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我认同涉及的是个体如何对待自我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其内核是自我人格的同一性,这种人格同一性反映了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精神境界。自我人格同一性的本质是自我真实性,其要旨在于,使个体"成为一个人并尊敬他人为人"。自我认同中的自我反思及其持续展开,使个体成为一个具有道德反思能力的主体。自我真实性与道德反思能力,是个人品德的重要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2.
"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是孔子提出的两类人品操行境界,作为道德行为标准,两者在理论上的划分是明确清晰的,但在现实践行的权衡与变通中,其界限就变得模糊含混起来.但孔子所标举的"君子人格"绝不是冰冷空洞的道德教条,而是将其化作具有道德价值意义的自觉变通的行为实践.他能在践行"君子人格"的实践过程中,于细微、深远之处洞察到危机与契机,并能看出这危机与契机相互变通、转化的时机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父母道德人格─—少年儿童道德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关颖道德人格是个体道德的集中体现。父母作为子女的教育者,其道德人格如何,不仅反映了自身素质,而且通过家庭中的亲子互动及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子女道德社会化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的道德人格,是影响...  相似文献   

4.
探讨个体与同伴的调节聚焦对目标追求的影响及感知相似性在其中的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显著预测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及动机水平,简单斜率分析表明,同伴为高促进聚焦时个体促进聚焦的积极效应更明显。中介分析表明,感知相似性是个体促进聚焦×同伴促进聚焦交互项与同伴作用评价、求助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总的来说,同伴调节聚焦能调节个体调节聚焦与目标追求的关系,且这一作用部分受到感知相似性的中介。  相似文献   

5.
李富强 《孔子研究》2019,(3):99-107
耻辱感作为一种道德潜能,与人的尊严和人格有着内在关联。它一方面具有否定的谴责性作用,即对不道德行为的羞恶之情,另一方面又具有肯定的解放性建构作用,提撕行为主体以非凡的道德勇气由低层次的价值序列超拔挺进至高层次的价值序列,促就儒家君子式道德人格的养成。荀子将耻辱区分为"义辱"与"势辱",以"义辱"为标识的耻辱产生于对完善的内在道德人格的侵害,这种耻辱可以通过修身得到清除。"势辱"则是外在的、社会性的不可抗力加之于个人的伤害,没有办法通过个人修养得到清除。耻辱感是以否定的谴责性作用与肯定的建构性作用通向"仁",荀子的"仁学"为其耻辱观奠定了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技术干预和增强人类道德的系统性实现,引发了人们的希望与恐惧、期待与不安、支持与反对的对立。增强派认为,人类道德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人类完全有权利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与自由意志、社会公平、人格特性等问题并不冲突,并能助人以达到"行善"境界。反增强派则主张人类无权进行道德增强:道德增强是一种"扮演上帝"的行为,会限制人类自由、扩大社会差距、人格同质化,甚至引发个体安全和社会风险等问题,道德增强的交锋实质上是传统道德自然主义与道德非自然主义两派博弈的理论翻版,它把技术与道德关系的思考引向深入,有助于人类探寻道德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儒家以怨的发生、危害和化解为理论框架,构建了个体和社会怨情的理论体系。道德人格的缺失是个体怨情产生的根本原因,耽溺于利、为善以求福报和不忘旧恶是个体怨情产生的直接原因。个体怨情压抑于心,危害着心理健康,扭曲着道德人格。儒家通过涵养道德人格化解个体怨情的路径可以概括为:求仁而得仁则无怨; 忠恕则无怨; 安于礼乐则无怨; 诗可以怨; 以直报怨。社会怨情的产生主要源于苛政、不公和重刑轻教。社会怨情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儒家化解社会怨情的路径可以概括为:闻怨而敬德迁善则民无怨; 政均则民无怨; 仁政则民无怨。  相似文献   

8.
孔子之精神境界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系统的关于精神境界的思想 :按人格境界 ,把人分为小人、君子和圣人三等 ;按心理范畴 ,把人分为智者、勇者和仁者三类。于是就有了九种境界 :小人之智者 (小智 ) ,小人之勇者 (小勇 ) ,小人之仁者 (小德 ) ;君子之智者 (大智) ,君子之勇者 (大勇 ) ,君子之仁者 (大德 ) ;圣人之智者 (圣智 ) ,圣人之勇者 (圣勇 ) ,圣人之仁者 (圣德 )。  相似文献   

9.
黄建跃 《现代哲学》2017,(5):114-119
先秦儒家的"自我"观念包含三重面相:作为生物性存在的"自然之我",作为社会性存在的"应然之我",作为道义性存在的"超然之我"。"自然之我"主张满足个体正当欲望和物质需要,蕴含权利意识的萌芽;"应然之我"要求个体承担共同体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在群己关系中成人成己;"超然之我"倡导个体加强修养向君子人格与圣人理想趋近,担纲儒家之道。明晰先秦儒家包具三重面相的"自我"认同框架,有助于廓清原先的诸多错识。  相似文献   

