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遏止贪污贿赂犯罪重在预防张品华贪污贿赂犯罪,是个人欲望恶性膨胀的结果,是权力异化的产物,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这种腐败现象存在于古今中外,既非发展中国家所独有,也和贫富差别无关。腐败与反腐败,已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无论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都面临...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一切害人的东西,当人们还不了解它的本质和规律时,就只能成为盲目的受害者;一旦掌握了它的本质和规律,人们就制止它、消灭它。《反腐保廉和社会发展》一书,对腐败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露,为根治腐败提供了一件很好的武器。作者揭露了腐败的共同本质以后,便详细考察腐败现象的三种类型:一是权力占有欲和人格权力化。二是官僚机构与官僚作风。三是异常追求与腐化堕落。 腐败类型的划分和揭露,使我们在了解了腐败的共同本质以后,  相似文献   

3.
论权力腐败与权力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凯 《学海》2005,(6):102-105
腐败的核心和要害是权力腐败。权力的自蚀作用,权力的过分集中,监督制约机制的松散、不健全,腐败分子经不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等是造成权力腐败的重要原因。权力腐败导致社会财富流失,直接影响经济建设,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动摇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威胁社会的稳定。反对权力腐败的关键是权力监督。  相似文献   

4.
权钱交易问题是腐败现象中的要害问题。反腐保廉(要点是防止权力腐败)的公式是:强化自律+强化他律+强化养廉。不能说讲自律无用、讲他律就是要学外国重刑重罚,也不能认为讲强化养廉不合中国实际。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一种视角三个层面对腐败滋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一种视角即文化心理视角,三个层面即统治者、民众、腐败者。统治者的"不患臣贪而患臣不忠",民众的"民敬官长"、"清官意识"和"善恶报应",腐败者的"求无足厌"和"权力私有观",是腐败滋生的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6.
人们经常使用的“党员干部”和“党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注意加以区分,不能随意混同使用。否则,就会犯逻辑错误。在一篇题为《腐败现象溯源》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有一部分党员干部严重腐败,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七年处分党员七十九万多人,平均每年10万人,占当年党员总数的3%”。在这一段文字中有以下逻辑错误: 一、文不对题,违反了同一律。这段文字的基本论点(亦即论题)是:  相似文献   

7.
在反腐败斗争的理论与实践中,对贪污贿赂犯罪的研究多侧重于贪污者、受贿者的心理分析,作案手段的多样化及其整治对策,在对行贿者的心理和行为分析方面还不够重视。行贿是受贿的前提,没有行贿无从受贿。而行贿一旦被治理,腐败的土壤即被铲除。 一般说来,行贿者的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类: ●从众心理 从众,也可以说是“随大流”,大多数行贿者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从众心态。从众心理,一方面来自于腐败现象的普遍化,另一方面来自于  相似文献   

8.
官员暴力犯罪正呈现上升趋势,具有官商或官黑结合、手段残忍、计划周密、影响恶劣等特点,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其出现并非偶然,而是有着错误权力暴力观、人权意识缺失、唯我独尊的自大狂心态、权力监督机制运行上的失控、腐败现象的蔓延、官员自身素质的低下、干部升迁体制的缺陷、黑恶对权力系统的渗透等多方面的社会基础与体制成因。应通过完善权力监督、腐败防范、科学考察及任用官员、政治公平竞争、官员暴力犯罪从重处罚等长效机制,改革政治体制,净化政治生态环境,有效遏止该现象的蔓延。  相似文献   

9.
遏制集体腐败陆建新在1996年第2期《中国国情国力》上说,目前由于人们只重视对个人腐败的声讨和惩治,而导致了反腐败运动中的一个盲区,即忽视对集体(小团体)腐败的谴责和遏制。集体腐败是拥有一定公共权力的某些政府机构中的一些人,运用公共权力为本单位成员谋...  相似文献   

10.
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众所周知,儒家对于一切见利忘义的举动都是深恶痛绝的。然而奇怪的是,《孟子》文本中记述的两个有关舜的案例,却公开肯定了徇情枉法和任人唯亲的腐败行为。本文试图就此进行一些分析,以指出儒家在滋生某些腐败现象方面所具有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1.
我们回民有一种习惯,就是初生婴儿要請阿洪或教主安一个經名。这种习慣也成了阿洪,教主弄钱的一种方法。因为安一个经名一般总要給阿洪三角、五角,多者一元。到教主跟前还要漲价,有十元、八元一个名字的。更重要的是安经名影响儿童健康,例如許多地方在婴儿未安經名前不許“开口”(吃奶),说什么急着吃了,“勒子格”(以后的生活)短欠,有的因等阿洪安经名,三天五天不給孩子吃。大人一頓飯不吃都饿的受  相似文献   

