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金岳霖前期哲学体系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金岳霖前期哲学体系的总体认识上,有三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一是认为金岳霖哲学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论体系;二是虽看到金岳霖哲学有本体论和知识论两部分,但把它们作为相互独立的内容处理;三是认为金岳霖的哲学体系属于道家。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依据。金岳霖的三部主要著作中,《逻辑》是属于知识论的,《论道》涉及到了对因果、归纳的必然性的说明,《知识论》直接就是知识论了。但是,金岳霖哲学也论述了“能”的问题。照金岳霖所说,“能”的出入、“无极而太极”,都不是知识论。第一种观点未能触及金岳霖哲学的深层,第二种观点未能…  相似文献   

2.
一、《论道》之“道”辨析顾名思义,《论道》以“道”为研究对象。金岳霖说,这“道”是各家所欲言而不能尽的道,国人对之油然而生景仰之心的道,万事万物不得不由、不得不依的道。以论道》,第16页)显然《论道》所论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抽象最富思辨色彩的道概念。金岳霖称他历来主张哲理之为哲理不一定要靠大题目,对日常生活中常用概念的精深分析本身也就是哲学。(同上书,第4页)一个不大谈超现实思想的哲学家为什么要讨论最抽象的道呢?金岳霖是这样说明他的研究动机的:中国作为世界的大文化区之一,必有它的中坚思想,中国思想…  相似文献   

3.
《论道》是金岳霖的主要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逻辑与中国哲学相结合这一特点。很多人觉得《论道》不容易读懂,原因在于里面包含很多逻辑的背景知识。在《论道》一书的"序"中,金岳霖这样写道:"近来经奥人维特根斯坦与英人袁梦西分析才知道逻辑命题都是穷尽可能的必然命题。"[1]这里  相似文献   

4.
“凡是不可说的东西,必须对之沉默。”这是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个命题;之后,《逻辑哲学论》就保持了沉默。但研究者不可能保持沉默,而必须说明“不可说”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持沉默。当然,经过研究者的爬梳剔抉、精心阐释,在汗牛充栋的研究文献面前,“不可说”的东西已然露出了各式各样的“真面目”。本文试图给出另外一种诠释方案,期望在维特根斯坦与哲学传统的关联中诠释其思想的可扩展性。一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严格限定了“可说”之“说”的内涵:(1)只有判断或命题才可能对世界有所言说;(2)命题而非概念或名…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中国的体系化哲学中,金岳霖的哲学最具体系性。在这一方面,他是能够让西方哲学的体系化特征在中国哲学中充分表现出来的真正代表性人物。①金岳霖通过现代逻辑分析方法层层抽绎哲学概念和问题,使得他的哲学体系很严密。他的三部书——《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分别代表了他在  相似文献   

6.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维特根斯坦的“沉默”和冯友兰、金岳霖的回应郁振华自《逻辑哲学论》传入中国以来,对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绍述研究不可谓少,但真正能立足民族的哲学传统和自己的哲学立场作出创造性回应的却属凤毛麟角,冯友兰、金岳霖紧扣《逻辑哲学论》一书的主旨,对“说不得的东西如何能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为这种创造性回应的典范。§1维特根斯坦:可说的和不可说的在《逻辑哲学论》的自序中,维特根斯坦开宗明义地说:“这本书的全部意义可以概括如下: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论的,就应该保持…  相似文献   

7.
逻辑矛盾妨碍着正确的思维。因此,不论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科学研究中,都不允许出现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命题间的一种逻辑上的真假关系,具体地说,是命题间的一种不可能都真的关系。所以,要判定两个命题是否为逻辑矛盾,唯一的依据就是要看这两个命题能否都真。假使不能都真,则为逻辑矛盾;假使可以都真,尽管形式上似乎有矛盾,也不能认为是逻辑矛盾。例如有这样两组命题,一组是:“上海是中国的最大城市;上海不是中国的最大城市。”另一组是:“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实践标准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8.
林凯 《哲学动态》2022,(12):70-79+123
《庄子》主张“道不可言”却又反复论道,这一内在相悖不免引起逻辑质疑。但《庄子》的表达有其特殊之处,即作者对其论道中所存在的悖论和可能的读者质疑已先有自觉,他是在主动反省之下依然坚持悖反的表达。因此读者不应轻率斥之为作者疏漏,而当尊其为一种作者有意使用的语言策略,优先听从作者自觉的指引。通过悖论自觉,庄子想要表明:为应付名辩语境,他精心构造了这一论道悖论,使用了所谓“吊诡”或“卮言”的表达策略;他想借此制造一种既解构又建构的理解张力,瓦解读者的逻辑固执,使其以更开放的心态去体味论道。在此理解张力中,庄子的论道悖论并非毫无意义,相反,它有强烈的功能意义并为可能更深的内容意义提供理解准备。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金岳霖老师创造了他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了本体论与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他的知识论是以他的本体论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和运用形式逻辑知识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在确定某些概念的种类时,难于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集合概念的定义还不准确、不贴切。在目前的形式逻辑教科书中,关于集合概念的定义大致有下列三种: 一、“集合概念,就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吴宋国等编的《普通逻辑》); 二、反映集合体的概念就是集合概念。“对象的集合体,是由许多可以独立存在的个别  相似文献   

