪僻的意思) 拒绝钦定的培养我在1997年夏天离开杂志社之后,一直专事写作。现在,我是一个没有单位没有组织没有人管的大自由人。我离开的时候已经42岁,可以说离开是一种理性选择。我非常清楚那是自己人生轨迹中的必然。当然,如果我顺从地听命于人可能会是另外一种人生状态。毕竟,我们这个社会中主流的思维方式还是在单位有个位置好。位置能够带来种种有形和无形的实惠。起码,红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传讨论“B级人生”的文章,引述日本经济专家森永卓郎的论述,把人生分为三级:A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所指的“B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ter”,主张降低对物质欲望及社会成就的追求,给自己更多休闲时问,享受生活,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一、现代化的“个人原则” “个人原则”或者说个人本位既是人在现代化中的自我理解,也是现代化过程不断深入化的根本动力。现代化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所伴随的,是“个人”不断地获得强调,不断地成为价值“尺度”的过程。为了弄清现代生活中这种人的自我理解,弄清“个人原则”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意义,我们有必要回到现代化之前的人类社会和生活中,有必要弄清与现代人相对的古代人是怎样理解自己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现代化之前,人首先和根本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从他所处的“位置”出发来理解自己的存在与意义的;也就是说,人不是从自身所是,而是从自己的“周围现实”来理解人生和人性的。具体而言,在前现代的西方,人首先和在根本上依他在宇宙中的位置来确认自己的“应然”,即价值,这是一种具有哲学一神学向度的人学;而在前现代的中国,人则首先和在根本上通过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来把握自身,  相似文献   

19.
死亡     
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是人生悲怆的见证。 赤条条的来,两手空空地去,这是人生空虚的写照。 “地上的生活是一种异乡的流浪”(希11:13),人是世界上本乡本土的“陌生人”。“我们的家乡原是在天上”(斐3:20),世俗是人集宝于天的客栈,人只有找到精神的家园、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说:“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文明的民族之一,也是最富有个性的优秀民族。我们的民族精神构成有明显的特点。务实自立,刻苦耐劳。民族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之中。以农立国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务实自立,刻苦耐劳。这就铸造了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因此,中国历来信奉“眼尾为实,耳听为虚”,注重人生社会现实,讲究兴邦治国,经世致用,而不是消极无为,逃避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