12.
最高权力的基本构件包含了政体权力模式的全部"信息",它不但决定了下级权力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处理下级关系的原则,从而在整体上决定了政治体的权力结构模式.权力的输出与权力的模式相关,不同的权力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权力行为和权力行为结果.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一元多立的权力架构中各种权力不具有制约与监督的当然属性,在彼此缺少权力关联链条,权力难于动态守衡的前提下,单设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权力,有利于权力的良性运行,在一元多立的权力架构下,专司法律监督的权能赋予检察机关行使,这是权力设置与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国综合各种因素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华  卞敏  孙肖远 《学海》2008,(2):10-14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腐败的易发期和高发期,构建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是反腐倡廉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腐败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及其变化趋势,今后一个时期预防腐败制度建设需要有新思路,重点抓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中的设计环节、执行环节和监督环节,在治"本"、治"软"和治"松"上下功夫、花力气.而且还要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新对策,围绕权力配置不合理且缺乏必要监督、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尚不完善等状况,加强预防腐败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司法保障的需要日益增加,同时,司法领域中的腐败与不公现象也越来越显得突出,司法公正不仅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成为学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程序的角度对此问题略抒浅见。  一、司法权与公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基本职能有两个,即法律的创制和法律的实施。换一种表述,就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和执行。相应地,国家权力结构也可以分为立法权和(广义的)执行权。这种权力划分的依据是分权理论,对于描述国家权力结构的现实状况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司法与行政虽然在职能上都是适用法律,行政权与司法权虽然同…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案件是劳动者和用工单位之间发生权利义务争议后,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法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的民事诉讼。随着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劳动争议案件范围的扩大,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也越来越多,如何准确认定劳动争议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劳动争议案件事实与证据的审查认定人民法院审查用人单位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全面审查还是部分审查?法律对此未作明确规定。目前法学界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当部分审查,审查的内容只限于用人单位行政处理决定中争议的事实;另一种观…  相似文献   

16.
以往关于权力是否影响情绪的研究存在结果争议,这意味着可能存在其它因素的作用。本研究基于权力控制理论和社会距离理论,探究了社交情境中权力和反馈对情绪的影响。研究1采用经验取样法收集了140名被试五天内的1706段社交经历,研究2采用实验法考察了148名被试的社交经历。结果表明,权力和反馈对情绪存在交互影响:(1)当个体处于低权力情境时,反馈影响情绪,反馈越积极,情绪也越积极;(2)当个体获得积极反馈时,权力不影响情绪;当个体获得消极反馈时,权力影响情绪,权力越高,情绪相对更积极。本研究有助于厘清以往研究关于权力与情绪关系的争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2×2被试问实验设计,通过128名被试组成64个两人组参加的一项模拟商业谈判,考察了CMC与权力对分配式谈判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1)EM与IM两种不同CMC条件下,成交价没有显著差异;(2)卖方权力较大时,成交价显著高于买卖双方权力平等的条件;(3)IM条件下,权力不平等时,女性组的成交价显著高于男性组;(4)IM条件下,权力平等的谈判者的主观价值感显著高于权力不平等者;权力不平等的条件下,男性的主观价值感显著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以来 ,随着我国新旧体制的转轨 ,腐败现象渐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威胁政治稳定、瓦解民族精神的一大公害。鉴此 ,强调政治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从宪政层面上推进民主建设 ,为反腐倡廉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 ,以之作为重建权力合法性的重要资源 ,渐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共识。本文试图用唯物辩证法揭示权力结构的工具性与其意识形态制约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旨在表明公共权力异化就是权力自身的原发性变化 ,权力的内在矛盾就是权力异化的内在根据 ,从而为形成权力制衡机制的合理性作证。一、无限权力的历史溯源在对权力…  相似文献   

19.
信息权力是网络化社会中衍生的一种新型权力形式,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现实实践中,并由此改变社会事实和社会秩序。网络流行语是信息权力建构的基本元素,这些流行语来自于民间的创造,反应的多为现实的弊端,因此在其目标上是对现实某些方面提出的舆论挑战。信息权力看似一种来自民间的权力建构形式,实际上是对于现实中国家权力过程中诸要素的对话和挑战,信息权力正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20.
腐败总是与文明相对立的。反腐保廉,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前提性条件。多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且有蔓延之势,原因很复杂,其中,与我们在理论上对它缺乏重视和缺乏研究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有大量的有关于反腐保廉方面的三令五申,甚至规定了领导干部该吃几菜几汤、小车该坐哪种类型等等,却缺乏从理论的高度去系统分析和研究这些现象,并未着力从根本上、整体上去解决问题,以致对腐败问题的解决,大部分限于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状态,只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