11.
金岳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系统地表述在《论道》和《知识论》这两部著作之中。综观他的哲学思想体系,我们可以说共相和殊相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他哲学思考的中心问题之一。《知识论》主要是论述共相和殊相的关系问题,认为知识论的对象是“知识底理”,而所谓“知识底理”即是“共相底关联”。对于什么是共相或共相的关联,《知识论》虽有所论列,但对之并未作充分而系统的阐述,因为它的主要任务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殊相中求“知识底理”或“共相底关联”;而且它所涉及的共相也仅限于“有观的共相”,即整部《知识  相似文献   

12.
集合体与系统本是不同的,可是实际思维中人们却往往分辨不清,包括一些权威性著作。如,金岳霖编《形式逻辑》认为“森林”与“舰队”同是集合体;诸葛殷同等编《形式逻辑原理》认为“森林”与“工厂”同是集合体;中国人民大学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修订本)>自学要点和思考题、  相似文献   

13.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口儿。”(《济南的冬天》)赵鸿华同志认为此句有逻辑错误,因为“整”是“全部在内,没有残缺”的意思,这与后句“缺”相矛盾。(见《逻辑与语言学习》89年4期)表面看来确乎如此,它违反了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不相容的思想,不能同时确认,必须否定其中一个”的矛盾律。然而从修辞角度看,老舍这一句却是成功地运用了衬托,看似矛盾的前后句互相对比,以“只有北边缺着口儿”强调突出了济南周围都是小山,使人觉得小山似乎把济南围个透的地理特征。如果按赵同志意见把“整改成“几乎”,逻辑上看起来是“不矛盾”  相似文献   

14.
张申府先生曾说:"在中国哲学界,以金岳霖先生为第一人。"金先生著有《逻辑》《论道》和《知识论》。可先生,不仅腹笥充盈、学识渊博,而且在生活工作中,大有幽默感。于谐趣、调侃,乃至于讽刺中,彰显着他的聪敏和睿智。  相似文献   

15.
金岳霖 (1 895— 1 985) ,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逻辑学家。他早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 ,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 ,后来又到英国教学 ,期间接触到分析哲学 ,被这一学术形态深深吸引。金岳霖回国后到清华大学教书 ,亲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 ,任逻辑学和现代认识论教授 ,并兼任系主任等职。解放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金岳霖是我国著名的现代逻辑学家 ,我国现代逻辑的开山人 ,中国现代逻辑学的许多专家和学者 ,都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不仅如此 ,金岳霖还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 ,他在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论道》和《知…  相似文献   

16.
一毛主席教导我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作好任何工作,就必须善于不断揭露矛盾和正确解决矛盾。售货工作中也存在着种种矛盾,我通过《矛盾论》的学习,初步分析了这些矛盾,摸出了一些规律,从而大大地改进了工作。当我刚开始学习《矛盾论》时,曾经简单地认为,售货过程中存在着的只是买和卖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想法使  相似文献   

17.
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说:“如果一个选言判断的所有选言支,分别地断定了事物所有的可能情况,那么,这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就是穷尽的;反之,就是不穷尽的。……如果一个选言判断的选言支是穷尽的,那么,这个选言判断就是真的;但是,如果一个选言判断是真的,它的选言支却不一定是穷尽的。”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在《知识论》一书中认为有知识就是有真命题的发现。知识是以命题的形式表现的。命题是表达事实的方式。事实是知识的直接对象,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一命题如与相应的事实符合,它便是真的,它就是知识。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论知识就是论真,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这说明,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在正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肯定矛盾运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之重要意义的同时,已经把“化解矛盾”视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要方式。由此,究竟什么是“化解矛盾”,为什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把“化解矛盾”作为处理社会矛盾的一种主…  相似文献   

20.
对董仲舒只讲阴阳不讲五行、而《春秋繁露》大讲五行,所以《春秋繁露》并非董仲舒所作,至少《春秋繁露》中的"五行诸篇"有问题的说法在哲学上和逻辑上进行了辩论,认为在讨论《春秋繁露》的文献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一种以思想理路论真伪,以逻辑推断代替文本考证的倾向。单纯的文献考证也存在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