10.
个体诚信修养是个体实现从诚信规范的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确立高尚的诚信人格的主体性活动。塑造公民的诚信人格具体而言就是做一个道德认识求真知、道德情感求真挚、道德信念求真诚、道德意志求真笃、道德行为求真切的诚信公民。  相似文献   

11.
道德人格问题是个体道德理论乃至整个道德哲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伦理学如何走向实际生活的重大理论课题。以往对道德人格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多集中于对道德人格的一般规定的把握。本文着重探讨道德人格的完善问题。 论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道德人格概念。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身的特质从而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其必须直指人心。从当下的道德生活情境及道德建设之前瞻性目标着眼,最为核心、紧迫、直接的主题当是"匡扶时弊"的同时,花大气力"拯救人心"。"正人心"作为一项系统、浩大同时又艰难无比的社会工程,意义重大而深远。其关乎做人的道德理性与成人的道德立场的坚守,关乎淳朴的伦理风尚与优良道德风习的培育与维护,关乎民族整体性意义上高标的大国民风范和个体之健全、高尚的道德人格之养成。  相似文献   

13.
道德人格论     
道德人格论唐凯麟伦理学所讲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道德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意志自主性。意志独立、自主、自由是道德人格主体成立的必要条件和真正标志。2.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人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始终...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传统“形上之道”与西方“Metaphysics(形而上学)”两者都是对超经验的形上事物的研究,但是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可通约的区别:“形而上学”是着眼于从认识论求“真”的角度来研究的关于自然本体论的“知识”,即“自然形而上学”;而中国的“形上之道”更多地表现为求“善”的内心体验式的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和精神寄托,即“道德形而上学”。产生区别的内在原因是传统西方以“主客两分”为特征的理性传统与传统中国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德性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道德自律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在个体人格上的典型表现,是个体对社会共同生活经验中的善恶观点的独立辨识与自我约束的统一.它的基础是道德需要的发生与发展.道德需要是个体需要,是道德个体承担道德使命的动机来源.而道德需要又是存在于价值运动个体化的全过程中.由于价值运动个体化在性质、水平、方向等方面受制于社会经济关系,这使得社会个体的道德需要不可能在社会规模上获得完全的一致性.其中,最典型的是两个相反方向的个体化现象: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道德人格研究的两类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是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主题,主要有两类取向:特质取向和社会认知取向。特质取向把道德人格理解为与道德有关的人格特质,对道德榜样的自然概念和真实道德榜样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研究。社会认知取向以社会认知图式、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机制来解释道德人格,揭示了个体内部动态的心理过程。未来的道德人格研究要强调两类取向的结合,加强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并注重多水平与多学科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的伦理道德是作为从稚童向成熟个体过渡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道德情探、人格成长的有机结合,由于其具有不稳定的动因和表象,极易因外部环境和社会意识变化,如大众传媒的商业化浪潮等,发生文化取向、审美取向和价值定位的偏移和异变.当下的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应该对大众传媒商业化环境下的道德认知多元化、价值观念虚拟化、人格发展真空化等诸多表象进行积极探源,继而树立起"理性评价"、"脱敏防范"、"积极建设"等科学原则并付诸实践,寻求伦理道德教育的创新,促进青少年的伦理道德向积极方向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个体品德",是指在内容上多涉及个人应具的品格而不涉及人际、群己交往的品质、人格、人品,它与"私德"概念是一种交叉重合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逐步重视"个体品德"或者私德建设,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论述,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0月27日发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且加以规定的"个体品德",是指党和国家对个人私德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提出并养成培育个体品德的当代意义在于:注重个体品德培育符合古今中外人类道德生活的内在规律;注重培育个体品德是对现代中国道德建设偏颇的纠正;注重培育个体品德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特别是干部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仁作为儒学体系的核心概念 ,其所以高于其他诸德 ,在于它是作为一种基本的原则和精神而贯注于诸德之中并统摄诸德的 ,此即所谓“全德之名”。“全德之名”的理论价值还在于 ,它把仁从伦理道德的范畴系列中提升了出来 ,突出了仁的哲学意义。在孔子的学说中 ,圣是指有仁德的君主 ,而不是在仁之上的另一个更高的道德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 ,圣是高不可攀的虚位概念 ,而仁却是简易平实、切实可行的 ,这一区别决定了道德人格的最高目标只能是仁而不是圣  相似文献   

20.
从"畏死的恐惧"出发重塑扎根生命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行为和"生-生"式的道德关系是人的本真需要,道德权威性的根据是人类生命共同体这一"内在永恒大我"和人的本真存在方式的需要。这拯救了道德相对主义,也使个体作为潜在的人类生命共同体而能以"与永恒相关的生命意义"推开恐惧。进而,道德行为是出于内在自由而达于实在的自由的。道德主体应具备的道德实践能力包括独立能力、通达能力和勇气。生存性境况中的原子式个体不具备道德实践能力,生命境况中的"超个体的个体"才有此能力。由此,人类道德无力症和道德冷漠症的根源是西方主流伦理理论的前提错误,即以原子式个体充任道德主体。它是医疗纠纷和暴力频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